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息化教育技术

和汇 科学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科学  

作者:

和汇  

页数:

185  

Tag标签:

无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已成功运用于教育领域,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推动了教育领域各方面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且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这已成为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  本书主要介绍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技能。本书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框架,内容呈现方式和陈述方式贴切实际,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具体内容的学习。  书中各章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便于读者自学,并能方便地应用到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中。  全书撰写分工如下:  第一章和第二章的2.1节由李利撰写,第2.2节由甘忠伟撰写;第三章由杜敏撰写;第四章由孙冀宁撰写;第五章由徐红彩撰写;第六章由付亦宁撰写;第七章由和汇撰写。  感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州大学教务处、苏州大学科研处、苏州大学研究生部等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信息化教育技术》主要阐述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技能。《信息化教育技术》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Web2.0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学与教的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教学评价及多媒体。  《信息化教育技术》可供从事信息化教育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1.1 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1.1 直观教具与视觉教育1.1.2 视听媒体与视听教育1.1.3 教学机器与个别化教学1.1.4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教育1.2 教育技术的概念1.2.1 AECT94定义与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1.2.2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信息化教育的开展1.3.1 步入信息化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3.2 信息社会与学习范式的转变1.3.3 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参考文献第二章 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2.1 学习理论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1.4 学习理论视野中的技术观2.2 教学理论2.2.1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2.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教学理论2.2.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2.2.4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与教学参考文献第三章 教学设计3.1 教学设计概述3.1.1 设计与教学设计3.1.2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3.1.3 什么是教学设计3.2 客观主义的教学设计3.2.1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简述3.2.2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简介3.2.3 例谈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3.3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3.3.1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简述3.3.2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探讨3.3.3 例谈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参考文献第四章 Web 2.0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4.1 教育信息资源4.1.1 WWW服务4.1.2 信息资源服务4.1.3 信息交流服务4.1.4 检索服务4.2 Web 2.0概述4.2.1 Web 2.0概念4.2.2 Web 2.0三大理论4.2.3 Web 2.0典型应用4.3 基于Blog和Wiki的教育信息资源4.3.1 学生也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主体4.3.2 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数据资源4.3.3 基于互联网二代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参考文献第五章 学与教的信息化环境5.1 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5.1.1 学习环境的界定5.1.2 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5.1.3 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组成5.1.4 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特征5.2 多媒体教学环境5.2.1 多媒体教学环境配置模式5.2.2 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5.3 网络课程平台的应用5.3.1 Blackboard网络课程平台的功能5.3.2 网络课程平台的应用示例——教师身份5.4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5.4.1 概念5.4.2 虚拟社区的创建示例参考文献第六章 信息化教学评价6.1 教学评价概述6.1.1 教学评价的功能6.1.2 教学评价的类型6.2 信息化教学评价6.2.1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6.2.2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6.3 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6.3.1 量规评价6.3.2 绩效评价6.3.3 自我评价6.3.4 电子学档评价6.3.5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参考文献第七章 多媒体7.1 图像处理7.1.1 一个实例7.1.2 对象的变形7.1.3 画布设置7.1.4 调整彩色图像为黑白图像7.1.5 曲线工具7.1.6 反相工具7.1.7 选取技术7.1.8 矢量图工具7.1.9 羽化工具7.1.10 三基色与三补色7.1.11 获取屏幕图像7.1.12 图片中的文本获取7.2 音频文件处理7.2.1 声卡的属性设置7.2.2 利用黄河录音机录音7.2.3 利用Windows Vista系统中的录音机录音7.2.4 利用Windows Media Encoder录音7.2.5 利用Real Producer录音7.2.6 利用超级音频解霸记录音视频文件中的声音7.2.7 音频文件去掉中间段的剪辑7.2.8 利用录音机编辑wa*qr格式的音频文件7.2.9 利用RealMedia editor编辑rm格式的音频文件7.2.10 利用GoldWave编辑音频文件7.2.11 利用streamboxRipper将音频文件转换成wav、rap3、wma格式7.2.12 利用Windows Media Eneoder将音频文件转换成wrna格式的流媒体文件7.2.13 利用Real Producer将音频文件转换成rrn格式的流媒体文件7.2.14 音频文件的软剪辑7.2.15 转换音频文件的桥梁7.3 视频文件处理7.3.1 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记录wmv格式的视频7.3.2 利用Windows Media Eneoder记录WlTIV格式的视频7.3.3 利用Real producer记录rmvb格式的视频7.3.4 利用视频捕捉卡TV卡等自带的工具记录视频7.3.5 利用Windows Movie.Maker编辑视频文件7.3.6 利用Realmedia editor编辑视频文件7.3.7 利用Windows Media Encoder将视频转换成wrnv格式的流媒体7.3.8 利用Real producer将视频转换成rmvb格式的流媒体7.3.9 视频文件的软剪辑7.3.10 在网页中嵌入软剪辑的音视频文件7.3.11 一个音频文件和一个视频文件的同步播放7.4 记录屏幕7.4.1 利用Windows Media Encoder记录屏幕7.4.2 利用Camtasia Recorder记录屏幕7.4.3 种用Camtasia StLtdio编辑视频文件7.4.4 双录视频7.5 歌词的编辑与还原7.5.1 用千千静听软件编辑歌词7.5.2 用记事本工具编写歌词7.5.3 用千千静听播放音频文件和歌词7.6 MIDI音乐制作7.6.1 认识Eyesong的工具7.6.2 写谱7.6.3 填歌词7.6.4 将MIDI文件还原成乐谱7.7 其他技术7.7.1 磁盘、文件夹、文件的隐藏7.7.2 利用命令Dxdiag测试计算机系统7.7.3 利用优化大师测试系统7.7.4 利用优化大师优化系统7.7.5 利用优化大师清理系统7.7.6 利用CPU-Z测试系统7.7.7 利用NTest测试显示器和扬声器声场7.7.8 CocaFTP SeRver7.7.9 误删除文件的恢复7.7.10 将PoweR Point文档转换成Flash动画7.7.11 电子教鞭

章节摘录

  学习资源的范围广泛、种类繁多,这里所指的主要是教科书、讲义、辅导资料、教育录音和录像、教学软件和网上学习资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习资源尤其是教学软件和网上学习资源随处可见甚而到了泛滥的程度。虽然这些资源都声称是依据合理的教学原则设计的,但显然其中很多资源还有待改进。网上的学习资源更是如此,由于任何人或组织都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因而网上学习资源的质量跨度是很大的,有一流的精品,也有纯粹的垃圾。目前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资源的海洋中通过有效的评价挑选出有助于师生学习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掌握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  面向学习资源评价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改进学习资源的设计,使之更加符合教学或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选择符合特定要求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或学习的成效。其第二方面在信息化教学评价中尤其值得重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信息化教育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