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背叛

[美]霍勒斯•弗里兰•贾德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美]霍勒斯•弗里兰•贾德森  

页数:

377  

译者:

张铁梅,徐国强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奥林匹亚曾作为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场所达数百年上之久,在那里立着一排宙斯的雕像,被称为宙斯群像(Zanes)。雕像由青铜铸成,是利用竞技作弊者所缴纳的罚金建成的。雕像立在阿尔提斯圣所(Altis)北面的一排基座上,东西排布,一直排到运动员专用的入场通道门口,这是那些参加竞技的运动员最后所能看到的东西。18世纪70年代,当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奥林匹亚时,他们在此发现了这16个基座。

作者简介

霍勒斯·弗里兰·贾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FI,1931一),乔治。华盛顿大学近期科学史研究中心创建人、前主任,1987年麦克阿瑟奖得主,著有里程碑式的著作《创世纪的第八天: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他在《纽约客》、《哈珀斯周刊》、《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细胞》、《基因》、《美国医学会会刊)等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并且是《时代》周刊的长期通讯作者。

书籍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欺诈的文化
第二章 何谓欺诈:学术欺诈的类型
第三章 共犯的模式:近年来的案例
第四章 难以定量,难以定性:科学欺诈的发生率及其定义之争
第五章 巴尔的摩事件
第六章 同行评议问题
第七章 作者身份、所有权:荣誉、剽窃及知识产权问题
第八章 互联网公开出版的兴起
第九章 从实验室到法庭:追究不端行为时的体制问题
结 语 向稳定状态转变以及科学的终结
注释及文献来源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费希尔的文章发表50年后,另一位英国遗传学家安东尼·爱德华兹(Anthony Edwards)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检视了以前所有的分析和解释,得出的结论为:“只有费希尔在1936年的文章能够经得起认真批驳。”他写道:“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费希尔的分析存在问题……但是在从头至尾回顾了整个问题之后,现在我被说服了。费希尔‘令人不快的发现’是站得住脚的。”他还写道:“尽管对于我来说,任何对于孟德尔本人的批评似乎都是极端不实的,但是对于孟德尔处理数据时所使用的精确方法,我宁可不妄加揣测。但即使孟德尔本人对数据的偏差负有责任,他的行为也不应该以今天的数据记录标准来评判。”爱德华兹对费希尔的首倡之说最后评价道:“总之,也许大学生费希尔得出了最接近75年前真相的答案:‘那位声名显赫的德国修道院院长不懂得概率误差的问题,而是下意识地将一些可疑的植株算在能支持其假设的那一边。”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最近的争斗者不再试图从孟德尔可能的心理状态上寻找原因,而是把矛头转向了费希尔所用,继而被爱德华兹所拓展的统计学方法。争论变得复杂而深奥。几位遗传学家和理论统计学家都卷入其中,以《遗传杂志学》为主要战场展开了笔战。费希尔所用的卡方检验普遍适用于所有实验工作。但最新一代的科学家在驳斥费希尔时声称,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处理孟德尔的数据。在许多细节方面,园栽豌豆的遗传机制被证实要远比孟德尔所认识到的,以及费希尔所考虑到的复杂得多。也许德国植物学家弗伦茨·魏林(Franz Weiling)在1986年发表的重新分析结果代表着目前最新的进展。这篇文章在遗传学和统计学两方面都很深奥。这篇出色的导读长度接近一本小书,在其中一则名为《孟德尔的实验有何偏差?》的附录中,他们总结性地写道:魏林“论证了费希尔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他所采用的卡方检验需要满足的前提并不合乎孟德尔的实验工作。看起来孟德尔已经被辩白无碍了”。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科科斯仍认为以上意见代表了当前的普遍看法。互联网上现在建有几个关于孟德尔的热门站点,那里将成为今后争论的战场。牛顿、孟德尔、达尔文、巴斯德……当我们思考科学欺诈的经典事例时,一再遇到如此的辩护:他的行为不应该以今天的标准来判定。然而,在牛顿和巴斯德的案例中所暗含的一种动机却是巴比奇所未曾注意到的:科学家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因此而引出了另一个也是相当不同的辩护理由:他们是正确的。他们的科学结论的确无懈可击,可是即便如此又如何呢?难道我们真的要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伪造和欺诈无关紧要,应当得到宽恕?这种貌似有理的观点很容易混淆视听,正如我们下文将看到的,它还在频繁为今天的不端行为提供说辞。另有一种辩护则稍加改头换面:他们是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凭这一点就能减他们轻欺诈行为的罪过吗?费希尔对孟德尔的质疑是这种一再发生的现象的第一个实例。不论是经典的或是近年来的,乃至在欺诈的任何分类中,统计学上的异常都是研究出现了问题的最常见的信号。确实,今天各行各业的科学家都已强烈意识到,如果忽视研究数据与标准的统计学检验之间的关系将会冒很大的危险。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中国现代语汇中,“科学”几乎等同于“正确”;然而在金钱与权力对科学干预越来越深的今天,欺诈事件的频发使人们不得不对“科学具有无私利性”的说辞进行深刻的反思。分子生物学史专家贾德森即长期致力于科学欺诈问题的研究,并就此访问了大量科学家、杂志主编、行政领导和重要事件当事人。本书细致深刻,发人深省,可以说是目前研究科学欺诈问题的上佳著作。  ——刘钝,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1UHPS/DHST)主席贾德森此书读起来让人不忍释手,它反映了我们许多人对于为科学遮丑者的失望和气愤。本书清晰地回顾科学不端行为的经典事件和近年来的案例,并试图找出每件事情的真相。本书从当代文化之中深掘科学欺诈的背景,并为我们将来如何与科学欺诈展开斗争提出了令人兴奋的构想。那些对于反欺诈缺乏作为的科学和医学权威们真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斯蒂芬·洛克(Stephen Lock),《英国医学杂志》荣退主编贾德森揭示并分析了有问题的科学行为以及它们产生的环境。我们不能再接受这样的陈词滥调:科学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自治体系,科学家们应被信任他们仅凭自身就能够捍卫科学。贾德森优雅的阐释或许是“帮助服药的一勺糖”,但不管怎样,这剂药对科学之躯应该会颇有疗效的。  ——阿瑟·高尔斯顿(Arthur Galston),耶鲁大学荣退伊顿教授


