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谁永远居住在诗歌的体内

沈奇 著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社: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

沈奇 著  

页数:

292  

前言

  代序  洛夫  在為數不多卻品質優良、研究臺灣現代詩卓然有成的中國大陸詩評家中,我認織的有劉登翰、任洪淵、陳仲義、李元洛、龍彼德、陶堡璽、章亞昕、沈奇等位,其中有的長於宏觀觀照的理論把握,有的專注於探幽析微的個別評述,而沈奇則兩者兼擅,所述、所評、所論,無不精深獨到,相當傑出。  沈奇與臺灣詩壇的因緣甚厚,十多年來,和不少臺灣詩人保持密切聯繫和真誠友誼,並曾應邀赴台參訪講學,其間還親身經歷了一次百年罕見的大地震。他對臺灣現代詩的研究與評論,涉獵頗深,並能有機地將其納入兩岸詩學比較中予以槐理深化。迄今,已先後在臺灣爾雅出版社、三民書局出版(臺灣詩人散論)、(拒絕與再造 ─ 兩岸現代漢詩論評 》 兩部專著及多部編選,並在大陸率先編選出版了 《 臺灣詩論情華 》 、 《 九十年代臺灣詩選 》 ,形成廣泛影響。  沈奇對臺灣現代詩的觀察與評價,當然不僅出於情感因素,更不是自居中心,站在高處俯視彼岸的那種非理性的優越心態,而是以對等的、超然的、專業性眼光來看待臺灣現代詩,並客觀地確認其在大中國新詩版圖上應有的歷史地位。在一篇我和他的對話錄中,我們曾極其嚴肅地討論到這個問題。他的一些意見我認為至關重要,因為他提出的問題,一般臺灣詩人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從未加以省察深思,我則開始一驚,繼而深有所感,忱然大悟。他首先提到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曾提出「建立大中國詩觀」這一命題,而這一命題涉及了百年中國新詩的歷史書寫、版圖梳理和對臺灣與海外華文詩歌重新定位等大問題。沈奇認為臺灣第一代詩人(一九四九年赴台如筆者等)恐怕從來就不樂意被「歷史老人」認領為「奎灣詩人」。他說:「臺灣詩人本來就是中國詩人,一脈相承的大版圖中一個特殊的板塊而已,可長期以來兩岸一直各自為政,各自以我為主為重。本來大陸詩壇應更主動些,卻一直在各種的歷史書寫框架中,屢屢將臺灣與海外詩歌單列,不予整合,成為癥結,困擾至今。」同時,他又提到一個同樣被一般人所忽略的觀察,這就是:「臺灣這塊土地,這段雙重放逐的特殊經驗,造就了一批傑出的重要詩人,也造就了一段相當悲壯的詩歌歷程,有它與這塊土地和這個時代血肉相連的體驗與記憶,因此而驕傲與自豪,便也難免常有獨書歷史又何嘗不可的情結。」事實的確如此,這可說是具有強烈意織形態與島國心態的部分臺灣詩人的一塊血痞,尤其近年在「去中國化」的政治符咒蠱惑之下,他們對能否納入中國新詩的歷史版圖毫不在意,而他們所謂的「驕傲與自豪」,並不是建立在詩藝的高超、作品的成就上,而是建立在與詩無關的「本土性」和「主體性 J 的狂熱追求上。其實,百年來的中國新詩歷史,從來沒有能與政治撇清關係,新詩的歷史定位,將來勢必取決於不同意識形態下的歷史書寫者的解釋權。不過,這對一向懷抱「大中國詩觀」的我來說,不能說不是嚴重的歷史錯位和難以釋懷的內憂。  沈奇對臺灣現代詩研究的另一創見,是他的新詩「三大板塊」論,並在論及臺灣現代詩這一板塊時說:「這是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下中國新詩的一次特殊繁榮期,因政治困擾而偏離正常發展漸趨萎滯的新詩進程,在這裹得到良好的承傳和拓展,使這一板塊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存在。」在整個中國尚處於政治意織形態主導的大背景下,這一定位之論,堪稱空谷覺音,彌補了歷史的缺憾。  沈奇最早接觸臺灣現代詩,綠於與 《 創世紀 》 詩社和其詩人們的結識。他對臺灣詩人的論評,多數是 《 創世紀 》 的同仁,而許多宏觀理論文章,也是在 《 創世紀 》 上發表的。如此情有獨鍾,依我所見 ? 還是他對 《創世紀 》 的開放性、獨創性、純粹性和批判精神所融會的獨特風格的認同,尤其看重 《 創世紀 》 詩人們半個世紀來,為創造中國現代詩與拓展現代詩學鍥而不捨、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其代表詩人在整個現代漢詩領域的突出表現和耀眼成就。這一點,沈奇在 〈 「回家」或「創造歷史」 ─ 《創世紀 》 創刊五十週年感宮 》 一文中說的更為明確而肯定:「在這一板塊中(指臺灣現代詩),始終起著重要支撐和強大推動作用的,正是歷經五十年風雲而越發高標獨樹的 《創世紀 》 詩刊,並最終成為這一板塊的重心、座標與方向,成為新詩近百年歷史中十分珍貴的遺產,且在新的時空下,生發著新的意義和價值。」進而指認:「這是一個奇蹟 ─ 一群渴望 『 回家」而不得的人,將詩的創作化為持之一生的 『 回家的路 』 ,並由此濃重改寫了中國新詩的歷史,創造了這歷史進程中,最為壯觀而特殊的篇章。」以一個 《創世紀 》 的創辦人、長期總編及永遠的同仁立場來說,我對沈奇透過獨特觀察力,高度詩學修養和專業眼光,所給予 《 創世紀 》 的溢美之辭,完全可以了無愧作地接受而深感欣慰。  我一直認為,在當代中國詩壇,沈奇的詩歌評論可謂當行出色,其立論之精準、推理之周延、措辭之典雅,均屬少見,尤其面對詩歌現實和詩歌文本時,從宏觀到徽觀、從理論耙枕到個案評析,都能有效把握,精彩表述。所成文章,立論鮮明,態度誠懇,有擔當,有情懷,言公中理,且不乏文采,好讀有味”使我常想到古龍武俠小說中的那句話: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内容概要

