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界
201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曹文轩
364
无
因各种各样的缘故,收在这一文集中的文字并非是我所写文字的全部,但它们已基本可以说明我的文学理念和我的写作状态了。 我对文学的理解始终不是主流的,也不是流行的。 我的处境,我的忽喜忽悲、忽上忽下、忽明忽暗的心绪,常常会使我无端地想起儿时在田野上独自玩耍的情形—— 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稻田,穿过一片林子,走过一汪水平如镜的池塘,走过一座细窄摇晃的木桥…… 就这么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芦苇叶上有一只呜叫的“纺纱娘”,我先是一阵出神的凝望,然后将右手的三根手指捏成鸟喙状,弯腰缩脖,双眼圆瞪,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但就在微微张开的“鸟喙”马上就要啄住它时,它却振翅飞走了。
《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成稿于一九九〇年。全书从术语思维人手,以思维论为线索,从感觉、语言、知识等多重维度对文学艺术构建的“第二世界”进行哲学阐释,是一部具有强烈理性色彩并富有思辨力量的学术专著。 基于“对文学的最终解释必定是哲学解释”的理念,作者不仅借用一般的哲学力量,而且特别注意到科学哲学的价值,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艺术思维,并对一系列重要文学艺术命题予以重新审视,从根本上肯定了一些命题,也从根本上否定了一些命题。因此,《第二世界》是科学哲学与文学艺术交会的产物,被视为二十世纪中国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
引言第一章 术语1.关于术语的定义和规范2.术语与思维(a)没有术语的思维是一种简单的思维(b)术语对思维精确性的作用(c)依赖术语的抽象思维3.术语与历史的发展4.术语与真理的发现5.汉语言的弱点(a)术语量在总词汇量中的比例不高(b)语言革命(c)术语非标准化6.名士文体7.术语的非恒性第二章 感觉分析1.感觉与思维2.理性思维意义上的感觉与艺术思维意义上的感觉3.艺术感觉(a)敏锐的感觉(b)丰富的感觉(c)特殊感觉(d)精微的感觉(e)男性感觉与女性感觉(f)时空与感觉(g)感觉玩弄4.感觉的无限性5.感觉与文化(a)有多少文化就有多少感觉(b)文化模式造成的感觉差异第三章 第二世界1.哲学:对“再现论”质疑(a)表象的世界(b)艺术:表象世界的表象(c)“再现论”与“风格说”的对立(d)自然不是艺术(e)表现1、表现2、表现3、表现42.第二世界(a)天性:精神欲(b)自由(c)三种创造形式(d)规律和规则(e)精神预设(f)创造与进化(g)他律与自律(h)坏想像第四章 语言与思维1.符号与对象的关系(a)符号即名称(b)符号叛逃(c)符号叛逃的原因(d)现代哲学的主题:语言还原2.文学批评(理论)范畴的语言(a)现实:独立的语言王国的臣民(b)界定(c)符号的诱发3.文学创作范畴的语言(a)语言的痛苦(b)契约下的无限自由第五章 思维的没落:非理性主义1.基础危机(a)非理性思潮的世界性(b)思维的疲劳(c)非理性理论——心理平衡的砝码(d)基础危机2.体系精神(a)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b)体系的惰性力3.第三种力量:直觉(a)神圣的直觉(b)天才论(c)艺术对理性的必要排斥(d)理性在艺术领域中同样是最高力量4.混沌中的秩序(a)差别与性质(b)方法与规律5.理性崩溃后的世界(a)放弃文化教养(b)感觉泛滥(c)使人类失去了征服世界的耐心(d)重回荒昧第六章 归纳哲学的危机1.构建体系的必要工具——演绎(a)观念的繁衍(b)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多说?什么都是多说(c)必要的“通货膨胀”(d)公理的建立……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人性的缘故,一开始知识就有了两个系统的胚胎。岁月流逝,年复一年,两个胚胎同时长大,都在顽强地显示其生命力。偷鸡摸狗、杀人越货、玩弄权术、毁灭灵魂……恶系统丝毫不比善系统软弱,几乎是平分秋色。好知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坏知识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知识造起七级浮屠,知识也能使其付之一炬。知识的负值与日俱增。 知识的负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它诱惑原创力,进行恶性创造。 原创力仅仅是一种力,力是没有内容的。这犹如一台印刷机,人给它排上什么内容的文字,它就印刷出什么内容的文字。当坏知识附着于它时,它就照坏知识的意向创造出坏的东西。知识坏的程度越高,这种创造力就越有害。创造力越大,坏知识所发生的效能就越大。 二、它窒息原创力,使人只能进行平庸的创造。 “一”所说的坏知识是将原创力引向坏的一面,但坏知识并没有对创造力本身进行破坏。现在说的是另一种坏知识:它的反动倒不主要在于将创造引向坏的一面,而是对创造力本身的伤害。 就整个人类来讲,它既创造了自由,也创造了枷锁。种种知识(观念),要求和迫使人类抑制和扼杀创造力。当创造力要求伸张时,宗教、伦理等知识就会加以阻拦。这些知识教人类记住:我们应当放弃自己的个性、本能,失去自己,转化为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知识的附庸。因为知识,人类进步了,也因为知识,人类退化了。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