编辑推荐

《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是新知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背叛 PDF格式下载



要结合《背叛真理的人们》来阅读,感受会更为深刻!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很客观地写出了现代科学中的欺诈现象和原因。


三联的好书


学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三联新知文库,必藏!


原来很多大牛的厉害之处是猜,能猜到什么是对额什么是错的


这本书披露了科学在商业社会也变成了交易。一切以金钱为主的科学,越来越多。


对各个科学家的不正当行为有了了解
他们也是人啊


其实不咋地!建议不要轻易下单购买。执意要买,买后后果自负。


造假,那里都一样,天下的乌鸦都不白


和功利扯上,科学也就不科学了


新知文库的书都不错


很不错的一个系列


这套书的大部分内容让人看的很郁闷!


新知文库系列的,每期都买


对科学史上著名的几个欺诈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值得我们警醒!


不好看,很多国外人的事例,大家都不懂,所以根本就看不懂嘛!好烦...


主要是讲从古至今,著名或不著名科学家的有意或无意的论文作假,有孟德尔,巴斯德,弗洛伊德,还有许多近代科研人员的。如果对这些研究有一定了解,读起来很有趣。但后半部分涉及到的欧美科研体制,论文评审制度,法律相关东西比较多,本人没有坚持读完。


让人了解到科学界的一些内幕,而且蛮客观的。


好, 好, 好, 好, 很好!


质量很高的丛书系列


包装很好,书很新。


新知文库很棒


三联的好系列


关于当代国外学术涉及众多。


  彼多拉曾用嘲笑的语气问耶稣:何为真理?
  
  大四那年毕业试验,要预试(做过实验的人都晓得这档子事儿),全流程参考文献是发表于业内某著名杂志的论文,对一个本科生而言,求的无非是熟悉门道。不料几轮预试下来,有一个数据总是明显偏离回归曲线,精筛生药,增加样本量,反复擦洗比色皿,无论怎么检查各个环节,结果总有一个数据是明显地偏离。眼看昂贵的对照品即将耗尽,只好求助老师,老师看了一眼参考文献,又看了我们的实验数据,淡淡地说,不要紧,参考文献原始数据被修改了才有这么精确的,这个偏离回归曲线的数,咱们不用就行,开始正式试验吧。
  
  
  
  先前以为,无论我们信与不信,真理就在那里,永远不灭。而那次实验之后,至今仍清晰记得老师的话给我带来的震撼——有些“真理”,出自人手,而非天成。
  
  
  