  新詩歷程已近百年,在跨越新世紀十年後的今天  兩岸現代詩的發展已經邁入怎樣的階段  又有了怎樣的新風貌、新問題  《誰永遠居住在詩歌的體內: 兩岸論詩》作者沈奇為中國大陸知名詩人、詩評家  長期致力於現代詩創作與現代詩評論  並與兩岸諸多詩人有著深厚的友誼  曾就新詩歷史定位提出「三大板塊」等理論而影響廣大  乃當代對於現代詩學推廣與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的學者  本書為作者近年來有關兩岸現代詩評論的首次結集  分為四個專輯:論詩、評詩、讀詩、談詩  包含對現代詩發展相關議題的討論、詩作名篇與著名詩人及其詩集的評析  並收錄兩篇作者與洛夫、簡政珍談論現代詩的對話  其中諸多涉及當下現代詩發展的觀點與理論更是彌足珍貴  全書視野廣闊,文筆暢達,以深厚的現代詩學理論為本  作行雲流水般的個性直說與風格書寫  記不乏深度,又好讀有味  實為研究現代詩的學者以及廣大愛好現代詩的讀者  不可錯過的重要文本的輯錄

作者简介

  沈奇  一九五一年生,陜西勉縣人。一九六六年初中畢業,之後下鄉務農、工廠做工、中學教書。一九七八年考入大學,畢業後留大學任職至今。一九七四年開始現代詩創作和文學活動。一九八六年後分力於現代詩學及文藝評論。已出版詩與詩學著作九種,編選七種。現為中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安財經學院文藝系教授。

