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与八十年代

马国川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马国川  

页数:

268  

Tag标签:

无  

前言

  二○○七年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在思考二○○八年的选题。作为记者,我知道媒体二○○八年的一个热点将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不想加入到一场大合唱之中,只想独自梳理一下改革开放的思想源流。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八十年代。我认为,那是改革开放的思想源头。虽然仅仅隔了一个九十年代,但是从二十一世纪回望过去,八十年代竟然已经显得有些陌生。那些曾经活跃一时乃至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今多已背影疏淡。历史难道真的就如此健忘?而对于那些试图把八十年代与整个改革开放三十年“无缝焊接”的做法,我也抱有极大的怀疑:如果任由人们以自己的想象和某种抽象的逻辑来演绎历史,历史岂不是真的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既然我们曾经对任意构筑的历史表示过我们的轻蔑,那么我们又何苦任意构筑历史,让自己成为后人嘲笑的对象呢?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后,国家确实富裕了,“大国崛起”的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两极分化、官员腐败、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等现象越来越刺眼地摆在入们面前,让人们不能不正视。在赞歌式的主旋律之外,反思的分贝高起来。在喧哗和躁动的时代里,我感到迷惘:曾经奔走呼号启蒙的人们,面对今天是否也感到困惑,他们又将如何评价三十年的历程?他们还能够为今天提供新的思想资源吗?  终于,我决心去采访那些八十年代的人物,想通过他们的描述触摸一个鲜活的八十年代,并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解疑释惑。  采访随即在二○○七年的冬天开始了,原来以为会比较从容,但是报社决定从二○○八年的春节开始即连续刊登。所以,春节一过我便匆忙上路,到香港城市大学采访在那里短期讲学的刘再复先生,“两会”报道结束的当天飞赴海南采访韩少功先生,在四月的风沙里奔赴宁夏采访张贤亮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拜访病中的王元化先生……每一篇稿子整理出来后,我都请对方审订。唯有王元化先生因为病重不能动手,是由《大公报》的资深编辑吴洪森先生代为审订的。王先生没有来得及看到这篇稿子刊出,就在五月九日遽尔仙去,我的稿子遂成了“最后的访谈”。  到二○○八年六月九日对李泽厚先生的访谈在《经济观察报》刊出,这个选题就算结束了。我也终于走出了八十年代,这才恍然发现,国人都已沉浸在奥运会前夕的亢奋之中。  当我采访这些八十年代人物时,竟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自己的八十年代。  整个八十年代,我都在家乡读书。小学是在农村里度过的,中学时才走进二十多公里远的县城。那是一个典型的冀南小县城,整座县城只十字大街有一家新华书店,而且其中没有什么新书。学校里图书馆的钟表仍然停摆在六十年代,满是灰尘的书架只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红旗谱》之类的革命文学作品。课余时间我会到图书室里看看报纸杂志,报纸杂志种类很少,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青年报》和《文汇月刊》。我一点也没有意识到.“一场宏大的思想运动”(金观涛语)正在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展开。  当时的教学还没有现在那种严苛,更没有实现“封闭式管理”。学校在县城边上,墙外就是农田。每天傍晚,同学们都会三五成群地走出校门,漫步田野。乡下的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和两三个要好的同学走在田埂上,也不免指点江山,品评人物。当年的激情至今怀念,然而也不过是少年人固有的激情而已。可是后来这“自在”的激情渐渐有了一点“自觉”的味道。《中国青年报》连载的一些反思历史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每天拿到报纸后都要传看,还为此展开讨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海南纪实》杂志,我们也如饥似渴地阅读。但是这样的时间很短暂,一九八九年我参加高考,当秋天走进大学校门时,我不知道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虽然对我来说仅仅是开了个头。  真的是仅仅开了个头就结束了。我所就读的大学是一所省级师范院校,信息同样闭塞。在我的大学时代开始时,这里流行的是汪国真和席慕容的诗歌。我只是在图书馆里才读到北岛的《回答》,虽然很激动,却没有几个朋友可以交流。激情迅速流失了,读李泽厚、刘再复的书,如对古人。《走向未来》丛书倒是会经常出现在学校附近的书摊上,但是少有人问津,我也是偶尔翻翻,然后再放回书摊的角落,让它们继续蒙尘。  所以,当我在采访中面对这些八十年代人物时,曾经拥有的短暂激情便再次被唤起,然后是深深的遗憾和怅惘。我们这个国家真的太大了,思想的潮水往往只能漫过一小片沙滩,而且迅速地退潮远去,后来的人们只能在沙滩上偶尔捡拾几个贝壳,满怀惆怅地怀想涨潮时的雄奇景象。  我以为,“八十年代”或许是一个特定的词,不应该用时间的框架将它界定在一九八。至一九八九这十年。从思想的源流来说,“八十年代”应开始于一九七七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当一些思想者开始小心翼翼地独立思考的时候,“八十年代”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了。当各种思想汇成潮水冲决思想禁锢的堤坝时,“一场宏大的思想运动”终于在一九八。年后的中国上演。  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前夕,我采访了陈平原先生,他用三个词来描述“五四”的风采: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生气淋漓。巧合的是,刘再复先生就把八十年代和五四运动并列,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两大思想运动”。我所采访的八十年代人物为我们所呈现的,也正是这样的景象: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生气淋漓。任何试图用一个词汇来概括一个时代的做法都是危险的,但是我仍然愿意用一个词来描绘八十年代的底色:激情。李泽厚先生和刘再复先生曾经建议本书书名为“八十年代:激情·理想·梦幻”。在他们看来,激情是八十年代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只有触动了灵魂,人们的眼神才会焕发出光彩。激情就是开启八十年代灵魂的钥匙。  可是,在采访时我也有所怀疑:放任这些受访者的激情,为读者所提供的八十年代是否会失去它真实的面貌?我想起大学时读到的文学史,干巴巴的抽象理念将历史变成了“木乃伊”,甚至在读到李白那一节时也丝毫感受不到激情。可是我在读徐葆耕先生的西方文学史《心灵的历史》的时候,却深深地被打动。他从文化心理视角系统描述西方文学发展史,展现了西方世界流动不已的生命现象、复杂变幻的内心世界。历史真实不应该脱离入的心灵而存在。八十年代人物以他们的心灵和眼睛为我们所展示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至少是真实历史中的一部分。其中,也沉淀着他们穿越历史的思考。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我是一个晚辈,在这些八十年代人物面前,只能“叩之以小”,但是他们“叩之必鸣,如千石钟;来不失时,如沧海潮”。我之所获,远大于一个记者,因此,我要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还要感谢《经济观察报》社长刘坚先生和执行总编仲伟志先生的大力支持。他们为记者所营造的宽松、宽厚、宽容的工作环境,让每个记者都能够安心而愉快地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报纸版面有限,有些采访发表时有所压缩。现在集中在这里的文章都恢复了原貌,并且大部分充实了内容(都经过被访者的审订)。  本书出版曾有些小波折。承蒙《读书》主编贾宝兰女士推荐,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先生、副总经理李昕先生欣然施以援手。三联的声誉学界公认,我对樊、李二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郑勇老师为本书的编辑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李昕老师和吴彬老师亲自审读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难以言表,我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方虹,她承担了家务劳动和育子的重任,让我能够安心工作。我的儿子马浩宇即将进入三年级,他在健康而幸福地成长着,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  感谢一切关心我的亲友和朋友们。  二○○九年七月十九日于魏公村

