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思想自由史

[英]J.B.伯里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英]J.B.伯里  

页数:

156  

译者:

周颖如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J.B.伯里所著的《思想自由史》距今几乎快一个世纪了。但无论时间流逝或世事变迁,都不会影响这本书的价值。本书共分为八章,追溯了自由思想从古希腊到20世界初期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思想自由与其阻力、理性自由时代、理性被禁锢时代、解放的期望时代、宗教的宽容、唯理论发生时代等。

作者简介

作者:(英)伯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思想自由与反对的阻力(导言)
第二章 理性自由时代(古希腊罗马时期)
第三章 理性被禁锢(中世纪)
第四章 解脱的希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五章 宗教宽容
第六章 理性主义的成长(17世纪与18世纪)
第七章 理性主义的前进(19世纪)
第八章 主张思想自由的理由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他以公开的嘲笑攻击了民间流传的神话。他的讽刺作品在给读这些作品的有教养的不信宗教者提供乐趣之外,是否在当时产生过什么影响是很难说的。《悲剧篇中的宙斯》是效果最大的作品。卢奇安在其中所设想的情景就像是一位现代作家亵渎神圣那样,描绘三位一体中的人物与某些著名的天使和圣徒在天上的吸烟室中正讨论英国不信宗教现象,然后用电话传送器偷听到一位自由思想家与一位牧师在伦敦公共讲坛上的辩论的情景。对于使神仙人格化的荒谬性这个题目,再没有人比卢奇安的讽刺更滑稽、更精彩的了。 罗马的政策一般说来是对整个罗马境内的各种宗教和各种言论都采取宽容的态度。渎神并没有受到惩罚。在提比略皇帝的箴言中表达了这个原则:“要是诸神受到侮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宽容准则的一个例外情况就是在对待基督教教派上,对这一东方宗教的处理可以说是欧洲宗教迫害的开端。弄清楚这些有才能、讲人道并毫不狂热的皇帝们采取这一异常的政策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长时期以来,只有那些碰巧听说的罗马人才知道基督教徒,他们把这些人看作是犹太人的一个教派。犹太教由于封闭排外和褊狭,是为具有宽容度量的异教徒所不欢迎并受到猜疑的一种宗教。然而尽管它有时与罗马当局发生冲突并遭到一些鲁莽的攻击,罗马的一些皇帝对犹太教一直采取的政策是,放任不管并保护它免遭因它自己的宗教狂热引起的仇恨。但是犹太教只要仅限于本族出生的人人教就受到容忍,如要向外传播就引起一个新问题。社会上一些教派友好地生活在一起,看到一个咄咄逼人地敌视社会上其他教派的教派在扩展,其信徒又有一个敌视人类的坏名声,一个统治者就会忧心忡忡。它超越以色列人范围的扩展最终会不会危及帝国的安危呢?因为它的精神是与罗马社会的传统与基础不相容的。图密善皇帝似是以这种观点看待这个问题的,他采取严厉的措施禁止罗马公民改宗犹太教。受他打击的那些教徒中有一些可能是基督教徒,但即使他知道二者有区别,依他看来也没什么不同。基督教与它从中分裂出来的犹太教在褊狭和敌视罗马社会方面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使很多人改宗而犹太教使人改宗的则很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思想自由史 PDF格式下载



相对来说,书译得不错,有时候很难弄清原著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所以看译著总会有点模糊,读原著又会花太长时间。思想的自由,一定是打破思想禁锢之后的结果,读之前就想到了文艺复兴,想到了宗教,事实的确如此。这本小书(总共一百五十多页)就是对自由-禁锢-自由一个循环的历时考察。理性自由肇始于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被禁锢,解脱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自17世纪后成长与发展直到今天。我们的位置在哪里,我们还会不会思考,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为了培养自由思想的发展,如何使人的思想摆脱束缚,怎样又算合理。。。这本书内容虽不复杂,却将给我们以启迪,值得一读。


收到当当网寄来的英国人J.B.伯里的《思想自由史》,读了两章,颇多感慨。它像在漆黑夜摸索者得到一盏明灯,也像一位孤独的探索者突然遇到可以与之默默交流的知己。书中头一段话就深深吸引了我:“常言道,思想是自由的。一个人只要不公开说出他所想的,他在心里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绝不会受到阻挠。只有经验和想象力的极限才会限制他的思想活动。但是这种独自私下思索的天赋自由权简直毫无价值。如不允许思考问题的人与他人交流思想,他本人会感到很不满足甚至很苦恼,而对于周围的人来说显然也没有什么价值。……思想自由如有什么价值的意义,应是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在现今最文明的国家中,人们视言论自由是理所当然的,似乎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我们正习以为常,以致把言论自由视为天赋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是晚近才获得的,为争取到这一权利的道路血流成河。”书中讲到古希腊时期还算比较自由言论的环境下,苏格拉底70岁还被判死刑,为自由神圣而死。我们今天看柏拉图《理想国》的自由对话感觉那样纯真那样执著如果背后没有自由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他是在讲学。思想自由的最终目标是真理,否定对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任何世俗权力的诱惑或屈从。这样的纯粹理性环境是不易得到的。有多少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还在这条泥泞的道路上苦苦挣扎。他们苦于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实际上对真理的探求永远是孤独的奋斗,正如伯里所言:“无论在任何时候,真正关注理性的人总是很少的少数人,在今后长时期里可能也会是这样。理性唯一的武器一向是论争。权威则使用了物质与精神上的暴力、法律上的高压手段和煽动社会不满等武器。”在一个专制文化传统深厚,权力控制一切资源,媚权趋炎附势为获利手段的“现实”规则面前,理性注定是一条最清苦最孤独也可以说很危险的路,也许只有这本书才是你的最大同情者。本书的价值不用说你也会知道的。感谢当当网!感谢商务印书馆!感谢把书送到我的案头的每一个人!


