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学记

何兆武(口述),文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何兆武(口述),文靖  

页数:

287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本小书《上学记》确实是一个偶然的产物。四年前,青年友人文静女士来找我谈话,想从我这里了解一些旧时代学生生活的情况。当时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更谈不到思想上的酝酿,只是东拉西扯地信口闲谈。文静女士据此写了几篇小文,居然得到刊载,这或许引起了她的兴趣,于是又连续和我几度闲谈。就我而言,事先并无写书或出书的念头,只不过是零星回忆一些往事而已,所以全然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思,闲话太多,较重要的事情却多有遗漏,乃至后来读到成稿时,已经难以重起炉灶,只不过在个别字句上略加修饰,点缀成文。  我想有一点是要特别加以说明的。回忆录不是学术著作,也不可以以学术著作视之,读者切不可用所要求于学术著作的,来要求个人的回忆录。学术著作要有严格的客观根据,绝不能只根据作者个人的主观印象。

内容概要

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觉得这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讲,至少比死盯着一个角度要好得多。“转益多师是吾师”,学术上独尊一家,其余的都一棍子打死,那就太简单化了。人类的文化也是这样,什么都绝对化、纯粹化总是很危险的。  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对我来说,平生读书最美好的岁月只有两度,一次是从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另一次就是西南联大的七年。  1959至1946年,我在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读过四个系,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一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

作者简介

  何兆武:1921年9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文化漫谈》等,口述《上学记》等。

书籍目录

修订版序言何兆武序 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 葛兆光第一章 (1921—1939) 我的祖上没有名人 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一二•九”见闻 上学记•甲  1.力矫时弊,以古为则?  2.无故乱翻书  3.天籁幻想 鬼子来了  恋恋故乡情  返乡  湖南印象  上学记•乙   1.中央大学附中   2.西方教科书   3.逃离“修道院”第二章 (1939—1946) 上学记•丙:迁徙的堡垒  1.自由散漫的作风  2.三个大学从来都“联”得很好  3.自由,学术之生命  4.逃课、凑学分与窗外的聆听  5.图书馆不是藏珍楼  6.茶馆听吹牛,里根挂二牌  7.兼职做教师  8.恋爱?  9.“天人交感”下的人生观转变 几个难忘的人  1.一包热情的闻一多  2.民主人士张奚若  3.战国派雷海宗  4.吴晗印象  5.冯友兰先生  6.金岳霖先生  7.中国通温德,白俄噶邦福  8.曾昭抡先生  9.数学系  10.物理系 战火芬芳  “一二•一”运动  1.“打倒孔祥熙!”  2.一多先生被刺  3.一个人的政治底线 五柳读书记 忆同窗  1.“科里红”何佶(吕荧)  2.殷福生(殷海光)印象  3.大才子王浩  4.因言获罪的陈良璧  5.老友郑林生  6.高干子弟?第三章 (1946--1950) 教书台湾 日日江楼坐翠微 上学记•丁:革大学习零敲碎打后记:把名字写在水上 文靖