内容概要

这是马国川自二○○七年底开始进行、持续二○○八年岁末的系列访谈结集。访谈对象为影响深远的十二位八十年代的风云人物——王元化、汤一介、李泽厚、刘道玉、张贤亮、刘再复、温元凯、金观涛、李银河、韩少功、麦天枢、梁治平,包括思想家、哲学家、法学家、小说家、教育家、人文学者、社会学者、新闻记者等。他们的对话,于八十年代有歌唱,也有批判;有追忆,也有反思;有深情眷恋,也有决然告别。那是一个激情燃烧、浪漫热诚的年代,是全球化时代和商业化大潮逼近前,社会理想主义和思想启蒙运动的黄金岁月,那也是一个贫乏、肤浅、简单、
“很傻很天真”的年代。回望或反思八十年代,同时也是对当下时世的审视和逼问。

作者简介

马国川,一九七一年出生,河北威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已出版有《大碰撞: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共和国部长访谈录》等,其中《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二○○六年十大好书”之一。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马国川
王元化:我在不断地进行反思
汤一介: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
李泽厚:我和八十年代
刘道玉: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教育体制变革
张贤亮;一个启蒙小说家的八十年代
刘再复:那是富有活力的年代
温元凯:从一个科学家到一个启蒙者
金观涛:八十年代的一个宏大思想运动
李银河:真正的变化要开始了
韩少功:历史中的识圆行方
麦天枢:我们需要培育社会理性
梁治平:理想主义是不应该被磨灭的