这本书很独特,探讨的主题是思想自由的历史,可以结合欧洲史阅读。


有什么比思想自由更重要呢?


什么是自由?自由之于我们有何意义?自由源于什么?看了就会明白一二


何时补读10年书?国外政治家徒为空言,但往往在身后实现。与中国传统政治一样,但中国这样作为是第二义的


kancishuzhichaju


权威就是这样想的。比如,你可以蠢得说没有罗斯福总统,但不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是不得人心的。


以前買過一次,看看商務版的是否更好些。


能得即为缘。


经典,收藏。


此套书多,但我喜欢收藏,慢慢来,哈


搞经济的不会不知道此书的 价值的!


很想了解西方思想发展情况,应当是好书。


到手竟只是薄薄的一册——156页。


唯有思想自由,人类才可创造无限辉煌的成就


欧洲思想变革解放的里程,我们呢?


书是经典,值得细细研读,不断收集中!!@


也还行,读读看!


我一直很喜欢商务印书馆的书


适合专业学者研究


给人启发,警醒,翻译再顺畅点就好


人们为什么会不喜欢甚至反对新观点?人天生的惰性使得人们很少去反思其习以为常的观点和信仰,又因为这种惰性很多观点成了人们的教条并且成了人们所坚守的信仰。任何和教条不符甚至挑战教条的观点,自然而然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敌视。这种敌视又由于对惰性和迷信而加强,有时候还被既定信仰和秩序的受益阶层操控利用。言论自由这个权利确实只被一小部分人所需要,只有较少数的人才会有并且需要发表其跟传统旧说不一致的观点,但是这种权利却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进步,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石所在。对言论的任何压制都是错误的,伯里认为这是人类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得出这一结论正是理性和权威(大部分时候是宗教)持续斗争的结果,在人类获得言论自由的道路上曾经血流成河,而这一权利到现在也只是在一小部分国家得以实现。作者伯里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开始,回顾理性在争取思想自由这一权利而和教会(基督教)斗争的历史。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人们享有这一自由而不自知因而没有什么对思想自由进行探讨的著作。直到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基督教着手展开对异教思想的压制,尤其是在教会取得世俗社会的权力后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制度展开对无神论、异教思想和大基督教内其他教派的成体系的压制和迫害。而理性需要在宗教的压制下寻求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理性同基督教会的斗争史即是理性争取思想自由的历史,无数先贤在争取这种权利的过程中倒在基督教教会的屠刀下和...火堆中。书的第3-5章较为详细叙述了这段历史。而第6-7章则叙述了理性在科学的帮助下逐渐取得斗争的上风。但是这一斗争远没有结束,谈论理性对宗教的胜利还为时很远。现在仍然只有一小部分国家奉行并且确保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原则,甚至在西欧,还有一部分国家有反渎神的法律,而很多伊斯兰国家则仍然对发表渎神言论实行死刑。书的第一章导言和第八章关于思想自由的理由非常精彩,有很多深刻的论断和见解,值得仔细阅读和思考。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好书,就书的内容应该给5星。但是翻译虽然整体不错,还是存在很多值得商榷之处,还有一些校对错误,因此只能给四星。例如:第29页:……肇始了理性被未缚禁锢……,应该是“理性被束缚禁锢”,校对失误。第30页:《旧约》的可尊敬的读者盲目相信……,原文是th reverent reader,指的是读旧约的人很相信旧约里的话,应该翻译成“《旧约》的虔敬的读者盲目相信……”第60页倒数第6行:……阻扰和去除不放不论在宗教的还是在……,仔细核对过原文后发现,“不放”两字是多余的,校对失误。第74页,显然1974年是不可能的,核对过原文应该是1794年,校对错误。第82页:……他表明或多或少是正统的圣公会教派。明显不通顺,核对原文“……John Locke, who professed more or less orthodox Anglicanism.”应该翻译成“他多少有点信奉正统的圣公会教派”。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处,不再一一列出。商务出版社这些年出版的汉译系列书籍翻译质量明显下降,编辑不认真。建议英文水平过得去的还是想办法读原文。另外建议对照罗素的《宗教与科学》和《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一起阅读。 阅读更多 ›


多年以来商务的汉译无论选题、翻译、用纸、装帧大多都是可以信赖的!《思想自由史》好像以前山东人民出过的,现在归入汉译,很不错的啊!


不得不说,第一章是很经典的,其余的只能是说比较好。不过,第一章实在是有太多的极有哲理的语句了,太值得一看。


该书论述了从宗教或类宗教统治中争取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先贤们的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漫长历程,它说明:政权、政党、理论宗教化或类宗教化,必然排异己,必然不宽容,必然阻碍进步。该书印刷清晰,版式合理,保持了商务印书馆的一贯风格。但该书一些地方读起来不甚流畅,与翻译有关;同时,校对上存在个别问题,这是我以前读过的商务版书籍很少见到的,希望注意改进,保持商务的良好形象... 阅读更多


可惜还是欠通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