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领导者,该想什么?

傑拉爾德·溫伯格 著 李田 橡樹林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橡樹林  

作者:

傑拉爾德·溫伯格 著 李田  

页数:

362  

前言

  推薦序一:領導的學習/溫肇東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從兩年前起,政大EMBA的新生在放榜之後,要先上一門「領導與團隊」的課。230人一起參與這個三天兩夜緊湊又刺激的訓練營,對其向心力與重新學習的動機有很大的影響。不同於大學剛畢業的MBA,EMBA們在職場上已有許多領導與決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在營隊期間,他們透過實際領導、主持、分享、組織團隊、參與競標與合作等功課,有很多機會從其他同學身上得到「領導」的意會(sense making)與自我省思(reflection)。  去年暑假到哈佛參加「個案寫作營」,深刻瞭解到哈佛自詡為訓練「未來領導人」的商學教育。哈佛認為領導人在MBA課程中該學的不只是知識,還包括各種技能(包括領導、溝通與表達),以及態度(在資訊不足及不確定狀態中做決策、承擔責任等),個案教學遂成為一個完成這項使命的最佳工具。有別於台灣很多個案教學,要求小組上台報告,在哈佛雖也強調小組討論,但到課堂上的應答都是以個人為對象,且要很清楚地說明決策背後的邏輯。  哈佛MBA兩年內討論500到600件個案,站在領導者的角度進行決策的練習,因這樣的期許與訓練,哈佛MBA後來成為領導者,成為引領風潮,改變世界的人很多,而奠定了在商學院的領導地位。「領導」是一個社會成長與進步很重要的關鍵,但領導不是傳統的授課方式可以教得出來的,也不是看幾本書就可以學會的,不管是政大EMBA或哈佛的經驗都告訴我們,學習領導的情境(context)比內容(content)本身重要。雖然本書是二十年前寫的,但從亞馬遜網路書店中仍發現不斷有讀者的評論,可知這是一本至今仍有許多人在閱讀的長銷書。今天在台灣翻譯出版的意義,主要是他在書中的許多故事歷久彌新,這些個案很多是作者的親身工作體驗,或主持領導研習營的心得。  他雖然是技術人員出身,但他對人、對組織、對溝通、對動機、對人如何思考更有興趣,因此他切入討論領導者的角度是「創新、動機與組織」。在二十年前就把「創新」視為領導者的特質是很正確的看法,因為一個墨守成規的人是不可能成為領導者的。在動機方面他強調是激勵,組織講的是團隊,而最後一篇談的是「轉變」,整個架構和目前流行的轉型領導(Transformation leadership)不謀而合。  除了善用故事外,他在實務上也對學員做過很多測試,其中有一部分成為本書每章最後的「自我檢核表」。這些問題非常實用,不只是對一個想成為領導者的人有用,對一般想持續自我成長的人,用來自我反省與檢驗也很有益。  本書作者溫伯格是一個很愛思考的人,他在一九五○~一九六○年服務於IBM即是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做過系統設計師,後來成為諮詢顧問及專欄作家,在軟體領域有傑出貢獻,他寫過30多本暢銷書,包括《程式設計的心理學(25週年紀念版)》、《系統化思考入門(25週年紀念版)》、《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你想通了嗎?》、《顧問成功的祕密》等,可知道他的興趣廣泛,涉獵範圍也超越原先軟體技術的領域,對於人是如何思考、人們如何成為領導者皆有很細膩的觀察與研究,而且也實際指導過很多人成為領導者。  台灣目前缺乏好的領導人,世界科技變動得很快,全球市場開放,供應鏈跨越國界,在政府,在產業,在民間都需要能正確思考的領導人。就像前面所說,人們不會因為看了一本書就成為一個領導人,但因作者指出領導者最重要的思考架構與技能,舉的例子深入淺出,非常生活化,並且提供了檢核表,讓你的收穫不只是讀一本書而已,而是透過不斷地自省與意會,在和作者的對話中獲得成長,自我修練領導的境界。

