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朝研究存稿

李凭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李凭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北朝研究存稿》一共收入了作者近十年相继发表的文章20篇。内容包括:北朝发展的轨迹、论北魏迁都事件、北朝与高句丽、刘渊与石勒、简牍学的大有之年、王士稹笔下的女侠、力空与《霍山志》、古文发展的脉络等等。

书籍目录

上编北朝发展的轨迹论北魏迁都事件20世纪洛阳地区北魏考古与北魏洛阳时代研究北魏天兴元年的高句丽移民及其状况魏燕战争前后的北魏与高句丽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句丽北朝与高句丽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北魏两位高氏皇后族属考刘渊与石勒下编秦汉至明清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简牍学的大有之年近半个世纪日本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最新总结王仲荦与《魏晋南北朝史》刘基与他的两篇寓言体散文王士稹笔下的女侠力空与《霍山志》力空白撰的《年谱》力空与《赵城金藏》古文发展的脉络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朝研究存稿 PDF格式下载



  读后的感觉是什么呢?钩沉。李先生能用极为熟练的文献目录之学和材料分析的技术,探微索隐,把人们很难注意到的问题,经过材料的分析和组织,重新揭示其全貌。这是中国传统的考据学方法的现代应用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北朝与高句丽王朝的关系的钩沉。这也是文章上编的主体和最有新意、最有发现的部分。
  至于我自己,上来也就看的是《北魏天兴元年的高句丽移民及其状况》。大家都知道,高句丽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崛起在中国东北东部和朝鲜北部的一个强大的国家,都城曾在今天吉林省集安。南北韩至今还有一些狂热的民族主义者,竟然据此作为挑起领土纠纷的借口。虽然有些可笑,但古代高句丽的强盛,却给人以很深的印象。《魏书·太祖纪》此年云有包括高丽在内的三十六万人民到平城(今大同),既然文献着重强调高丽人,则所占比例必定不少,通过对比其他文献,李先生断定,数千或上万的高丽人总是有的。李先生要通过这样一个线索,来探讨这些人是如何进入到中原地区的北魏的。
  虽然到底有多少人,各种文献记载不同,但是大量的高句丽人被强制移民,则无疑是事实。李先生在此对不同文献的对比,包含着目录学和考据的基本方法,是很值得关注的。限于篇幅和时间,就请各位自己去看。天兴元年这些高句丽人从何而来呢?
  所有的文献中,在此之前,只有一次记载了高句丽人大规模被掳掠至北朝的。《魏书·高句丽传》:“建国四年,慕容元真率众伐之(高句丽),……略其母妻、珍宝、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则鲜卑的另一部落,即建立前燕、后燕政权的慕容鲜卑,在与高句丽交战过程中掳掠过大量的高句丽人,李凭先生因此推测,北魏灭亡后燕的同时,自然统治了这部分的高句丽人。《晋书·慕容皝载记》也有对此事的记载。元真即慕容皝的字。李先生的讨论并未就此结束,又继续追问:北魏如何安置这些高句丽人呢?通过对《魏书·食货志》和《晋书·慕容皝载记》的史料追索表明:从慕容部的统治下,这些高句丽人就开始被安排从事农业生产了,到了北魏迁移到平城一带,还是同样从事着农耕。这样的历史内容,平素很少见到,真是增长见识。
  另一篇我喜欢看的文章是《北魏两位高氏皇后族属考》。对北魏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孝文帝的皇后以及他的儿子宣武帝的皇后,都姓高氏,是姑侄。在《魏书·皇后列传》中,仅仅称其“生于东裔”,显然是很模糊的。在孝文帝高皇后去世后,宣武帝大力提拔自己的舅舅高肇,成为权倾一时的大臣。在《魏书·高肇传》中,对他们家的出身是这样叙述的:“自云本渤海蓨人(今河北景县附近),五世祖顾晋永嘉中避乱入高丽。”本身这些列传记载就有矛盾,另外,李先生还发现了时间上的矛盾。从西晋永嘉之乱,到高氏返回中原地区,大约经过160年,这个时间只有五代人,在时间上令人难以相信。当然,这样的矛盾只是按照常理推断,30年一代人在战乱时代,很难想象。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李先生对这个矛盾强调稍显过分,因为按照人的生理条件,这并非完全不可能。李先生的另一个疑点,在我看来,也颇为可疑:即《魏书》的作者魏收与高肇的子孙应当是同时代人,应当知道高家详细的世系。不过,除了始祖以外,中间三代人的情况完全没有记载。李先生的这个怀疑实际上是在预设一个疑问。因为文中并未提及高氏子孙的情况,更未提到他们是否与魏收相识。当然,李先生也提到,子孙对前代祖先世系不清,也有他们身份低下的原因。基于这两个疑点,李先生怀疑:高氏并非像他们自己所说的是渤海著名的世家大族的后人。虽然我对这些疑问有不少疑问,但在条件史料缺乏的情况下,把这作为一个搜寻真相的起点,未尝不可。
  李先生继续论证他怀疑的证据。其一,高氏自云渤海世家大族之后人,乃魏收在《高肇传》中所说,即魏收也怀疑这样的说法。其二,正宗的渤海高氏的态度,当时最为重要的渤海高氏的人物是高湖、高允和高聪,李先生举了不少他们关照姻亲故旧的事例,但他们在高肇发迹之前与之并无关系。只是到了高肇发迹之后,像高聪这样的反复小人,方才与之叙亲,以求攀附。而且魏收在《高肇传》里明言:“肇既无亲族”,说明两高氏之关系与当时大族内部的关系或规则有悖。其三,高肇发迹后,父母均被封,父为渤海公,按照当时的规则,一定要葬于故土,而高肇却迟迟未曾迁葬。知道宣武帝下诏,他也未曾亲自迁葬父母于渤海,不过是让一个侄儿代劳。这在重视礼法的那个时代,是难以想象的。李先生因此推断,渤海并非高肇家族的故乡。这些当然都是推测之辞。在证据链条上,只能是附证,却不能当作是最直接的证据。
  李先生还有两条附证。其一,高肇的弟弟高显,曾担任高丽国大中正。李先生云:“大中正例由当地推举现任在朝官员担任,而此官员的籍贯须与其中正之地相一致,并得到当地的认可。”因为不熟悉这段历史,不能断定李先生此说是否可靠。但以李先生多年精研北朝史,当不会有误。如此,则高氏乃高丽人。其二,高氏兄妹的母亲姓盖,高、盖二姓乃高句丽的著姓。
  主要的证据是什么呢?竟然是一个梦。
  《魏书·皇后列传》:“初,后幼曾梦,在堂内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热,后东西避之,光犹斜照不已。”皇后的父亲问一个看相、解梦的人,此人说:“此奇征也,贵不可言。”按照我们一般的看法,这样神化皇帝之类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都是当不得真的。但是,李先生在此可谓独具只眼。这样的梦的结构,在中国历史上几乎不见,唯有《魏书·高句丽传》另有一个传说:“高句丽者,出于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因此,高氏之梦乃具有浓厚的高句丽色彩。本来,这样的证据,不能作为主证的,因为在高句丽长期生活的汉人,也同样可能接受此种传统的。但是,李先生认为,高显作为高丽国大中正这条材料,可以证明高家就是高句丽族人,并非属于高句丽化的汉人。
  因此,高皇后家族并非渤海高氏,之所以自云乃渤海高氏,实在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采取的冒姓的行为。这样的事情,陈寅恪先生在他论及南北朝、隋唐历史的时候,曾做过详细的讨论,也是门第观念大行其道的产物。
  能够如此细致钩沉史实,令人佩服。虽然,心中还是不能没有疑惑:虽然李先生所举证据,都共同指向高氏与高句丽关系密切上,但似乎并不能就此认定他们是高句丽人。尤其是,大中正一职,是否真的如李先生所说:是由本族、或本地人担当呢?恐怕还要小心为是。虽然李凭先生是研究北朝史的名家,恐怕还是需要我们通过史料一条条证明,才可安心。
  但无论怎样,通过阅读李先生的这两篇文章,对古代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对学术方法和钩沉趣味的领会,乃至如何提出问题,都有很大的收获和帮助。我相信,即使能够找出李先生论证过程的某些问题,也同样不会有损李先生所作工作的价值。
  我为何会关心这个内容呢?因为过去读《通典·食货七·历代户口盛衰》看到一则唐初的材料:“高宗总章元年,李勣破高丽,虏其王,下城170座,虏获70万户,配江淮以南、山南、京西。”非常感兴趣,却没有进一步去了解。当时就想:如此之多的高丽人被掳掠到中国,他们的命运最后都怎样呢?我们自然可以简单地说,被汉族给融合了呗。但是,历史材料中有无这些人相关的记载呢?李凭先生虽然没有讨论唐代的高丽人的问题,但是,他的思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今后能够把这七十多万人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吗?
  这几日粗略翻读《旧唐书》列传,竟然发现有不少唐代大臣、将领是高丽人,比如高仙芝(卷104)、王毛仲(卷106)、王思礼(卷110)、李正己(卷124)等人,均是明确的高丽人。唐代与高丽人的关系,尤其是这些人是否唐高宗时期掳掠至中原的,都是令人非常好奇的。也不知道今后有无机会尝试着像李先生这样,去把这个问题弄个明白。
  不过,自己的专业,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相去甚远,加之史料不熟,史料阙如,想要真正搞清楚一个问题,又谈何容易呢?终究可能不过是一个史海岸边一个顽童的梦想而已。
  


