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四季

张燕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张燕淳  

页数:

259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却会带给你许多新知与惊喜的好书。  作者张燕淳世侄女,生长在台湾,留学美国,专攻服饰设计,曾获美国首饰设计比赛首奖,并长期服务于国际知名的首饰公司。十多年前,我偶然发现她在所专业的设计之外,文笔非常清新秀丽,因此,我力邀她为我所主持的一家报纸副刊写稿。起初,她很“守分”,只写与服饰设计有关的文章,极获好评,不久,她逐渐扩大写作领域,所写的一些散文,也为读者所喜爱。  上世纪九。年代初期,燕淳因为她先生的工作调动,夫妇俩带了两个小男孩,从美国搬到日本长野县诹访湖附近茅野市住了三年。长野县位于日本本州岛大岛的中心地带,对一般外国人所熟知的东京来说,长野就算是“内陆腹地”了。长野地区居民的风俗习惯以至日常生活细节等等,比东京、大阪等现代都市要保守得多,因此,移居长野,对于生长在台湾又长年久居美国的燕淳而言,真是无一事不新,无一物不奇。三年下来,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对这位富于文学艺术涵养的年轻家庭主妇来说,感受特别深切。迁回美国以后,重新生活在她素来习惯的现代物质文明环境之中,日本长野三年的辛苦与酸涩都已过去,余下来的只有那“往事尚未如烟”的甜蜜回忆与淡淡的惆怅不舍。

内容概要

  《日本四季》作者以春、夏、秋、冬为经,以她亲身参与或亲自体会的每一季中的重要行事为纬,深入浅出地细说日本全年的习俗风情,同时用冷静的眼观察异乡,看到日本人的众多缺点和偏失,看到更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日本的学校和教育。同时,毕业于美术系的作者亲自手绘几十幅插图,增加日本韵味,为《日本四季》增色。

作者简介

  张燕淳,一九五六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艺术硕士,纽约时装技术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U.N.Y.)首饰设计系牛业,在该校仟教多年。曾获美国“莫奈”(Monet)首饰设计比赛首奖,成为该公司第一位华裔设计师。  自一九八六年始,为台湾报章杂志撰写服饰设计报道,著有《世界珠宝设计名店》一书。现为自由设计人,居旧金山。

书籍目录

序言 黄天才——1自序——1春弥生月桃花女儿节——2上学——7三月的眼泪——16卯月米沢小学校——22花宴——37皋月柔软的盔甲——50哈哈——53五味的鲤鱼——65夏水无月日本汤的滋味——72和服——82文月大家有礼——96仲夏夜之鬼——105叶月夏日模样——112日本姓名乐——127秋长月浮柿绘——136红叶狩——148神无月运动大会——154木曾——159鞠躬尽瘁——168霜月千枚“手里剑”——176汉字难两立——184冬师走看田——198茅野外人——203睦月正月——218听一场日本雪——227如月失味的巧克力——232取暖季节——235日本四季——243附录一日本年代——248附录二日文词汇——249

章节摘录

  米沢小学校  走路  每天早上七点钟左右,“横田桑”会来到我家门前,若门没锁,他就自动踏入玄关,坐在高起的地板上等候。偶尔他也会腼腼腆腆随我进厨房,喝杯牛奶,或吃点儿简单早餐,但大半时候,他只是斜趴在玄关地板上,打哈欠。  横田桑时年七岁,是儿子的同班同学,也是一起上下学的路队伙伴。  日本许多乡下的国民学校规定:学童自己走路上下学,父母亲不能接送。  其实小孩多走路是好事,我自己从前不也是走竹林路,走中正桥,一路走到台北去念书的吗?孩子们成群结队,唱着歌穿过田野去上学,实在是一幅美丽图画,但我们住的小城分划成好几个学区,儿子被派到的小学极远,单程要走上一个小时。  长冬中,一年级的幼童,在刺骨寒风、湿滑雪地里走远路,实在令人担心。某些家长,会偷偷地在学校附近接送小孩,来回路上做贼似的不敢见人。我既不愿孩子日日长征,又不想自己躲躲藏藏,各处请益的结果,遇到善心的井上太太,让我们母子迁户口去她家,以便就读最近的“米沢小学校”——只半小时就可走到。  井上太太教我填写申请表格,我看自己的名字旁,赫然有“同居人”一栏,栏内并已填妥在东京上班、我素未谋面的井上先生大名。虽知日文与中文汉字的解释有出入,这三个字入眼仍每每心惊。就这样惊到搬离日本前,为了“走路”问题,我所有的证件上,除配偶外,都还有位合法的“同居人”。  与台湾或美国的秋季开学不同,日本学年度始于春四月。我曾问朋友原因,有人说,学生们背着书包,在盛开的樱花下步人校园的景象,朝气蓬勃,一(学)年之计在于春吧。也有人表示,这画面,加上零星飘落的樱花瓣,正符合日本武士精神里难以言喻的忧郁美,太令人感动。  四月初的一个上午,邻居、朋友们纷纷送来缠着金线花饰的“祝入学”祝仪,咱家父子俩依学校规定——西装笔挺、领带光鲜地去小学参加“入学式”。这“入学式”乃日本人生大事之一,连平常不问学校事务的爸爸们,都郑重赴会。经过这关,一个个被妈妈骄纵的跋扈幼童,就正式走上了日本“轻个人重团体”的迢迢长路。  当儿子满身新气象,拎着大包小包课本文具回家时,他得意宣布的第一件事是——现在他叫P大“桑”(Peter san),不是幼稚园的P大“君”了。导师“丸山先生”说这个改变是为尊敬他们已经长大。另外,他交了新朋友,家住附近的“横田”桑,先生要他们结伴上下学,互相照顾。  儿子煞有介事地报告:路队队长告诉大家,路队是两人一组,一共六组,这条路上有三个爸爸,每天清早,大家要在门前有电线杆的爸爸家集合,一起上路。我没好气地问:你只有一个爸爸,谁有三个?  “真的有三个!真的真的,我数过了,爸爸Yajima,爸爸Yo-shida,还有那个老的爸爸,你说好凶不要理他的那个!”喔——喔——原来他说的是理发店啊,我忘了日本人不会发er的音,把baber都念成baba,这条路上,确实有三个“爸爸”。  清晨在电线杆爸爸家前集合的路队,一行十来个孩子,穿过社区中几条弯曲小巷,步下一陡峻斜坡,坡旁有家高尔夫球练习场,罩着漫天大网,大家哄闹数着网中水池里漂浮的小白球,两脚不知不觉踏上了“米沢桥”。  桥下是潺潺“米沢”,还有成群野鸭,在春水中兴奋游转。  空气载着朝阳,到处可呼吸到细微金光。远看,桥上的小人大步走,桥下的鸭子使劲游,清晨石桥,托送着上学的孩子,好像也有了自己活泼的生命力,滚滚延伸,直到路尽头。尽头横亘的,是往山里去的一条观光要道,交通繁忙、车辆不断。路队到此,缩挤成一团,叽叽喳喳看来往车景、等绿灯。  横越大道后,路队又拉成一条长线,曲行在四周都是稻田、菜圃的狭窄农道上。田里欧几桑在耕作,道旁是放学后可捉鱼的清水沟。不远处立着米沢地区老旧的广播塔,扩音喇叭偶尔嗡嗡报告着社区大扫除什么的事。经过几户农家带谷味儿的粮仓,孩子们加紧脚步,在米汉邮便局前一转弯,就看到学校了。  相似  初抵日本小镇,我惊讶地发现,大凡公家机构、派出所、火车站、医院、学校等地,外面景观、内在制度,都与过去的台湾那么相像……其实,是台湾承袭殖民宗主——日本的结果。  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并未带给我任何安慰,反而像在一个陌生妇人的身上,听闻到只属于自己母亲的亲密气息,记忆中能夸耀的许多唯一与独特,原来尽是翻版……以前不觉得自己曾在东洋环境中成长,搬到日本,生活着,才感叹地明白,太阳旗飘在我们的天空五十年,留下的,真不只是历史课本上的文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四季 PDF格式下载