内容概要

本書教您利用「系統思考」來解決問題!成功領導者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相信有「更好的方法」,人可以透過練習、學習,而產生更好的方法。這是為什麼,那些領導者明明也是人,但就是「不一樣」。通常我們會發現,他們很會鼓勵人,而且具有執行力,還會有一些點子可以應付變局。這些都不容易做到,你可能:與屬下溝通不良、工作無效率、缺乏新點子……更糟的是,有時還會懷疑自己!能不能把這些都做好?可以,就是這本書——本書談到不同的領導風格,但重點放在「問題解決型」的領導,因為這是成功領導者最常採用的。他們能兼顧三個面向:1. 「動機」:你能夠激勵人。2. 「組織」:你的團隊運作良好,有執行力。3. 「創新」:你的團隊能夠有一些新點子,或者你能夠描繪未來,給大家方向。這三個面向,從「人」到「組織」到「看不到的點子」,其實就是一種「系統思考」,作者稱之為「解決問題的領導」。它的好處是你不會只看到局部,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本書會說明怎麼去學,該注意什麼,並有一些實用步驟可改掉自己的缺點。書中有不少智慧箴言,搭配故事性的引導,令人獲益良多。例如:?領導者的工作對象就是人。除了人以外,領導者並無其他工作。?領導是一種環境塑造的過程,在此一新環境中,人們覺得自己獲得充分授權。?領導就像性一樣,許多人都不願意正視它,覺得求助於人很丟臉。然而,領導者的責任就是幫助他人。我們往往當上主管沒多久,就會發現自己才是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能看清自己,並真正認識別人。所以我們也要學習如何被幫助。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不知不覺間被升為主管,需要帶人、帶team。主管難為,千頭萬緒,但是懂得該想什麼,才是正確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

  傑拉爾德?溫伯格(Gerald M. Weinberg)  是美國知名的作家、演說家及企管顧問,更是軟體工程界大師級的人物,由於對技術問題與人性問題所提出的創新思考法,而為世人所推崇。1997年,溫伯格因其在軟體領域的傑出貢獻,入選為美國計算機博物館的「計算機名人堂」成員。  溫伯格共寫了30幾本書,包括《顧問成功的祕密》、《你想通了嗎?》、《從需求到設計》、一系列的《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以上皆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這些著作主要涵蓋兩個主題:人與技術的結合;人的思維模式、思維習慣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西方國家,溫伯格擁有大量的忠實讀者。他現在是Weinberg and Weinberg顧問公司的負責人。  ■譯者簡介  李田樹  東吳大學企管系畢業,美國東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曾任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北夜間部兼任講師、台灣廣告公司文案。已有近二十本的譯作,集中於財經企管方面,曾獲經濟部金書獎。目前任職台北自來水事業處。  褚耐安  台大歷史系畢業,曾任中時報系及自立報系記者、編輯、編譯。現為專職譯者,譯作甚豐。

书籍目录

推薦序一:領導的學習/溫肇東推薦序二:一隻龜疊著一隻龜,一路疊下去/肯?歐爾前言第一篇 定義1.到底領導是什麼?2.領導風格模型3.問題解決風格4.領導者的養成5.我做不來,是因為……第二篇創新6.創新過程面臨的三大障礙7.培養自知之明的工具8.發展創新能力9.願景第三篇 動機10. 激勵他人的首要障礙11. 激勵他人的第二大障礙12. 幫助他人會產生的問題13. 學習成為一個激勵者14. 力量從何而來15. 表裡一致第四篇 組織16. 擷取組織的力量17. 「問題解決型團隊」的有效組織18. 有效組織的障礙19. 學習成為一個組織者第五篇 轉變20. 屬下將如何考核你的領導成績21. 領導者的考驗22. 個人轉型計畫23. 逃避時間陷阱24. 尋求轉變的助力跋語參考書目