章节摘录

  马国川:要保守都是不可能的。  汤一介:要互相影响,这个时代一定是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时代,文化是互相影响的,学科也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它是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在这个历史时代,我们也应该再考虑考虑我们文化的来源到底是怎么来的?亚斯贝尔斯讲的,你要回顾一下从源头这种发展过程。所以就提出“新轴心时代”的观念。我发表了几篇文章,主张在文化的多元时代,我们还要认真地吸取西方文化的东西和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东西。文化发展必须有全球意识才行,不能只是看到你自己,而且今后的世界是在一个全球化的状况底下,你怎么能够脱离全球的环境来搞自己的?今后的文化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它不仅要解决你自己本身的问题,也应该考虑解决世界的问题才行。如果仅仅考虑自己,把自己游历于世界文化之外,是没有前途的。当代社会就是建立在一个“全球化”的基础之上,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日益密切,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非常现实的时代潮流。  马国川:几乎在国学热兴起的同时,美国的亨廷顿写的《文明的冲突》风行一时。  汤一介:在中国我是第一个发表文章批评文明冲突论的,我用的基本都是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说,文化尽管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从八十年代起,我写的文章就是讲“天人合一”,也就是“和谐”的问题。钱穆去世前,也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这样四个字“天人合一”。那是钱穆的最后一篇文章了,那篇文章并没有完成。所以我写过一篇文章,是《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可有的贡献》。“合一”是什么意思?就是天人要和谐。我认为中国文化有一个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讲和谐。天和人要和谐,人和人要和谐,情和景要和谐,不是非得“东风压倒西风”。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与八十年代 PDF格式下载



我与八十年代:王元化/汤一介/李泽厚/刘道玉/张贤亮/刘再复/温元凯/金观涛/李银河/韩少功/麦天枢/梁治平八十年代访谈集好!


我与八十年代:王元化/汤一介/李泽厚/刘道玉/张贤亮/刘再复/温元凯/金观涛/李银河/韩少功/麦天枢/梁治平八十年代访谈集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刘再复 王元化 李泽厚 麦天枢 温元凯 金观涛 李银河 韩少功 汤一介 刘道玉向智者致敬!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浪漫热诚的年代,是全球化和商业化大潮逼近之前,社会主义理想和思想启蒙运动的黄金岁月,同时也是一个贫乏、肤浅、简单“很傻很天真”的时代。回望和反思八十年代,同时也是对当下时世的审视和逼问。


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最活跃的年代,这本书又把我带回到那个时代,让人激动,特别是王元化,李泽厚,刘再复,汤一介几位先生的访谈特别深刻,感谢他们,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量。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的,那个时代现在恐怕已成绝响了。大学里经常有名家的讲座,图书馆里常人满为患,各种外国书籍在书店热销。所以我对八十年代是有感情的。作者访谈的人物大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当然,还有一些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列入。我在1988年曾购买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启蒙1:时代与选择,作者有童大林、王元化、阮铭、刘晓波、许纪霖;第2集:危机与改革中有王若水、金观涛、李洪林、王小强、顾准,第3集就不说了。因此从文中可以看出,访谈的对象中有当时的很活跃的也有一些当时并不怎么突出的。但这本书采用访谈这种形式还是不错的,读起来像聊天。很实在。缺点就是我们恐怕永远也不能回到那个时代那个真正的值得我们念想的时代了。


这本书的选题非常好,书名虽为我与80年代,但实际上说的是中国与80年代。从作者与这些大师级人物的对话中,不难发现,80年代中国是出过大师的,把李泽厚、金观涛的思想放到今天,和那些“大师”比比,真的感觉无论是水平还是态度,今天那些专家学者,给他们提鞋都不配。另外,他们的勇气和魄力,才是真正的改革开放精神。比如刘道玉先生,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在80年代就非常清醒,他的伟大更在于它不仅认识到问题,而且在武大一步步地改革实践。今天我们对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实践,要回过头去和刘道玉先生比一比,真是让人汗颜啊。华生在《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到》一书中说过,改革开放精神,就是不回避问题,直面问题,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说一大堆假大空的话。80年代,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就在于这种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精神。


访谈书,体例类似于《八十年代访谈录》,访谈的对象的选择偏学术,内容更深刻内敛,特别是王元化先生,访谈后不久就仙逝了,使这篇访谈更加珍贵。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潮、学术背景、思维模式等急切需要这种深层的研究、整理和思考。


刚刚看到王元化的对话,就知道这本书的厚重程度以及作者的心血。与査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是从不同视角,不同文化圈的人的角度来书写那个时代的。


回望或反思八十年代,同时也是对当下时世的审视和逼问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某党建政以来最好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经过惨无人道的十年,全国上下进入没有信仰的时代——信仰的真空期。这本书是十几位当年风云人物的访谈录,在政治改革停步不前的今天,读一读三十年后当事人对八十年代的回忆,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印象里的八十年代,激情是主题词,书中访谈的都是八十年代的激昂人物,走过20年,再看那时的那些人,颇多敢看、些许唏嘘


八十年代,一個有鈣質的年代,一個激情的年代。一面是激情、理想、拯救、承擔、使命、信仰;一面是空泛、無力、天真、宏大、浪漫、夢幻。写得真好!