高句丽后着“人”可矣,着“族”不可也。


李先生书中(如第63页),多处提到高句丽族人,似乎未曾细分高句丽国与民族,不知是他疏忽,还是的确可以如此用法?高句丽国家是单一民族吗?或者兴起于北方的鲜卑族,对于民族界限是很清楚的,所以才有《魏书》卷二《太祖纪》把“高丽、杂夷”并举的情形,若如此,是否是按照民族而言呢?这些大概还需要探讨。尚祈我兄不吝赐教。谢谢。


据我所知,高句丽和南韩根本不搭尬的嘛。不过高句丽只是我国古代一个边疆的地方政权,说白了当时的南北朝各个国家无异。唯一和南韩联系上的只是在灭亡高句丽的时候,唐王朝是和南韩联盟的,前后夹击的。也就是说高句丽的人和韩民族的人压根不同。。不过,近代韩国人喜欢把自己的祖宗认成高句丽人倒是很有意思


推荐连接 http://ns2.gamecamp.cn/index.jsp?ref=10144


如果沒記錯 韓國人的正祖是當時在南韓生活的一撮人才對~
考據高句麗和韓國人的關系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題材


呵呵,上面这几位朋友的问题已经转移到韩国和高句丽的关系上了,据云最近反韩之风很盛,看来是真的。不过,就事论事,历史上的国家和民族,与今天某国的民族成分,问题十分复杂,并没有简单的答案。


不说的话 还以为你是南北韩人 跟他们现在常做的差不太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