章节摘录

  推薦序二:一隻龜疊著一隻龜,一路疊下去/傑瑞?溫伯格  (本文作者為肯歐爾顧問公司總裁)  傑瑞?溫伯格(傑瑞是傑拉爾德的暱稱)。曾告訴我們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名天文學家接受某園藝俱樂部之邀發表一場演說。天文學家以「大爆炸」(big bang)理論,解釋宇宙是如何生成的。演說完畢,坐在後排的一位女士發言道:「年輕人,你說得不對。事實上,這個世界是由一隻巨龜用牠的背部馱住的。」  已經有一點習於面對不尋常理論的天文學家,用平靜的語氣問道:「那隻烏龜靠在什麼東西上面呢?」那位女士用同樣平靜的語氣答道:「當然是靠在另一隻烏龜上面。」天文學家認為這一次可抓到她的語病了:「懇請告訴我,這隻烏龜靠在什麼東西上面?」女士安詳地微笑,用充滿自信的語氣說道:「哦,你別來這套了,當然是一隻龜疊著一隻龜,一路疊下去呀!」  傑瑞?溫伯格所寫的書,和上面這個故事大致上是同一回事:一隻龜疊著一隻龜,一路疊下去。讀者頭一次閱讀他的書,通常很難抓住其中的意思,因為書中各章和他所談的趣聞軼事一樣,可能包含多重含意。但多讀幾次,我禁不住會靜下心來思考,想想傑瑞剛才說了些什麼,想想我認為傑瑞剛才說了些什麼,想想我剛才在想什麼……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因此,我要先警告各位讀者:傑瑞寫書的方式,常會使人們一再地思考。  從某個層次來說,《領導者,該想什麼?》乃是一本巨細靡遺的指南,一步一步教導讀者如何變成技術領導者。從更高一個層次來看,它又是一本寓言書,裡面有各種一針見血的比喻,例如,傑瑞用彈珠台、電毯等比喻,闡釋管理藝術的精髓。從另一個層次來看,它更是一本探討技術性專案的管理原理及心理學的論述。對於這本書,我有喜歡它的理由,也有不喜歡它的理由。我不喜歡它的第一個理由是,這本書篇幅太長了。傑瑞在各章節中放入太多觀念,太多可供人們深思的東西了,以至於當我被要求快快閱讀一遍,以交出一篇能啟發人心的推薦序時,我根本無力做到。我不喜歡這本書的第二個理由是,它的篇幅太短了。當你正在想,傑瑞將告訴你該如何解決這個世界面臨的一些大問題時,你已經把這本書讀完了。而且你發現,傑瑞真正給你的建議,全是你該為你自己做的事。  現在回想起來,我當初被書名誤導了(原書名為:Becoming a Technical Leader)。我想,讀者當然可以說,這是一本談如何變成技術領導者的書。實際上,這本書所探討的,和傑瑞之前出版所有書籍所探討的主題是相同的:探討一個人是如何思考的,以及,一個人在思考時,這個人是如何思考自己正在思考什麼。藉由一隻龜疊一隻龜的故事,傑瑞讓我們知道,人們常採用的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法,往往不能真正解決與人員管理及團隊合作有關的問題。因此,他提供我們一個簡單易懂,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方法,讓我們試著從新角度看事情,重新認識我們自以為已瞭解的事物。  我們何其有幸,因為傑瑞立下了終身職志,決心解開技術與管理之間糾纏不清的結,尤其是這兩者在現代組織中所形成的奇特的混合體。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深感動人。一次又一次,閱讀他的文章,讓我既感興奮,又覺得很難為情。  最後一點,除非撰寫推薦序的人具體說出這本書適合哪幾類讀者閱讀,不然這還稱不上是一篇完整的、夠分量的推薦序。對於這一點,我有一些想法。我的結論是,我衷心地想要推薦給以下這些人:(A)管理者,(B)被管理者,以及(C)在A或B這兩類人的周遭生活,或認識A或B這兩類人的人。如果因著命運的安排,讓你歸屬於A、B或C類,這本書將是你的必修學分。  一九八六年六月 肯?歐爾(Ken Orr) 托比卡市,堪薩斯州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們不會因為看了一本書就會成為一個領導人,但因作者溫伯格指出領導者最重要的思考架構與技能,舉的例子深入淺出,非常生活化,並且提供了檢核表,讓你的收穫不只是讀一本書而已,而是透過不斷地自省與意會,在和作者的對話中獲得成長,自我修練領導的境界。」  --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溫肇東  「實際上,這本書所探討的,和傑瑞之前出版所有書籍所探討的主題是相同的:探討一個人是如何思考的,以及,一個人在思考時,這個人是如何思考自己正在思考什麼。我真心推薦以下讀者閱讀這本書:(A)管理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领导者,该想什么?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