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血病的中医药诊治

黄礼明,马武开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黄礼明,马武开 主编  

页数:

263  

字数:

402000  

前言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排第6位,高居青少年恶性肿瘤之首。不仅如此,大多数急性白血病通常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缓解后易于复发,病死率很高,长期生存率更是不太乐观。迄今为止,白血病仍是严重威胁民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寻求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横亘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业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白血病化学治疗方法逐步改进,新的化疗药物不断推出,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也不断提高,长期生存率亦有上升趋势。然而,化疗药物普遍存在副作用大、缓解后复发率高的弊端,并且反复化疗也使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这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负担。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士,率先将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白血病治疗手段更加丰富,治疗效果也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成为根治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移植技术的逐步完善,应用领域逐渐拓展,干细胞移植术亦用于治疗其他难治性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等。但是,进行骨髓移植,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要有合适的骨髓供体;二是要在合适的病况下;三是要有足够的治疗费用。上述3个必备条件,对90%以上的白血病患者而言,都是难以企及的。简言之,合适的供体极难寻找;白血病化疗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全身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天价的治疗与维持费用,以及移植带来的排异反应和死亡风险,无一不让大多数患者望而却步。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有很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既获患者信任,也得到愈来愈多专业人员的认同。来自临床和实验室的各项数据均显示,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可以明显提高其完全缓解率,并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收获“增效减毒”之效。在急性白血病缓解期,中医药通过调节病人体内阴阳、气血与脏腑的功能,改善病体的免疫和修复能力,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缓解期和带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而全面地介绍白血病中医诊治前景的专著,对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国内外最新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发病机制、相关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编排合理、查阅方便,对临床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科医师阅读,也可供血液病专业研究生和从事血液病学研究工作者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现代医学诊治白血病 第一节 白血病总论 第二节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概述 第三节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第四节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第五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述 第六节 伴t(9;22)/bcr-abl异常的ALL研究进展 第七节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第八节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进展 第九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概述 第十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第十一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述 第十二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第十三节 特殊类型白血病 第十四节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第二章 中医药诊治白血病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第三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第四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五节 中医药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增效作用 第六节 中医药防治白血病化疗的不良反应第三章 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第一节 白血病多药耐药的机制 第二节 抗白血病多药耐药的措施 第三节 难治性白血病与多药耐药 第四节 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中医发病机制 第五节 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中医治疗 第六节 中医药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第四章 中医药诊治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 第二节 中医学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 第三节 中医药诊治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评述第五章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经验荟萃 第一节 白血病的中医诊疗思路 第二节 常见证候治验 第三节 经方验方荟萃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章节摘录

  1.遗传  家族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的7%。调查中发现:白血病在某些家族有聚集性,同一家族中所患的白血病往往类型相同;在单卵孪生子,如果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个人的发病率则高达1/5,双卵孪生子为1/800。近亲婚配的人群中ALL发病率比期望值高30倍;白血病患者中有家族史者为对照组的16倍。各种白血病均有一定比例的染色体异常,而伴染色体异常疾病(Fan.coni贫血、Down综合征、Bloom综合征等)常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生率。HLA抗原及血型与白血病也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癌基因的点突变、活化和抑制癌基因失活、丢失也是重要的发病机制,我国曾有人先后报道10余例先天性白血病。这些均说明遗传因素影响白血病的发生。


编辑推荐

  本书对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国内外最新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发病机制、相关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尤其是对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优势,如中医药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中医药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方法及前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本书的编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力求更加全面、系统,做到重点突出、切合实用,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白血病的中医药诊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