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怀旧
2012-1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余斌
225
146000
无
人到什么年纪开始怀旧,似乎是没有一定的。每个人自打出生起,身后都注定会出现一个越拉越长的过去的影子,倘每一反顾即以“怀旧”名之,那不夸张地说,从有记忆开始,怀旧在我们就已经是题中应有之义。比如我六岁搬到新家,偶尔就会想到原来住过的那个大院;上小学时,偶尔会想起幼儿园某个久不联络的玩伴。但是这些零星的,一闪即过,都不算数。必待想起过去的事情或情景成为一种经常的状态,并且乐于沉湎其中,这才算着了道儿。 通常这是到了已经有一把子年纪的时候,借鲁迅的书名,也便是“朝花夕拾”的性质。一则经事已多,回首往事,“题材”丰富;二则此时已是常有“熟歇”之念,生活早不再是冲锋的状态,——“歇”或者停留构成了“怀旧”的条件。当然“熟歇”状态的到来有迟有早,因人而异,倘说也有一客观标准,或有一个集体性的触媒,那就该是退休。后工作的时代,怀旧之具有合法性,之名正言顺,自不待言。 然退休是一刀切的事,怀旧却不,——总还有些其他的触媒。我之进人大规模的怀旧,与在网上和昔日同窗相聚不无关系。先是大学同学因人学三十年要聚,在网上弄了个讨论版,起初颇有恍惚之感:当真已有三十年了么?屈指算来,可不就是!过后又因母校四中校庆,有一拨中学同学聚于网上,更是热闹。老同学之间,共有的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乃是过去的时光,话题也便天然地染上了“怀旧”色彩。偶然兴动,就将记忆中的一些人与事写了贴出来,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昔日同窗或者叫好,或者帮着回忆,纠正细节,或者干脆就命题,我则索性当回事地不务正业起来。原先没写过这类文字,不知道算什么,自然也就不知该往哪里投,后来承《万象》、《读库》、《书城》等杂志不弃,陆续登出来,在《万象》登出的时间较早,有系列性,就弄了个专栏,名为“提前怀旧”。 算来离退休总还有十来年,现在就大张旗鼓怀其旧来,似乎早了点,称为“提前”,谁日不宜?只是据说“七。后”、“八。后”都已开始怀旧了,有学生读了文章后就提示我这一点,戏言“提前”二字有点“托大”。不知“怀旧”的年纪是否已普遍提前,怀旧成风则以我所知,乃是事实。大凡怀旧,不是遇到现实中的不如意,便是往事太过甜蜜,而二者又往往相激相生:过往的生活因对现实的不满而显得诱人,遁入回忆则令周围的世界让人格格不入,至少是产生距离。怀旧通常让人感到温馨,若想一味地温隋起来得有个前提,即是让过去与现在彻底隔绝,不生关系——所谓“距离产生美”,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如此,唯其过去被封存起来,取消了现实感,“怀旧”才有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乌托邦”。 我的怀旧稍有不同,我不认为过去和现在可以分离,事实上从“现在”也分明可以张见种种“过去”的影子。此外想想青少年时代,固不乏温馨的记忆,无奈于今想来令自己脸红之事,亦复不少;至于作为大多数文章背景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今视昨,我的感受固然有“追忆逝水年华”的一面,另一面则是荒诞。我也想传达出这种荒诞,倘若其中不乏喜剧性,且我也能以轻松的笔调来写,我想是因为年纪的关系,我那一辈人没有负荷上几代人(比如右派一代、知青一代)的沉重。我忠实于我的记忆,彼时我眼中呈现的人与事,相信这也是“文革”记忆之一种。 说到“记忆”,这二字在具体的使用中似时或有与“怀旧”分道扬镳的意思,大体上“怀旧”是一味地沉湎于过去,“记忆”则有现实的指涉,甚或就是面对现实的一种形式;前者是追怀的、感性的,后者则有理性的冷峻,强调对昨日的审视。我相信两种成分我的文章里都有一点,也不知混在一起是不是一个“合则两伤”的局面,唯在我写时确是想打成一片的,也就由它。 因为想突出一下有所思的一面,我曾取了个书名叫“以怀旧的名义”,担心读者不明其意,还不惮辞费写了篇破题的小引,不想后来因故书未出成。此次终于有机会出版,三联书店郑勇君以为“提前怀旧”作为书名更醒豁、合适,且《万象》上的专栏名就是如此,不如沿用。我相信他的判断。事实上读者是明眼人,断不会因为区区一书名而对书中内容“刮目相看”。只是那篇小引里还有些想说的话,其中也有属于“怀旧”的内容,故不避“拔高”的嫌疑,照抄在下面。 “以……的名义”这样的句构,其意好像从来不是中性的。往贬义里说,与“挂羊头,卖狗肉”、“以什么什么之名,行什么什么之实”相去不远,总之居心可疑;正面地说出来,则可赋予言说、行为一分郑重乃至庄严,其最高境界是言说者获得“替天行道”的身份——正义化身,合法性的先天获得。