内容很丰富 深刻 值得反思 各个领域的翘楚 对于八十年代的看法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普遍的社会责任感 政治热情 都让人向往 叹服


80年代生人,自然对这个时代充满兴趣。看看那个时候的风流人物,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魄,这本书的作者也同时满足了我们对于他们“而今安在哉”的好奇。
体制改革也好,思想解放也罢,需要有那么一个特殊的时空节点,加之一群特殊的人物才能做成,错过了,下一个机遇就要等好久。看完这个册子,我总觉得人在年轻时还是不能太激进,太过了之后,到了老年就会变得特保守。这其实不是必然,只是会有这样的逻辑,太冒进会给社会带来太多的伤害,老了之后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后怕,悔之又晚矣,再有后浪推过来,就会想都不想地去拒绝新生事物了。
还有一点是改革和改良的争论,最近看夏东元洋务运动的集子,也在涉及这样的讨论,我始终觉得改良的思路是对的,欧美国家并不笨,为什么我们几年时间做的事情他们需要花几十年来做,这是我们需要反过来反思的。这本书里也提及了这样的思路。


名家访谈,对了解八十年代的社会思潮很有帮助。


作为八十年代生人,我们却对那个时代一无所知,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处处闻惊雷,每天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中国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又是什么呢?通过对八十年代的回忆,我试图去寻找未来发展的脉络。


文化上的没落,中国知识分子已经没有八十年代那种精神了,他们沉寂在科研基金的申请,沉寂在疯狂走穴赚钱之中,他们没有了批判精神,他们都被现实收买了,80年代后再无大家


这是一本读后让人有所深思的书。所访问的12位名人专家,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对80年代有不同的声音,不少人不是热衷于歌功颂德,而是持批判的态度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地见解和看法,有的是反思过去,像已故去了的王元化先生。我觉得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过去我们不是有一句口头禅吗,叫做“成绩不说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


因为要做关于八十年代的读书报告所以在网上搜到了这本书,结合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一起看,可以得到关于八十年代“文化热”比较全面的表述,对于没有经历过八十年代的80后起到了填补在场感的作用。


中国的八十年代是个思想活跃的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于我及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启蒙的时代。


我与八十年代,了解八十年代的好书。和“追寻80年代”一起阅读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我与八十年代,了解八十年代的好书。和“追寻80年代”一起阅读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激情燃烧的八十年代


作者以记者的眼光,对影响中国社会的部分人物作了访谈,启人思考,值得一读。


思想家的对抗,绝对是了解八十年代思想界动态的好书


他们活跃在八十年代,沉浸在九十年代,但他们的思想一直流传下去!


作者克服各种困难,采访到了我们难得一见的各界精英,有的成长于八十年代,有的在八十年代已崭露头角。在历经岁月的风霜之后,听他们娓娓道来,仿佛就是促膝而谈,倍觉亲切。他们带我回到有点久远的八十年代。

谢谢作者,更要感谢各位被访者!


八十年代是个充满热情的年代,怀念!


老师总是提起他上学的的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年代,补课吧。


美好的八十年代,伤感的八十年代,一夜之间夺走了无数年轻生命的八十年代!历史是公正的吗?不知道。如果真有公正的历史,那么就请你们为那些美丽年轻无辜的生灵谢罪,让他们的家人得到些许的安慰。他们是一个民族的精华,可是却以如此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而你们还在做着篡改历史想叫80,90后年轻人相信你们的谎言的事情。但是谎言总有露馅的那一天,只是希望那一天早一些到来。


数风流人物,难忘的八十年代。


好书,回望一下过去,珍惜现在。
向80年代启蒙中国现代思想的这些人致意!


需要发现的眼睛,感受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一连串的记忆,虽然不属于我,但让我领会


八十年代,好酷


都是八十年代的大家


值得回忆八十年代!


