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薄伽梵歌

[古印度] 毗耶娑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0-04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古印度] 毗耶娑  

页数:

164  

译者:

黄宝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薄伽梵歌》是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Ia)中的一部宗教哲学诗。因此,在阅读《薄伽梵歌》之前,先要了解一下《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它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不断扩充内容,层层累积而成,最后定型的篇幅达到"十万颂"(每颂一般为三十二个音节),译成汉语约四百万字。  《摩诃婆罗多》全诗共分十八篇,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的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称为俱卢族,后者称为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章节摘录

  这份财富是我的,  那份也将成为我的。(13)  “我杀死了这个敌人,  我还要杀死别的敌人,  我是主宰者,享受者,  成功者,强大者,幸福者。(14)  “我是富有者,高贵者,  还有谁能够和我相比?  我祭祀,我布施,我快乐。”  愚昧无知的人这样说。(15)  思想颠倒混乱,  陷入愚痴之网,  执著欲望和享受,  坠入污秽的地狱。(16)  只顾自己,冥顽不化,  依仗富有而疯狂傲慢,  他们虚伪地举行祭祀,  徒有其名,不合仪轨。(17)  他们执著自私、暴力、  骄傲、欲望和愤怒,  仇视居于自己和别人。  身体中的我,满怀忌妒。(18)  注:“我”指黑天。黑天作为至高自我,居于一切人的身体中。  这些卑劣的恶人,  残酷粗暴的仇视者,  我不断把他们投入  魔性子宫,轮回不休。(19)  这些愚昧的人进入  魔性子宫,生而又生;  他们到达不了我这里,  只能永远堕落沉沦。(20)  欲望、愤怒和贪婪,  是导致自我毁灭,  通向地狱的三重门,  应该摒弃这三者。(21)  避开这三座黑暗之门,  所作所为有利自我,  这样的人,阿周那啊!  就能达到至高目标。(22)  无视经典中的规定,  从事行动随心所欲,  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薄伽梵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