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

孙克莎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孙克莎 编  

页数:

173  

内容概要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精神科护理学》共分为十六章,先是简洁精炼地介绍了精神科护理的发展历史和精神科护理的专业要求,再分病种介绍了常见精神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并附录了肺结核合并精神障碍的护理及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节选)。《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精神科护理学》内容全面、简要,部分章节有案例或链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书中的重点内容作了双色处理,更以旁注的形式指引学生把握全书重点,可读性较强,也方便学生掌握。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精神科护理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第三节 精神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第四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护理第二章 精神科护理的专业要求第一节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道德第二节 精神科护士的角色与功能第三节 与精神病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第四节 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技巧第五节 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文关怀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第一节 精神科基础护理第二节 精神科特殊护理第三节 精神科整体护理第四节 精神科循证护理第四章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第三节 常见综合征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第一节 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第二节 心理治疗与护理第三节 康复治疗与护理第四节 无抽搐治疗与护理第六章 脑器质性精神病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第三节 血管性痴呆第四节 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第五节 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第六节 脑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第七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七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第一节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第二节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第三节 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第四节 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第五节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第六节 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障碍第七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八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第三节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第四节 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精神障碍第五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病因与发瘸机制第二节 临床表现第三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十章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二节 临床表现第三节治疗与护理病例第十一章 精神症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节 临床表现第四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十二章 癔症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二节 临床表现第三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十三章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节 临床表现第四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十四章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节 临床表现第四节 治疗与护理病例第十五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进食障碍第二节 睡眠障碍第三节 性心理障碍病例第十六章 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第二节 抽动障碍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病例附录一 肺结核病合并精神障碍的护理病例附录二 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节选)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应急处置。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自杀的方式以自缢为多见,故重点介绍对自缢患者的护理。   ①一旦发现患者自缢,即刻从患者背部抱住并向上托起,松懈或割断套绳,同时通知其他医务人员。②将患者平卧,松解衣扣和腰带,保持其呼吸道通畅。③快速判断有无呼吸、心跳,如果无心跳呼吸应果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遵医嘱协同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④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的变化。⑤当班护士做好护理记录,同时保护好自缢现场及相关物品。   2.暴力行为的防范和应急处理   暴力行为是指个体直接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躯体、精神或某一物体的攻击行为,给个体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性的影响。   (1)发生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①受精神症状影响:在幻觉支配下,尤其是出现命令性幻听时,患者就会执行幻听而产生暴力行为;受妄想支配,产生暴力行为的妄想常为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妒忌妄想、被控制妄想等。如患者认为某人要陷害自己,置自己于死地,为保护自己而先发制人,对被怀疑对象实施攻击等。②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极度兴奋,情绪激动,易产生暴力行为。③强制治疗:患者不承认疾病而被强制住院,被隔离在陌生而严谨的防范环境中,患者不满甚至恐惧而产生突发性暴力行为。④意识障碍:当患者处于意识模糊或精神错乱状态时易发生暴力行为,其行为特点为无任何目的和准备,突然发生。⑤医护人员言语不当: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对于兴奋躁动患者的态度不冷静,言语不得当可激发患者的兴奋,发生暴力行为。   (2)发生暴力行为的方式。精神科患者发生暴力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口头攻击,如谩骂、威胁、讥讽、嘲笑等;身体攻击,如打人、踢人、咬人、吐口水、毁坏物品等。   (3)防范措施。①有暴力行为的患者应有标识(患者一览表),当班护士应掌握患者的床号、姓名、面容和病情。②护士要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技巧,加强巡视,学会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发生暴力行为的一些先兆表现:患者表现得烦躁、挑剔、愤怒,出现攻击性、辱骂性言语,提一些无理要求等,此时护士要安排患者到安静的场所,尽量减少激惹因素,让可能成为患者攻击对象的工作人员或患者回避;对于极度兴奋躁动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避免伤及自身和他人。  ……


编辑推荐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精神科护理学》是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精神科护理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教材,也可供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者、其他层次护理教学及临床护理工作者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