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与思

齐宏伟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齐宏伟  

页数:

2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力图以信入思,以思入信,令信与思对话。要么是文化热点之冷思,要么是好书或佳片之深耕,要么是文学,文化之灵性探秘,带超越眼光,以属灵视角看属世万象,为无信世界添灵性,为少思时代加慎审
为文化和知识补魂魄与尊贵凸显学者的人间情怀”。

作者简介

  齐宏伟,专栏作家南京师大文学院副教授,香港品格教育协会董事,出版论著五部,创作三部,编著两部。

书籍目录

“为理解而信仰”!代序
文化的肉身与灵魂:
 当今文化的“七宗罪”
 难以道别的司徒雷登
 自由的神话
 何以诗意栖居
 死,并不容易
 灵魂是那应该入海的河
知识人的尊严
 牛虻与蜜蜂:知识分子使命再思
 学统与道统
 光明与幽暗
 饱受误解的大师
 索尔仁尼琴比我们多出些什么
 工作是让爱显现
教育的魂魄
 白捡了老爸来当
 经典是最好的教材
 教育的灵魂是信念
 从高考话题到清教徒教育理念
 “新语文”十周年
文学的灵性
 西方文学中的复活精神
 神圣状态的文艺
 信与诗
 文学中的信仰与人生
书、影的去蔽澄明
 背向救渡,转身离去
 “腰部以下的叛逆”
……

章节摘录

  以电影为例,中国的当代电影似乎都中了病毒,一个劲儿玩弄技巧,一个劲儿揭露人性的黑暗,一个劲儿陷入“欲望叙事”的圈套,导演在比赛谁更会弄特技,谁更会砸钱,谁更“狠”,张艺谋就是一个典型。看他早期电影,还是有人性的,越到后来越只剩下了兽性,一边讴歌原欲,一边让你在欲望前呕吐。盼望在哪里?没有。看完了这些电影总觉得内心一片悲凉,没有出路,没有亮光。看电影就是找难受去了。  中国当代文化不也如此?文人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人不过是一堆蠕动的肉,人和人之间一定就会像动物一样相咬相吞。我带着极大盼望,细读刘震云隆重推出的《一句顶一万句》,也还是看中国电影的感觉。作家想告诉我们友情和爱情的可贵,但看来看去,你只看到朋友意味着凶险,爱情意味着私奔、背叛,越看越荒凉,越看越黑暗。  女学当然应该揭露人性的狰狞和丑陋,但作家应带着极大悲悯,带着爱心和呼告来写,不能一味恭维人性,但也不能一味贬斥人性。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被誉为诗人哲学家,他在《思想录》中指出:“我要同等地既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赞美人类的人,也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谴责人类的人,还要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自寻其乐的人;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作家和文人们要一面为人性的黑暗哭泣,一面激励我们一同不止息地追求兴明和翠暖。这在中国当代文化中越来越难了。一个朋友说;“看中国当代文化那些个产品,看完了,你得不到一丁点儿提高。”这不是全部,但至少是大部分作品的顽疾。语言陷阱  第三大病症是文化语言的狂欢化与俗化。  余华的《兄弟>>和莫言的《生死疲劳》、《檀香刑》就是代表。他俩初入文坛时,语言都很讲究。莫言说,是福克纳教给了他在语言中大胆虚构。不错,文学是虚构,但不能任由语言变成“能指的滑翔”。结果,二人的近作都陷入语言狂欢化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一味狂欢下去,定是文学的自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信与思 PDF格式下载



齐宏伟老师的书,出一本收一本,绝不迟疑。这本《信与思》也刚刚收到,简洁淡雅,一如作者之文风格,朴实不失厚重,简练不失深沉,分析饱含热情,批判毫无冷漠,痛心里深蕴着盼望,思考背靠着信仰。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贺麟先生的《文化与人生》,都是厚积薄发,信手拈来,皆成妙语之作。值得一读再读!


齐宏伟的书都买了,觉得都很好,给人启发甚大,难得的青年作家。爱读书的朋友一定要看看啊。


齐宏伟的《旗手》不错,可惜国内没出版


齐宏伟的作品,思路精辟,很好。


对于一些文化现象的分析比较深刻。不错。


作者是国内少有的基督徒身份的学者,他的书很值得推荐。


有思想,有见地,有信仰,有内涵,好书!


看了几篇,就借给同事看了。好书。


本书感觉在讲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冲突,很精彩的评论。


看书需要专注,放下心来,认真读进去,这本书不错的,想买的不要犹豫!


这本书的书名和我的评论标题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空泛又头大,其实它很实在,实实在在的内容,实实在在的道理,反正我觉的买的挺值。


书 内容很丰富!下次 还会 光顾!


闪耀着理性光芒的信仰,值得思考


读完再来评论。


观点独特,很值得一看的书!


有思想,有信仰,也有文采。


中国人写的讲信仰的书,不错


喜欢作者 的书,但这本有点单薄了


这套书的优点在于能从某种角度去解读社会或生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