章节摘录

  第一章 (1921—1939)  我的祖上没有名人  我的祖上没有名人。太平天国打仗的时候曾祖父逃难从长江的对岸跑过来,因为我的老家岳阳在洞庭湖口的东边,所以说他是河西来的,从湖北尺八口到岳阳,然后就在岳阳定居。他是劳动人民,烧炭的,不识字,我也没见过他,只是回老家听老人们说,他很勤俭而且勤奋,所以晚年生活改善了一些。他一辈子的遗憾就是不识字,所以他要他的孩子念书,后来我的祖父在清末的时候考上了一个秀才。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我的祖父在我们家乡办了第一个小学,按解放后的阶级分析来说,应该是从封建知识分子转化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了,其实这个说法也有点过分,那个小学什么都没有,就是一间普通的房子改一下,收几十个学生。后来祖父要我的父亲到省城里学习。那时候已废科举改立新式学校了,每个省差不多都有一个高等师范或者高等工业学堂,比如现在的武汉大学就是原来的武昌高等师范,现在的南京大学就是从前的中央大学,再早就是三江师范学堂,湖南也有一个高等学校,叫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是现在湖南大学的前身,我父亲上的就是那个学校,学采矿。  父亲毕业那年正值辛亥革命,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他们几个刚毕业的同学商量,要为民国的新政府服务,就直接跑到南京找政府。虽然没有任何关系,政府却把他们几个都留下来工作,这好像挺奇怪的,现在不能想象了。很快,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和北京袁世凯政府合并(不是一个政府推翻一个政府,而是合并),把政府搬到北京来,我父亲跟着到了北京,就在北京政府工作。所以从民国初年起,我家就在北京落户了。后来到北伐的时候,1928年,国民党打过来,把北洋政府打败了,但也不是推翻(解放是推翻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但那个时候不算推翻北洋政府,而是打倒北洋军阀的政权),而是合并,又把北京政府合并到南京,依然是中华民国政府。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北京一下子空了很多,很多人都跟着走了,我父亲那几个同学也跟着去了,但我父亲没有去。  我的父亲不是国民党党员,至少我不知道他是。父亲一生讨厌政治,认为政治是黑暗的、肮脏的,小时候我经常听他这么说,所以我想他不是党员。后来他搞采矿,算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中央政府搬到南京去,他觉得自己是搞技术的,凭本事吃饭,老跟着政治转没意思,所以就没有去。那时候像他这样的学生,毕业一出来叫“技士”,就是技术员,熬多少年有了成绩,升为“技正”,才成为正式的工程师,这是两个不同的级别。我父亲一直在北方的煤矿里工作,在龙烟铁矿,在宣化、石景山,在六河沟的煤矿、河南焦作的煤矿,还有开滦煤矿,他都工作过。  我是1921年生于北京,一直到1937年日本人从卢沟桥发动侵略战争,我们才回老家。不久,大部分沿海地区都被日本人占领了,包括南京、上海这些城市,很多人——至少是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跑到后方去了。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在北京上的,直到高中一年级才回老家。  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我上小学的时候先后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两个时期。印象仍然很深的是,这前后两个政府的统治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在我的感受上是这样。不过这一点,好像写当代历史的人都没有足够地强调。  民国初年,中国实行西方的制度,也开国会,也有多党竞争,比如梁启超是进步党,孙中山是国民党,小党派也很多,但党是没有自己军队的,要凭选票选到议会里,谁的票多谁上去组阁。孙中山有个非常著名的助手叫宋教仁(当时“民国伟人”号称“孙、黄[兴]、宋”),满脑子是按西方的体制搞议会政治、搞选举,根据选举组阁。不过那个东西并没有效率,而且结党营私,表面上看党派林立,政权像走马灯一样,今天换这个明天换那个,其实都是一些政客在操纵,并没有搞好。袁世凯当然也看不顺眼,就把宋教仁刺死了。  所以,孙中山改组以前的国民党是按照西方的体制组建起来的,用我们的术语来说,是个资产阶级政党,始终不成气候。毛泽东总结说,在中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些北洋军阀有军队,打到哪里统治就到哪里,孙中山后来为什么要把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因为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有地盘,就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号令不出国门”。而袁世凯有自己的武装,实力摆在那里,也不会听他的。所以孙中山只要袁世凯承认民国,就把总统让给他。  1923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以俄为师”,学习苏联共产党的经验,模仿苏联的体制,而且是全方位地模仿。他们之间互称“同志”,那也是学苏联的,而西方的政党内部并不是“革命同志”的关系。苏联是一党专政的革命的党,党是领导一切的,包括军队,所以孙中山也要建立自己的军队,组建黄埔军校,要靠自己的武装把那些军阀都打倒。当然,后来他死了,北伐没有成功,到蒋介石接手以后,北伐才算是成功。在军队制度上国民党也学苏联,军队里面有政治委员,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党部,执行“以党治国”的路线。所以日本媒体称国民党军队为“党军”,党本身有自己的军队,这跟西方体制完全不同。  再比如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民族主义就是说中国是受欺负的,中国要翻身独立;民权主义是指中国过去没有民主,以后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权,这叫“民权”;最后归结到“民生”,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所以孙中山自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民生主义”最开始的两大内容就是要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当然也要土改,节制资本就是不许个人的资本无限扩大,所有重要的经济方面的事业都归国营,铁路、银行、大型厂矿都归国家所有。这是孙中山的改良主义,不过后来并没有真正实行,蒋介石走了官僚资本的路。蒋介石时期确实大的事业或者企业大都是国营,大的银行,像中央银行、交通银行都是国营,也有私人银行,但都是小银行。问题是,所谓的国营实际上乃是“政府营”,所谓的“政府营”就是政府里的几个寡头营,其实就是官商,和国家、人民没有关系。  改组后的国民党,在体制上学苏联,即孙中山所说的“以俄为师”。国民党实行“以党治国”,其实质也就是“党领导一切”,即一党专政,以党来治理国家。简单解释就是“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党是唯一的,“党外无党,党内无派”,党是绝对统治一切的,一切都由党来决定,这是苏联的模式。西方政党的体制是选举制,这个下来那个上去,孙中山改组以后的国民党不是这种制度,他的那个“总理”也不是责任内阁制的“内阁总理”,而是总揽一切都归他管,所以叫“总理”(后来蒋介石则改称“总裁”,即一切由他裁决)。孙中山有一个规定,那是连黄兴都不赞成的,即入党的时候宣誓,不但宣誓入党,还要对孙中山个人宣誓效忠。所以“总理”或“总裁”,也就是个人独裁。  以前人们常有一种错觉,以为国民党是跟着西方走的,其实国民党的体制是学苏联的专政模式,与西方的民主模式完全不一样。西方政党不是革命的党,没有说某个政党有自己军队的,只能通过和平手段,通过竞选取得政权,西方的领袖更不可能要求党员对他个人宣誓效忠。然而国民党自我认同是个“革命的”党,蒋介石讲话时张口闭口总是“我们革命军人”如何如何,党拥有自己的武装、自己的军队,要用武力夺取政权,另行一套体制,所以它必然是个专政的党,必然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意识形态的统治,领袖尊严神圣不容冒犯。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这套“以俄为师”的思路和当时的国际大气候很有关系。当时的英、美等老牌西方民主国家正值经济大恐慌,都显得很没落,而苏联的斯大林则气势逼人,有一股方兴未艾的气象。所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期,专制独裁乃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甚至张学良下野到欧洲游历一番后,也相信了法西斯主义,认为只有法西斯主义才能救中国。在这种世界历史的背景之下,国民党没有跟随英美民主而效仿苏联的专政体制,便不足为奇了。  我做小学生时,北伐以后就有了政治学习,“党义”和革命史是学校里的公共课,要背三民主义。“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一共三条,答:一、民族主义争取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平等,所以它是救国主义;二、民权主义是它争取什么什么,所以它是救国主义;三、民生主义是什么什么。而且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有一节课做纪念周,纪念孙中山的,叫作“总理纪念周”,校长或其他老师带着我们背《总理遗嘱》,那是国民党的《圣经》,就像我们文革的时候天天读《毛主席语录》、背“老三篇”或《再版前言》一样。每个教室里都挂孙中山的像,上边横批“天下为公”,那是孙中山题的,他喜欢那几个字,还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副对联,下面是《总理遗嘱》。其实,一种意识形态究竟能否成功,并不在于它口头上所强调的,如果不能在实践中经受考验,无论理论多么冠冕堂皇,都没有意义。我记得有个教国文的老师是国民党党员,一次在课堂上说:“总理遗像上的这副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有人说要改一下,改成‘宋氏尚有一龄,同志仍须努力’。”宋霭龄是孔祥熙夫人,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传说还有一个叫宋妙龄的,可见当时国民党的党性程度之低。  国民党有意识形态的灌输,开口三民主义、闭口三民主义,但在这之前完全不是这样,北洋军阀没有意识形态的统治,这是和国民党时期最大的一点不同。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各系的军阀纷纷争着占领北京,今天这个军队来,明天那个军队来,也不知道他是哪一系的,什么奉系的、直系的、皖系的,我都不了解。过军队的时候,他们也是排队唱着军歌。唱些什么呢?说起来非常可笑,他们唱:“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三国里的战将谁最勇敢呢,首先就是赵云赵子龙,他在长坂坡单骑救主,七进七出,一个人就把阿斗救了出来,成了英雄。他们把这个故事作为军歌,非常滑稽可笑,表明北洋军阀没有抓住意识形态这一环,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三国演义》了。再比如国,歌,中国古代有个《卿云歌》,“青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萧友梅为它谱了曲子,这就是北洋时期的国歌。20年代末,国民党北伐,国旗和国歌都改了,五色旗变成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歌里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这是我们小时候唱的第二首国歌。  另外一件事也可以说明北洋时期和国民党时期有多么大的不同。北洋时期,比如蔡元培做北大校长的时候,提出“兼容并包”,请的那些教师里面有保皇党辜鸿铭,有黄季刚(黄侃),有叛徒刘申叔(刘师培),也是位国学大师,早年曾参加革命,后来又背叛了,但蔡元培也要。还有后来的布尔什维克李大钊,自由主义胡适,陈独秀(现在应该算他是激进的民主主义了),他也要。还有鲁迅、周作人、梁漱溟,他都要。其实假如北洋政府真正严格起来的话,完全可以把北大给封了,把蔡元培抓起来,可是蔡元培在北大却演出了一场自由开放,这在后来国民党时期就不可能了。陈独秀后来被国民党关起来(虽然共产党说他是托派,可是国民党还是认为他是共产党,把他关在监狱里),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全民抗战,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才把陈独秀放出来。释放以后,陈独秀依然非常穷困,国民党没有给他任何生活保证,四川有个人把他请到家里养着。后来周恩来受党的委托,邀他回延安,他也不去,说是“士可杀,不可辱”。陈独秀本来是北京大学教授,既然把他放了出来,完全可以把他送回北大,那么重量级的人物,无论教不教课、干不干事,完全可以给他一个名义,把他养起来,也等于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但国民党并没有这么干。  我并不想抬高北洋军阀。北洋时期的那些军阀根本没有任何长治久安的打算,他们关心的只是争地盘、刮地皮,整天你打我,我打你,有的纯粹就是土匪,例如“三不知”的张宗昌,不知自己有多少兵,不知自己有多少钱,不知自己有多少小老婆,像这样的人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看不惯了可以抓人,但并没有、也拿不出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也恰好给五四运动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如果是在严格的思想专制之下,类似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所以我们那一辈的年轻人,或者比我年纪大一些的年轻人,实际上受的都是五四运动的影响。“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还是蔡元培带回来的法国革命的口号,我们小时候都已滚瓜烂熟。记得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举办成绩展览,其中有一副对联是高年级的同学写的,上面写着:“仁义礼智信,德谟克拉西”。“德谟克拉西”是什么?我不懂,就回家问,姐姐还笑着说:“这个你不懂。”其实就是英文里的Democracy(民主),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中国文化传统是“仁义礼智信”,西方的精神传统是“德谟克拉西”。  比较一下童子军的军歌,也非常有意思。童子军是19世纪英国人贝登堡办的,我小的时候每个学校都有了童子军,也有军服,实际上就是体育课,除此之外还讲一些知识,比如救生的知识、野营的知识。北洋时期童子军军歌是唱“二十世纪天演界”、“不竞争,安能存”,那还是清末严复翻译《天演论》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当然这种理论也并不代表北洋政府官方的意识形态,北洋政府官方没有意识形态,也没有意识形态的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所谓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教育,从童子军军歌就能表现出来。歌词里有一句:“哥哥华盛顿,弟弟拿破仑。”后来我们老师还说:“哥哥华盛顿没有问题,弟弟拿破仑恐怕有点问题。”拿破仑搞侵略战争,不过我们那时候还是把他的早期看做法国革命的代表,所以就这么唱下来。北伐以后,童子军军歌就改了,当时是言必称三民主义,所以歌词改为“我们是三民主义的少年兵”,凸显意识形态。不过那时候我已经小学四年级,不再是童子军了,所以我的弟弟会唱,我就不会唱了。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上学记(修订版)》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上学记(修订版)》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上学记(修订版)》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何先生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上学记(修订版)》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上学者”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个人前途的光明、美好,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个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  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直觉地、模糊地,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学记 PDF格式下载



