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余发良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余发良  

内容概要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由余发良所著,以文化的独特视角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包括科学技术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在写作思路上,首先是在导论中对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介绍,使读者与作者达成一种共识: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然后以历史为线索梳理近代以来中国人,尤其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救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接下来阐述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文化构成的认识。紧接着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科学技术文化基本文化功能的思想。最后阐述中国共产党的科普和科学技术文化传播思想。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现代化建设内涵及路径的认识;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加深对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解:增强人们对综合国力的认识。

作者简介

余发良(1963——),男,汉族,中共党员,四川安岳县人,贵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尤其侧重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研究。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师大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200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含党建)。到目前为止,先后在《广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家》、《前沿》、《理论月刊》等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主持过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传播科技文化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前正在从事校级课题《胡锦涛的兴黔富民思想研究》和《苗族思想文化研究》。曾参编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参与《经济史论丛》第三期写作,参与《贵州财政金融与经济发展》课题研究。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
(一)文化
(二)科学技术
(三)科学技术文化
三、若干辩证范畴
(一)文化与文明
(二)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文化
(三)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救国思潮的继承与发展
一、近代中国的科学救国思潮
(一)鸦片战争催生的科学救国主张
(二)甲午战争激发的科教救国主张
(三)八国联军之役及辛亥革命将科学救国推向高潮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科学救国的大阐发
二、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文化建国、强国和兴国思想
(一)毛泽东的科技建国思想
(二)邓小平的科技富民强国思想
(三)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思想
(四)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支撑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文化构成的思想
一、科学文化的含义及构成
(一)关于科学的文化属性
(二)广义与狭义的科学文化
(三)狭义科学文化的内部构成
二、技术文化的含义及基本构成
(一)技术文化的基本含义
(二)技术文化的基本构成
(三)技术知识: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的重点
(四)技术伦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的核心
(五)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道德思想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文化基本文化功能的思想
一、科学文化的基本文化功能
(一)科学文化各层次的基本文化功能
(二)科学文化强大的认识功能
二、技术文化的文化价值
三、科学技术文化的基本文化功能
(一)推动先进文化建设
(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的科普和科学技术文化传播思想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普事业
(一)科技走进民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科普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科普
二、从科普到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的转变
(一)转变的背景
(二)传统科普与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的关系
三、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的意义及主要对象
(一)传播的意义
(二)传播的对象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生存力,包括地理、人口、资源、生产、防卫、国民意识、结盟等;第三,强制力,包括军事力、战略物资和技术力、经济力、外交力。我国学者黄硕风认为,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其表现形式分为生存力、发展力和国际影响力。国家生存力包括国家生存空间、安全自保和抗击外来侵略的能力。发展力包括国家发展状态和发展速度的能力。国际影响力体现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把综合国力概括为政治、经济、国防、文教、外交、资源等七个方面。我国学者李庆臻认为,综合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由经济、科技、资源、教育、政治、军事六大实力要素组成,其中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关键。虽然不同学者都试图站在自己的角度,包括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来认识和表述综合国力,但他们都强调综合软实力。当代国力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它不是一笔可以坐吃山空的物质财富,而是一种可以创造知识和物质财富的能力;它的构成已经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交织和全面联系的,并非单个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其中有关键的渗透性要素;它由硬件和软件或称作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尽管综合国力竞争是全方位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素质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是综合实力的基础和前提,尽管其作用表现得不那么直观和直接,但它却是唯一能够渗透到其他要素中的无所不在的因素。软实力要靠文化力提升,它是文化力作用的结果,文化力包括人文和科技,科技文化力并非是综合国力、文化力的简单构成要素,而是一项基本的、关键性的、具有渗透性的要素。在当代,如果说国家物质力中的人口状况、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国家非物质力中的国民素质、政府素质、领导者素质是被乘数的话,那么科技文化力就是乘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国际比较中的位次上升,与发达国家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影响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因素依然存在,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还不充分,教育是提升综合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目的和核心是文化力,关键是科技文化力。


编辑推荐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研究资料,值得一读


这本书题目不错,感觉内容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