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诗说唐史

邓小军//鲍远航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邓小军//鲍远航  

页数:

299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们是唐人的后代。  很多年前,陇海铁路西行的快车上,白底黑字的站牌一一掠过我眼前:洛阳—新安—潼关,心里不禁涌起一个声音:我正走在杜甫写“三吏”、“三别”的路上!  唐代的诗史,似乎还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年七月上旬的一天,人民网强国论坛同时出现过两个引用杜诗的帖子,其中一个写道:“通读杜诗,发现诗圣一生都在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呐喊……”  这本小书,从唐诗说唐史,以唐诗为引子,讲述唐史知识,是为青少年读者提供的一本通俗读物。唐诗中往往可见唐史,所以唐诗不失为激发青少年读者对唐史产生更大兴趣的引子。  唐诗的繁花硕果,是从唐史——唐代社会生活——这棵参天大树上生长出来的。我们观赏繁花硕果,可以进而观赏生长繁花硕果的参天大树。同样,我们欣赏唐诗,也可以进而了解产生唐诗的唐史。  不少唐诗有对唐史的深刻反映。举三个例子。  第一例,唐诗对贞观之治的深刻反映。杜牧《过魏文贞公宅》诗云:“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这首诗说的是武德九年(626)十月唐太宗即位不久举行的那场决定唐朝政治方向的辩论决策会议。当时,魏徵依据儒家的人性善论,主张实行儒家仁政;封德彝等则依据法家的人性恶论,主张实行法家高压统治,太宗最后的决策是实行仁政,并且“力行不倦”。到了贞观四年(630),海内安宁,农业丰收,全年全国范围内死刑案件只有二十九件,“几至刑措”。抚今追昔,太宗情不自禁地说:“唯惜不得使封德彝见之。”杜牧诗说“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蟪蛄过不了冬,所以不知春秋,喻指眼光短浅、主张性恶论和法家高压统治的封德彝,贤哲指主张性善论和仁政的魏徵。早在贞观元年六月,封德彝就去世了,所以杜牧诗说“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杜牧的这首小诗,精辟地写出了贞观之治的根源。读者诸君知道,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典范。  第二例,唐诗对中书、门下制度和谏官制度的深刻反映。杜甫《北征》题下自注曰:“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鄢州作。”诗中云:“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至德二载(757),唐肃宗出自抢夺皇位的阴暗心理,罢免曾为玄宗旧臣的积极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宰相房琯、张镐,诏命三司会审敢于进谏的左拾遗杜甫,最后用一纸墨制放逐杜甫回廓州省家。杜甫《北征》诗中的这两句是说,实行墨制是破坏了中书、门下制度,诏命三司会审敢于进谏的左拾遗是违背了谏官制度。唐朝的制书敕书,必须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查同意,始能成立,否则制敕不能成立。唐代用于公务的墨制,则是皇帝的公务命令直接下达施行,而不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查的程序,故无两省之署名与朱印。因无朱印粲然,故名墨制。一句话,墨制就是一张不合法的白条子。唐朝的监察制度,包括专门负责监察皇帝、谏诤皇帝的谏官系统,和专门负责监察百官、弹劾百官的御史台系统。杜甫任职的左拾遗,就属于专门负责监察皇帝、谏诤皇帝的谏官系统。杜甫的《北征》诗,直接涉及唐朝的中书、门下制度和谏官制度。读者诸君一眼就可以明白,最高决策起草权、审查权分立的中书、门下制度,和专门负责监察皇帝的谏官制度,是唐朝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意思、最有价值的两大政治制度。  第三例,唐诗对唐与胡化割据的河北之间军事防线的反映。中唐诗人马戴《寄贾岛》诗云:“海上不同来,关中俱久住。”这是说自己与贾岛先后都是从河北取道渤海、东海海路归唐住在关中,而非取道河东(今山西)或河南(今河南)陆路。本来,从河北到关中不必绕道渤海、东海海路,而应直接取道河北与河东或河南之间的陆路,为什么贾岛、马戴都要绕道渤海、东海海路呢?