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
1997-11
商务印书馆
舍尔巴茨基
656
440000
宋立道,舒晓炜
无
《佛教逻辑》是由三部著作所组成的丛书的最后一部。这套丛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亚洲史上堪称最为强有力的思想运动。这种思想运动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印度斯坦流域,逐渐地扩张到几乎整个亚洲大陆,以至日本和印度群岛。因此,这几部著作讨论的是中亚和东亚的主要思想的历史。《佛教逻辑》是关于佛教逻辑的一部权威性著作。作者通过对梵、藏原典的研究,并借助西方政治理论,对代表印度逻辑最高成就的晚期十乘佛教的逻辑理论作了系统的阐释和评价。
作者:(俄罗斯)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F.T) 译者:舒晓炜 宋立道
书名缩写前言绪论 1 何谓佛教逻辑 2 逻辑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3 佛教哲学的第一阶段 4 佛教哲学的第二阶段 5 佛教哲学的第三阶段 6 佛教逻辑在印度哲学中的地位 1)唯物主义 2)耆那教 3)数论 4)瑜加派 5)吠檀多派 6)弥曼差派 7)正理一胜论派 7 际那之前的佛教逻辑 8 陈那的生平 9 法称的生平 10 法称的著作 11 《量评释论》各品的顺序 12 释文派的诸注家 13 迦湿弥罗派或阐义派 14 第三派或明教派的注家 15 后佛教逻辑和印度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 16 中国和日本的佛教逻辑 17 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逻辑第一部分 实在与知识 1 佛教逻辑的范围和目的 2 何谓知识来源 3 认识和识别 4 真理的检验 5 实在论与佛教的经验观 6 两种真实 7 知识来源的两重性 8 认识活动的界限——教条主义和批判主义第二部分 可感知的世界 第一章 刹那存在论 第二章 因果关系 第三章 感觉认识 第四章 终极实在第三部分 构造的世界 第一章 判断 第二章 比喻 第三章 为他比量 第四章 逻辑谬误第四部分 否定 第一章 否定性的判断 第二章 矛盾律 第三章 共相 第四章 辩证法第五部分 外部世界的真实性结论专用名索引逻辑主题索引附录
版权页:先验对象可以例举的,首先有道德责任、最终解脱、业和涅架之法则等。这些对象不能由经验而认知,但它们是不矛盾的,所以佛陀关于它们所作的启示是可以接受的。伦理道德与解脱的确不能建立在经验知识之上,作为主动力制约整个世界过程的业的法则反作为此过程最终目标的涅架法则,都是关于存在整体的断定,但它们不是辩证的、不是矛盾的,并非“其所处地、所处时、所有性质”不可查明的。虽然它们是非经验的、先验的实在,然而是批判的认识理论所接受的。此外,虽然我们的知识局限于可能的经验范围内,但我们必须将经验知识本身同这种知识所以可能的先验条件区分开来。感性与知性鲜明地区分为两种单一的知识来源,这就直接导致我们设想有纯感性、纯对象和纯理性(知性)这些却是经验无法给予的事物,但它们又是无矛盾的,甚而作为我们知识全体的先验条件又是不可少的。若没有它,我们的知识也就崩溃了。因而我们必须区分先验的与形而上的对象。前者是“其所处地、所处时、所领有之可感属性不可确定的”对象,后者则相反,就其存在于我们的知识中的每一部分言,它是可以确定的,它是一般经验知识的所以可能的必要前提,但它自身却不可能以感觉表象再加描述。
《佛教逻辑》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
无
只看了一半,这本书就不翼而飞了,甚是可惜。圣经的最好读者不在基督徒手中,这也是我读舍尔巴茨基的佛学论著的原因所在。本书详细论述了佛教逻辑的发展及其本质的哲学内涵。不同于流行的佛学作品,本书是从根源上探讨佛家的世界观,宇宙观及其定位。欲深入的了解佛学的渊源及真正思想所在,《奥义书》,《集量论》,《释量论》和这本书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貌似是俄国人,但对佛教有着超人的造诣,主要的著作都是佛教研究方面的。从内容来看,作者对作为佛教本质/根基的逻辑进行了很深刻的探讨,这是东方的佛学所缺少的东西
商务印书馆的书印刷和装订还是规规矩矩,挺不错,内容看不太懂,它是作者三本相关佛教的书中最后一本,主要是讨论佛教哲学意义的书,重点在陈那与法称二个人的思想,作者似乎是想把佛教义理框进西方哲学的体系,或用西方哲学的一套概念来解释佛教义理。看不懂,太枯燥。
商务印书馆的一直很好。
作者很强大,文章很精深
纯学术。干货太多,嚼起来,不容易消化。
佛教逻辑这书挺专业的,没耐心还真看不下去
纯属学术性的研究一下,总的说还行吧
从西方人的眼里看东方的佛教。你可能不一定同意他的全部观点,但是,很值得了解另一种观点。还可比较一下,真正的佛教和中国大陆现在的佛教的大不同。
作者是西方的佛学大家,内容太强大了。
《佛教逻辑》让我对佛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值得再读。
用西方的哲学语言来清晰的阐述东方的佛教思想。对佛教逻辑问题很感兴趣的人这是一部总览。
佛教逻辑 经典哲学图书
物美价廉,推荐选购!
南怀瑾先生好作品
纯粹是有兴趣 还是有可读性的
俄国人的经典著作
一点体会
东西方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