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夜幕

克里斯托夫・彼得斯,徐畅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克里斯托夫・彼得斯,徐畅  

页数:

327  

字数:

200000  

译者:

徐畅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夜幕》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评选中德语文学入选作品。深秋的伊斯坦尔,青年石雕家阿金尔宾和女友丽维娅从德国来这里度假,试图以此挽救他们的感情危机。但阿尔宾无意中目睹了一起枪杀案,他私下对此展开了调查。与此同时,一群艺术系大学生也从德国来到里,丽维娅与其中的扬相爱了……  作者从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沿两条相反的时间线索讲述了一个悬念重重的故事:被害人到底有没有被枪杀?阿尔宾因何失踪?而在故事的帷幕之后,是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在现实中的迷失和崩溃,在黑暗中对人性的追问。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夫·彼得斯,[1966- ],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下莱茵州的卡尔卡尔,1988-1994在卡尔斯鲁厄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1995-1999年在法兰克福机场担任乘客检查员。1999年出版长篇处女作《城市 国家 河流》。200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来来往往停停》。《夜幕》为其第二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夜幕 PDF格式下载



这也是在当当上买的一本失败的书


  一直没还这本书就是想给个评。可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评啊,面对这样的时空错乱书,读一遍肯定是不够了。甚至想做个笔记!嗯,我肯定是最近读书读的有点晕。
  读的时候也是生活慢慢滑入低谷的一个过程。
  
  你没犯任何错,只是忠实的听从了上帝的呼召,忠实的遵从了自己的心意,离开了我。我说的是丽维娅。
  用了所有艺术的概念包装自己。但概念永远是现实的 ,是渺小的。我们用概念让别人理解自己。那些用形式化的语言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的体会,成了一地的石头碎片。
  然后你厌倦了,要离开了。
  这是一个多么忠于自己的过程。没有人有权利责怪你。
  所以阿尔宾去追寻属于他自己的真相。故事在现实中时如此的荒诞不经,而现实是你选择去拥抱的世界,是丽维娅和扬的。无限温柔,又无限残忍的现实,是你们的,不是我的。
  所以越走越远。最终成了平行时空。
  
  我不是阿尔宾。


   老实说,我并没有资格来评论这本书,因为我看了2/3后跳到结尾去了,所以没有读完它。我对此书的感觉是:太悲伤,不忍看。
   如果你要看此书,建议在白天读,千万不要在晚上临睡前看,因为它不是什么童话和异地游记,而是孤单心灵的悲歌。
   阿尔宾对于自己的情况很清楚,一个被虫蛀空了的空壳,而这怪物总有一天会挣脱束缚,走向疯狂。阿尔宾的自述读上去天马行空,带点迷幻的色调,让人想到《荒原狼》。他绝望,孤独,不被理解,没有安全感,童年遭遇留下的印记一直伴随他到成年。用CSI某集讲玩偶变态杀人狂里的话来说,这样的人就是“已经完全坏掉了”,从小时侯起,他的病就一直埋下来,而且越来越重。
   对于穿插整部小说之中的“圣像之争”,我不是非常理解。作者如果说为了表达真理和图象、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那么这和主人公的心路旅程又有什么联系呢?除了说明没有绝对的真理?即阿尔宾和欧拉夫的话都是可信又不可完全信的?
   才疏学浅,只能分析至此。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悬念重重的爱情故事。
  青年石雕家阿尔宾和女友丽维亚从德国来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旅游度假,试图挽救他们的感情危机。但阿尔宾无意中目睹了一起枪杀案,他对此私下展开了调查。同时,一群德国艺术系的大学生来到伊斯坦布尔,丽维亚与其中的青年学生杨相爱了。两条线索的故事交替进行。阿尔宾能否恢复往日的爱情?他看到的枪杀是否是他酗酒后的幻觉?他将如何查明真相?
  本书对伊斯坦布尔的王宫、街巷、小摊贩等风土人情进行了生动地描写。阿尔宾在伊斯坦布尔的珠宝市场为双鱼座的女友买下了墨西哥产的橘红色的火蛋白石,他在酒精作用下和店主真真假假的周旋,被刻画得生动多彩, 语言运用得幽默风趣,使曲折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幽默的语言,细致入微的生动地刻画,贯穿始终的悬念,使这本书非常吸引人。


到底米勒是否真有其人
死了吗
阿尔宾看到的是真的吗
他和他的妻子肿么样了
原来电影“夜幕”不是通过这个《夜幕》改编而来的啊


看到最后我还是不明白,他看见的是真是假


为什么不能好好讲故事?


差不多是带着任务的心态看完的,实在不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即使看完了好像也没有明白,心里有点乱


为什么要一定要讲那么清楚呢 很多东西本来就不怎么清楚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