当初买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本是为了求知,想知道西南联大时期大家是怎么学习生活的,看看能否对自己读书有一定的帮助。然而,读完之后,更多的是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本书的笔录撰写者文靖女士说:“何先生总说自己自由散漫惯了,从小到老始终是一种漫无目的的读书方式,到头来没有做出任何成绩。也许别人把这当作一句谦辞,不过我以为,他是真心的。因为他知道更高的境界在哪里,自己的局限在哪里,这种局限不是出大力、流大汗可以弥补的,而自己在闲暇之余完成的那些有兴趣的事情,除了内心的满足,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特别。”这就是一种境界:越是有德有能之人,越是真诚地把自己看得很低,做事也就越能“从心所欲”。这是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老人的境界。

何先生说:“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的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现在能做到坚持读书就很不易了,何况是无目的的读书!在学校读书是为了考试,工作时读书是为了升迁评职称,闲暇读书是为了缓解压力消除苦闷,哪里能有多少不带功利目的的读书呢?倘使真有一个制度,不用读书就可以拿学分、评职称,大概没几个人会劳神翻书了。读研的时候,我的导师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他不太喜欢跟我们正襟危坐地讲课,更愿意海阔天空地闲聊。研二时,学院从广州天河搬到番禺小谷围大学城,导师常感叹连见面聊天的机会都没多少了。大概导师也是赞同这种没有目的的学习的。

何先生对于自然人生,喜欢朱光潜先生所提倡的“慢慢走,欣赏啊”的态度,这在现代人很难做到。我们做事都具目的性,看重最后的结果,甚至成王败寇。我们活着的目的不是享受人生,多数时候是 “为稻粱谋”,或者为某种虚荣。这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困惑和苦痛,因为我们追求得越多,获得的却不一定越多,反而有可能失去的越多。同时越是不断地追求,我们的欲望膨胀得愈是厉害,越来越不易满足,也就很难“看穿”。书中记及民主人士张奚若批评建国后人们“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过去,迷信将来”,痛惜的是我们一直都这样!

由此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气度格局。书中记述了西南联大时两位教授跑警报的不同情状。梅贻琦校长“那时五十好几了,可是极有绅士风度,平时总穿得很整齐,永远拿一把张伯伦式的弯把雨伞,走起路来非常稳重……周围的人群乱哄哄的,他还是不失仪容,安步当车慢慢走,同时疏导学生。”可是吴晗则完全相反,“我看见他连滚带爬地在山坡上跑,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面色都变了”。我想这除了平时的修为迥异之外,更在于一个人对于世事的态度。

何先生说,平生读书最美好的岁月只有两度,一次是从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另一次就是西南联大的七年。一个人能得一度美好读书时光就已弥足珍贵,更何况二度?何先生的“美好”,不在于环境的安稳,而在于其时的“自由”,何先生说,自由是学术的生命。西南联大时,不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喜欢上的课,教师也可以选择教自己愿意讲的课,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教育体制,对学生和老师都极少干涉。因此,教师之间可以相互砥砺批评,学生也可以辩驳老师、批评长官。其中最为有趣的两人便是刘文典和一个湖北的同学。刘文典的是个很自负的人,瞧不起新文学一派学者如沈从文,公开在课堂上说:“沈从文居然也评教授了,……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值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据说还有一次跑警报,刘文典看见沈从文,斥责说:“你跑什么跑?我刘文典跑是为了保存国故,你沈从文跑什么跑?”)刘文典对长官也并不热乎,他做安徽大学校长时,一次蒋介石视察安徽,见刘文典是一个干瘪的老头,就问:“你就是刘文典吗?”他回了一句:“你就是蒋介石吗?”而那位不知名的湖北同学,课堂上总跟大名鼎鼎的逻辑学教授金岳霖先生辩论,来不来就说:“啊,金先生,您讲的是……”这种自由的风气和作派,在现今中国教育界,无论如何是没有的了。

因为自由,所以宽容,故而宽裕,何先生因此得以博学多能。何先生读书时,不是死板地学老师讲的东西,而是经常淘书肆、逛庙会、听京剧、翻漫画、听歌剧,看电影,什么都来。就是看书也不固定,而是文言白话,哲学历史,理科文科,三教九流,古今中外,无所不看。我以为,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年少时候应该博学杂识。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学子,只会看教科书,教育与被教育都走向一种固定的模式,被各种所谓的“标准”套牢,这也是我们走得越来越窄,器局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培养出来的不是鲜活有创造力的个体,而是一群


《上学记》这本书很有趣,很易读,可以一口气读完。书里描述的人和事都很有趣,虽然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但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相通的。一、关于幸福书封皮上的一段话是讲对幸福的理解,“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有好象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关于幸福,以前真没有做过太多思考,只是大概得以为得到想要的可能就幸福了吧。何老的理解是,将来美好才幸福,这和大家常说的有盼头是一个意思吧。二、西南联大想读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书里写了西南联大的事情。西南联大是个大师培养大师的地方,那时的老师有华罗庚、陈省身、钱钟书、朱自清、沈从文、陈寅恪、钱穆等,短短几年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杨振宁、李振道、邓稼先、王浩等,这在中国大学的历史中是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碑。何老给出西南联大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术上的自由”,老师讲课自由,学生上课也自由。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开发。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的学生没有太多诱惑,不上网也不恋爱,精力都放到学习上了。三、关于历史何老师一位历史学家,在这本书里,他对历史的两个观点我觉得很独特。“历史有两个特点,第一,所有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的,不是由失败者写的。比如秦朝,秦始皇、项羽、刘邦三股力量最大,最后是刘邦取得天下,建立汉朝,所以汉朝人写历史必然都是拥护刘邦的,把另外两个人都贬成反面人物,这是必然的。假如我们想象秦始皇也能一统天下三五百年,那么这三五百年写的东西就都会是拥护秦始皇、美化这位太祖高皇帝的了。历史都是由当权者写的,谁垮台就没谁的戏了。所以我们读历史的时候得打折扣,打胜利者的折扣,这一点古今如出一辙。第二,历史都是高雅的上层阶级写的,真正下层群众写的历史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流传。所以我们所看的历史都是正史,什么二十四史、二十五史,都是官方写的,只代表高雅的上层,而不代表下层。你要是真看了下层的历史,你就会知道,广大人民真是太悲惨了,又穷困,又愚昧,而且地位卑贱得连起码的人格尊严也丧失了,用卢梭的话来说,根本就配不上‘人’这个称号。”(P59-60)“其实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表述,不必非得用原来的模式,比如过去讲历史都讲正统,将仁义道德,但这只是理解历史的一个层面,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亚里士多德说过:诗人可能比历史学家更真实,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普遍的人性的深处。所有有时我想,或许艺术家、文学家对于历史的理解要比历史学家深刻得多。古人说:‘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如果你不理解人心,而只是知道一个人几点钟起床、几点钟吃饭,并不等于了解他。而专业的历史学家往往止步于专业的历史事件,没有能够进入到人的灵魂深处,知道得再多,也不意味着他就懂得了历史。”(P113)四、多样性“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优点,就好象一个人,十全十美是没有的,一无是处的大概也很罕见。可是人们常常走极端,一说这个人好就好得不得了,一说这个人坏就臭得不得了,其实,不见得那么坏,也不见得那么好。我想,每个时代也是这样,比如清末的洋务派,张之洞、李鸿章也办了许多现代的工业、事业,虽然官僚体制的限制不可能让它有很大的成功,但毕竟是向前走了一步。到了国民党时期也干了些事情,比如修了几条铁路,统一币制,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P272)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很多人都亦正亦邪,很多事都有功有过,不能简单划分,和模糊数学中讲的一个