书籍目录

精準 周延 典雅─談沈奇臺灣現代詩研究──洛夫輯一.論詩新詩與新世紀重涉:典律的生成─當前新詩問題的幾點思考告別時尚寫作─也談新詩標準問題體制外寫作與寫作的有效性我們需要怎樣的新詩史─關於中國新詩史寫作的幾點思考從「先鋒」到常態─大陸先鋒詩歌二十年之反思與前瞻「回家」或「創造歷史」─《創世紀》創刊五十週年感言「創世紀」詩歌精神散論九十年代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問題現代漢詩語言的「常」與「變」─兼談小詩創作的當下意義現代漢詩雜記─讀瞿小松 〈 音樂雜記 〉 共嗚為詩消腫怎樣的「口語」,如何「敘事」 ─當下大陸 「口語詩」問題之我見新世紀大陸詩歌面面觀─答詩友二十問「動態詩學」與「現代漢詩」─再談「新詩標準問題」誰永遠居住在詩歌的體內─試論:作為生命與生活方式的女性詩歌寫作輯二.評詩重讀洛夫 ─ 《 洛夫.世紀詩選 》 序詩魔之禪 ─ 讀 《 洛夫禪詩 》集生命儀式的向晚仰瞻 ─ 洛夫長詩 《 濛木 》 散論在遊歷中超越─再論張默兼評其旅行詩集 《獨釣空濛 》「意象的姿容」與「現實的身影」─簡政珍現代詩藝衛散論赤子情懷與裸體的太陽─論詹澈兼評其詩集 《 詹澈詩選 》邊緣光影佈清芬─重讀席慕蓉兼評其新集 《 迷途詩冊》異質之鳥、之蝶、之魚或菊─評碧果詩集 《 說戲 》詩重布衣老更成─大荒詩集 《剪取富春半江水 》 序清溪奔快 小風送爽─評隱地詩集 《 生命曠野 》無岸的告白─評方明詩集 《 我看見歲月飛逝 》輯三.讀詩王者之鷹─讀洛夫 《 危崖上蹲有一隻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鷹 》剎那見終古 ─ 洛夫 《 未寄 》 點評孤絕之美─讀洛夫《詩的葬禮 》另一種玫瑰─讀弦 《 上校 》永久的風景─讀卞之琳《斷章 》成人童話與月亮情人─讀林煥章 《 十五.月蝕 》自適而美─讀吳晟 《 泥土 》澄明之境中的月光浴─讀王小妮《月光白得很 〉以何種方式守望及守望什慶─讀余怒 《 守夜人 》迷途忘返別樣看─讀多多《我讀著》「說事」與寫詩或借題發揮─讀于堅 《塑膠袋》與詩有約─讀張棗《 預感 》返璞歸真 自然天成─讀唐欣 《 在青海某地停車 》向晚的仰瞻─讀王寅《 我敬仰作於暮年的詩篇 》尋常翻出新意來─讀瞿永明《 在古代 》認領真實與重構美學─讀沈浩波 《 靜物 》純淨的深度─讀水晶珠簾《無法溝通》平實與空茫─讀雷平陽《 小學校》陽光禮孩的陽光浴─讀黃禮孩《窗下》清簡一葦天地心─讀娜夜《起風了》輯四.談詩從「大中國詩觀」到「天涯美學」─與洛夫談話錄「流水的歷史是雲的責任」─與簡政珍對話錄「過客」的眷戀─寫在《誰永遠居住在詩歌的體內─兩岸論詩》付梓之際─沈奇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ㄧ直認為,在當代中國詩壇,沈奇的詩歌評論可謂當行出色,其立論之精準、推理之周延、措辭之典雅,均屬少見,尤其面對詩歌現實和詩歌文本時,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耙梳到個案評析,都能有效把握,精采表述。所成文章,立論鮮明,態度誠懇,有擔當,有情懷,言必中理,且不乏文采,好毒有味。使我常想到古龍武俠小說中的那句話: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洛夫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谁永远居住在诗歌的体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