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至2050年矿产资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领域战略研究组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领域战略研究组 编  

页数:

89  

前言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科学思想库,为国家科技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引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2007年7月,路甬祥院长提出:“看来在创新为科学发展观落实这一大题目之下,还要深入进行战略研究,刻画出未来20~30年的路线图(Roadmap)和关键科技创新领域来。并组织院内外专家深入讨论,进一步凝聚创新方向和目标。我们再也不能只讲自由探索,只讲论文数量和质量,只满足于‘PI制’模式了。必须根据国家社会未来发展需求,尤其是经济持续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持续进化和人类社会相协调的重点目标出发进行研究和归纳。”  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根据国家社会未来发展需求,从经济持续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持续进化与人类社会相协调等三大目标出发,开展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  2007年8月,路甬祥院长进一步提出:“战略研究看来还是要前瞻研究2050年世界、中国、科技。一是研究2050年的世界,分别从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生态与环境、科学技术进行前瞻,尤其要研究能源、资源、人口、健康、信息、安全、生态与环境、空间、海洋等,预测未来,了解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二是研究未来205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和挑战,包括:经济结构、社会发展、能源结构、人口健康、生态与环境、国家安全、创新能力等应达到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科学技术需要给予的支持。三是研究科学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

内容概要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书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形势,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领域要求关注的五大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凝练了我国在这五大方向上需要关注的关键科技问题,初步明确了解决这些关键科技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并据此提出了至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供地质、矿产等领域的科研与管理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序总前言前言摘要第一章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 第一节 矿产资源需求量大 第二节 已探明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不足 第三节 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低,环境问题突出 第四节 资源危机型矿山日趋增多 第五节 找矿潜力巨大第二章 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第一节 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总体描述 第二节 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 第三节 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 第四节 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 第五节 资源替代和循环利用 第六节 矿产资源的全球化配置第三章 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政策 第一节 加快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节 加强矿产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强化科技创新投入 第四节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第五节 规范矿业管理,加强矿业法治建设 第六节 重视全球旷产资源的统筹规划 第七节 新型资源产业开拓的鼓励政策和法规 第八节 技术创新成果交叉与转化应用的鼓励政策和法规第四章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  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据统计,人类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的推进,预计在未来数十年,全球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会继续大幅增长。如何满足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较大。已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159种,已探明的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中钨、锡、锑、稀土、钛、镁等12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煤、钒、钼、锂等7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汞、硫、磷等5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并有进一步找矿的巨大潜力。但是,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量大,已探明储量的保障能力不足,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低,对外依存度高,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资源危机矿山日趋增加,矿产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至2050年矿产资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