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
2010-4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奥)斯蒂芬·茨威格
482
舒昌善
无
我从未把我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至醉心于非把自己一生中的故事向旁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许多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祸与磨难。我之所以让自己站到前边,只是作为一个放幻灯的解说员;是时代提供了画面,我无非是为这些画面做些解释,因此我所讲述的根本不是我个人的遭遇,而是我们当时整整一代人的遭遇——在以往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代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样命运多舛。我们中间的每个人,即便是年龄极小和最无足轻重的人,在他心灵深处都曾被我们欧洲大地上几乎无休止的犹如火山爆发般的动荡所震撼过;而我知道,在这千千万万人中间,没有一个人具备像我这样的优越条件: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身处世界动荡最剧烈的地方。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1881年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早年求学柏林和维也纳,初时作为诗人和翻译家,继而作为传记作家而为人所知。茨威格交游广泛,两次大战期间生活在萨尔茨堡,享有文学盛名。1934年纳粹崛起后流亡英国,之后曾在美国短时滞留,最终定居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尽。本书写于1939—1940年间,于1944年出版。 舒昌善先生所译《昨日的世界》,199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并于1992和1996年重印。2004年,该版本被广西师大出版社纳入“影响过一代人的书”系列。此新译本是以德国费舍尔出版社版为底本,在原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校订和修改工作,并对书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补充了大量注释。
斯蒂芬·茨威格(1881一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鼓吹欧洲的统一。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序言太平世界上个世纪的学校情窦初开大学生活巴黎,永远焕发青春的城市我的曲折道路走出欧洲欧洲的光辉和阴霾1914年战争爆发的最初时刻为思想上的团结而奋斗在欧洲的心脏重返祖国奥地利又回到世界上日落西山希特勒的崛起和平气息奄奄译者后记
这种太平的感觉是千百万人所梦寐以求的财富,是他们共同的生活理想。唯有这样的太平世界,生活才有生活的价值,而且越来越广泛的社会阶层都渴望着从这种宝贵的财富中分享自己的一份。最初只有那些有财产的人为自己遇上这样的太平盛世而庆幸,但是后来渐渐扩大到广大群众。于是,这个太平的世纪便成了保险业的黄金时代。人们为自己的房屋作了防火和防盗保险;为自己的田产作了防雹和防灾保险;为防意外事故和疾病作了人身保险;为自己的晚年买好终身养老储备券;同时在女孩子的摇篮里放上一张保险单,作为将来的嫁妆。最后甚至连工人也都组织起来,为自己争得了一份合理的工资和医疗保险;佣人们为自己储蓄了老年保险金和预先存入一笔自己身后的丧葬费。只有那些把未来看得无忧无虑的人才尽情享受眼前的生活。在这种以为能阻止任何厄运侵入自己生活的深刻信念中,包含着一种巨大而又危险的自负,尽管生活的态度十分克勤克俭。19世纪在自由派的理想主义之中真诚地相信自己这个世纪正沿着一条万无一失的平坦大道走向“最美好的世界”。人们用蔑视的眼光看待从前充满战争、饥馑和动乱的时代,认为那是人类尚未成熟和不够开化的时代;而现如今,只需要再用几十年的工夫,一切邪恶和暴虐就都会被彻底消灭。对这种不可阻挡的持续“进步”所抱的信念是那个时代的真正信仰力量,人们相信这种“进步”已超过相信《圣经》,而且他们这样的神圣信念似乎正在被每天每日科学技术的新奇迹雄辩地证实。事实上,在这个和平的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普遍的繁荣变得愈来愈明显、愈来愈迅速、愈来愈丰富多彩。照亮夜晚街道的,已经不是昏暗的灯光,而是耀眼的电灯。从主要街道到市郊的沿街店铺都散射出迷人的新的光辉。人们已能用电话进行远距离的谈话。人们乘坐的车辆已不再用马匹拖拉,而是以新的速度在飞驰。人们已实现了伊卡洛斯的梦想,能在太空翱翔。舒适方便的设备已从高贵的府邸进入到市民家中;水已经不再需要从水井或者从水渠里去提取;炉灶生火也不再那么费劲,到处讲究卫生,已不再满目肮脏。自从用运动锻炼身体以来,人们变得愈来愈漂亮、愈来愈强壮、愈来愈健康。畸形残废、甲状腺肿大、断肢缺腿的人在街上已日益少见,而所有这些奇迹都是科学——“进步”这个天使创造的。社会福利也在不断前进:每年都赋予个人以新的权利;司法愈来愈温和与人道;纵然是一切问题的问题,即广大群众的贫困问题也不再显得无法克服。愈来愈广泛的社会阶层获得了选举权,从而有可能通过合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社会学家和教授们为使无产者享有比较健康乃至比较幸福的生活状况而竞相出谋划策——因此,这个19世纪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不胜自豪,并觉得每隔十年就会更上一层楼,这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人们不相信还会有像在欧洲各族人民之间发生战争这样野蛮的倒退,就像不相信还会有女巫和幽灵一样;我们的父辈们始终不渝地深信宽容与和睦是不可缺少的约束力。