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指出,“唐代中国疆土之内,自安史乱后”,“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安史乱后,河北藩镇实行胡化割据,实为当时中国的国中之国,这是陈寅恪所揭示出的中国史上长期被忽视的一大史实。中唐马戴、贾岛都是河北人,却要绕道渤海、东海海路归唐,由此可见,在当时,胡化割据的河北与唐河东、河南之间的陆路并不能随便通过,是被军事防线或军事分界线所切断的。我们再读李翱《韩公(愈)行状》。长庆二年(822),“镇州乱,……诏公往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奏曰:‘韩愈可惜。’穆宗亦悔,有诏令至境观事势,无必于入。”(《李文公集》卷11)可见,胡化割据的河北与唐河东之间,实有一条军事防线或军事分界线(“境”)。我们再读《资治通鉴》卷238唐宪宗元和四年(809)记载当时人的对话:“师不跨河二十五年矣。”胡三省注:“自德宗讨田悦不克,王师不复跨河。”《资治通鉴》卷244唐文宗大和七年八月条:“杜牧愤河朔三镇之桀骜,而朝廷议者专事姑息,乃作书名曰《罪言》,大略以为:国家自天宝盗起河北,百余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敢窥者。”《通鉴》引用杜牧《罪言》,是有卓识。但是杜牧关键的原文,《通鉴》未能引出。杜牧《罪言》说:“天宝末,燕盗徐起,……郭、李辈常以兵五十万,不能过邺。自尔一百余城,天下力尽,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义无有敢窥者。国家因之畦河修障戍,塞其街蹊。”(《樊川集》卷2)可见,胡化割据的河北与唐河南之间,确实有一条军事防线或军事分界线(“师不跨河”、“畦河修障戍”),故马戴与贾岛归唐,便只能从河北取道渤海、东海海道,而不能取道河东或河南陆路了。马戴《寄贾岛》诗反映了中唐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唐诗对唐史的反映是广大的、丰富多彩的。以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包含着唐朝的军事制度;“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可能和唐朝的均田制不无关系;“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反映了唐朝的中外关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现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关系着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的史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背后是唐朝的科举制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背景是唐代士子的漫游风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背景是唐朝经营西北与士人的出塞从军;“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反映了唐代官员的服饰和等级;“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写照了唐代的风俗和时事。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唐诗对唐史的反映,可以激发我们对唐史的兴趣,或许也可以补充我们对唐史的知识。当然,也可以深化我们对唐诗的认识。  这本小书的读者,想来都是唐诗和唐史的爱好者。希望这本小书能够引起读者——青少年读者——对唐诗和唐史的进一步兴趣。  这本书稿由我和鲍远航君分工合作,其中贞观之治、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的关系、唐朝的中书门下制度、唐代士子的漫游风气四章,是我写的,其余各章是由鲍远航君写的。  这本书起因于中华书局的约稿,在此谨向中华书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真诚地欢迎读者对书中存在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指正。  邓小军  2008年8月

