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摇落的风情

卜键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卜键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金瓶梅》应是一个特例:作者对身世行迹的刻意隐藏,传抄者对流播渠道的欲言又止,出版商对全本和真本的追踪搜求,评点者的改写重编、肯定否定……很少有一部小说如《金瓶梅》携带着这样多的悬疑谜团,很少有一部小说如《金瓶梅》承载着这样多的疵议恶评,亦很少有一部小说像它这样深刻厚重、刺世警世、勾魂摄魄,吸引和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不少学者都把它与后来的《红楼梦》相比较,论为中国小说l史上的两座高峰,而作为先行者的《金瓶梅》,更显得命运多舛。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由卜键编著的这本《摇落的风情(第一奇书金瓶梅绎解)》,通过作者的精心绎解,去领略我国古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魅力。

作者简介

  卜键 笔名吴楚、双舸子,江苏徐州市人。汉族。文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清史纂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清史办主任。已出版《传奇意绪》、《中国小说文体与文学精神》、《从祭赛到戏曲》、《嘉靖皇帝传》、《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等著作,笺校注释《李开先全集》、《红楼梦》等,主编《元曲百科大辞典》。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一 武二郎不解“眼儿媚”
二 浮浪子弟的秋波
三 俺这媒人都是狗娘养的
四 瓢赋与鸟诗
五 捉奸路上断肠人
六 贪欢不管生和死
七 “乖人”最懂得抓住机遇
八 挨光与偷情之别
九 老江湖失手
一○ 官场中也有一些倒霉蛋儿
一一 先拣个软柿子捏捏
一二 小县城的小小名妓
一三 带个绿帽子跳进朋友家
一四 花子虚化为乌有
一五 灯市永远有红男绿女
一六 当嫖妓也成为一种遮掩
一七 “瓜蔓抄”的末端
一八 五百两金银只买一个名字
一九 欠揍的蒋太医
二○ 打老婆的班头
二一 西门大院第一夫人
二二 嘲汉子
二三 山子洞那点潦草的事儿
二四 正月十六走百媚儿
二五 红尘中有多少秘密
二六 从公公身上拉下来的媳妇儿
二七 癫狂葡萄架
二八 怎生跑出娘的三只鞋来
二九 吴神仙看相
三○ 大官人有了继承人
三一 盛宴中丢了一把壶
三二 妓女争当干女儿
三三 牛皮小巷
三四 将市井规则引入官场
三五 小厮与小厮
三六 新进士最爱打秋风
三七 皮肉之滥淫
三八 当打人成为职责
三九 看道士们扬眉吐气
四○ 棵弱苗在风雨中
四一 不情愿结亲的理由
四二 人生得意几元宵
四三 瓮里走了鳖
四四 找谁说几句心里话
四五 官员入股与政府采购
四六 当铺里的皮袄
四七 “拿来”一桩弑主案
四八 政治的太极境界
四九 一夜风流,三万盐引
五○ 和尚送来道家的药
五一 京师又发来拘捕令
五二 藏不住的“春色”
五三 把小丈母揪住亲嘴
五四 “白嚼人”请客
五五 突兀一人“苗员外”
五六 借来的喜悦
五七 该撒漫时撒漫
五八 一脚狗屎
五九 雪狮子吓死西门官哥
六○ 一个姐儿十六七
六一 他汉子是个明王八
六二 天杀了我西门庆了
六三 一个人的祭奠和悲伤
六四 每一桩私密都有价值
六五 丧仪中的欢情
六六 六黄太尉“走穴”
六七 辛苦的人
六八 招宣府“只送外卖
六九 能不过架儿
七○ 一个土鳖到京师
七一 端妃马娘娘位下近侍
七二 棒槌事件
七三 潘金莲命中克星
七四 整治一条白绫带
七五 到底谁“浪的慌”
七六 温屁股儿
七七 汉子的心如没笼头的马
七八 老西的最后一个春节
七九 典型性非正常死亡
八○ 看谁更薄情寡义
八一 两个刁奴
八二 荼蘼架下的乱伦
八三 偷情最苦
八四 方丈雪洞儿竟有暗道
八五 家生哨儿
八六 被逐待售是金莲
八七 迟到的血腥
八八 “街死街埋”的滋味
八九 一段儿聪明
九○ 越墙踏脊去私奔
九一 有位奶奶要嫁人
九二 乖人下狠手
九三 黑头虫儿不可救
九四 “脱”出来的危情
九五 吴典恩——无点恩
九六 三年后的西门大院
九七 淫风起兮守备府
九八 韩捣鬼一家仓皇归来
九九 帝国一参谋先死于绣榻
一○○ 乱离中没有风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摇落的风情 PDF格式下载



这一部解读经典的名书,就是作者自己的《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的点评,以前看过,现在再读,又是一番新的收获。


内容单薄了一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