二个月以前读了《上学记》(修订本),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何兆武老的谦虚和随和,就像他父亲告诫他的不要涉足政治,那是个黑暗的无底洞,他就一辈子读书,学习,做学问,做了这么大的学问,却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风范,不得不让我们这个商业气息浓重的新时代暗自思量,自省。就象我前几天去拜访祁建业老学习书法一样,他告诉我他将《说文解字》540部首背的滚瓜烂熟后,才动笔练字,又因为工作的原因,将《积微居金文说》《三代古金文存》烂熟于兄,真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一辈的这种踏实,稳重,严谨的态度不得不让我们好好地研究,学习,望其项背。再说这本《上学记》,是何兆武老口述自己解放前的求学经历,主要的笔墨放在了西南联大时期,而年幼时经历的历史大变革社会大动荡也在他和蔼的口吻中不那么血雨腥风,读了之后就一个感觉——舒服。书的封面摘录了一些文字,这样写道: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个人前途的光明、美好,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个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真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值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是直觉地、模糊地、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想想在那个年代的学生都具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那么一切都会好的。不用过多地去评价,我只摘来几处我认为很有认同感和值得汲取的地方。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和扬弃,是一种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简单的信仰。二战的时候,我们真诚地相信未来会是一个光明的、美好的世界,一个自由的、民主的世界,一个繁荣富足的世界,好像对这些完全没有疑问。当我们的思想解释不通的时候,就得另换一个坐标,不能死硬地按原来的模式去套。我认为,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太大的思想上或者政治上的隔膜。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读书的最大乐趣在于自己精神上的满足,这比什么都重要,而不在于是不是得到一种世俗的荣誉。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是最好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简单的信仰也不能等同于幸福,因为它没有经历批判的洗练,不免流入一种盲目或自欺,只能是沦为愚夫愚妇的说法。就像这里面说的,阅读之后或许才有了目的,才应该有。我的学生生涯也快要结束了,借着这本书,回望自己这短暂的经历,不也有类似的却独一无二的精彩吗,不过是把名字写在水上。


“上学”的概念在我们80后90后这一辈里更多地提留在小学和初中的记忆里,上学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充满童趣,天真无暇的字眼,追逐玩闹,抓鱼捕虾处处充满乐趣,没有太多杂乱的追求。高中的压抑和大学的喧嚣却抹杀了童真,当功利带进课堂,上学就不在是去上学,读书的人有,但上学的人近乎绝种,谁都没有资格讲,也没资格讲,言行一致者也淹没在这浪潮里。这里头无非缺少一种东西,童心,无争的价值观。而翻开《上学记》,才知道作者絮叨一番,是把人生最美好纯真的时光展现出来,耄耋之年童心犹存,乱世之时读书犹乐,这是一个时代的痕迹,也是一代人的追求。
在中国最为内忧外患的近代史时期,读书不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乱世之道,读书人尚不能自救,更谈不上有好的环境研究学问。然中国就是在此段时间,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人才的培养都称得上成果辉煌,不下今朝。何兆武先生的求学史足可见证这段时期中国的教育变迁和学术之风,从他的眼中我们也窥见一些历史人物或当世名人的印象,让人不禁慨然和敬佩。
读书就像旅行,随书而至,而战争中却是随枪炮声走。先是华北事变,离开出生地京,南下南京,因此读过南北师大附中,南京失守前,再下老家湖南,最后随着考上联大在昆明,此番不断南下,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溃败,也表现国魂未断,中国文化的守望者在,中国就不会灭亡。
对于何兆武老先生来说,平生读书最美好的岁月只有两度,一次是从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另一次就是西南联大的七年。他回想道:1939至1946年,我再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读过四个系,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一声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多真挚的感慨,联大8年的历史,何先生近乎在那里度过,那段岁月,我们翻阅其他史料传记都会有一种向往,都会有一种疑惑:是什么能让一群人在面临沦陷的国土边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严谨的学风,培养一大批祖国的栋梁和世界著名的学者,是什么能让遭受饥馑和恐慌的年代有如此乐观豁达的精神,去探究学问,追求真理?也许是乱世中的思想管制真空,也许是为国存脉,立志报国的赤子之心,也许是读书明理,对民主自由的渴望,这一个个宏观的逼迫都不如何老先生的动机:读书。他多次谈到,政治是黑暗的,肮脏的,远离政治不仅是父母对他的要求,更是他的本性使然。对于政治活动他不会参与,但救国活动他会参加,这就是他对爱国和政治的区别。那个时代不能不讲政治,而他却是本真之人,厌恶政治,对搞运动的同学冷静旁观,对于那些品学兼优的老师和同学十分钦佩,也留下了很多读书的思考。“读书不一定有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我总觉得,有此等高洁的读书观,此书不枉名为《上学记》。


《上学记》看完以后,我老有种感觉萦绕很久,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怎样说都跟我感受到的不太一样。怎么说都只是一部分。今年,从一个大企业里辞职出来,做一种接近公益性的工作,从那种凡事都求利润回报的气氛里脱离出来;周围的人更加多样化、思想更加自由,这些,可能都促成我在这个节骨眼上读这本书会更加有感触。当然,在这同一个节骨眼上,我还在读唐德刚的《胡适杂忆》,还看了Sue Williams的三部曲China, A Cen***y of Revolution,这些片段、字句,都不断在互相冲撞,让我这些天颇不平静。
  
  这本看似散乱的访谈书,其实一直围绕的是两个主题,就是“自由”和“幸福”。何兆武不止一次的说,幸福感有两个前提,一是觉得整个社会会越来越好,二是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好。他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正是战乱不断,可是,大家的情绪都很好,总隐隐约约觉得,战争一定会结束,战争结束之后,一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另外他还提到他与生平很佩服的王浩争论幸福的问题,幸福不是happiness,而更接近于blessedness,并且,不经过怀疑、拷问和扬弃的信仰也不是幸福,必须是“通过苦恼的欢欣”。这一次是他说服了王浩,心里很高兴。他提到说,王浩一生都为了解决“人生的问题”,也就是找出生的意义,所以学了哲学,但是,他到最后也没能回答这些问题。在海德堡,他一个人去走了“哲学家小径”,问什么感觉,他回答:From Nothing to Nothing.
  