他们真心实意地以为,各国和各教派之间的界限与分歧将会在共同的友善中逐渐消失,因而整个人类也将享有最宝贵的财富——安宁与太平。那是被理想主义所迷惑的一代人,他们抱着乐观主义的幻想,以为人类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导致人类的道德同样迅速的提升,而在我们今天把“太平”一词早已作为一种幻想而从自己的词汇中抹掉的人看来,那是十分可笑的。由于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新的20世纪里已学会了对任何集体兽行的爆发不再感到惊讶;由于我们等待着在未来日子里还会有比以前更加臭名昭著的一天,所以我们对人的道德的可教性抱着怀疑态度。我们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的正确。他看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无非只是薄薄的一层,随时都可能被潜意识的破坏力量所冲破。想必我们这一代人已渐渐习惯于生活在一个没有立足点、没有权利、没有自由、没有太平的世界上。我们早已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摒弃了我们父辈们的信念——他们相信人性会迅速和不断提高。鉴于一场将人类上千年的努力毁于一旦的灾难,在我们这些得到惨重教训的人看来,我们父辈们的那种轻率的乐观主义十分迂腐。然而,尽管那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却也是我们父辈们为之献身的高尚和美好的幻觉,比今天那些惑众的口号更有人性和更有益。所以时至今日在我内心深处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那种幻觉,虽然我对此已有充分的认识和完全失望。一个人在童年耳濡目染的时代气息已溶入他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不管现在每天在我耳边聒噪的是什么,不管我自己以及无数和我命运相同的人经历过怎样的侮辱和磨难,我仍然不能完全违背我青年时代的信仰: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挫折,总有一天会重新好起来。纵使我们今天怀着惘然若失、一筹莫展的心情,像半个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我依然从这深渊里不断仰望曾经照耀过我童年的昔日星辰,并且用从父辈们继承下来的信念安慰自己: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倒退有朝一日终将成为仅仅是永远前进的节奏中的一种间歇。在巨大的风暴早已将太平世界击得粉碎的今天,我们终于明白,那个太平世界无非是空中楼阁。然而,我的父母生活在那座空中楼阁里,就好像住在一幢石头房子里似的。从未有过什么风暴或者仅仅是一股强烈的穿堂风闯入过他们温馨、舒适的生活;当然他们当时还拥有一种预防风云的特殊手段:即他们是有钱的人,他们正在渐渐变得富有,甚至会变得非常有钱,这在那个时代是抵挡不测风云的可靠窗户和墙壁。我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那种所谓“优裕的犹太中产阶级”的典型,这个阶层曾对维也纳文化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而所得到的报答,却是这个阶层被彻底消灭。所以我在这里叙述我的父母的那种悠闲安适和低调的生活,其实讲的并不是个人私事,因为在那个一切价值都有保障的世纪里,在维也纳有一万或者两万个像我父母那样生活的家庭。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这位并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蜚声世界文坛、至今盛名不衰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对中国广大读者而言已相当熟悉。他出生于1881年11月28日,在19世纪生活了十九年,度过了自己对世界最敏感、思想最活跃、接受知识最快的青年时代;他在1942年2月22日悲怆地自尽离开人世,时年六十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他在我们这个人类世界生活得不算太长,但他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经历了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然而社会政治十分动荡的时代。他出生在维也纳,当时,这座奥匈帝国的首都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名流济济,人才荟萃,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各色流派的不朽诗人、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都在那里云集,使茨威格自幼处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这使他有条件博览群书、搜集珍藏、游历世界——他到过印度、俄国、东南亚和非洲,两次踏上美洲,横越美国东西,最后寄居巴西,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英国、意大利,更是常来常往,似同他的第二故乡——因此他学识渊博,阅历深广。他出身于一个犹太人的家庭,犹太民族的多舛命运使他惆怅、沉思、漂泊……他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年轻时还是一位世界主义者。
