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育管理学

王世忠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世忠  

页数:

397  

内容概要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在高等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教育学相关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理论,形成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管理学》(作者王世忠)共分5篇23章,由教育管理学学科论、教育管理主体论、宏观教育管理论、微观教育管理论和教育领导论五个基本范畴组成。突出作者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运行动态的把握,使读者能够了解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处于何种状态,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及其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育管理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和教育学相关专业基础课教材以及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世忠1963年8月生于湖北潜江,先后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考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教育厅教育政策法规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教育管理、教育经济与财政、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教师专业化与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2011)、《制度视阈下的中国教育行政研究》(2009)、《校长专业发展与培训》(2007)、《现代学校管理观引论》(2003)等专著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长效机制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全国“十五”教育科学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教师专业化与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经济分析》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湖北省的个案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教育管理学学科论
第一章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第三节 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教育管理理论范式
第一节 教育研究范式
第二节 管理学研究范式
第三节 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
第四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范式
第三章 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教育管理理论概述
第二节 教育管理理论构建
第三节 教育管理理论与研究
第四节 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二篇 教育管理主体论
第四章 教育管理的主体
第一节 教育管理主体性概述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
第三节 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
第五章 教育管理思想
第一节 人的思想
第二节 教育管理思想
第三节 教育管理观念与创新
第六章 人性观与教育管理伦理
第一节 人性观与教育管理
第二节 教育管理伦理
第三节 教育管理伦理范畴
第七章 教育管理理念
第一节 教育管理理念概述
第二节 人本管理
第三节 能本管理
第三篇 宏观教育管理论
第八章 教育行政体制
第一节 教育行政体制概述
第二节 建国以来的教育行政制度
第三节 不同类型教育行政体制的比较
第四节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第九章 教育政策
第一节 教育政策基本问题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第三节 教育政策执行
第四节 教育政策评估
第十章 教育法规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
第三节 学校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 学校的设置、职能与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教育预测与规划
第一节 教育预测
第二节 教育规划
第三节 教育规划的编制与执行
第十二章 教育人事行政
第一节 教育人事行政概述
第二节 教师岗位设置
第三节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
第四节 教师的绩效工资
第十三章 教育财政
第一节 教育财政体制概述
第二节 教育财政的职能和特点
第三节 新中国教育财政的制度变迁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公共教育财政
第十四章 教育督导、考试与评估制度
第一节 教育督导制度
第二节 教育考试制度
第三节 教育评估制度
第四篇 微观教育管理论
第十五章 学校管理组织
第一节 学校组织及其产生
第二节 学校管理组织及其制度
第三节 学校校本管理
第十六章 学校管理目标与过程
第一节 学校管理目标
第二节 学校目标管理
第三节 学校管理过程
第十七章 学校管理效能
第一节 学校管理效能概述
第二节 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途径
第三节 学校管理效能评价
第十八章 学校管理质量
第一节 教育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量标准建构
第十九章 学校管理战略
第一节 学校管理战略概述
第二节 学校战略管理运作
第三节 学校管理战略变革
第五篇 教育领导论
第二十章 教育领导及其行为特征
第一节 领导者与教育领导者
第二节 领导理论
第三节 领导行为影响力及有效领导
第二十一章 学校领导
第一节 学校领导体制的沿革
第二节 校长制度
第三节 校长职能与工作环境
第四节 学校领导核心系统的群体结构
第二十二章 教育领导者行政能力开发
第一节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 设想、筹划及形成方案的能力
第三节 交流和说服的能力
第四节 推动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教育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一、教育法规的概念教育法规,从狭义上讲,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从广义上讲,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一切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学教材,一般把教育法规列入行政法部门之下。这是欠妥的。首先,作为教育法规调整对象的教育关系是一类独特的社会关系,所以教育法规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管理的权力进一步下放,学校将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管理的形式将进一步多样化,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关系,会越来越复杂。所有这些,使教育法规的制定、完善并构成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成为可能性和必要性。其次,教育法规与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部门有密切的关系。从教育法规与宪法的关系来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规的最高原则,教育法规是实现宪法中所确立的教育权利与义务的途径。教育法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行政法规交叉的教育行政法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之一就是管理教育,所以,制定教育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宏观教育管理的方式。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之一,必然要有国家行政的特点。因此,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内容、实施等方面必定受国家行政基本原则的指导。从教育法规与国家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看,其实施起来往往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一些部门法中,如果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需要以教育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规定施行细则时,于是就在教育领域实施。教育法规的实施离不开其他法律部门的支持。比如,为了保证《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的实施,就要援用行政法、民法甚至刑法中某些追究法律责任的制裁手段。总体看来,教育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统治阶级顺利达成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教育管理学 PDF格式下载



需要找个概念,所以购买。好的。


值得购买,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