  很巧的是,前一阵AG准备他的系列讲座《吉他上的巴洛克》,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艺术来看,很多人推测那时的人们幸福感是比较强的。至少他们是在非常努力的追求“快乐”,也不乏怀疑和扬弃。那时的特点也是战乱不断,“宗教、科技、阶级、政权,一切都在重新洗牌之中,没有安全感”。同时,人们也可能隐隐约约觉得未来是更加美好的吧?
  
  照这么分析,恐怕现在的人们普遍缺少幸福感。从整个社会来看,人们超英赶美的热情年代早已过去,邓小平当年提出的“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种鼓舞人心的远景目标,已经渐渐失去了鼓舞作用,人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出现的问题上,很多问题是非常深层的,还看不到解决的办法。恐怕很多人心里,并不觉得整个社会会越来越好。从个人来说,努力上班挣钱,买房买车,能带来多大的幸福感呢?很难说。过去房屋产权70年,人的一生,除去婴幼儿和老年,有效的人生还不到70年,不过是个租户,物质上的满足是很难给人带来幸福的。精神上呢?如果没有言论和思想的自由,谈何得到幸福?尤其是,如果看不到有得到自由的希望,如果看到大部分的人们是愚蠢和低俗,谈何幸福?或者再退一步说,如果人们就是愚蠢、低俗和短视,天晓得,他们是否能得到幸福?
  
  另一主题词,就是自由。学术的自由 ,思想的自由,生活方式的自由。过去中国的文士,都是有些劲儿劲儿的,不修边幅,“犬儒”的很。书里写刘文典见到蒋介石的时候,蒋说,你就是刘文典吗?他回敬一句,你就是蒋介石吗?结果被关起来了。不过,这都没有关系,像北大的兼容并包,还有西南联大这几年,都是知道你厉害就请过来,你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没有条款限制的。学生也是爱学什么就学什么。所以那时候出了一批特别耀眼的优秀人才,后来再也没有过的。想起胡适说,“没有学术自由,哪里谈得到学问?”唐德刚试探的问,至少可以搞点自然科学,胡适有点蛮横的说,“自然科学也搞不好!”
  
  书里提到,建国前的图书馆,不论大小,都是可以自由进去翻看,非常方便。后来,他一个搞研究的老先生,还不能允许到里面翻看,而且,借阅台湾书还要写个申请让党委批。这样,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建立很多屏障,知识的自由传播被屏蔽之后,我们渐渐的落后了。互联网万岁,google和维基万岁,向盗版碟商致敬!不过,就像那次梁文道说的,我们被切断这么多年后,我们视野和脑海能够想到的,去主动搜索的,已经被规定,尽管我们可以获取我们想到要去获取的,但那些我们从未知道的呢?
  
  这本书的执笔文靖,是研究生时的同学。平日来往不多,只知道她是哲学系,好像是搞思想史的。毕业后,她去了三联我简直羡慕极了,我高山仰止的一帮人,沈昌文、董秀玉等,对于她来说都是熟人,还有这种连续两年去采访何先生,跟一个这样的老人聊天,如果我也能做这些,简直就别无所求了。
  
  她这次写的后记,于我也感触很深,读到“梨子和坦克”的故事,我也几乎要落泪。我们这一代人被人说应该是最幸福的,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快乐。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到长大后面临的环境,都决定我们这一代是非常功利的,非常被动的,


正如编辑所言: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个人前途的光明、美好,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个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此书送给古稀之年的父亲,边读边忆那段真实的历史。


何先生的“半生日记”,追忆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风貌,给我的触动很大。特别是西南联大的七年,物质是极其匮乏的,但他们精神却很充裕,“自由而散漫”,正如何先生所说的“那是自己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上学记没有讲述1949以后,也许是社会发生了翻天腹地的转变,自由,民主早已被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要他们彻底的否定过去,否定自己,从精神到肉体接受双重的改造。运动一波比一波来的凶猛,有人选择了死亡,有人选择背叛自己的良心,更多的人用其半生经历了精神的幻灭。。何先生不愿更多的提及。。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爱是人类最本原的道德,而这一场又一场的运动,意义又何在呢?


我经常感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家最为幸福的时代,中国的各个哲学流派几乎都起源于那个时代。或许是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日子,更能激发人们对生命本源的思考,但我想“自由”也是至为重要的原因。那个时代,当权者们忙着去争夺地盘,无暇顾及思想统一的时候,才能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辉煌景象。此次读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掩卷之时,想起西南联大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却培养了那么多20世纪中国最灿烂的学术巨星,“自由”二字只怕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毕竟个人的独创能力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西南联大就是由于躲在国民党思想统一的鞭子难以企及的昆明,才能在夹缝中生长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每当遥想那个校园,我常生出“虽不能及,心向往之”的感慨!
这是一本好书,在平凡的叙事中,引发我许多的思考。期待何先生的《上班记》。


这是一本珍贵的口述回忆录,讲述了作者读书期间接触的师友及经历的事件。
作者中学就读了北师大附中和中央大学附中,西南联大本科和硕士(未完成),都是中国当时最好的中学和大学。同学还是大才子,老师是大学者。
之所以珍贵,一是所回忆的人都是名人,亲历的都是有影响的事,叙述的都是史料。
二是作者以中正平和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人和事。比较客观公允。既无溢美之辞,也不大加鞭挞,并指出某些作品和报道的不实,还历史本来面目。
三是作者勤奋学习,经历动荡年代之后,娓娓道来做学问的方法,对政治、政党的看法,像拉家常一样微言大义,阐述对学问、事业和幸福的观点。
四是作者揭示了西南联大出成果的原因: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不受政治钳制。如今,这样的自由的环境没有了,这样的品学兼优的人才也没有了,这样朴实的风气也没有了。很多人追求的是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快乐,对内心幸福的追求。羡慕那样的年代,也仰慕那时的人才,渴望那样的环境和氛围。
斯宾诺莎说过:“不赞美,不责难,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这就是历史学家的立场,纵观这本书,基本做到了。
非常期待作者的《上班记》尽早付梓,也许里面有另一面的精彩展现。


何先生将那时产生大师的原因归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薄弱。很有趣,他说,正是因为清末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地方军阀没有完整的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控制,所以学术较自由,思想较宽松,学校能自治。清末民初的大师都产生于北京、上海,由北洋政府或洋人控制,那些地方思想较活跃;30年代国民政府虽名以上统一了,但华北地区是日、奉、国民政府的缓冲地区,实际由当地军阀控制,因而,清华、北大的内思想、学术的发展较少收到制约。而国民政府实际控制的江浙一带,思想控制较严,学术质量不及北方。至于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落脚地特意不选在成都、重庆而选在云南,和这些大学的实际控制者极力回避国民政府意识形态控制有一定的关系吧。而学运往往都是在这些地方产生的,如一二九运动、反饥饿,反内战等等都产生于此,而国民政府能控制的地方则不易起事,即使闹事,也很快会被平息下去的。
  实际上,通过何先生关于大师产生的背景,我们似乎感到何先生实在控诉苏俄政权对中国的祸害!国民党和CCP都是以俄为师,只是程度不同,技术有高下而已,都是控制人的意识形态的,后者比前者更甚!中国的文化受专制政治的影响,逐步走向衰弱,大师们逐步走向凋零!甚至,革命也吞噬自己的孩子,何先生的三个姐姐放弃学业,投身延安的革命圣地,最终,一个疯了,一个自杀,一个被迫害致死。
  革命如何对人性摧残,可能是何先生下一步回忆录《上班记》的主旋律吧,期待中!