我似乎觉得,为我们所经历过的那种紧张而富有戏剧性地令人惊诧的生活做见证,是我应尽的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些巨大转变的见证人,都是迫不得已成了见证人。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不存在任何的逃避,不可能像我们的先辈那样置身事外……没有一片可以逃遁的土地,没有一种用钱可以买到的安宁。命运之手随时随地会把我们攫住,把我们拽到它的永不知足的戏弄之中。 ——斯蒂芬·茨威格“出于绝望,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 ——茨威格致友人书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新译本)》为茨威格人物传记。
无
茨威格以隽永,流畅的文字,叙述自己生平所经历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他以诗人的感情,小说家的技巧来再现历史,熔哲理于抒情,使历史事件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他描写了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态。披露了在那时期,他所交往的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正因为此,《昨日的世界》不是自传,胜似自传,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它在广大读者中永远具有魅力。
茨威格说:记忆是这样一种能力:知道如何整理记忆和果断舍弃。“从自己一生中被忘记的一切,本来就是由一种内在的本能在此之前早已判断为应该被忘却。只有我自己要保存的记忆,也正是要为他人保存的记忆。”茨威格是一个极具历史感的人,所著《昨日的世界》正是他为同时代、未来时代诸如我们这样的他者所保存的历史记忆。
此书成书于1939-1940年,是法西斯势力极力扩张的时期。出身奥地利,自青年时代至终保持对个人自由和欧洲整体自由与和平和人道主义追求的茨威格,不仅是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而且兼具犹太人的身份。这使他得以用生动细腻的笔法描述的亲身经历和心理历程,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观察历史的细节视角。翻开书页,便是翻开了泛着微黄色彩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的生活画卷,从他的记忆中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很多。
开篇的扉页,茨威格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怎样的时代呢?
一 19世纪最后十年
茨威格生于1881年,首先经历了19世纪的最后十年。我们知道这恰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诸多的发明使人类更多的相信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创造更美好、更明亮的世界。而德国已经通过王朝战争撇开了奥地利,并且最终击败法国(1870年)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在经济上赶超英国成为全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奥地利当时称为奥匈帝国,虽然在工业上赶不上德国,仍然有所发展。犹太人在这样的时代发展浪潮中受益良多,追求精神力量的最终本性使犹太人不仅经商致富,而且在财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19世界末奥地利贵族没落后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为奥地利维也纳文化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世纪末的维也纳保留了文化的繁荣,学校枯燥的学习生活并没有给青少年时期的茨威格带来丰富的精神营养,应该说,正是维也纳人对文化的推崇和尊敬高于政治的传统氛围滋养了茨威格的精神世界。在茨威格的记忆中,人们仍然尊崇旧时代的等级观念,遵从权威(皇帝和贵族)。在社会风尚上由于时代的变迁虽然出现了表面上旧有道德严格约束与实际人欲泛滥的错位表现,从而被茨威格批评为人性“矫揉造作”的时期.但是在我读来,这一时期的人们应该是愿意在原有的秩序框架下,在各自的等级范围内,在温和的阳光下,在花香鸟语中争取过彬彬有礼的体面人的生活.一切的色调都是明快的,一如一帧美丽的水彩风景。
然而在这样风景之下,还有别的不引人注目的变化。今天看来,这正是工业发展带来巨大生产力飞跃的同时,带来的另一面的社会变动:工人阶级要求改善生活、小手工业者和小资产阶级要求免于破产免于最终抛入失业大军、富有的工厂主银行家要求保持富有的生活、生活在奥地利边境的少数人仍然抱着由俾斯麦传承下来的形成大德意志统一国家的梦想……..于是人们开始结成不同的政党:有主张马克思主义的,有主张自由主义温和改良的,有主张经济上排斥犹太人的,有以暴力的手段进行激进行动的(茨威格特别提到了自中世纪以来德语世界大学生拥有的某些特权的传统影响,对理解后来的冲锋队的横冲直撞非常有帮助)而面对所有的这些,人们看着、咕噜议论两句就继续了自己的生活(今天的人们亦然)谁会想到其中的某些因素后来竟然变成了颠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魔鬼呢?