  文如书名,作者从四个季节按顺序来描述日本民俗文化。作者当时从美国到习俗完全不同的日本来生活,在那纯朴小镇的太阳底下,对作者而言,天天都有新鲜事。在书里,能看到许多关于日本文化的寻常话题,如日本人众所周知的多礼、年节传统、和服文化、怪异的姓名、日语与汉语的渊源等等,而更多的是作者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里发生的趣事。作者简单清新、时而幽默的文字书写着日本风土人情的一点一滴,满足了我对日本的所有美好想象。


  轻松闲适的一本书,本来觉得图书馆看看即可,但现在想收藏了。
  清新自然简洁,笔力也比较深厚甚至惊人的。
  日本文化,比之中国,更浅一些,更简单些,所以这样才会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吧……所以中国之精英>日本;中国之平民<日本。我认为是这样的……
  看了许多许多集蜡笔小新以后,再看日本四季,就更有共鸣了。比如为什么小新穿的那么像和服的衣服叫“浴衣”(其实也就是和服一种,闲散型的而已)、小新爸爸和其他在地铁上的日本上班族男士为什么集体哭零花钱不够,等等
  
  


  作者一家在日本的小镇生活三年,比走马观花的旅游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寓居的感受都要来得深刻一些。这本书坦率地写出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的日本生活,尤其有点意思的是台湾与日本的联系。虽然作者是台湾人,却没有矫情的台湾腔,语言自然还带点小小幽默。


  这本书,在闷热而毫无诗意的夏日家中阅读。很喜欢。力荐,也根本不是荐,只是喜欢。
  之前跟羽相约日本之行,无奈她说马强不去,她于是开始犹豫。我心下颇为愤怒,为的是做稿子的日日夜夜,没有旅行在前面惦记着,怎么那么没有盼头。
  于是读这本书。台湾文青范儿,简直是我少年启蒙读物的风格,熟悉如邻家女孩儿,明净,欢喜。起初只是为了读,后来忍不住上淘宝搜各种日本物件儿,围裙,风铃,门帘。想着明年到了加拿大,真真正正地有了自己的家,一定要拥有这些东西,一定要让我的家符合我自己想要的样子,一定要在窗前挂上风铃,在门前挂上花帘,身上终日穿着好看的围裙和家居服。心里这样想着,也难免盼了起来。
  再读到后来,忍不住上去跟羽说,心痒难熬,忍不住上来勾引你一下。没想到真的勾引成功,她说,那我们就去好了。于是立即行动,跟旅行社的朋友定下周一给我签证答复。天啊,这就要去日本了。
  只是原来说八月去的,现在改在了九月。看这本书最后的“日本四季”一篇,说九月在日本叫做“长月”,因夜晚渐长。我大约见不着那如幻梦的八月花火了,那就去赴一场菊瓣的约会吧。


   书是一口气读完的。作者文风醇厚,况且写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身边经历的小故事,没有纷繁复杂的理论和论述,看着轻松简单。难得的是,凡是讲到的,都给讲清楚了。我们一直说日本这个国家“一衣带水”,但要说了解,多半都得摇头。
  
   书推荐一读,里面的插画也不妨细细欣赏,别有韵味。
  
   再来讲讲日本人。本人曾有幸在东京作为交换留学生学习过一年,日本的人和事也见过一些,就提供些基于日本城市角度的看法吧。
  
   书主要说的是长野,在东京西北,内陆中的内陆,是农业县。不曾在长野久住的我,从书中领略到不少日本人的淳朴。这一点上,东京为代表的现代都市里的日本人和长野为代表的农村里的日本人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虽说日本均治化比较成功,城市和农村间生活水平的差距不大,甚至没有。但两地的生活方式却是极其不一样的。东京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西装领带制服公文包,男男女女迈着快速的步子赶电车;进任何一家店都能收获职业性的微笑,不管你穿的很搓还是很精致,不管看上去有钱没钱,都是同样质量的服务;但与此同时在路上和人打招呼、搭讪却很难。邻居间也远没有书中长野那么亲密。“不问主人直接进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纽约和长野的对比,我想说的是,东京和纽约作为大都市,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要说的是,东京是东京,日本是日本,两者要分开看。
  