内容概要

唐诗对唐史的反映是丰富多彩的。本书分十七章,每章以唐诗为引子,讲述唐史知识,比如唐朝的军事制度、均田制、唐朝的中外关系、安史之乱的现实、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唐朝的科举制度、唐代士子的漫游风气、唐朝经营西北与士人的出塞从军、唐代官员的服饰和等级、唐代的风俗等。读后可以激发我们对唐史的兴趣,可以补充我们的唐史知识,当然,也可以深化我们对唐诗的理解。

作者简介

邓小军,首都师范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魏晋南北朝隋唐代五代文学教学工作。著有《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诗史释证》(中华书局,2004)。

书籍目录

前言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贞观之治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的关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朝的开拓西域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及其平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朝的衰亡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唐霸的中书、门下制度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朝的均田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的科举制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代士子的漫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士人的从军与出塞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代士人的求仕与隐逸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从服饰看唐代官员的等级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的流刑和官员的流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的教育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雨人——唐诗中的节令风俗引用书目

章节摘录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京城,途经扬州,与也回京城的白居易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诗明显是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于是,接过白诗的话头,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作为酬答。  刘禹锡诗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由于比喻中蕴涵着哲理意味,现在已经演变为成语了,一般用来喻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这其实并非刘禹锡此诗的本意。如果要理解刘禹锡这两句诗的真正用意,还需从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说起。  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的骨干:二王与刘、柳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李适崩。二十六日,太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改元永贞。这时,顺宗已经禅位,王叔文集团已经失败。过去所说“永贞革新”的提法不妥,应称为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安史乱后,唐王朝皇权衰落。朝廷里,宦官专权,政治腐败,一些正直敢言的大臣如前宰相陆贽等都被相继贬逐出京;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称王称霸,愈来愈嚣张。中央与地方、藩镇与藩镇间的战争,连年不断。朝廷又一再向老百姓额外加税,横征暴敛。国家危机四伏,民不聊生,社会矛盾越来越深刻、尖锐。这些都日益成为唐王朝君臣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顺宗做太子时,就已留意改革弊政,振作朝纲。一次,在宫中与侍读们谈到宫市的弊害时,李诵说:“我正准备就此事尽力进言。”大家都称赞太子明察,只有一人不说话。他是谁呢?  这人就是王叔文,亦即后来政治革新的实际领袖。当时他的身份是太子的侍棋待诏。按说王叔文比别的侍读更明白宫市之弊,为什么此时不语呢?当太子后来问及此事时,叔文答:“皇太子之事上也,视膳问安之外,不合辄预外事。陛下在位岁久,如小人离间,谓殿下收取人情,则安能自解?”(《旧唐书·王叔文传》)原来,李诵的父亲唐德宗猜忌心很强,性情又急躁刚愎,王叔文担心小人进谗,节外生枝,故而无语。联系到后来王叔文见李纯被立为太子而面露忧色,以及丁忧离职时的担心等,可见他是一个政治嗅觉锐敏、有着较强政治预见的人。李诵对王叔文非常信任,“宫中之事,倚之裁决”(《旧唐书·王叔文传》)。即位后,顺宗立即开始着手整顿政治。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叔文。他把王叔文由苏州司功参军超擢为起居郎、翰林学士,把王叔文调到自己身边,作为政治改革的总策划。  翰林院地处金銮殿西,靠近天子,直接隶属于皇帝。翰林学士在当时职权很大,甚至“专掌内命”,参与起草机密诏令。翰林学士也是朝中除宦官之外唯一得以出入内廷的官员,有“天子私人”之称。按说,超擢为翰林学士的王叔文,既然深得顺宗倚重,又颇有城府和才具,趁得意之春风,一扫国朝弊政,本当轻而易举。可谁知,王叔文推行革新的命运太不好了。  顺宗李诵在即位的前一年,即贞元二十年(804)九月,中风了。即位后,由于不能说话,不便接见诸臣,就经常住在宫中,周围挂着帘幕,只有嫔妃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在左右服侍。  王叔文虽然可以出入内廷,但只能到翰林院止步。他在翰林院处理朝中事务,作出决策后,还需要有一个人向顺宗汇报。这个人就是可以入至柿林院见李忠言、牛昭容等的王伾。王伾在牛昭容、李忠言与王叔文之间往来,传递旨意和信息,因此也是革新集团的重要一员。王叔文作出决策后,需要有人贯彻执行,王叔文便荐引韦执谊为宰相。韦执谊是顺宗为太子时为王叔文物色的同道。在顺宗的引荐下,韦执谊与王叔文成为密友。韦执谊为宰相后,就成为了革新集团政令的执行者和落实者。这样,王叔文政治革新的人事链条齐备了。“大抵叔文因伾,伾因忠言,忠言因昭容,更相依仗。伾主传受,叔文主裁可,乃授之中书,执谊作诏文施行焉”(《新唐书·王叔文传》)。  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中还有两位骨干,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新唐书·刘禹锡传》载:“刘禹锡……素善韦执谊。时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号二王、刘、柳。”  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的重大举措  随着革新集团人事的齐备,一些重大的革新举措陆续出台了。  革除朝中弊政废除宫市。唐德宗朝的宫市,实际上是强取豪夺的征敛,管理权落入宦官之手。《新唐书·食货志二》载,贞元年间,“宫中取物于市,以中官为宫市使,两市置‘白望’数十百人,以盐估敝衣绢帛,尺寸分裂酬其直,又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有赍物人市而空归者”。


编辑推荐

  《唐诗说唐史》是为青少年读者提供的一本通俗读物。唐诗中往往可见唐史,所以唐诗不失为激发青少年读者对唐史产生更大兴趣的引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诗说唐史 PDF格式下载



了解唐代史与诗歌关系的必读书。


刚看了几页,写得不错,挺有意思的


经人推荐尚未阅读,但翻目录看是我喜欢的类型


有没有管理员能把这个书的封皮换一下,明显是错的嘛!


创意不错,写作态度也很严肃,可惜太浅显了些!没事翻翻,聊当解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