有些事情确实是要很多年以后回过头来想,来看才会有些明白的。这大概就是人类命运悲剧之所在。
二 一战和二战
人们并不知道原本期望的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世纪就要以黑暗的拳头对他们予以迎头痛击,让许许多多的人最终沉没在黑暗之中。现在看来那只“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的命运难道不正是那个时代人类命运的写照?
当茨威格回首的时候,他仍然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在40年的和平之后,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解释是“力量的过剩”,国家发展膨胀后力量的过剩,用今天社会时髦的话来说,即是国家说:“这个可以有,这个应该有!”每个主要的欧洲国家都这么说,就糟糕了,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这个”到底应该谁拥有呢?国家最终采用了“武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原本就是一个利益之争,从开始到最后的结束——条约的缔结。但是从茨威格的亲身体验来看:广大的民众在战争中不仅输掉了战争,而且输掉了和平,最严重的是输掉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一战前不管是哪一方的民众,都相信自己参加的战争是为了“正义”,自己忍饥挨饿残缺身体是为了“爱国”,相信国家和政府的号召。而最终国家和政府欺骗了他们,战争换来的是满目疮痍和物价飞涨的屈辱的生活。这让人们去信什么呢?尼采曾经对这个时代进行了预言,他说:“上帝死了”,而现在随着上帝之死,很多东西都被人类自身打翻在地,死去了。
茨威格对一战后贫困生活进行了大量的细致描写,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场景有了深切的体会:战争带来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整体秩序的崩溃,让习惯了被权威统管的德国人无所适从,自由而混乱、贫穷和屈辱的共和国是德国人最不愿意要的,各阶层的人们从内心从血液中期待“强权”的出现,这不能不说是民族的传统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希特勒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上台的,他原本是一个小人物,在看重等级的德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看不起他,大资本看不起他,军队看不起他:他不过是时代的跳梁小丑,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暗中支持他的力量看上他的是:他可以是一个可资利用的工具。当然,这个“工具”具有自身的才能————善于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传统和人力资源,拿来为己所用,拼凑了自己的行动理论,尽可能去迎合所有人的愿望——在美好的诺言面前谁会最终想到鲜花背后隐藏的黑暗?对普通民众来说:他就是救星。
“救星”变成“灾星”的过程是从小心翼翼到明目张胆的叫嚣,其间充满了背信弃义和对个人自由全面的扼杀。我们从茨威格的笔下看到了自由主义力量在强权面前的固有软弱,人们要最终相信最坏的结果需要很长的时间,人们要抛却幻想需等到火烧到自家的门口。一向如此,正义和善良力量的集结总是慢过黑暗的势力,在我看来这毋宁说是人性的软弱使然。茨威格本人由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难民生活,因为他是犹太人。所有的曾经的生活与今天的他断然割裂,成为了昨日的世界,让他没有了立足的根基。这位伟大的作家最终于1942年2月22日选择离开这个纷乱的世界——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1943年战争出现了转折、1945年战争结束——他没有坚持到光明到来的那一天。但是他在离开前清楚的指出:二战与一战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二战的人们为了一个信念而战,那就是“自由”。这正是茨威格自青年时代树立并捍卫了几十年的理想和追求,在这本似自传的书中可以看到他为此信仰而做的种种努力,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欧体一体”思想的源远流长。
茨威格生活的时代已变做了昨日,诚如他在书中所说:一个人对周围社会(哪怕是几条街外)发生的事的了解可能不及千里之遥的人。正是在70年后,我们重新看到了70年前遭到禁止和焚毁的茨威格的著作,这长长的时光距离。茨威格离开人世之际是否会想到70年后,或者100年后有这样或那样的人翻开他的
茨威格出生在一个犹太富商家族,殷富的家底让他能够有条件博览群书、搜集名人的手迹和游览世界接触各阶层的人士,再加**时的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名流荟萃,拥有一个及佳的文化氛围,这一切为他日后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少的茨威格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太平世界,周围的人有着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道德和尊严神圣无比。虽然他的父亲思想有点腐朽,他也不能容忍学校千般一律的教条式教育,但这不能阻挡一颗青春炙热的心对美好艺术的狂热追求,并渐渐获得了成功。
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道德和尊严沦为废墟。曾经的朋友由于战乱和思想道义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以至当茨威格收到罗曼罗兰的来信时,竟然将其譬喻成从诺亚方舟飞来的白鸽。他试图去驱逐内心的孤立和绝望观,可却徒然无用。他将罪恶归咎到那些狂热的好战分子身上,他认为士兵没有错,怜悯他们遭遇到如此罪恶和黑暗的时代。战争是降临到他们身上的灾难,他们无力抗拒,而每个陷入这种厄运的人,都是同病相怜的兄弟。
一次世界大战后茨威格的事业也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他的每本书都极为畅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仿佛一切黑暗都已经结束,和平的橄榄枝已遍洒人间,光明即将带来。可一切都是假象,以希特勒为首的狂热分子逐渐壮大并最终控制了德国,一场更大的战争已然是不可阻挡,和平奄奄一息,身为犹太人的茨威格背卷进了战争的漩涡,先是书籍在德国背禁止出版,然后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成为一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沦亡者,受到自己国家和所处土地的人民的歧视。随着希特勒不顾和平协议的条文,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此时再无茨威格可立锥之地,被迫流亡,两年后在巴西自尽。也许,这是他向那个堕落黑暗的世界发出的最后的抗议,用他的死向和平发出了最后的呼唤!