   但我丝毫不怀疑长野的日本人是那样的淳朴,因为我不仅在旅游时自己有体会,九州、青森、鸟根、德岛等地,都遇到很淳朴好客热情的人们。就是在东京,也依然能感受到书中所赞扬并惊讶的那种关心、理解、友爱的情意。只是东京人表达的方式和力度不一样,的确不比长野那么淳朴,而且以更有分寸和距离感的方式表现。
  
   传统的东西在城市和现代化里都会打折,我觉得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至少日本东京这儿不例外。就拿四季来说,不比长野路边的植物、主妇们制作的时令点心,东京这儿的四季更多体现在电视购物广告里商品的变化上。当然,该有的各种“祭”还是有,小学校也照常举办运动会,赏樱赏红叶更是自然,但总被钢筋水泥、电车地铁,西服OL冲淡不少。
  
   书以“四季”命名。我觉得这个词不说排在第一,至少是非常能够代表日本文化的一个词了。日本人实在太按照四季在生活了。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儿。而指导人们该干什么事儿的一个准则,就日历上是各色各样的“红日子”,也就是国民假日。正月、女儿节、男孩节、海之日、体育日、敬老日等等,此外春分、秋分也非常受重视,这些假日里全家常常一起按习俗去游玩,春赏花,夏花火,秋红叶、冬年越。
  
   四季的强调即自然的强调。我个人看来,“融入自然”是使得日本人与日本人之间容易构筑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的关键因素之一。像书中提到的秋天的柿子,还有红叶狩,其中温馨,好不令人羡慕。
  
   然而也有个问题,就是日本人始终难以真正接纳你。所有的礼貌、客气、融洽都是表面的,是“以和为贵”的待人接物的习惯下自然而然形成的规矩。日本人之间是否如此我不知道,至少对外国人而言,想要真正融入日本人的圈子,被日本人接纳,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外人”,“外人”,字面意思很简单明了了。所以日本人难免遭到外国人诟病,说日本人非常虚伪。比如书中提到的“送礼文化“,双方如角力一般;还有情人节与white day 的拉锯战,义理是做足了,就差真情真意。你永远也猜不透日本人笑吟吟地看着你的那张脸背后,在想什么。但即使如此,那张脸却笑得让人很舒服,说话,鞠躬都很让人舒服,一下两下也就忘记了虚伪不虚伪的质疑了。先舒服着,不是么?
  
   不论是文化上,还是待人处事、日常行动上,日本的一些特征很明了地直接地展现出来,特征鲜明。对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会有一种强烈的、新鲜的刺激感,而且让人印象深刻。这点对于文化的传播和渗透非常有帮助。而且往往第一眼,留下的都是好印象。无怪乎现在很多西方人喜欢日本吧。


  一本憧憬了很久,也找了很久,终于入手的书。
  作者不是专职作家,是学美术的,书里有多幅黑白插图,古朴精美,乍看像木刻,哪知是作者独具匠心仿木刻画的,非常喜欢,按照封面自己也做了个书签,果然很好。
  书的内容,看目录就很想去读,是作者90年代在日本生活了三年的点点滴滴,很客观全面,没有一丝做作。在日本生活的日子里,作者从女性的角度在非常细腻地观察日本,体会日本文化,和5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作者对日本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包括现在的我们,喜爱日本文化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究竟这个文化是从哪里传承的。是自己的为什么要羡慕被学走的,哀其不争。
  作者文笔很美,很多生活的小事娓娓道来,读了让人忍俊不禁。
  这是一本读了有很多收获和感悟的好书。


  所以可见一斑。
  是因为日本文化的关系?作者语言风格的关系?还是某人给我买的第一本书的关系?
  也许三者兼而有之。
  可以肯定的是,治愈的效果满满。每次慢慢翻过,很多烦躁和不平就逐渐的消失不见了。
  日本文化的书在书橱里可以排成个主题序列了,但是这一本,还是舍不得放下。


  仔细看过这本书,喜欢作者白描的文风,也许正是这样的白描才能写清楚日本乡村幽静安详的生活环境,让身在都市的我好不羡慕。怎么说呢,不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日本的,但是看过这本书之后,的的确确更喜欢了。不能忘记几十年前那些悲惨的过去,但是现在的日本,有太多我们值得学习和欣赏的地方了。


  日本四季作者的細膩用心本書中隨處可見。她把台灣長大,去美國留學,異地成家,帶著幼小的孩子去接受適應本身排斥的語言與文化的心歷路程,以有趣感人的故事
  與插圖生動表達。不但將日本地方文化與習俗介紹給讀者,更讓與她同樣背景的讀者深深的被牽引,讀這本書不但傾聽作者心的聲音,也聽嬰兒潮大中華兒女自己的心的聲音!


  张燕淳的《日本四季》无疑属于这样一类书,与它同列的还有龙竟的《日安,四季》、丘彦明的荷兰田园散记、陈冠学的《大地的事》、彼得•凯尔的马约卡系列等等等等,它们都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脉络、跌宕起伏的感情纠葛、复杂深刻的思想内涵,笔触所及的,既不是历史、政治、战争与和平,亦不是人性、命运、异化或变形。它们所停落的地方,是春夏秋冬,是寒来暑往,是十二月份,是日日年年的、细细密密的时间和生活。这样的书诚然是琐碎的,信手写来带着日记的片影,随笔而记又如备忘般叨念,匆忙性急的人,一定读得索然无味掷卷而去,好在总有慢性子的读者,把一页页翻成日子一样地温习着,撷取着碎片里的诗意。
  
