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路

黃武雄,阿寶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71102  

出版社: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

黃武雄,阿寶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行走,引吭吟唱,所以我們有詩句;
ON FOOT,出自情感,所以我們有散文;
遠足,打拼天下,所以我們有行動。都在這本書。
本書集合了各領域的朋友,用他們擅長的方式,傳達從「走路」過程中,體悟到的種種生命經驗。因為不再依賴汽車競速,流洩出的緩慢時光,激發人類回歸生命的意義與內在的價值。
「千里步道」是個由民間發起的活動,目的是希望可以規劃出一個環島的步行網,這條步道不是在深山裡,而是在我們開啟後門看見的小徑上。各大媒體曾經(將來也會)大篇幅報導,今年的11月11日還要再來一次。
■本書目錄
a序/紀政
b序/徐璐
c序/李偉文
01夢想幾年後,台灣出現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黃武雄
02一百年後回頭看寶島/小野
03慢走,與世界的親密對話/李丁讚
04走路上了癮/吳文翠
05深邃的行走/阿寶
06步行,以及巨大的時間回聲/吳明益
07走路作為一種精神現象/石計生
08秋/鍾永豐
09在熱鬧的盛世以外行腳/裴元領
10 革命前夕,行走的必要/吳寧馨
11 親密關係的重建/蔡健福
12如果我們有條千里步道——我想坐,想走,更想做/路仁
13如果我們有條千里步道/黃武雄
14重返七星潭/周聖心
附錄 千里步道是什麼
大事記
你可以做什麼
== 深邃的行走 == 阿寶
要問安住生活的源頭活水,於我,是一段形體並不安定的行腳;要說一趟生命中最遙遠的旅程,於今生,是肉身居留一隅山田的耕耘歲月。
三十五歲之前,我學著用生活的心情旅行;因為這段旅行,讓我在三十五歲之後學會用旅行的心情生活。
人從演化搖籃的非洲開始往外行走,足跡遍佈所有的陸地,旅行的基因必定曾是演化的優勢之一,這股原始的動力,至今依然在我們的體內蠢蠢欲動,當它被滿足時,就是一道生命的天窗開啟──從生存領域的拓展,到精神世界的探索──行走,不只是在有形的空間中移動,也是在一條通往心靈的路徑上前進。
是的,我說的是「行走」,而不是旅遊。因為,拜文明之賜,長途旅行已不再困難,但隨著難度降低,它的深度也被彌平,旅行很容易成為一種消費方式,另一種無饜足的攫奪與獵奇:因為快速的狼吞虎嚥而消化不良;因為迅即來去的匆忙,帶出一股霸氣;因為不必為所過之地負責的輕鬆,而給相遇的土地與人罩上一層灰泥而不自知。
行走卻不同。行走放下速度的野心,要求自己的體能適應環境,而不要求環境的安適來便利自己的旅行。因為一步步的踩踏,地域的遼闊在性靈中延伸,相遇的人事也因細緻的接觸而更加深刻。由於沒有快速的交通工具隨時可以讓人離開異域、重回熟悉的環境,旅人必須不斷改變自己,適應眼前的景況;長遠行走的人配備有限,不得不用在地的方式解決問題;隻身旅行時,習慣與成見都要面臨嚴苛的考驗,沒有自己所屬的族群為後盾,更容易以新的視角看待異文化,因而學會尊重與謙卑。這種謙卑內斂、自我調適的學習,非常需要時間,不幸的是,那讓人以為可以賺取時間的快速工具,卻謀殺了時間對旅行者真正的意義,並吊詭地讓人相信,它為人們爭取了時間。
我因此慶幸,世上還有些地方,交通並不是那麼發達──還有什麼比一個沒有車輛的世界,更容易讓人遇見世界──遇見山川遇見人,遇見陽光遇見風雨,遇見生命,遇見自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路 PDF格式下载



  - 以往總覺得台灣傳統意義的環境運動, 不是很有生氣。想來對不少舊同事來說, 還是有那種想法。
  
  - 不過慢慢的了解過後, 就不得不配服台灣的民間, 在那麼扭曲的社會與國際條件下, 依然能走出一條又一條非常在地、有意思的道路。就像這本書所提到的「千里步道」。
  
  - 你們不覺得嗎? 台灣的朋友們, 就是那麼愛鄉土, 那麼的純粹。這和在北京聽到奀豬O朋友們的「能說」, 與在廣州的朋友那種要行動的躁動, 與香港的無力..... 是多麼的不同。
  
  - 說回這本書, 其實更配服的, 運動本身不是書的主題, 反而更多是不同人談走路與自身的反思。不管那是一種探險, 自我尋索, 修行, 或只是運動, 或是療救.......總之作者們就是跟讀者認真的由每一步開始, 好好的思考人生。在飛機滿天、高鐵滿地的今天, 那是多麼大的力量。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不論去那裏, 也是要好好的走出每一步。那麼簡單的道理, 卻要人提醒才記起, 或許時代的悲哀, 就在此。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