  当然,不要以为这样的篡改行为只会发生在中国的几所二流高校的下三滥实验室中,翻开这本《大背叛》(译名真别扭啊……),你会发现,即便是贝尔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或者MIT的各类实验室,也都是丑闻百出。在这些欺诈案件中,追名逐利的科学家们已经不满足于篡改数据这种最幼齿的行为,而升级换代,通过七拼八凑、伪造和意淫实验方法和数据,以惊人的速度一篇又一篇地发布论文,发表这些成果的杂志中,籍籍无名的杂志固然最易中枪,而令人吃惊的是《科学》、《细胞》、《自然》这类名气甚高的杂志的膝盖中箭几率也甚高。
  
  集中的、成批的学术造假令这些学术机构头痛不已。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深切反思这到底是研究者道德底线的丧失,还是整个科研评价制度的缺憾。——还用反思吗?读完前面的章节:疯狂而有预谋的欺诈,蛋疼的听证会制度,隔行如隔山的苦恼审核……一切能想到的社会上的扯皮经历,学术领域也通用。
  
  学术精神的缺失似乎并非近来才有的,我们能想到的一切著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孟德尔、巴斯德、密立根,甚至法拉第,作者可以列举一长串的人名,以翔实的史料来证明他们成功光环的背后其实也掺杂了各种“欺诈”(不乏无伤结论的数据修改)。怎么样?是不是对科学研究失去信心了?
  
  马克思批评资本主义,说“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同样适用于科学欺诈和舞弊。如果说科学家因为追名逐利而丧失了学术的最初精神,那也是因为诱惑太大所致。利益的驱动使得人们在环视周围后发现,能沉心学术,哪怕皓首穷经而无所成也在所不惜者,几希矣。
  
  对照本书,我们会发现中国科学界实在是太小儿科了,韩国不仅会历史造假,在遗传学领域都会出现黄禹锡这类造假高手,我们只配看人文科学领域的各种扣高帽子和谩骂甚至约架,至多,有幸围观方舟子和肖传国的闹剧,孟山都和绿色和平组织的口水仗。对于科学欺诈,我们是该遗憾还是庆幸?
  
  ================
  
  
  PS:说说本书的翻译,一个字:烂。居然还是两个人合译,完全是西式语法,没有润色的痕迹,通篇文字生硬到硌牙。举一个例子
  
  P178:事实上,这正是数据所建议的结果。
  【按:就译文,基本可以推断出原文是:In fact, this is the very result the data suggested.汉语语法中“数据”绝无“建议”的功能,此处的suggest也应该翻译为“表明”更恰当,起码翻译成“暗示”吧?】
  
  P253:这是我科学生涯中最痛苦的一个经验。
  【按:“经验”的修饰词“一个”,读起来未免太别扭了,如果“an”必须译出来,那么考虑译为“一次经历”是不是好点?】
  
  
  
  
  


  这书总体框架略显散乱,但是其中亮点多多,瑕不掩瑜。随便举几个
  
  1,Max Weber: 科学与宗教是根本不能兼容的。一个坚定的宗教信徒的关键特征就是能够作出“理智上的牺牲”,将对事物的判断托付于先知或教会。
  
  据说钱学森临时对着总理有“钱学森之问”,weber老师在这里代位多少给出了个答案。
  
  2,以裁判的姿态介入争议解决
  A,你不能承诺将会绝对保密;
  B,你不能成为那个人(揭发者)的朋友、顾问和知己;
  C,使介入争议的另一方尽快了解此事;
  D,第一时间保护数据,现场;
  E,避免一对一(密室政治);
  ......
  
  3,美国高院”多伯特三部曲“
  A, William Daubert VS. Merrell Dow Pharmacuticals Inc
  B, Robert Joiner VS. G.E.(通用电气)
  C. Carmichael VS. Kumbo Tire Company
  
  4, guest author & ghost author
  前者是指对论文没实质性贡献的揩油者,后者是指写了论文但是不在作者栏中出现的影子作者。文中举了一个精彩的应用,某制药公司雇佣枪手ghost author写一篇关于本公司药品的软文,然后抓一个愿意抛头露面的医院医师,当这个guest author,各得其所。
  
  5,卡尔 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6,某个科学家说,”我们老派人士的做法,新到一个实验室,做的第一件事是校准天平“。
  
  7,臭名昭著的baltimore 事件中,baltimore 的一个死对头不屑地说,”对我来说,论文的数据遭到质疑,你唯一能做的是回到实验室,重新把实验做一遍。”
  
  8, 美国民事诉讼采用“Preponderance of Evidence"原则,刑事诉讼是”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后者更强。


翻译确实生涩了点,很多地方番来覆去也没看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