  张燕淳的诗意是岛国小镇的花信东风,在异国他乡,写下属于自己旅居岁月的豳风七月。弥生月的桃花节,文月的仲夏夜,长月的红叶狩,睦月的日本雪。在茅野的小镇上,她用笔记着那些平片假名的同时,也体会着似是而非的文化碰撞出来的酸涩和甜蜜;她用版画刻下一幅幅日本风物的同时,也承受着多年前历史重压下的迷惘和困顿;生长在日寇统治过的台湾,世积的国仇家恨可能更为复杂和深沉,所以她的诗意是融入之后的精彩,是沉淀之后的反思。所以她在记下鲤鱼旗、赏花见的同时,也记下了沉甸甸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我相信是每一个倾心于日本文化又热爱祖国的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她给出的解答也很大程度上让我的困惑有所释然,“陷在寻常生活中,人,常常没有国族,只是人。……历史恩仇、国情异同是一个我背不动的大包袱,就算背起了,在日本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不知道如何带它前行。日本的教育制度没有把我变成日本人,日本,无法侵略我心中的祖国,也统治不了我脑子里的台湾。”这样的坦荡从容,或许才是比夏日的花火大会更耀眼的一份绚烂诗意。
  
  丘彦明的诗意是一方小小菜园,在春天种下各种香草、果蔬、花木的种子,等着它们在季节里溜进素描簿里,爬进餐桌上。浮生悠悠,方寸菜地之外,她的诗意还有养鱼观鸟,买房建窗,当然还有摄影和画画,因为那是她的眼睛,是记忆和生活用来停泊的所在之地。
  
  彼得•凯尔的诗意是西班牙小镇上的一片橘园。不同于那位同样叫彼得的梅尔先生在普罗旺斯所过的舒服而奢侈的隐居岁月,凯尔一家经济和地位无疑更加富有亲切的平民气质,他们住得房子会没水没电,他们需要用买橘子的钱来支付生活费用,他们去一家餐厅要事先考虑价钱……但事实上是,不正是这份彻底的朴素和诚恳更让人喜欢吗?雪花满蓝,金橘绚烂,凯尔家的诗意,是果园里收获时满头汗水所折射的清晨阳光。
  
  陈冠学的诗意是一个秋天的躬耕与收获,是千年前东篱下和古人重叠的身影。
  
  龙竟的诗意是一块针脚细密的拼花桌布,是肚子里塞满糖果的饼干熊。是暖暖的下午的阳台上,晒着阳光的坚果针插。
  
  朱天心也会写出缠绵缱绻的一卷猫书,蔡珠儿也一篇篇记下台北的一树繁花,生活中这么多细密的美好,粗心的人遗漏过去,总会有人回头拾起,串成一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它们用无可置疑地骄傲口吻宣示,别放弃日记,别丢掉画笔,停下来,慢一点,碎掉的玻璃弹珠,也会变成诗,变成回忆。
  
  


  这是我自上次一口气看完的欧阳应霁《香港味道》和蔡澜《食材字典》后,消化得最快的书。
  
   如果说前两本是我最有兴趣的人文饮食,而这本就是我最喜爱的文字风格。
  
   作者的热爱生命,细味生活。都在清丽质朴的文字中婉婉诉说,令我读得隐隐眼眶发热,偶尔会心微笑。
  
   细细碎碎如生活,点点滴滴见真情。
  
   我和作者也一样。
  


  如果没有过那样一场战争,也许日本会更招人喜欢一点。   女人写的书一贯有太多形容词的堆砌,呵呵,但这个张女人还不错,虽然也耍不了女人风格,但多一些幽默,就像是穿越题材的东西,异地异时的事突然在同一时空发生,总归要闹不少笑话,但这样的笑话又是世人乐于接受并哈哈大笑一翻的。但同时也少不了掉一些下巴。   原来女人在家擦厅堂抹厨房也可以变成一件特别英雄的事情,就看你怎么想。    原来不同的垃圾是要分不同日子扔的,如果扔错了,还会有同区的人给你还回来,哦,垃圾袋上是要写名字的。   原来下雨天开幼儿园运动会,操场上坑里的水是可以用抹布吸干的。   原来她们对外人,真的是可以很客气周到至人感动的。   但到底为什么,为什么还会犯下有那么多残忍的杀戮和罪恶。还是无解。


   日頭實在太好,灩瀲搖曳暖意無限。坐在陽台上,膝上攤壹本書,很快就被空氣裏的醺暖氣息催得昏然欲睡。想起“壹片水光飛入戶,千竿竹影亂登牆”壹句,居處雖無千竿竹,陽台上卻種有十餘盆植物,日頭下亦能將扶疏花影綽約映到牆上。韶光明媚,冬季裏偶爾的暖晴似極陽春。
   陽春白日風在香,正是讀張燕淳的《日本四季》帶給我的感受。三月三日的桃花女兒節,母親們為女兒擺的雛壇;四月的櫻花宴,主婦們為賞花而做的種種准備;五月五日的鯉幟;和服的穿著;潔淨寂靜的小巷,老屋褐色的木板牆上攀向屋簷的大片朝顏花;坐緣側(木廊)上懸著的夏日風鈴;仲夏夜的“盆祭禮”;秋日狩紅葉、摘柿子;冬天聽壹場日本雪……那是應時節而做的事情,過的節日。張燕淳從壹位母親的視角,寫孩子、寫鄰裏、寫習俗,細膩地描繪了日本鄉間的民俗風情,文風輕松自然,少匠氣而不乏幽默。古拙、可愛的作者自繪木刻版畫亦爲全書文字憑添了趣味。
   張燕淳生于台灣,做過首飾設計並獲首獎,上世紀九○年代初期,帶著兩個上幼稚園的孩子隨先生遷至日本,客居三年。春華秋實夏螢冬雪,三年的四季輪回,與善良、熱心的友鄰相處,柴米油鹽間串掇起許多生活趣事,其中中日文化、風俗習慣的重疊分岐的細節,讀來使人忍俊不禁。譬如鄉間質樸的說再見的方式:三月學年末,幼稚園的送別會上,媽媽們集體嗚咽,不勝悲戚,而作者亦要入鄉隨俗流淚感言,情急之下,想起遠離故土朋友的委屈和淒涼,才算勉強過關;譬如日本的姓名:姓氏大體可總結為“地方名稱”、“祖宗行業”兩大類,其中姓與名的組合變化著實繁複,組合出的名字往往令人捧腹,比如天地真理、大家保佑、床尾英雄、春宮君子、田邊寶貴雄……
  
