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族简史

《白族简史》编写组 编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白族简史》编写组 编  

页数:

347  

Tag标签:

无  

前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内容概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各民族的历史都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激发各族人民对自己历史的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我们决定出版这一套《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这套丛书的编写和出版,是经过长时期的集体努力实现的。早在1956年,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1958年,在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具体主持、中央民族学院以及在京和各省区有关单位的积极参加下,一面继续进行调查工作,一面开始编写各少数民族简史和简志,到1959年底,大部分完成了初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白族的来源第一节 白族来源问题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滇焚第三节 汉晋时期的“叟”人第四节 汉、唐问的大姓爨氏与西爨白蛮第五节 白族的形成第二章 洱海和滇池地区的原始社会第一节 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特点第二节 洱海和滇池地区白族先民的新石器文化第三节 白族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海门口文化第三章 洱海及滇池地区奴隶社会的形成第一节 洱海周围和滇池以西白族地区的早期奴隶社会第二节 白族先民“靡莫之属”建立的滇国奴隶制第三节 庄跻王滇和益州郡的设置第四节 滇中白族先民焚人大起义与文齐的和抚政策第五节 白族族名的演变一焚人消失与叟人出现第六节 白族先民上层南中大姓与蜀、吴的斗争第七节 南中大姓反晋与屯民西迁第八节 南北朝时期的白族先民——西爨诸强族第四章 南诏奴隶制的发展第一节 南诏的兴起第二节 南诏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节 南诏的奴隶占有制第四节 南诏与祖国内地的亲密关系第五节 南诏与东南亚古代诸国的关系第五章 大理国的封建农奴制第一节 大理国的建立第二节 洱海地区生产的发展第三节 封建农奴制度第四节 各族人民的起义第五节 大理国与祖国内地的密切关系第六章 封建地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元代白族社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产生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产生二、白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三、白族与各民族的友好关系第二节 明、清时期白族社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一、领主制度的废除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土地集中和农民生活的贫困化四、手工业的发展和工人的悲惨生活五、商业和城镇经济的发展第三节 明、清时期白族人民反封建的斗争及与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一、白族人民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二、白族与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七章 白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白族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第二节 白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白族人民的革命斗争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加深第二节 军阀混战与国民党统治第三节 白族人民的革命斗争第四节 解放战争中白族人民的重大贡献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白族人民的成长历程第一节 迎来翻身解放巩固人民政权一、肃清土匪安靖地方二、初抓经济工作安定人民生活三、恢复发展生产为土地改革作准备四、改造旧式教育开展卫生和其他社会工作五、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六、土地改革第二节 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团结一、消除民族隔阂二、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三、第一次普选四、培养白族干部第三节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互助组的建立二、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三、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四、手工业集体化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四节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一、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建立二、自治权利的行使三、新型的民族关系第五节 曲折的前进道路一、反右派运动二、反地方民族主义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四、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五、“四清”运动六、“文化大革命”时期第六节 新时期白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拨乱反正二、民族区域自治作用重新发挥三、白族自治县、民族乡的增置四、新一代白族干部茁壮成长五、白族文化资源得到最大的保护六、白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第十章 白族的科学文化第一节 古代的科学文化一、农业、水利、历法和气象知识二、建筑和医学知识三、吏学四、文学五、音乐、舞蹈和戏曲六、绘画、书法、雕刻及其他第二节 近百年的科学文化一、科学二、文学三、艺术四、学校教育第十一章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第一节 风俗习惯一、服饰二、饮食三、居住四、家庭和婚姻五、丧葬六、主要节日七、禁忌第二节 宗教信仰一、崇拜本主二、佛教白族人口分布情况白族历史大事年表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我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地区。东部属云贵高原,西部则处于青藏高原与印缅次大陆的接合部。河流、山脉自西北的青藏高原骈臻南下,约当东经100。北纬27。起自北而南地展开,像一把打开了的纸折扇;其间挟带着若干中小盆地、台地或谷地,海拔也随之逐渐下降。从最高点海拔6 740米的德钦县梅里雪山,到最低点海拔76.4米的河口县南溪河口,高差竞达6 663.6米,平均每公里下降7米。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4%,丘陵地占10%,平坝占6%。无一县无山区。全省有聚居区的24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分属于藏缅、壮侗、孟高棉和苗瑶四个语族。他们有的耕、牧于山区和高寒山区,有的经营农业于盆地或台地,有的则生活于低热河谷,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处于其间。这种民族分布情况在大多数县境内都是如此,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高度杂居区。  由于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如因游牧、开荒、贸易、迁徙以及奴隶主和封建主所发动的掳掠、配隶、移民和战争等原因,民族移动和各族之间的同化与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此一族体内的一部分人分化出去加入了其他族体,同样也必有一些他族的人加人了此族;他族亦复如是。这在多民族的杂居区尤其如此。因此导致了在研究云南各民族的族源时,对于文献记载中不同时期的各种古代族称,经常发生一些分歧的意见和解释。但是,民族是历史形成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白族简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