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术技法理论

魏永利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魏永利  

页数:

306  

字数:

4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透视编和解剖编两部分。全书从完整观念与系统分析的原则出发,以统一、相对的观点贯穿全编,对综合论述、原理阐释和具体定义、概念、应用,注重整体的连贯性,力求形成科学、系统、灵活、创新、发展的意识和理论体系。
透视编从人的视觉活动的双重性开篇,在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视觉运动中的几种单视域空间、曲线透视、人物透视、阴影与反影透视,以及视觉运动中的几种复合视域空间;解剖编以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一般规律为理论分析及应用的基础,从“艺用”的角度,分别阐述了人体的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和人体的动态,以及美术作品人体结构分析等内容,并侧重人体的静止形态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分析。
本书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内容全面、充实,适于高等院校美术各相关专业教学和广大美术工作者、美术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魏永利,北京市人,满族,196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曾任职业学院、成教学学院院长。现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编委。擅长中国花鸟画,近年获“民族优秀艺术家”、“海峡两岩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誉。出版有《绘画透视纵横》、《美术技法理论》等著作,发表有《绘画空间意识的动与静》等论文。主张与试探从人的视觉活动的双重性意义出发,将不同的绘画透视理论,从空间观念上作为一个互为相对、补充、衔接的整体
,辩证地加以比较、研究、整合。
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1996年赴日本任九州产业大学艺术学部客座研究员,研究日本美术。2001年一2004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进行讲学、艺术考察及研究日本画艺术。出版有《美术技法理论》、《中国雕塑史教学》等专著,并有《东方美术的光辉》、《凝重的生命力》等多篇论文发表。现担任美术技法理论、人体素描、东方美术史、中国雕塑史等课程。艺术成就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等。

书籍目录

透视编
绪论
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透视图的形成原理与有关概念
  一、绘画与透视
  二、有关概念
  三、两种观察方法与两种投影方式
 第二节 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
  一、视域
  二、视点与实际画面的距离
  三、视点与物体的观察距离
第三节 近大远小与消失
  一、景物的深度变化与近大远小
  二、直线的视觉分类与透视变化
  三、视点与灭点的关系
第四节 视点位置的选择与构图
  一、视位上下高度的变化
  二、视位左右角度的变化
  三、视位前后距离的变化
  四、视位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第二章 视觉运动中的几种单视域空间
第一节 平视一点消失单视域空间的成与特点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与状态
  二、平行透视的特点和易出现的问题
  三、平行透视图做法
  四、平行透视图例分析
第二节 平视二点消失单视域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一、成角透视的概念与状态
  二、成角透视的特点和易出现的问题
  三、成角透视图做法
  四、成角透视图例分析
第三节 平视单视域空间的倾斜消失
  一、倾斜透视的形成
  二、平视倾斜的消失特点
第四节 倾视二、三点消失单视域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一、倾视视域的形成与分类
  二、俯仰透视图做法
  三、应用图例分析
第三章 曲线透视
第一节 曲线透视画法
  一、曲线的概念与原则画法
  二、圆形透视图做法
  三、圆形透视变化特点
第二节 曲线透视的应用
  一、圆形透视的应用
  二、任意曲线透视的应用
第四章 人物透视
第一节 视高与人物高度的关系
  一、视高是测定人物高低变化的基准
  二、视高是衡量人体比例变化的关键
第二节 人体透视的变化因素
  一、人体对称因素与观察角度
  二、人体动作变化与透视关系
第三节 头部的透视变化
  一、头部的方位与透视变化
  二、五官的间距与透视变化
第五章 阴影与反影透视
第一节 阴影透视
  一、阴影的概念、分类、作用
  二、阴影的形成规律
第二节反影透视
  一、反影的概念与规律
  二、水面反影透视画法
  三、镜面反影透视画法
第六章 视觉运动中的几种复合视域空间
第一节 透视法则的相对性
  一、散点透视的含义
  二、散点透视复合视域的构成
  三、关于“三远法
第二节 掌握规律合理运用
  一、对透视法则的灵活运用
  二、对透视效果的强化运用
解剖编
绪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人体解剖结构概述
一、人体的骨骼
二、人体的关节
三、人体的肌肉
第二节 人体比例
一、全身的比例
二、头部的比例
三、躯干的比例
四、上肢的比例
五、下肢的比例
第二章 头部
第一节 头部的骨骼
一、面颅骨
二、脑颅骨
第二节 头部的肌肉
一、表情肌
二、咀嚼肌
第三节 头部的五官结构
一、眼
二、眉
三、鼻
四、口
五、耳
第四节 头部的形体结构
第三章 躯干部
第一节 躯干的骨骼
一、脊柱
二、胸廓
第二节 躯干的肌肉
一、颈部肌肉
二、胸部肌肉
三、腹部肌肉
四、背部肌肉
第三节 躯干的形体结构
第四章 上肢部
第一节 上肢的骨骼
一、上肢带骨骼
二、上臂骨骼
三、前臂骨骼
四、手部骨骼
第二节 上肢的肌肉
一、上肢带肌肉
二、上臂肌肉
三、前臂肌肉
四、手部肌肉
第三节 上肢的形体结构
第五章 下肢部
第一节 下肢的骨骼
一、下肢带骨骼
二、大腿骨骼
三、小腿骨骼
四、足部骨骼
第二节 下肢的肌肉
一、下肢带肌肉
二、大腿肌肉
三、小腿肌肉
四、足部肌肉
第三节 下肢的形体结构
第六章 人体的动态
第一节 人体动态与结构变化
一、头、颈部的动态与结构变化
二、躯干的动态与结构变化
三、上肢的动态与结构变化
四、下肢的动态与结构变化
第二节 人体动态分析
一、人体动态的基础
二、人体重心与支撑面关系
三、人体几种姿态分析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七章 美术作品人体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中外人体比例方法概述
第二节 美术作品人体解剖结构分析


编辑推荐

《美术技法理论:透视解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术技法理论 PDF格式下载



好~很棒~


非常感谢你们周到的服务。如有需要,我下次还将到你们的网上购书,谢谢!


很好呢。。。看得懂~!


一直没写评论,书是不错的,可都没好好学。画画这个事情我是彻底放弃了,谁需要的话可联系我,免费送。


很正,很好,客服也很好,点赞


书的质量不错,讲了很多身体结构的知识,跟伯里曼的还差许多,但总的来说还可以的


在卓越买书其实没什么好评论的,正版,书很好


作为教科书,还是很好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