   而端午前前夕,粗犷的五味先生爲自己的初生的幼兒連夜在門前支起旗杆,懸挂上三只大鯉魚;作者經由曬柿子幹的壹對老人想起自己的父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某個黃昏陪老人享受壹段借來的天倫之樂。這些描寫溫柔得令人心裏掬壹捧水,清澈映襯人間真情。
   書中多處提到日本學校和教育,張燕淳透過自己的孩子,經驗了日本的幼兒教育。不難看出重實踐、團體至上、守法守序、尊重文化、鍛煉體魄意志等等到日本國民性都是在幼教中訓練出來的。作者的兒子就讀於米沢小學,在記述這個小學裏的人與事上,就感歎日本人維護團體的認真拼命、甚至偏激的態度,令中國的中庸望塵莫及。
   印象最深的是十月幼稚園召開壹年壹度的運動大會,准備了很長壹段時間的老師和學生們都興奮地躍躍欲試,然而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幼稚園的老師們執意在冷雨中等待天晴,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媽媽們竟沖進雨裏,跪落泥地,用抹布擦吸水窪,矢志抵擋雨力。看到這裏,我不禁和燕淳壹起驚訝,對“這場‘擦地勝天’的見證,不知該哭該笑、該敬該畏。”
   除此之外,令作者感歎的還有“漢字難兩立”。書中引了陳柔縉女士於台灣《新新聞》雜志上的壹篇文章----《妳嘴裏的話有很多是日本進口的》。且不說我們已經熟知的“舶來”詞彙:泡湯、料理、物語、寫真、繪本、宅急便……甚至“舶來品”壹詞,陳女士列舉的附表內還包括了人格、人權、人生觀、反對、反應、方面、方針、文學、作品、散文、空間、電話、古典、電話、廣告、美術、文化、文明、支援、支配……近五百個詞。這都“源於清末民初的文明傳播過程,在便宜行事與效率的要求下,西方新知大量借日譯文字入境,才造成中文的隱性日化。”
   然而日文裏仍有許多中國古字詞,作者提到譬如“名刺”(名片)是唐宋時傳入日本; “湯”(熱水)在《水滸傳》中多處可尋。“妳說這明明是中國的嘛,但被日本人用了這麼久,像‘和服’源自唐朝服裝,但現在已是世界公認的日本國服,中國人只顧穿上長袍馬褂和旗袍,沒聽到什麼反對的聲音。固然很多人看‘名刺’奇怪,會笑話小日本亂用漢字,其實是對自己的曆史、古文所知有限。”
   這是很令人深思的問題,不知當下的“哈韓”、“哈日”壹族如何看待。當我們急于拼棄傳統的時候,日韓卻竭力去維護它。當我們蓦然發現傳統禮儀之美努力實踐時,卻因爲丟棄太久而生疏,反而要向當代的 日本借鑒。《日本四季》的長處在于,作者以多國文化融粹的智慧看待世事,以壹個中國人的眼光,辨證看待日本文化,並不時透露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提倡保護。
   喜歡日本茶道的用語:壹期壹會,中國禅茶講究的與人分飲壹壺清茶是緣份亦同此理。人生在世因緣際會,張燕淳的東洋彼岸,你我的地北天南,路過的風景,遇到的人,喝過的茶,看過的書,都是這樣的“一期一會”。


  不错的随笔.日本文化在一个外乡人眼中很是鲜明.记忆最深的是作者在夏夜看日产恐怖片的描述.这就是日本人消磨夏天的方式,刺激!晕倒!


  书店关于日本的书本身就不多,无意中看到它后,就因为作者是住在小牧市附近的地方,所以立刻买下了。
  
  从书里的文字看,作者应该是个蛮自立的女人,而且有些豪放的个性呢。
  可惜文字并不能吸引到我,说不出来的感觉,有些干巴巴的。
  
  书籍的插画被我作为一种参考,倒也值得日后再去翻看一下。
  
  善良的作者为了让书有再被翻阅的价值,在后面附加了不少关于日本的词汇,风俗,以及年代表。恩。确实让我在学习日语的时候,翻阅查检哦。
  
  但是对里面文字内容,因为涉及到很多她的私人生活,不太感兴趣再细读啦。
  
  


  本来只是随手多买的一本小书,看后却很感动。作者有跨文化的教育生活背景,也不避讳内心对日本的矛盾情节,而且处处从一个普通女人和母亲的视角出发,不厌其烦,耐心又用心地描述着她在一个日本小城市里经历和感受到的日本家常生活。文字非常朴素,还配有细致的木刻画插画,都让作为读者的我感觉到作者的用心,也认为自己通过这本书确实对日本多了一点真实和生活化的理解。
  不得不说的是真的很佩服日本的教育环境,他们的教育方式或许我们无法完全认同,但是强烈的教育意识和提供的细致妥善的教育环境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果用颜色形容读这本书的感觉,我认为很像三联版的封面,淡淡的天蓝色。
  我喜欢旅行的途中读书打发时间,这本书就是五一回家的火车上读的。这种轻松的文笔、细腻的感触是我的大爱,甚至屡屡读到感动处眼泛泪光。偏偏整节车厢的座位只有我这排和对面是面对面的,我极力掩饰看书时的喜悦和泪水,怕被对面的人看到会很尴尬。
  作者有着设计师和主妇特有的感性,加上我日本之旅的印象和一直以来对日本的粗浅认识,都使我感同身受。


  我喜欢张燕淳笔下描述的日子,四季分明,温馨,平淡。就想一杯好茶,也许泡出来平淡无奇,但却能从中品出许多意味。我喜欢书里描叙的那些琐碎日子的四季的传统习俗,或者更准确的说,我喜欢那些习俗,那些让你觉得一年之中因为有了这些习俗而变得有期待,更重要的是那些习俗会让你深深感受到自己国家一代代沉淀下来的文化,及近在身边的活着的历史。我们总说日本人怎样怎样,但我得说,看完这本书,我真觉得羞愧及羡慕,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一天衰败,但却在别人的土地上结出了美丽的花朵,甚至果实。常常羞于和外国友人谈论中国的文化习俗,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些时常觉得惶恐,我不会写毛笔字,唐诗宋词也吟不出几首,更说不出许多传统习俗后的深深来源,如果有一天,没有问我我从哪来时,我害怕说出我来处中国。


