第一图书网

戀戀風塵

吳念真 朱天文 遠流
出版时间:

1989  

出版社:

遠流  

作者:

吳念真 朱天文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戀戀風塵 PDF格式下载



  有故事的人──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 張心曼
  (原文刊登於《文匯報》副刊讀書版17/10/2011)
  
  被譽為「台灣全方位創意人」的吳念真,多了個名稱「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作家」,這意味著吳念真一直無法被定位。作為台灣知名編劇,他把初戀故事給了《戀戀風塵》;作為導演,他把《悲情城市》給了侯孝賢、《多桑》給了父親;作為演員,你會憶起楊德昌《一一》裡的「NJ」;作為舞台劇導演,他把《人間條件》給了人間;作為一個主持,他有〈台灣念真情〉;作為一個廣告人,他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國語廣告;作為作家,2010年出版的《這些人,那些事》(圓神出版社),2011年旋即有了內地簡體版《這些人,那些事》(譯林出版社),令讀者驚艷。
  
  吳念真暌違12年的半自傳回憶集子《這些人,那些事》,告訴你無論是銀幕講故事還是用文字講故事,吳念真都是個「有故事的人」,都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像「靈媒」把散失在台灣民間角落,早已天隔一方、荒塚遍野、真假難辨、生死未卜的「老靈魂」輕輕喚回。《這些人,那些事》讓你憶起故鄉和童年,那些曾深深觸動你的久違人事;令你體會人生的高低起伏,學會豁達與包容、內疚與感恩。吳念真的文字平淡,寥寥數筆,已畫龍點睛,令你讀完短小故事餘韻無窮。只是吳念真那「閒聽花落無言,靜看風起雲湧」的情懷,你未到這般年紀,未抵這般境界,讀著未免有點隔閡和傷感。
  
  《這些人,那些事》共分五輯──第一輯「心底最掛念的人」、第二輯「日夜惦記的地方」、第三輯「博真情的朋友們」、第四輯「一封情書的重量」及第五輯「這些人,那些事」。吳念真以「說書人」身份,向你娓娓道來那些在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和楊德昌電影裡的影像記憶──台灣鄉下街道、黑暗礦井,寂寞枯樹,在樹下乘涼、說「台語」的鄰里鄉親……他讓屬於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影像魅影、台湾人的日常生活、歷史及心境,和台灣鄉土文學重疊在一起。
  
  吳念真說:「知識份子跟你講故事一定不好聽,因爲不是網路上的就是別人書裏的。」這話也許過於偏駁,但從小在台灣鄉下礦工家庭長大的吳念真,雖因此有一口不純正的國語,也無疑使他更體驗到台灣民間鄉土氣息和人情冷暖。聽故事真的可找吳念真,但抱著追小說的心態看《這些人,那些事》,吳念真未必是你的「那杯茶」。但《這些人,那些事》真的會令你發掘「吳腔」獨特的說故事方式,也令你發現「故事」與「小說」的異曲同工之妙。「小說」有更多的描寫、鋪墊和懸念,更著重事件和人物。而《這些人,那些事》的「故事」以短小精緻見長,更口語化,更著重事件的發展,餘味更悠長。
  
  <只想和你接近>、<心意>和<寂寞>重現電影《多桑》關於父親的種種。《多桑》英文名叫「A Borrowed Life」,那是個借來的日治時光。滲透日式情懷的父親,16歲就從台灣嘉義縣民雄來到瑞芳侯硐大粗坑,年紀輕輕就讓身子在礦井裡埋了一半。艱難繁重的礦工生活,易借難還,生命常危在旦夕。吳念真常和朋友講父親當年的笑話,別人說把故事拍下來吧,他仍遲遲未決定,直到後來父親去世了,他才下決心拍《多桑》。
  
  <老山高麗足五兩>和<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如電影《戀戀風塵》可見吳念真人生格局的遷移,他從故鄉礦區到了金門當兵,最後又重回臺北。<小小起義>和<琵琶鼠>,見到吳念真對年少一起成長的同窗和朋友的情誼和懷念。<母難月>和<母親們>寫母輩的母愛和深情。前言<四個相命師>和<魔幻記憶>又帶有宿命感和傳奇色彩。<美滿>和<遺照>對生命的曲折無奈給予幽默沉著的觀照。那些都是吳念真在經歷人生跌蕩和風風雨雨,痛失至親後,珍藏心底最美的時光、最動心的人事、最濃厚的鄉情。
  
  曾因父親墜樓、弟妹相繼燒炭自殺,陷於負面情緒的吳念真,在《這些人,那些事》特別收錄了他近年的小說創作<遺書>,配以作家雷驤繪製的插畫,圖文並茂,激盪出淡筆濃情,抒寫他對弟弟離開人間的依依不捨與真情。吳念真說:「<遺書>用第三人稱,這樣會較客觀,情緒也不會那麽重,寫完後,我反而覺得輕鬆一點。」
  
  《這些人,那些事》在台灣出版時,吳念真曾帶讀者回了一次故鄉。那時煙雨迷了他的眼,他對讀者說:「如果沒有你們陪伴我,我還是沒有勇氣回來。」如今事移境遷,吳念真出生地「大山里」也從台灣行政版圖上消失了,這與吳念真履歷上寫著生於「臺北縣瑞芳鎮」,都詮釋了吳念真心有所屬的故鄉,只是都回不去了。「大山里」只是個名存實亡的名字,吳念真只是個沒有故鄉的人,那裡只剩廢墟殘骸和空谷回音。
  
  「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配以<記憶.吳念真別冊>,都是吳念真的人間真情告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