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

吴自立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吴自立  

页数:

1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之一,介绍了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木版年画的工艺流程、木版年画的审美特征、木版年画的流派与传承、近代木版年画的变迁等内容。年画产生的确切年代尚有待考证,目前所知它与上古时期的年节活动有密切的关联性。“过年”最早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除旧迎新的仪式包括了驱邪纳福的内容,如放爆竹、饮屠苏酒、吃却鬼丸、舞傩驱邪以及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等。

作者简介

  吴自立,浙江杭州人。长期从事高校中国画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和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在相关理论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中国画创作作品多次入选重大美展并获奖。著作有《中国画百事通》《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唐诗宋词元曲诗意画创作》《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刨作》等。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浙江省华夏书画学会副秘书长,杭州市华夏书画学会副会长,浙汀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一、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二、木版年画的工艺流程三、木版年画的审美特征四、木版年画的流派与传承陕西凤翔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北武强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山东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福建漳州年画广东佛山年画四川绵竹年画五、近代木版年画的变迁

章节摘录

  一、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  年画产生的确切年代尚有待考证,目前所知它与上古时期的年节活动有密切的关联性。“过年”最早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除旧迎新的仪式包括了驱邪纳福的内容,如放爆竹、饮屠苏酒、吃却鬼丸、舞傩驱邪以及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等。  门神画是年画的直接源头。门户是建筑物的出入口,是宅第的仪表,既有防卫功能又有表示住宅主人身份的象征意义,民间有“门面”一说,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礼记?丧服》中有“君释菜,礼门神也”之说,汉代门为五祀之一,可见远在先秦两汉时,神祗护宅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同。最早出现的司门神形象是神荼、郁垒。《山海经》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百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日郁垒,主阅领百鬼,害恶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写道:神荼、郁垒能捉鬼“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  民间还有画鸡于户的习俗,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有祗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重睛,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羽毛肉翮而飞,能逐搏猛兽虎狼,使妖灾群鬼不能为害。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周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鸡于牖上,盖重睛之遗像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