  书本身的水平,其他豆友都写得挺详细,我也就不再累赘了。
  
  就说说感觉。
  
  撇去开怀,好奇,感动,最时刻萦绕在我心中不去的,是那一份嫉妒与内疚交织的复杂感受。为什么,我在心里问,为什么日本可以将他们的传统文化保存得如此完整,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是文化本身魅力的关系,还是人的关系?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又是如何对待自身的传统文化呢?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就类似地拿传统节日来说吧。我家在南方,小时候还有看到诸如迎庙神、人偶戏、赛瑛歌等,现在已不知不觉消失了。小区上的“伯公庙”逢节日还是香火缭绕,但一般只见上了年纪的婆婆。过节放假,年青一辈张罗着去旅游、唱K、烧烤。传统节日,变成了放假的理由,有谁还追询它原来的意义呢?
  
  农村或许还好,城市的年青人就不同了,觉得过节日很繁琐,看着爸爸妈妈在那操持不停,叠叠摆摆,自己却是一点不懂,也不想去问。举个大部分青年人感到麻烦的祭拜祖先的例子。按照传统,除了新年,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祭拜,虽说很多家都有祭拜,但一般是父母在弄,年青一代不是看电视就是躲在房间看书玩电脑。有很多年青年说轮到我时肯定不再做这么费时费钱又不实际的行为。我曾经也是这么想,后来有朋友对我说,祭拜祖先,其实是带着一种“追远”的心情。透过祭拜,感谢祖先为我们创造今日的成果,感谢他们养育了我们,并祈求祖先的庇佑,以获得来年的幸福,这其实是一种很珍贵的心情。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到了表面,传统节日是有它深刻的内涵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传统节日在风雨中飘摇,外国节日却汹涌而至。我并不是反对全球化,但接纳并不是简单地像用桶装水,一定要倒出一些旧的才能装进新的。兼容并包是可以的,但不要忘本。大家都过西方情人节,但我们就没有自己的情人节么?七夕,是中国一个多么美好的传统节日,外国说它是“中国情人节”,其实太狭隘了,应该说西方情人节是“中国的七夕”才对。因为七夕不仅历史悠久得多,而且它本身还有乞巧、拜魁星等其他内涵,比西方情人节要丰富。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年青人会如此厚此薄彼,就好像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却跑去孝敬别人的父母,只因为别人的父母比较有势、潮流。这不会令人心寒么?我们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保护,却屁颠颠地去追寻其他文化,不会显得自轻自贱么?
  
  想逛新年热闹的游行队伍,想猜元宵的灯谜,念吃端午妈妈包的粽子,想亲眼看赛龙舟,看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和一条街道上家家阳台上摇曳的灯光,。。。只是我不知道,这样的传统,还会由我们继承多久,我们可以把它完整地传给下一代么?
  
  我为自己以前如此不以为然感到羞愧,越有机会接触外界的文明,就越感到对自身文明的依托。当别人用英语问我:“你们那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也过什么样的节日?”我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很好地回答。
  
  高三政治读了很多的理论,大抵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一句“只有是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却常常回响。相对于日本人对传统的痴狂和对历史的敬畏,中国人的洒脱转身令人惊叹。传统节日越过越淡就不说了,被随意更改内容的秦朝、唐朝剧,历史常识露洞百出的古剧充斥荧剧,让人啼笑皆非。就像本来一碗营养丰富的鸡汤,去了鸡肉,去了人参、当归,换了鸡蛋、玫瑰、番茄,看起来是鲜艳了,但营养哪去了,这还是鸡汤么?
  
  近两年看外国小说,中国近代的名家也有看,现代的王安忆、张恨水、史铁生、毕淑敏、金庸等文笔有深度的作家是我比较喜欢的,更近些王朔、王小波、韩寒也还可以。(市面上流行的20岁的作家写的,我也曾想关注,无奈真是没有入眼的。中国文学在没落,以郭敬明为首,煽情脑残的言情小说不知摧毁了多少潜在的90后未来文学家,真是不能不只用“一哭三叹”来形容了= =)但有时回想,却发现高中时读的《东周列国志》、《红楼梦》、《古文观止》等为数不多的古籍里的内容,却记得更牢,一些言简意赅的句子,常在脑中盘旋,每当回想,便觉得获益良多。
  
  传统的传承,还是要随时代有一定的变化。传统节日还好说,只要用心,还是可以做到一代传一代的。最难的就是传统文学了,古文还真不是你想读学学就可以的,还要考虑普通大众。但转换的方法挺多,高中时候看过香港出版的以动画+原文+白话文形式讲解的老子、庄子,印象很深,很多句子看一遍就记住了,中央电台的百家讲坛也很不错。
  
