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聚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白永秀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白永秀  

页数:

278  

字数:

385750  

内容概要

聚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采取主论与对话相结合的形式,对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人口贫困、资源诅咒、农村教育、土地改革、水权交易、生态旅游、企业环境行为、低碳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聚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适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作为研究资料学习,也适合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问题感兴趣的中外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白永秀

书籍目录

前言总论主论:创立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设想白永秀 吴振对话: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蒋少龙科学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 任保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起源、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任艳玲人口经济学主论:不同时期贫困问题的经济学理论阐释及现代启示 何爱平对话:在理论继承和借鉴中寻求综合与创新 赵玉琳加强对贫困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高煜后改革时代贫困减除战略的深层次内涵 李喆资源经济学主论之一:自然资源约束下的内生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胡健对话: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与检验 王渊研究自然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路径的重要论著 岳利萍自然资源对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 赵伟伟主论之二:西部大开发十年农村基础教育政策评估 史耀疆 岳爱 李凡 常芳 李鹏飞 王欢对话:以教育为突破口,推进西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吴航 王颂吉发展尚未平衡,教育还需提高 刘瑞明贫困的根源:教育的贫困 周江燕主论之三:我国传统农业区农地制度改革: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案 马小勇 白永秀对话: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尝试 惠宁 周博破解农地制度改革难题,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王颂吉 曾志兰一个解决农地制度改革困境的重要方案 张强主论之四:水权交易第三方效应:类型、成因、补偿与治理 马晓强对话:水权交易的外部性治理研究 杨洁 曾志兰水权交易研究的新视角:第三方效应 韩锦绵水权交易制度的相关研究进展 付晓平主论之五:大秦岭生态旅游产业 邵金萍 白永秀 吴振磊对话:关于秦岭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李树民大秦岭生态旅游开发的深层次认识 李瑛大秦岭生态旅游开发观念要做到“四破四立” 吴丰华环境经济学主论:国内外企业环境行为研究新进展 王凤 刘广廷对话: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系统评述 严汉平 李冀研究企业环境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杜磊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田敏相关研究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国际碳减排利益博弈机制分析 岳利萍 白永秀资源诅咒: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 刘瑞明 白永秀陕西省碳排放现状及远期趋势分析 徐波 杨小红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严汉平 王颂吉

章节摘录

主论创立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设想白永秀 吴振磊摘 要:现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着经济学学科性质不突出、学科一体化程度不够、学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该学科建设的难点与特点,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了定位,提出研究对象与主线、目的与任务、指导思想与方法,设计了该学科的框架结构与理论体系。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研究对象 研究主线 理论体系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综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它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在国外,既未见有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与教材,也没有把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但国外对作为独立学科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把资源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开展较早,相关著作与教科书较多,如汤姆•泰坦伯格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罗杰•珀曼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等。到目前为止,国内以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为研究对象之一的书籍较多,把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视为一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较多。但是,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较少,而且大多数是教材。为了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一体化的新兴学科,而不是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简单相加,故在本文中我们去掉中间的符号,统一称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本文的写作得到了任保平教授、何爱平教授等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学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资助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市场经济与企业制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云彦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杨昌明《资源环境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张象枢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钟水映、简新华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邓宏兵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麻彦春、魏益华、刘艺莹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何爱平、任保平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这些教材大多没有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看成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是把它视为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简单相加,在结构上表现为“三大板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这种情况,既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二级学科来建设的思路不相适应,也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更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一致。(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无论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看,还是从学科建设的需求看,现有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都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经济学学科性质不突出。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如邬沧萍和穆光宗(2000)提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生态学、环境管理等诸多学科的一个综合,也有些学者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属于经济学范畴,如张象枢和张平(2001)、罗丽艳(2003)。笔者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有其基本的落脚点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应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因此学科建设要突出理论经济学的特点。但现有著作大多没有很好地反映学科的经济学属性,基础理论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多数著作与文献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理论基础缺乏全面论证,使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不牢固,甚至一些教材没有独立的理论章节;二是大多数著作对技术性、微观性、专题性的论证比较多,而对宏观性、整体性的内容论证不够;三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经济学说史中人口生存与发展、生态经济思想等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论证,甚至一些教科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四是现有研究文献都是从狭义上理解资源、环境,没有把社会资源纳入资源的范畴,也没有把社会环境纳入环境的范畴;五是现有文献只是研究资源的利用、开发以及有效配置,对资源的培育与创造研究不够,甚至没有研究,实际上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资源的培育与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第二,学科一体化程度不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虽然涉及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内容,但它不是这三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有自己的关键范畴与主要内容,这些关键范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且是自成体系的。然而,大多数研究文献将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进行简单堆砌,板块化现象严重,对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不够。更使人不能理解的是一些教材在体例上分为三部分,即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在总体上是三大板块,“只是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而治之’的研究。并没有把三者统一到一个科学严谨的分析体系之内,由此成为学科发展的硬伤”(李通屏等,2007)。第三,学科体系不完善。现有著作大多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不够,理论体系不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与主线,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与任务;理论体系不完善,各种版本的专著、教材内容相差很大。二、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本来是不同于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新兴学科,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路径依赖性,在学科建设中人们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搞成了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把它建设成为既融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于一体,又区别于三者的一门独立学科,使它真正成为理论经济学中的新兴分支学科。在这里既要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中的难点,突出该学科的特点,又要为它进行定位,确立其研究对象与主线、明确目的与任务,设计框架结构与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所要解决的难点第一,如何体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性质,突出经济学的特点。新的学科体系应当强化理论研究,专设理论章节,夯实学科基础,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第二,如何由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三大板块向一体化转变。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虽然要吸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但又不能把它视为三门学科的集合,只是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经济学,而不是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结合。因此,难点是要建立把人口、资源、环境融为一体的学科理论基础,使原来的三门学科统一在一条主线下。当前的迫切任务是撰写一本反映以人为本,资源环境既为人的发展服务,又保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权威性的经济学著作,确立新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框架结构。第三,如何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新的学科体系应当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主线、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确立研究任务,建立与完善理论体系。(二)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需要反映的特点第一,明确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定位。一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它研究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人以及人的地位与作用,人的经济与社会行为,人口的数量、规模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二是从学科属性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而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学学科,在经济学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研究与涉及的问题是经济学学科的灵魂与本质。第二,明显体现经济学的理论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因此要加强学科的经济学理论性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要依托理论经济学的支持,把理论经济学作为它的发展基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并不否定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存在,但它们是有明确分工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更多地研究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多地研究理论层面的问题。第三,注重学科结构的一体化。在整体设计上彻底改变“三大板块结构”的局面,在经济学的框架内把人口、资源、环境统一起来;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内把生态经济学、气候经济学、灾害经济学、可持续经济学等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的范式。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主线、目的、任务等,建立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第五,反映新变化,扩充新内容。在学科建设中,根据新变化,要增加“以人为本”的相关内容;增加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灾害频发问题以及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的相关内容;增加生态产业、环境产业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增加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与经济学类中其他学科相互关系的内容;增加研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灾害经济学、气候经济学之间内在联系的相关内容;等等。(三)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定位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聚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