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

凌福根 科学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科学  

作者:

凌福根  

页数:

333  

字数:

42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编录了钱学森从1933年开始撰写的散见于报刊的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方面的文章、讲话和随笔,以及内容涉及该领域的主要书信。钱学森1945年前后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科学咨询团撰写的咨询报告《Toward
New
Horizons(迈向新高度)》中的7个部分,也首次译成中文收入本书。另外,以附录形式介绍了《钱学森文集》、《导弹概论》、《星际航行概论》等学术著作的主要内容。本书比较系统、完整地展示了钱学森在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贡献。
  本书采集文献时间跨度大、散布范围广、内容基本完整,可作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工程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钱学森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献收藏价值。

书籍目录

《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航空航天总论
 第一节 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
 第二节 飞行的印刷所——世界最大陆上飞机“马克辛·高尔基”号
 第三节 最近飞机炮之发展
 第四节 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
 第五节 德国、瑞士在航空几个领域的近期进展
 第六节 高速空气动力学
 第七节 航空技术的展望
 第八节 星际航行的现实性
 第九节 远程星际航行
 第十节 大发现大创造的时代
 第十一节 国防战略——有限战略核力量和开发航天技术
第二章 火箭和导弹
 第一节 火箭
 第二节 超音速飞行有翼导弹的发射
 第三节 关于现代火箭和导弹问题
 第四节 《制导——导弹设计原理之一》序
 第五节 宇宙火箭
 第六节 划时代的火箭试验
 第七节 火箭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第八节 毛泽东谈反导问题的回忆
 第九节 尖端的尖端
第三章 动力和推进
 第一节 航空用蒸汽发动机
 第二节 脉动式喷气发动机的实验与理论性能
 第三节 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性能及设计问题
 第四节 固、液体火箭的设计及发展趋势
 第五节 原子能燃料作为飞机动力的可行性
第六节 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中的火箭动力及其展望
第四章 航空航天工程组织管理
第五章 科普和教育
第六章 书信
第七章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科技
附录一 《钱学森文集Collected Works of H.S.Tsien l938 1956))简介
附录二 《导弹概论》简介
附录三 《星际航行概论》简介
附录四 美国陆军航空兵科学咨询团咨询报告《Toward New Horizons (迈向新高度)》简介
附录五 本书部分单位换算表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至于后坐力的实在数值,在陆地的固定炮位上施放约为1,600磅(即七百二十五又四分之三公斤),如在活动之飞机上施放,则为1,400磅(即635公斤)。后坐力在飞机上所以减低的原因是:(一)飞机的骨架,其伸缩弹力较大。(二)空气也很能吸收坐力,一旦施放,则在飞机周围的空气,都能令坐力减小。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飞机本身成为最好不过的后坐力吸收器了,所以即将这种37毫米的炮装在较小的飞机上,也可不至于使飞机的结构方面复杂而难于制造,飞机重量方面也不至于增加多少。但是有一点却不能不注意的,就是施放的时候总不免有一股强烈的烟火,所以在决定装置的地位上,不能不有考虑。4.新式飞机炮的使用在1914年至1918年的欧战中,经验告诉我们:普通步枪口径的机关枪对飞机的效能是比较弱小的,除非我们能够直接命中而打在驾驶员,或其他要害的地方,如发动机,或汽油箱,或小巧的控制装置。在欧战中,有不少的飞机,虽然中了机关枪的弹火,但因非要害所在,所以仍能完成其使命而安全的飞回自己的阵地。而且有时驾驶员在飞行时,就连其飞机被弹火所中的事,也不知道,直到后来降下地面,检查机件时才发现。但敌机如果遇到一架有37毫米重炮的飞机,无论其命中的地处,是否要害,绝无幸免。因为这种37毫米炮,其弹药是高炸力的,并且带有一个非常敏锐的信管,就是碰到布皂也会炸裂,所以即使不全体毁坏,也绝失其控制能力。这一种飞机炮在海面上及陆地上也有非常的威力。如潜水艇、小军舰、步兵的队伍、唐克车、照空队、运输队、铁路列车等都是很好的目标。在攻击潜水艇及唐克车的时候,可以用穿甲高炸力炮弹,更加一个缓发信管,使炮弹在打人铁甲后,再炸烈。则潜水艇之入水,必定因为若干机件之损坏而延迟,所以再用炸弹来攻击,也比较要容易得多了。


编辑推荐

《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 PDF格式下载



我喜欢看这本书,非常好看,值得一看,很喜欢,嘻嘻,


都是钱老的作品,值得一读


书还是很不错的,写得也挺好的,包装一般~


对于研究钱学森之于中国航天,有借鉴作用。


没法写评,收藏用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