  不过这些文化的接受,很多时候要靠主动。而且接触得越多,就会越为自己原来不知自己文明的深邃而内疚,同时为自己的祖国有这样古老的文明智慧而骄傲。
  
  学好普通话,多读点中国古典名著,学好英文,然后利用它对外输出~
  ╭(╯3╰)╮
  
  大家都来过中国传统节日!~\(≧▽≦)/~


   去光合作用书房之前,有三本书都想看都想买。《日本四季》、《西藏一年》、《迟到的间隔年》,都是关于游记、民俗方面的书。在迟迟不决的时候,心想,到时候哪本书的装帧好、手感好就买哪本吧!以貌取书是我常干的事,没办法,算是职业病吧!其实心里还是暗暗的偏向于《日本四季》。因为我正是想了解日本的民俗民风,苦于找不到一本好的书;而《西藏一年》当然讲的是西藏了,但我对西藏并不是很感兴趣。迫于人云亦云的魔力,我也想要探个究竟了;《迟到的间隔年》好评如潮,恐怕是买不着,网上、书店都断货,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到了书店,我把书单给店员,店员一会过来告诉我,现在只有《日本四季》有货,马上心里竟然很释然,很痛快。二话没说,付钱走人。
   封面是亚光膜,没有用任何工艺,显得很清爽;素、柔的颜色搭配,让人感觉很温暖,没有让我失望,手感挺好的(后来买了《西藏一年》,其实感觉也不错)。翻开书,版芯和字的大小恰到好处,看着也很舒服,配上作者自己“画”的版画,人文气息浓郁。
   一口气读了大半,这里面写的正是我想知道的。作为旅居日本的作者,用自己外来人的身份和眼光去介绍日本最完整最远生态的的日本风俗和生活习惯,按四季交替的叙事方式来写。里面不乏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日本的名字那一段,加上作者风趣的文风,实在搞笑;有的地方真的很煽情,很感人,比如柿子树那段,在现在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人情味越来越淡了,没想到在火车上一个小孩尖叫着指着窗外的一颗果实累累的柿子树,引发了整个车厢的人的情感共鸣,他们也憋了好久,迫于生存压力,他们无暇顾此。是天真的孩子引爆了人情炸弹,他们纷纷回忆起最温暖的往事,犹如火红的柿子树一般,车厢内顿时成了一家,场面着实感人。还有很多很多,足够让你乍舌,比如孩子们大冬天必须得穿短裤上学,以前在《花与爱丽丝》里倒是见过,以为是拍电影的需要,没想到这是真的。还有那些祭祀活动,语言平实幽默,介绍详尽且不乏味,挺好!
   作者张燕淳是台湾人,后到美国留学一直在美国,后因丈夫工作调动去了日本小县居住了3年。她父亲是大陆人,打过日本鬼子,对其恨是咬牙切齿的恨。作者在书中几次提起那段历史,也表示尊重历史,对其侵华行为也很痛恨,不过,本书毕竟与政治无关,这些不用追究。
   总之,是本值得读的好书,对于想了解日本风俗文化的人来说,不错的选择;如果要深入研究,这就难说了。


  大抵不喜欢小女人做派的男士会对这书很不感冒,但为小女人的缘故,我却非常喜欢这本书,尚未来得及读第二遍,就先急急向与我一般的小女人们推荐。
  
  先说说张燕淳这个小女人,出生自台湾,后来留学美国,专攻服饰设计。因先生的工作调动,带着两个男孩,从美国搬到日本长野县茅野市居住了三年。这三年时光,张燕淳从完全对日本陌生,到渐渐融入日本繁琐的社会习俗,其间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也闹了不少笑话。在她笔尖娓娓道来时,这些笑话不觉陌生,只觉得自己也会和她犯下同样的错误,只是也许不会如她那般在若干年后的文字里一笑而过,相比之下在当时也是非常难熬的吧,只是烦恼琐碎艰辛都被岁月滤过,仿佛一切都能理解着将日子过去,留在文字间的是脉络清晰的温情,让我们读起来轻松而愉悦。
  
  
  也许因为作者张燕淳是搞艺术的,因而心思比常人缜密,观察也较细微,用文字描绘出来,怎么样看都是一幅美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这样让人舒心的文字,每篇都渗透着作者小小的喜悦和感悟,淡淡温情,浓浓亲情。与她精心画的一幅幅模仿木刻版画插图一般,貌似笨拙,却是温情无限。
  
  我的表达是不是显得有点语拙,已经连着使用了好几个“温情”。不错,温情,正是在这本书里读出的最深的体会。
  
  总结起来,书里重点讲了几个侧面:第一是关于日本的各种节气习俗,在书的最后一页,你会看到日本人密密麻麻的各种节气,传统其实就是由着各种节气的各种规矩保留下来的,要不现在大家都在争着搞“非遗”的申请呢。
  
  第二是中日文化比较,由于中日文化渊源较长,文字上,习俗上,都有很多彼此间的渗透,尤其对于曾是日本殖民地的台湾来说,文化差异更小,但却令人更纠结吧。有一篇讲述文字以字面理解时日文与汉字的区别,我也学过一段时间的日文,的确感同身受,最有意思的是她与老公有时用中文发音讲日文,成了夫妻间的密码。比如“朝颜”,中国人听到的是不明就里的“朝颜”,日本人不知道其实是“牵牛花”的日文字面,只是他们叫“ASAGAO”。另一篇关于日本名字取法真是千奇百怪,只因在中文里含义都不怎么雅,却被他们大方变成名字,念着有种占便宜的感觉。不过对方不明其中奥妙,不知道这种便宜占的有没有意义。
  
  
  第三是日本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张燕淳的两个孩子尤其是老大,在日本经历了幼稚园到小学的阶段,所以感受到很多基础的日式教育;读来我感触最深的是《运动大会》一篇。在作者大儿子“P大”(在本书里有很多这种因为发音不同,语言不同而造成的很有趣的称谓,总是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大儿子叫“Peter”日本人发不来这个音,就叫成了“P大”。其实本也没什么,但因为“P”的发音在中文里有着特殊不雅的意义,因而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笑果。这也是我在第二点里讲到的。)所在的幼稚园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孩子们为此准备了一个多月。可惜天公不作美,正要开始的时候,天开始下雨。在国内,我们经常会在有露天活动的通知里看到尾上一句“下雨延期举行。”但在这个小小幼稚园好像没有这条,在雨越下越大的情况下,园长与众“哈哈”(日文里的妈妈)商量的结果居然是回家取了水桶,在操场不停用抹布将水吸干,拧水入桶,保证操场不被雨水淤积。那场面真是惊人“他们全脱了鞋袜,无视大于滂沱,聚拢了商量完什么,立刻编出好几小队。会长首先贵罗你地,由桶里拿出抹布,擦吸脚前水洼,抹布拧出的黄泥水,不一会儿就装满一桶,马上有人抢了去倒入水沟。众妈妈们学会长样,由司令台起,横队排开,地毯式的一路向操场后方擦去。衣服湿透的妈妈们无暇讲话,但发出的固执声比风雨声都大:老天爷!我知道你要下雨,可我就要一块干地,一块干地!你给也好,不给也好,我拼命擦就是!”老天爷让了步,雨渐渐小了,停了,蹲着跪着和几乎趴着的众哈哈们擦吸干了整个图操场,又提来沙石,填补挖洞,掩盖黄泥。运动会在雨后照常进行。这样的不放弃需要怎样顽强的毅力和密切的团体配合精神呢。“绝不轻言放弃”是如此真切而现实地摆在眼前。不能不佩服这个小小民族柔韧不曲的精神啊。这对于孩子们稚嫩的心灵该是一次多么深切的无声教育。
  