一套回忆八十年代的著作,可惜是个删节版。


八十年代的回忆………………


文化名人访谈,一个角度看那个年代


80年代是个好时代,通过名家访谈,可以看看当年的精英如何看待自己的发迹史


与70年代访谈录一样,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好书。


比我与七十年代做的糙些
参与访谈的人也算文化名流了,但访谈这种方式,注定不会太有深度


好书,能很好的了解80年代,那是五四后中国又一个启蒙的年代,可惜了...


反思、反省,都是为了改革社会!看看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觉悟!


北岛、李陀的70年代、查建英的80年代访谈,都很不错。


我对过去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年代,名人访谈有代表性,但不一定有普遍性


马国川这本书值得推荐。


由余秋雨的散文才知道王元化,今日拜读,收获颇丰


一直觉得80年代是黄金10年,思想自由,百花齐放,人们都充满理想...


可以让我们对80年代的学者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现在对那个年代描述的书籍已经很少了。这本书,让我们又了解了那个年代的思想、社会、人文。很好


在当当看到这本书时,感觉与《七十年代》有几分相似,看完了,到封三才看到,原来就是一个系列的。很好的书,有高度,多视角,虽然我当时还在上中学,但书中记录的人和事,仍然在我脑海中留有印象,通过阅读,再印证,再加深了。


很好的一本书,内容不错,有阅读价值,大家的访谈录,能够汲取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支持下,好评!


好书,因为80年代是理想主义者的时代,这本书写出了践行者的历程,值得一读。


是在接机的途中看得。连续4个小时,一刻也没停下。
“别让一根头发给魔鬼抓到”,“思想”与“学术”之辩,“六个”现代化,“新老更替”等等,确实让人咀嚼。学人的人格气度,可见一斑。时代的风韵,余音袅袅。恍如隔世!
对话是用心推敲过的!


当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喜欢,想着看,也许自己是出生在80年代的缘故,也许是自己学科训练的结果吧,总是对八十年充满了想象,那个时代究竟是如何的。


这本书对我的毕业论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了解80年代的思想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80年代一个很特别的年代


生于80年代,对于80年代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其实中国梦的概念在80年代提也许更贴切吧


书还没看,看着这么多学者就买了,希望是本好书


80年代的思想者所留下的依旧值得思考的话题
很值得一读
可以了解很多接触不到的信息和真正的思想
书的质量也很不错


期待已久,那个年代的东西值得珍视


那那时的我们很年轻,发生了许多书都还不了解,看看这本书才知道当时发生的情形,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回味80年代年轻时的余温。。。


很好,从不同的人眼中了解80年代


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不像现代的人,因为我怀旧,喜欢看7-80年代的电影,喜欢和那个年代的人聊天


里边的人物都是当代有名的思想家


这本书中采访的人物都很有思想,书很不错,对于我们思考当下的很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


一个时代的记忆,推荐购买


了解一个时代的亲切的记录。


好书,有思想深度


对了解那个年代情况很有帮助~


变动的年代


不是我的年代,了解一下


80年代,不可复制的年代,令人怀旧。


每个人总有一些疯狂的事,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忘掉,当我们重拾起它的时候,总是令人再次震撼,再次感动。


对答式的文体虽然更客观也有诱惑力,可作者的设问和受访者的回答竟然如书面用语一般精准而几无瑕疵,这不禁让人怀疑——后期的“润色”,失去了这种采访、对话式文章的真实可感的“乐趣”,反倒让读者有了距离。但,毕竟里面一票的大人物都是真实的,还是值得一读,推荐。


这是第二次买这本书了。第一本被朋友借走未还,心里喜欢所以再买一本。


好书,值得读!如若再写,可以再细腻些~


好书 值得大家去看


慢慢读,都是好书


名家名作,品相全新,发货很快,赞一个!!!但是作者水平一般,没有想象中好。


喜欢,这一长串姓名,将在中国思想史上熠熠生辉


比新闻联播强


浮躁的社会环境中,真的需要普及一点厚重的文化知识


这本书很有思想,很有价值,读后让人沉思。


不错的一本书,都是些大师级人物。


很有那个时代的气息,在读中


内容很好,对了解那个时代很有帮助


那个时代的面貌,得以窥视。


全书以谈话的形式展开,作者和各位大家谈了很多方面的东西。有深度,有思想,有趣,喜欢


大家的思想,拜读了


八十代思想的真实记录


非常棒的一本书!有思想,有价值!


这本书中采访了不少的大陆知识分子的领军人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回顾。


都是一些有名的人,了解一下。


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感悟


了解知识人昨天的生活


还没来得及看,先给个好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