今天,我们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作家、人道和平主义者和那些为争取和平而奋斗过的人,虽然如今的社会并不尽善尽美,但是比起那个年代,该感到多么欣慰。
茨威格的所有作品里,这本回忆录对后世的意义最大!!这么晚才由舒昌善先生独译出版,真是可惜!还好三联没让我们失望。建议这本书出精装本,因为多看几遍书的封面就破了,并且只要两个人细读过的话,这本书的封面必破!!
喜欢茨威格,喜欢看他的书,觉得认识他是相见恨晚。我看过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后就觉得他是我的知己,果然,看《昨日的世界》的时候也一样有很多共鸣。看该书的时候,每到触动我的地方,我就掩卷感慨:其实,他的一些想法一些经历我也有过,只不过他用了生动的语言表达而我欠缺这个能力。
喜欢斯蒂芬·茨威格就不能不看这本《昨日的世界》!!!!!!!!!!!!
茨威格的传记小说,读来一点不枯燥,这本书对于了解欧洲一战期间历史很有帮助。
纸质印刷都很好,无插图字很多,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有图会干扰我阅读。但就翻译版本而言我比较偏向老版,新译本很喜欢用破折号。但《昨日的世界》本身是经典,瑕不掩瑜。
这个版本是新译本,就再买一本,非常喜欢茨威格的书,基本上慢慢的买齐了。
茨威格文笔如何不须再赘述,这本自传,完全可以作为历史写作的一种参考。
他写的名人传记不少,这本是自传性质的一本书。些\为新译本,超值。
茨威格通过自己过人的语言天赋,将自己经历的世界徐徐道来,很有味道!读过之后让人回味无穷。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
茨威格的这本自传记很有思想深度,让我们从不同视角了解一个时代
一个对世界的现状产生了怀疑,而怀念过去黄金时代的书籍。茨威格的书,是良知的书。
书的信息量很大,读过之后,让不知道的那些事了解了,对那些知道的事又有了更明晰的理解。昨日的世界,那个回不去的远去了的时代,怀念,了解,也有向往。
相当不错的一部书,特别值得看,茨威格的作品,让你绝对不会为所花费的时间感到后悔,反而会感觉相见恨晚,这是茨威格最后一部作品,作品中散发出的魅力使之恒久弥新,有人说,这是绝对不会过时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斯茨威格的名字还是在那年高考阅读题里见到的,但他的文章从来没有读过,上次买了人类群星闪耀时,感觉相当满意,他的笔触细腻,文字流畅,极见功力;捧起看后便有不忍放下的感觉,说起我的阅读史来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大师的魅力正在于此,推荐大家一读
茨威格文笔流畅,译得很好。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有两种版本,我都买了……
虽然是同一个人翻译,但是由于时间的积淀,两种版本的翻译内容各有不同!
看的时候想到了国内种种,充分明白了什么叫做以史为鉴!
也很羡慕茨威格所访问的那些大师们,他们的国家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大师们去创作。
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一战二战期间欧洲人的心理变化以及一个犹太人的心路历程!
隆重推荐!!!