  
  第四是我在整部作品里看到的张燕淳作为一个妈妈的全部柔情。最近读很多关于亲情的文章,而这篇《千枚“手里剑”》让我看到一个妈妈的全部深情。“P大”两岁其就有“过敏性气喘”一个冬夜,孩子昏迷不醒。张燕淳回家时看到贴在冰箱上,记满待做之事的纸条,发现所有事情已经不再重要,毫无意义。连意义两个字此事想来都多余可笑,心里一片茫然,最后她跪在孩子的空床边,埋首掌中,一样一样想自己的错。包括孩子要她帮忙折““手里剑”。于是“变故临头,我的世界完全试了归到。但前面没路,就是出出路,杀那只见,我觉得自己已一切无所谓,无所畏,无事不敢,无事不做,无事不能。然而,我只要折千里剑!折一千枚手里剑!”。同时还在另一篇里看到一个妈妈带孩子的全部艰辛“一回上医院遇上大风雨。。。。。。下了车,我把熟睡的老二紧抱胸前,将发高烧的老大背在背上,要他握住伞,但风雨太大,孩子太弱,三总是倒下改组我的头。不知是天冷还是负担过重,我两腿直抖,得不断停下来调整三人老背少的姿势,还要扶伞辨方向。一路喊抱紧妈妈呀。。。。。。” 在《取暖》一篇里为收获孩子的快乐与寒冷搏斗的样子。。。。。。
  
  
  文字的背后是一个温柔而充满诗情画意却又偶尔淘气的美丽女人的样子。我喜欢这样的四季相遇,更喜欢遇到这样的女人,是她们让生活充满了各种乐趣和幸福。
  


  一个台湾女子,在美国生活多年,再到日本。
  在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完全不通的语言中,她依旧看到生活中最美好的点点滴滴。
  看到这些细碎的美好,想来生活不正如此。


  平淡中有着引人入胜的韵味,文笔清雅悠远又不失小小幽默与哲理。看到了日本的浓郁风味和作者的美丽心境。
  不是走马观花的游记,而是深入的人生历程。
  素雅有意境的封面与质朴醇厚的和风版画,与美丽的文字相得益彰。


   台湾作家写的书,好像大多数都是散文类的。不会给你讲很学术,很深刻的道理,但是就是用一些家常小事,然后加上自己的OS,让你自己去感受。 就像有时候看蔡康永的blog, 他自己有时候相个孩子般天真的说着一些话。 不严肃,不说教,这是我自己个人认为哦,然后你自然就会觉得这个人可爱,不古板。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风格。很像日本的说话方式。
   台湾和日本。台湾人,大部分人都会说日语,也都喜欢日本。这大概与那段被殖民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就像现在台湾很受关注的小清新的电影,比如蓝色大门,练习曲等等,你都能看到日本的影子,比如岩井俊二。最近在看得候孝贤早期的电影,《风柜来的人》,《滚滚红尘》,或者是候德昌的电影,不论从电影的背景,人物的衣着,社会的风貌都很像二战之后的日本的风格。
   这本书就是作者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生活的回忆。 很温馨的感觉。就如同我很喜欢的席慕容的一本散文集《槭树下的家》一样。让人感觉温暖。当你对现实充满了绝望,灰心的时候,看看这些书,能让你逃离这个不太如意的世界。


  为了让自己的周末加班生活丰富多彩,于是向大家借书借碟,
  
  由于书的主人尚未看过这本书,我也担心书放身边久了容易弄脏,于是飞速的看着。可是,每每看完一篇,翻到下一篇就很不舍——这么美好的文字,这么匆匆的瞥过,太可惜了。其实《日本四季》的作者,她的丰富生活不是因为她在日本、在国外才那么有趣,确切的说,是她自己内心的丰富造就了她发现多彩生活的那扇窗。
  
  作者都是学美术出身的,看来,学一些有关艺术的才艺不仅是为了“特长生”加分,更是让人有向往“美”的冲动、发现“美”的能力。
  
  所以,看这本书的收获就是学到:丰富的内心才会拥有丰富的生活。


当时写的。


遇见一些美好的风景,久久不能忘怀。一如深深惦念


拜拜的时候我都是点香、形式地跪下去不到三秒钟、插香。英歌、迎老爷这种传统,如果没政府出钱资助参与者,我看是办下去了。


恩,就因为我们自己本身也曾这样,所以才更心焦啊= =。政府只是在那资助,在书上不断重复要热爱传统节日,但却没有思考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去让这个意识真正地深入人心。


日本是好地方啊,世界艺术电影的圣地


Sense of special beauty


太厉害了,这么多错别字。。。你是怎么做到的?


LS的太搞笑咯


LSS确实搞笑....


还没买这本书,但看到你的书评,觉得很好,“学一些有关艺术的才艺不仅是为了“特长生”加分,更是让人有向往“美”的冲动、发现“美”的能力。 ”同感~~


赞成“丰富的内心才会拥有丰富的生活”!


的确是一本让人舍不得看完的书。


学艺术确实对“美”敏感的多,即使我们小时候是这样,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也丧失了这一敏感。
并且我觉得作者的心态特别好,开放宽容乐观,才会有这么有意思的生活。


看来,喜欢这本书的童鞋们都有很细腻平和的心态,以书会友:-)


赞最后一句!


在卓越上等了很久才买到,一直是缺货,也象你一样舍不得一下看完,就好象小时侯吃到好吃的东西,都要留在最后一口。


大家评论的我越发的想买了


丰富的内心才会拥有丰富的生活。


大赞最后一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