西南联大,在我心里一直都当做传奇。学校中的很多人物,在后来日子里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学术的走向。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大可能再有哪个学校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前段时间读的钱穆先生的几本书,就是他西南联大期间编撰的教材。今天读来,仍然能感觉到观点的独到和特有的深刻。这本书,主要是何兆武老人的一些关于联大期间求学的回忆。作为一个知名学者,放下学术,耐心的和后辈讲述着过往已久的故事,平和而慈祥。整本书散发出特有的宁静,这是我现在求之而不可得一种心情。评论到一些名人时,老人往往显出一些天真、任性,多年的小事仍旧记在心里。让人更觉这位老人的可爱。书中提及当时的教育制度,对今天我们教育产业化的时代也可提供很多教益。饭吃不饱,飞机在天上轰炸,我们能搞出能得诺贝尔奖的基础教育。生活条件好了,和平了,诺贝尔奖却好像越发高不可攀。这也许是我们做教育制度改革的领导们该好好思索的问题。书中对教育制度的多次提及,也许也寄予了老人对今天教育的深深期望。推荐读这本书,相信大家都会感觉有所得。


《上学记》看完了,心情很复杂:1.老先生不容易,青年时代颠沛流离,物质生活方面,挺艰苦的;2.老先生挺幸运,在对知识最渴求的时候,能受教于诸位大师,哪怕是得不多多少真传,本身这种求学经历就价值巨大,可以作为另一种收获,有积极意义。那么,对于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来说,“上学”作为一个人生阶段,意味着什么呢?又能得到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反而不是习得了多少艰深的知识,而是建立了怎样的认识,怎样的世界观、价值观。而这些东西,现在的学校是不教的。广大的学生,如果有一点这方面的渴求和向往,那就对不起,只能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上学记》这类书的意思所在。最后,顺便说一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新颖、朴素,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但是还有点儿小小的缺陷:容易开胶。封面和书脊是粘在一起的,我没有用多么大的力量翻,就让它们“离婚”,搞得我很羞愧,又用胶水来回涂抹,把它们粘好。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讲述了自己三段求学经历,最引人入胜的自然还是对西南联大的回忆。求学时代的经历,养成了这一代知识分子“把名字写在水上”的恬淡人生态度。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让几代人困惑。大师是怎样产生的?自由的西南联大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个几乎无法被超越的高峰,重温那一段历史,可以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启示。


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这本书进行评论:
1.何先生从西南联大毕业,因此书中回忆了一些我们熟悉的一些人的事情。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名人的另一面,感觉到了活生生的人的存在。比如吴晗、杨振宁等。
2.何先生回忆了民国的读书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他受到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当然这种自然的教育可能不是任何阶层的孩子都适用。但是让孩子自由成长的道理却是值得提倡的。
3.看似很多名人的“八卦”消息,但是其实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
最后,祝何先生寿比南山!


机缘巧合之下,在图书馆借来消遣的一本书,却未曾想竟受益颇多。何兆武先生的这本书不仅回忆了自己求学成长史、在西南联大的老师、同学,让人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校园环境,更谈到了自己对于艰苦环境下西南联大人才辈出的原因探究,同时何老的字里行间还表达了自己达观的做人心态。一本好书,不是传播了多少新知识新理论,而是引发读者多少新思考新心态。《上学记》就是此等好书。


这本书是我们十分牛逼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建议我们看的。
真的看完后感触颇深,在那个战争的环境中,一个不时被飞机轰炸的昆明,有这样一所联大,里面走出来的是这样的一位位明日的学者。当时的环境不像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禁锢了我们的思想,禁锢我们与囚房般的教师和学校中,只有被不断的灌输,没有亲身的实践。当时的环境真的是可以塑造大的人物的,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说出来,都可以真实的去做一做。真想回到那个时代啊。
真的很适合学生,特别是老师来看一看。


这本书是我先在当地新华书店看到之后才到当当来买的。但那种看也是草草的扫几眼而已,当时的感觉是“这应该是一本描写旧时学堂上学光景的书”(我个人对校园十分留恋,所以也喜欢一切和校园人,校园事的文学或文艺作品)。但是当我拿到书之后,在细细的品读的过程中,我才惊喜的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讲述自己学习经历的书,书中口述者何先生通过自己在特定年代、特定的经历讲述了对人生的看法、对世界的认识、讲述了人生大道。而且书中除了何先生的口述整理之外,还加入了作者自身对于何先生交流过程中的感受、收获。读这本书,就感觉自己是在和这位我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大家进行精神交流一样,感觉非常兴奋。而且书的写作形式是口述整理的方式,也十分浅显易懂,没有其它谈论人生大道的那些学术文章的晦涩感,让人易读、易懂,受益匪浅。在看书的过程中,我遵循了“不动笔墨部读书”的教诲,在书的眉、脚、夹缝间记下了自己合计大约2000多字感受。个人强烈推荐喜欢探讨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才是快乐、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融入这个世界等人生大道问题的朋友读一读。


《上学记》如果配合着《燕园问学记》一起看就好了。后者是前北大中国哲学系的著名教授陈来先生写的。都是对年轻时期求学生涯的回顾,对师生情谊的念想。
一直以来我都始终认为,中国有两个最好的时期,一个是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还有就是八十年代百废待举、改革开放初期,他们一致的地方都在于每个时期都是外来思想涌入与本国思想交融的历史时刻,文化界、知识界的精英们,他们一次又一次站在历史的起点上,为民族危亡奉献出他们能够做到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西南联大自由的治学环境。不想现在动辄就是党委 团委。管天管地。啥都管。


因为最近对西南联大的历史比较感兴趣,先读了《未央歌》,又看了这本《上学记》,对上世纪的“天之骄子”有了些许了解。很不错,值得一读。


何先生的《上学记》,生动活泼的记录了先生年轻时求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民国时的部分历史。这段历史不似教科书中交给我们的那样,但读来感觉特别真实。个人的视角,或许偏颇,但众多不同的视角,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切入点。
先生在叙述上学经历时,同时融入了生活的感悟。所谓个人的希望,一是基于社会的大环境,二是个人的良好愿望。没有充满希望的大环境,个人无论如何再努力,可能也无法达到希望的高度。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下的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是本不错的书,我会读第二遍。


看到简介的这句话,当时就莫名地感动了。读罢全书,被作者描述的联大学习情境深深吸引。渴望像那样的学习环境,一群挚友为一个问题争辩得面红耳赤;不被所谓必修所束缚,喜欢什么就去听什么;没有就业包袱,一心读书只为爱国。他们那辈人,哪个不是我们的榜样!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尤其是像我这样有点西南联大情结的人,这本书真是喜从天降!