在我自愿和神志清醒地同这个世界诀别之前,一项最后的任务逼使我必须把它完成,向这个美丽的国家——巴西表示我衷心的感谢,它对我是那样善良,给予我的劳动那样殷勤的关切,我日益深沉的爱上了这个国家,在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对我而言,业已沦亡,和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重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啦。年过花甲,要想全新的开始全新的生活,也需要一种非凡的力量,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的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这样,我认为最好是及时的和以正确的姿态来结束这个生命,结束这个认为精神的劳动一向是最纯净的快乐、个人思想的自由事实上是最宝贵的财富的生命。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 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够看得见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啦。
这书的电子版(又是盗版)我已经读了四五次了,映像中还有一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读了好几遍,读茨威格的书过瘾啊!还是买个正版的吧,尽管斯人已经作古!我会继续购买正版同时也会继续阅读盗版……
没办法,这年头知识有价但是大米的确不多!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茨威格的历史作品,你都可以买回来看一看
读了再发心得。不过,茨威格的作品不会差的,世界名著。
这次对当当超级满意。。。这本书基本上快绝版了,之前在淘宝上找都很少,没想到当当网上还有而且价格相当实惠!茨威格的经典之作,不得不读,其实这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读过就知道了。三联的版本很好,翻译棒,最爱三联的书了!包装什么的都不错,书角完全没有挤坏什么的,就是封面上被用圆珠笔划了一道,不知道为什么……总之还是很满意的!
斯蒂芬。茨威格真的很棒
内容有深度,就是觉得字有点小。感觉上看上去还是不错的,就是感觉这种书要慢慢看,觉得自己的看书速度有待加强。文笔很细腻,茨威格的书就是不一样。这是我第二次读他的书了,每次感觉都很不错。很舒服。不过就是有点忧伤。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去看。
上学时看的老版,很喜欢,茨威格的书不需多说了吧,很好的三上读物
昨日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读的好书。
质量还不错哦,,发货也相当的快,茨威格书中必看的一本的书
了解欧洲,了解茨威格。好书!
茨威格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喜欢宅在家阅读这样的文字,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时空去感受。觉得茨威格是位善感的大师,丰富清新。
舒昌善的译本很棒,让我可以很流畅的将整本书看的很舒服。
在命运面前,茨威格最终还是没有走出
书还没看 买是因为《往西,宁静的方向》里看到一篇文章里引用茨威格本作的一句话 很喜欢 所以义无反顾买了 要是书再装订好一点就好了 刚到手就脱胶了。。。
茨威格的书没的说,一周就看完了,很不错
茨威格的书都不错!他的语言真的很棒,老师当事在班上读了一段印象深刻啊。
怎么会没塑封啊,茨威格的书
茨威格的著作 大师的书 需要慢慢体会
好书。推荐给大家。茨威格的文字太有感染力了。
文笔细腻,很喜欢茨威格的文字!
口碑很好的一本书,喜欢茨威格。买来暂时没有时间读就借给室友了,据说特别好,过几天还我了会很迫不及待的读的。。
作者的自传,描述了一生当中的重要事件和心路历程,十分生动,读来也很亲切
喜欢看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良知对抗暴力》继续阅读...
茨威格的作品很好~ 可读性很高哦~
他的文字简单、流畅,语言舒缓、感性,字里行间流路出对家乡奥地利的眷恋与哀愁,客观地审视这本书就会发现一战与二战之间欧洲到底经历了什么,影响人类的大事在当时究竟是什么样子
舒昌善的译本,值得一读
传记的可读性非常高,文笔优美流畅,毫无晦涩难解之词。大师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看待人性,世界的角度,发人深省。
书还不错,很干净挺新无残缺,也不算沉。封面比较典雅内敛,只是文字稍小(比5号字小点),还在视力承受范围之内。译本没得说,目前是最好的了,价格也不贵。
伟大的作品,优秀的译本,出色的出版社,完美了
这本书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像我们讲述在那个遥远的欧洲大陆,在那个罪恶的年代一代人所经历的苦难。从中感受到的不止是作者的文学才华,更多的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向往。
品质是一种内在;品味是一种格调;品读是一种感觉。对我们来说,一生精读一些文化大师们的经典名篇,就如同我们自己在与大师们面对面的交谈,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启示和质朴的震撼,使我们能够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铸造自我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关注真正的价值和拥有真实的生活。
对不了解欧洲历史的读者,看起来会有些吃力。
回忆录,也许是距离有点遥远,还没怎么看
不知原文如何,但张舒昌先生的翻译是很精彩、细致的,文章对历史作了回忆,有很多历史细节,但不属于严谨地历史学术文章。
不错的自传,当然更精彩的是人生
"犹太人在自己的内心都会不知不觉地要竭力避免成为一个道德上不可靠、令人讨厌、小里小气、把一切视为交易、只讲做买卖的无知无识的人,而是要努力争取跻身于更加纯洁、不计较金钱的知识阶层的行列,说得直率一点,仿佛他要把自己和整个犹太民族从金钱的不幸中拯救出来似的。"因为这些话所以对犹太人以及犹太人信奉的宗教充满了好奇与阅读的冲动。
一次买了很多书 没有想到这本是最先看完的 算是一口气 很好看 对历史有了更好的认识
翻译的真好 文字优美 了解历史的同时 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三联书店的书有保证!
