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陸克文
2009/03/04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
Macklin, Robert
296
畢熙燕
我很高興臺灣的讀者有機會藉由本書深入了解陸克文—第一位華語流利、熟讀中國史的外籍政治領袖。 為了撰寫本書,我花了許多時間與陸克文面對面接觸,一探他的心路歷程,看他如何從一個小男孩蛻變成澳洲總理。他的成長故事對澳洲的社會及民主做了清楚的說明。他來自一個卑微的農家,十一歲時就不幸喪父,母親為了撫養他必須重回醫護工作。母子倆的生活艱辛,甚至曾經有一兩次被迫睡在車上。 然而,陸克文在十五歲時立下宏願。當時他用功讀書,立志要透過教育的力量脫離貧窮,然後貢獻一己之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他一直都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上大學時,他堅信中國將在未來的世界裡扮演要角,因此他選擇研習中國的歷史及文明。他在學校裡認真上中文課,但他知道如果要練到能夠用流利的中文與人溝通,他必須給自己一個全中文的環境。 於是一九七九年時,他搬到臺灣住,並且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上中文課。每當他回想起那年精彩的生活,心裡總是有著深深的懷念。的確,在臺灣生活一年對他的意義重大,讓他真正體驗到中國文化。 而正因如此,我特別開心本書將跟臺灣的讀者見面。沒有你們,陸克文不可能實現他遠大的志向。 大選當晚,我和陸克文一家人在一起;而在他就職後的幾個月裡,我也跟他聊過幾次。他的第一要務就是實現他在競選期間所發表的政見—積極面對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及澳洲國內的通膨問題。 然而,儘管我了解這兩項議題的重要性,但我認為他真正要致力的是改革教育、改善醫療品質、以及整合中國與全球各區。畢竟,是教育使他從貧窮的農家子弟成功晉升到一國之首;是惡劣的醫療品質害他兒時就喪父;最後,是他對中國的精通讓他得以做好準備迎向區域性的事務。 他剛開始以總理的身分在國會發言時,顯得生澀而緊張,但後來他發表一篇演說,為前任政府所造成的傷害向澳洲的原住民道歉,他的演說獲得全國上下真心的支持。一回生二回熟,從此他信心大增,對於擔任總理這個職務愈來愈得心應手。 他整個人變得輕鬆而自在,接著他的人格特質開始流露出,包括對人的親切及關懷,還有他的幽默感。他跟家人很親,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他已經訪問過中國兩次。他告訴我,澳洲要追求和平與繁榮,首先必須跟中國這個大國保持良好的關係。他選擇的方向應該沒錯,我真心盼望沒錯。雖然這條路充滿危險,但路的盡頭有甜美的果實在等著。 勞勃˙麥克林(Robert Macklin)
◎澳洲總理陸克文親筆序文推薦 ◎貼身採訪總理本人,唯一正式授權之傳記 ◎最貼近澳洲的觀點、最深刻的人文觀察 很難想像,住過臺灣、精通中文,還為自己取了中文名字的陸克文,最後會當上澳洲總理,成為這塊廣袤土地的最高領導人。這是什麼樣的際遇,用「奇」一字似乎遠不足以形容……我們也很難想像,一個國土面積世界第六大,人口總數卻少於臺灣的國家,卻能靠著豐富的天然資源與高效率的畜牧,造就高度發展的經濟規模。然而,澳洲人的心裡卻有一道疤,只因他們是流放者的後裔。 身為流放者後裔的陸克文,是澳洲人的典型代表。他們置身於英國與原住民之間,心理始終在擺盪著,卻又是澳洲實質的主人。孩提時的陸克文;成年後的陸克文;所生活的、所見到的,都是澳洲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面相。而上臺後的陸克文所面臨的則是莫大的挑戰:澳洲經濟的衰退。他是怎麼度過層層難關,持續獲得澳洲民眾的支持呢? 想了解澳洲這個遺世獨立的國度,就從了解陸克文這個人開始。
勞勃?麥克林(Robert Macklin) 澳洲作家、記者。生於一九四一年,並自《布里斯班導覽郵報》開始寫作生涯。其後待過墨爾本的《年代》雜誌與《坎培拉時報》。八○年後,他開始創作小說與非小說的書籍。作品包括《昆士蘭人》、《紙城堡》、《陪審員》和紀實作品《布里斯班的戰爭》。
(本文作者澳洲總理) 當年我在《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主修中國語文及文化,為了學業,我在一九七九年時搬到臺灣住了將近一年。期間我住在一所青年中心,並且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學中文。那是我第一次出國,我很珍惜如此難得可貴的機會。在那一年裡,我不但中文進步神速,而且獲得了豐富的人生經驗。 時隔三十年,我很高興有臺灣的出版社要翻譯發行我的傳記。在這裡,我特別有一段話想跟年輕的讀者分享:教育能夠在我們的人生當中開啟許多大門,而了解外國的語言及文化能夠使我們擁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