这本书比较有意思,可以了解到民国时期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些情况。读了此书,最大的感触就是觉得中国现时的教育比较起当时,没有进步,反而大大退步了,一,当时很多教师从欧美大学毕业,教书时薪水不低(就平均而言),不需为评职称“刻苦”写论文,能够集中精神上课;二,学校没有用“统一”观点进行管理,教师可以自选自编教材,甚至直接选用美国原版教材,教师上课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学校对教师的干涉较少,充分保障了“学术自由”;三,学生阅读面很广,古今中外涉猎广泛,甚至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版教材(试问今天的大学生有几个看过或看得懂),虽然没有四六级英语或者托福、雅思考试,但是学生英文水平很高,听说读写样样行。看了这本书,让人觉得唏嘘感慨:在当时社会时局不稳、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居然还有这么好的教育。今天看看我们的学校提供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落后的教育理念,僵硬的教育方法,陈旧的教育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不是越学越好,而是越学越呆。甚至,教育在今天已沦为很多人谋利的工具。已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了解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


很喜欢,关于对读书的观点特别认同,读书就是带给我们美好的精神享受。


一直都对西南联大很好奇,甚至带点向往。这一次多少满足我了解的渴望。看完,对自己的大学以及教育多了很多反省和思考。


用了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感觉那个时代的读书氛围和我们现在确实很不一样。很羡慕那个时候读书不具有功利性,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这本书是家里领导推荐的,她说向往那个自由,又有真正大学大师的时代。买来一读,果然让人耳目一新。虽然面临战争的创伤和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环境,但是教育依然是受到如此重视,有书读绝对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大学不同院系可以相互串烧聆听,教授们可以发表不同见解,学生可以因时而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甚至改专业。大师们虽持不同政见,但是不影响学术的传播,不影响学生的自由成长,让人顿生向往。那个时代虽然物质贫乏,但是精神富足。对比当今,学术腐败,抄袭成风,大师陨殁,砖家横行,简直是对大学神圣殿堂的玷污,唉,感慨良多啊。


非常想穿越到30年代上西南联大,那些大师的风采,只能在字外慢慢品评,在心里渴求。好书一本,值得拥有!


这本书的质量真的好,完全跟正哪一样啊,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看的,看了以后觉得很有用,对自己读书的状态很有帮助,推荐大家看看


西南联大的自由很是让人向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这么一群可爱的教授与学生,实在是让人值得骄傲。


很好,早就想买了,了解西南联大。理解那个时代的学术


何兆武爷爷的故事差不多已经咀嚼完了。个人对历史绝缘,一开始读的时候被里面的人名、地名弄得头昏脑胀,但后来读着读着却慢慢喜欢起来,难以释手。品读此书成了睡觉前的不可欠缺的程序。在一个个静谧的夜晚,抚着安寝前舒适的状态,翻开书一幕幕历史重现在你眼前,绝对的精彩绝伦。
何兆武爷爷跟我们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是教科书里没有历史侧面。在讲述一件事的时候常常带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我看来,他的为人处事都有一定的“中立性”,对事不对人。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不管从“历史的侧面”还是他的“世界观”,本书都是有值得一品的地方。喜欢中央台的《口述历史》栏目,喜欢听历史老人说故事。如果能像听周有光、侯波一样,看着他亲善慈祥的面孔,听着他亲口叙述一定更有味道呢。
一家之言自是难以服众的,但是那么多人都推荐的经典必有其可贵之处,而我所见尚且浅薄。我只想说,经典的东西,希望一家共同来分享!


本人对西南联大非常向往,对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非常敬佩,因而才产生买此书的想法,为的是能对这一段往事有所了解,现在书已看了三分之二,个人觉得作为回忆录写的还是很错的。


在三联出版的这本《上学记》修订版(2011年6月北京第十四次印刷)中有何老的“修订版序言”,其中至少有三处错误,都误将“文靖”写为“文静”,因为在书的封面和书的倒数第二页都写有“文靖撰写”字样。可推知这篇序中是写错了的。但是瑕不掩瑜,书中的妙处自有方家评说,这里不再啰嗦。希望以后再版时注意一下,改正之。


《上学记》看完以后,我老有种感觉萦绕很久,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怎样说都跟我感受到的不太一样。怎么说都只是一部分。今年,从一个大企业里辞职出来,做一种接近公益性的工作,从那种凡事都求利润回报的气氛里脱离出来;周围的人更加多样化、思想更加自由,这些,可能都促成我在这个节骨眼上读这本书会更加有感触。当然,在这同一个节骨眼上,......


属于大师们的时代,和他们上学读书的故事


跟西南联大相比现在的大学还能称为大学么?


这本书很有意思,语文老师推荐的,对于西南联大的很是向往啊


理解西南联大,看那时的学术风气


小时候就经常听爷爷讲他年轻时的故事,让我浮想联翩。读了这本书又勾起我对爷爷的怀念。从何爷爷的口述中,我更多的了解到那个年代的事情,也对那段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书名《上学记》不如改成《听何爷爷讲那个年代的事》


借阅过,写得非常棒,西南联大的历史,历历在目,很好,买下来收藏。


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这与我们课本上学到的历史完全是两码子事。而且我们有了一个平等的视角来了解当年的那些大师,这个年代的人已经不多了,尊敬和珍惜他们吧。


何先生的一个重要的读书理念是自由,上一个世纪前半叶能够出现许多大师靠的就是自由,各个流派各种思想纷纷呈现,是又一个学术高潮,许多重要的大师级人才都是这一时期出现或培养的。解放后一党执政,禁锢思想,教育上更是一个思想统治,没有思想自由,只培养了一些庸才,而不是通才,许多人在国外就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留在国内的就荒废了,近年思想有点放开了,人们又向钱看了,功利心又重了,浮躁了,许多学者也成了文抄公了,缺乏开创性的,还得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历史是自由人的自由事业,然不管自由人还是非自由人,最终都像水一般的流逝了。
或许,生活的意义只在于过程的优雅与淡薄,以及优雅与淡薄随之带给人们的美好回忆与体验。
至于人们的诸种执着,在历史过程之中,终究不过是水中之月吧。


老人家好像并不介怀。我却很纠结。我们本来也可以这样读书的。


对西南联大比较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内容还行,静雅思听上有书的音频资料


一本珍贵的回忆录,对于了解西南联大很有帮助


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书了,真正看看那种旧时的读书时光。


老先生,讲一些当年事,不急不缓的,文字和态度出奇的平和豁达。因为嫉妒,读罢也曾试想,这些不激进、不浮躁乃至不肯急功近利,是否都是老人的专利呢?答案当然是否定,因为也不是每个老人都能做到。而且,那个时代的人肯定也有过许多挣扎,战争时代乃至文革时代,人的挣扎恐怕比今天酷烈十倍,不过由一个有智慧的老人讲起,痛苦都淡去了,世间百态方显得有趣起来。
是否人生几十年,最终都会迎来这份豁达?大概还要一步一步自己去走才知道,今天借一位老人的视角去看看生活,再看看自己,有一种为自己微微松绑了的感受。


好想买原版,可以是修订版,大家风范,值得收藏,从不同角度让我们了解了那一个动荡年代的历史


何兆武老先生著作等身,但不是体制内炙手可热的专家,所以能够平心静气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体制内的人写书,有时身不由己,不见得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何兆武老先生只谈自己的认识,这才是他自己真实的历史。在别人眼中,未必是这样,但是只要说真话,这就是最可贵的。这就好比我们今天看现实,实际上,有很多事我们也未必知道真相如何,但是我们可以谈我们的看法。希望能早日日看到先生的《上班记》,是不是因为因为某些人和事,现在不便于发表?没关系,虽然想着早一点儿看到,但是我愿意等!


