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0-5
科学出版社
刘兆德,陈素青 著
271
城市群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61年出版的一书中率先使用的。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群已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其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相适应,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向城市集聚,城市空间形态开始由单体型城市向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等组合形态转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强调,要增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形式由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的巨大转变,城市群正在成为未来带动全国和省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阵地,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和核心节点的作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闽东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等的发展,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该书作者立足于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调研的第一手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发育比较成熟的国内外城市群系统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城市群形成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系统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机制,综合分析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效应。最后从产业和空间结构两个角度提出了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本书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原理,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发育比较成熟的城市群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特点、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产业和空间结构两个角度提出了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本书可供从事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管理和决策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序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城市群形成与演化机制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内研究回顾 第三节 我国城市群研究的简评与展望 第四节 城市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五节 城市群形成及其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机制分析 第三节 鲁尔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第三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现状 第一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界定 第二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现状 第三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分析 第四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第四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比较 第一节 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比较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 第四节 城市群发育状况的比较 第五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 第六节 三大城市群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第五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第三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 第四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第六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第六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效应 第二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和环境关系 第三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第四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第七章 产业集聚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产业集聚及其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集聚分析 第三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工业结构分析 第四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 第五节 山东滨海旅游业发展及其空间格局构建第八章 基于空间极化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构建 第一节 区域经济极化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区域、指标选择和计算结果 第三节 山东省空间极化和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第四节 山东省区域经济极化与空间结构演化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问结构优化的价值取向 第六节 山东省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参考文献后记
城市群复杂的地域空间结构和区域要素流联系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面对新的地域,传统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必须有所更新,与时俱进。周干峙(1997)认为要做好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的规划,首先要改变一些规划的观念和做法,例如,必须突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域整体性,规划的方法应先地域后城市等。吴良镛(2003)提出要从全球的高度,审视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在国家发展及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以区域的观念,高起点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打破“诸侯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区域协调。姚士谋等(2005)对城市群规划的导向性原则、地理空间尺度的界定、各种要素的配置及其城市群内完善化的动力源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树立统筹规划新意识,明确指出“有限开发”;加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发挥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实现地理分工的原则等。吕斌和陈睿(2006)提出了城市群规划的新方法和城市群规划面临的核心问题:城市竞争力、空间协调发展、空间发展引导和环境与生态系统优化,并提出了城市群规划中的空间策略,即区域协调型、一体化引导型、竞争力培育型和空间管治型等。 薛凤旋(2000)认为一个都会经济区已在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形成,应以都会经济区作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起点,分析香港和其他各个都会区的成员如何分工,以达到最低的成本和效益。刘荣增和崔功豪(2001)认为作为未来的国际大都市,离开了广大周边地区的支撑,尤其是包括苏州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的支持,上海的地位将无从谈起。刘兆德等(2004)提出了必须加强上海的核心竞争力,将上海打造成远东地区的国际性城市;同时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应保持行政区划的稳定性。谷人旭和殷为华(2001)则提出上海作为区域的首位城市,应当在多方面发挥核心城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