质量很好,相信三联书店,绝不会出烂书
朋友推荐的,一下买两本
真的不错
出版社又好
际缺少的是平等的个人主义,并不缺少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秀。而且在普遍缺少平等的个人的情况下,人们很推崇一些特殊的个人,希望成为特殊的个人,成为受瞩目的明星。这是一种独唱的姿态,展示个人,这样的个人很少考虑到和周围和世界的关系。
一个外国人的眼中了解中国的历史
正在看,一本可以了解犹太民族的书~~~
这既是一部历史,也是一部随笔。
我们的世界 不是最好的世界 但却是我们最爱的世界
一个人,一辈子,经历了别人几世纪才可能经历的一切,难怪最后要自杀,看过太多灾难,也活不下去了。
文笔朴实,真实刻画一战前后的欧洲。
一个优雅的时代的记录
通过一个人,了解一个时代
个人比较喜欢传记类,这本书不错,作者本身的个人经历很吸引
很好的版本,翻译的质量很高
非常赞的一本书,是收藏作品,不外借的。每个章节都是如此精美。译者的文笔优美,精益求精。三联书的质量无可挑剔。快递给力。可惜是自己选择错误,每次都是拿着包裹单去邮局取。虽然有短途的辛劳,但是正好缓解了久坐的不利。极力推荐之作。静夜细读,让我们心中安静,且绵生出力量。大师伟岸。在此致敬!
一如既往的好,一直在当当买书。值得信赖。
书挺不错的,纸张方面也很好,值得购买。
商品不错,值得买.和新华书店的书相比,算是价格便宜了
包装很好,塑封保证了书没有被弄脏,也没什么褶皱
很不错的书,一定要多读书。
语文老师推荐的书,内容很不错
书很不错 推荐
书挺好的,三联的书一如既往!
很不错的书,文笔很好,而且有反映史实的价值!
这是一本非常非常非常好看的书!
这书非常好、有意思,非常适合大家阅读。
很好,是正品。我喜欢的书
还没看,但稍微看了简介,感觉挺好的。书页没有破损,很喜欢三联的书
书很好,还可以选择送货日期,一本不错的书,要认真读一下
书还没看,是老师推荐的,但是发货速度很快,昨天才拍的,今天就到了
收到了非常喜欢的一部书,很满意。还没看呢,以后可以在当当网买书了 很方便,也很实惠,不用再大老远的往书店跑了。。。。
请读一下他的书,了解他的心
是卖给朋友的生日礼物,感觉很不错,因为自己当时花了很长时间去选的哈!书很不错!
朋友的,很喜欢,很好的书。。。
看这样的书能让人受益匪浅!!!!
文字细腻优美,需慢慢读来细细品味才可
俺理科出身的,对这类文学作品理解能力有限,惭愧啊,看不下去。
订单点错了,买了两本,有没有人需要联系我,半价卖了。全新。
随手翻开一页,看到作者年轻时的喜爱读书,简直是身临其境!这大师真不是吹的。经典之极!心理描绘使我读起来欲罢不能!跟我阅读作者的小说有同样的感受。也让我想起了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里面的《亨德尔的复活》时产生的荡气回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追忆似水年华》《极端的年代》《王氏之死》《九故事》《麦田守望者》----以上书籍都可以看看
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觉得不错又买了这么本,还没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