书值得五分,这本书值得我们现在浮躁喧嚣的一代好好看一下,看看那个时代真正好学之人是怎样的,也应该让社会知道真正的学者是怎样的。这本书纸质是新的,可是侧边很脏,这一点我很不满意。侧边就像是在土里滚过一遍一样,对于想保持的人来说,这是遗憾啊~


读罢,不得不羡慕作者读书年代那浩瀚的书海和自由的空气,给了年轻的心驰骋的机会,但也暗自嗟叹于自己读书的年代,书已经不像书,对知识的追求已经不知抛到脑后哪去,不得不可怜可悲。


这次买了好几本书,这本最满意,信息量很大。有许多有意思的人和事,和官方的历史不同,更鲜活更客观,文笔非常好,没有让人觉得厌烦无趣的段落,感觉很真实。有一点很有意思,我总以为现在的课业重,没想到几十年前就是这样。我太崇拜老一排的知识分子啦,比起如今的大学生,我指的是一本的,素质高太多,而且也会生活,思维开阔,眼光远大,志向坚定,今日之中国就是托这批人的福崛起的。


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读了真正学者的东西,才知道大家如何成为大家的。只是磨难多了,时间长了,成本高了。境内境外两重天。成学者难,成大学者更难,成真正的在学者难上加难!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一个大学真正应当拥有之精神?何为大师?人应当怎样活着?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人生应当怎样度过?
——这是本书留给我的思考,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思考!~


刚刚看过这本上学记,对过去的历史又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每一个人就是一段历史,呵呵,我很喜欢,写的非常好!


很喜欢三联新知书店出版的图书,根据介绍买了这本,确实是好书,读之受益匪浅。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写了1921年出生的何兆武先生求学经历,从中了解到了1920-1950之间真正的历史,和教科书上市有很大区别的,很真实。当然,主要是描写何兆武在各个学校求学的经历,了解了解放前中午教育的状况,当时的教育风气、思想自由程度远非今日的应试教育所能及,所以那一代的大家辈出,思想照耀了上个世纪,并继续在21世纪的今天给我们以光明。
总之,好书,建议喜欢看有思想的、喜欢历史的朋友仔细看看。


《上学记》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特别是象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批人读了使你看问题、做事情更能清醒和理智,使自己更加成熟。


上学是我目前的常态,从《上学记》中了解了上一辈大师的求学历程,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写的挺好玩的,向往当时的学习环境。看完这本书后,突发奇想,拉着我女朋友按照书中的记叙方法也口述了我的小学至高中学习的往事,感觉真的好幸福,好怀念啊。有兴趣的同志也可以试着回忆一下,绝对收益匪浅!


非常美好的一本书非常感慨


何兆武先生的 上学记,一窥大师的求学生涯。本书的封面很有特色,值得完美观赏。


内容非常不错,像回到了那让人神往的八年联大,更接近那个年代人的思想


《上学记》这本书很有趣,很易读,可以一口气读完。书里描述的人和事都很有趣。


看大师如何读书


原来当年人家是这么读书的


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上学者”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读完全书,感觉当代之大学与往日之大学相比,无论教师、学生、风气都差了许多,许是现在上大学要比以前容易多了,现在的学校教学死板,拜金主义,老师学生也是无心做学问,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也就不奇怪了。


喜欢传记体的书,可以通过他人的眼光来了解历史看待人生。而且看得出来,在提到一些人一些事的时候,何先生和作者都在极力保持一种中立的的态度。很羡慕三四十年代的大学生,院系里的教师教授在现在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了,那么在当时学生们经过的该是多么华丽的思想熏陶呢?书中写到的何先生自己的思想感悟很宝贵,谢谢作者啦。


我在浏览中科院的首页时,看见她的院长推荐了这本书,于是我就在当当网上买了,我花了一天半的时间一鼓气看完 ,怎么说 呢 相当棒!我看后真的觉得是一本好书。


很能产生阅读快感的一本书,读完不禁又购入何老的2本书,期待中......读完,感到现在的社会和教育体制相比书中那个年代的社会和教育,浮躁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内容,以前是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中看到这本书,一直想看,看了之后非常喜欢,历史沉甸甸,让人更加珍惜!


很棒的一本书。尤其是作者对于个人幸福的定义。使我对于建国之前的人和事更加有兴趣。值得一读。


我原本是纯粹的理科生,对政治历史地理之类的完全一窍不通,这也是我最大的遗憾,读完此书,感觉还可以读更多的书,让我了解不同年代的人和事,还可以看看历史、哲学类的,可以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


一本值得所有教育者及外行的教育管理者一读的好读却引人深思的书,让学生、学习、学术回到自由,“钱学森疑问”或是解决之时。


人类社会的前行并非总是火与剑,平静生活下的优雅、恬美,亦是历史的美。


很值得读,比我想象中写的好,对了解那一带人帮助很大,书中总提到的一句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国文功底不好,学的不扎实,看的汗颜,我们这代的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古文的基础,看完这本书,越发的坚定了我看古文的决心。


读时大呼过瘾,读后收益非浅,跟随大师的回忆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历史的真貌再现眼前.很想再回味.


看过去的人怎么上学


老先生上学的经历很有意思


这本书已经看完,至少80%的还是不错!估计上班记更好


很久没有完整看完一本书了。这是一本好书 语言平实 脉络清晰 通过阅读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幸福与自由


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尤其是想了解那段时期故事的人,或者同时代的人想回忆那段曾经的生活。


何老先生的故事带我们这些年青人走进了民国年代,读起来很真实,很有收获。平常休息就拿出来翻翻。已经买了三本了,这次用来送人,不过感觉修订版和以前的没什么差别!


现在人们开始怀旧了,民国的好多人和事情慢慢为大家所知。这本书就讲述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值得我们思考。


我很喜欢这本书。平实、真实地讲述自己经历的过去,这只有大师能够做到,这种讲述使我们能够了解到过去。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太多的人想告诉我们被扭曲、被概念化的过去。还能看到这样的好书吗?


如果你对幸福的定义有所困惑,如果你对现实的残酷还不能接受和预测,如果你对二十世纪初中国学子的心境想要了解更多,请你听听何前辈的述说,他们的际遇与选择,定能启迪你,激励你,看看吧,非常不错


很久没这么认真的读一本书了,也是很值得认真读的一本书,期待能看到上班记


即便是40不惑,文史足用,读了这部书仍然感觉有收获。初读感觉语言有些太口语话,似不够简练,读完发现也许这正是本书的特色。


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通过苦恼的欢欣 看到这句话,就动容了。大家风范,不得不读。


五四时期的那群人物总让人感觉神秘。本书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描绘了金岳霖、冯友兰、杨振宁、王浩等人,让读者对这些人的印象清晰起来。尤其是杨振宁在茶馆里所说的那一番话,读来令人振聋发聩。


三联的书一向质量有保证,每一本书都做的那么精致。内容上自然不用说,何老资质和经历无需置疑,他们本身就是历史。这是一本关于旧时代学生生活的书,想要了解那个年代人的生活的人可以一看。


在书中寻找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值得一读。


感谢老先生告诉我们他亲历的历史,真实的历史。读完此书后,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熟知的大师们能出现在那个战火纷飞、内忧外患、物质匮乏的年代,而不是在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年代,包括当今物质极其丰富的年代,教育失去了自由,何谈培养大师?期待老先生的《上班记》出版。


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这是我买的第2本了,第1本因为朋友喜欢被拿走。文字平实,让我对那个精神学术自由的年代神往。


一个真诚的老人,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原来是如此地鲜活可爱。


听睿智的老人回想自己的生活,夹杂个人对人生的理解,真的很棒!也很理解解放后的还没出版,但也说明老人是负责任的,既然还不能说,那就先不说,强过瞎说!
谢谢采访者!


嗯嗯 最喜欢的版本 纸张印刷不错 看起来很舒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