故这个表达实在是正邪两赋,可以是对他人动机的指斥,也可以是某种自命的神圣感。从言说者的立场而论,一点也不暧昧,不过在我意识中,它是暧昧的,我喜欢其中的暧昧。 这样的表达令我印象深刻,起于一部名为《以革命的名义》的电影,该片应该摄于50年代末。我查了一下,是根据苏联话剧《列宁与第二代》改的,导、演都是中国人。其时中苏已然交恶,这当然是一部地道的国产片。火红年代,电影多少都有政治背景,正在和“苏修”划清界限,拍苏联题材似乎不合时宜,然而写列宁的前“苏修”时期,又当别论。我甚至怀疑,剧中最经典的台词,列宁所谓“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寓有指斥苏联忘记过去,走向背叛之意,我们才是遥承列宁主义正统。——这是瞎猜。 剧情并不复杂: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某红军战士被反革命分子暗杀,两个儿子瓦夏和彼加已经丧母,现在又失去父亲,孤苦无依成了流浪儿,幸得列宁和捷尔任斯基收留抚养。其间有刺杀列宁,瓦夏、彼加受骗差点被反革命分子利用而阴谋终未得逞等事。两流浪儿在列宁、捷尔任斯基的关怀下,成长为勇敢的革命战士。那句台词好像是剧终时道出的,列宁还有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不是也出在这里,倒有点模糊了。以框架论,就是个革命领袖抚孤成立的故事,当然领袖不是慈善家,慈善家的善举在革命的辞典里是可疑的,所以更重要的是革命化的“励志”,列宁同志的话便是“励志”。 我怀疑这片子我是直到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才看的。因还未上小学“史无前例”又“轰轰烈烈”的“文革”就拉开大幕,这片子已然打人冷宫了,此前则年岁太小,不可能记住革命导师的名言。“文革”中描写列宁的两部苏联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我们看了不知多少遍,不知为何充满“千万不要忘记”意味的这部片子却没开禁。当然一部片子开禁千难万难,须政治局讨论也说不定。可能牵扯到的问题实在太多,比如,也许演列宁的周正、演捷尔任斯基的于是之还没“解放”,凭这一条,片子就只能在片库里待着,更何况他们演的是革命领袖。 革命领袖遥远而神秘,我们自己的领袖过去是不会在舞台、电影里出现的。据说当初毛泽东不允许自己的形象在人民币上出现,理由是人没死,历史地位未定,不宜。文学作品大概也照此办理。对列宁“网开一面”,大约因为已不在世,又是别国人,人家自己早就演上了。领袖人物该怎么样,有“十月”、“一九一八”示范在前,苏联演员的表演让中国观众五体投地,以为逼真到极点,我们初看时刚上小学,甚至怀疑是不是列宁自己演的,否则怎么会那么像?当时若看中国演员演苏联领袖,像与不像一定是我们热议的话题,标准当然是现成的。 电影重新公映时我已在读大学,早已不再被像不像之类形而下的问题困扰。但显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达到了我的水平。那天从电影院里出来,身边有一群女青工模样的人正说得热闹的话题,就属“像不像”的范畴。她们谈论的还不是领袖,乃是瓦夏和彼加,两角都是儿艺的女演员女扮男装,这一点显然比剧情更让她们兴奋,于是从身材、声音、脸形等多角度加以探讨,嘻嘻哈哈,争得不可开交。我的脸上一定满是不屑的神情:刚刚聆听了列宁“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的遗训,掉过脸就在议论这些琐碎,仿佛家长里短,太“家庭妇女”了吧?而家庭妇女是不配看这片子的。至少在那时,我是影片编导的理想受众,在设计的高潮亦即列宁那句话出口时来一番醍醐灌顶,受洗礼一般。也并非我一人,其时全场响起掌声,不是鼓掌如仪的那一种(像组织观影那样的),这也就见得“文革”虽已过去,在情绪动辄高涨这一点上,还有着“革命”的余绪。只是这里的情绪指向有点模糊,邓小平将复出而未复出之际,电影院里放过《甲午风云》,演到邓世昌重新出山,影院里掌声雷动,这好理解,也是所谓“民心所向”的反映。因一句“想想过去”的耳提面命而大鼓其掌,则所指不明,于今想来,就有点匪夷所思。 事实上,“想想过去”是我们所受教育的一部分,至少在形式上,我们常被要求“抚今追昔”,“忆苦思甜”固是一端,吃忆苦饭几乎是半强制性的,另一方面则“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之类的口号,差不多可以当作咒语使用。惜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哪能像在电影升华了的情境中,由伟人一字一顿、意味深长地道出时带来的震动?可见高亢的朗诵般的调子,的确有它的感染力,让人热血上涌,莫名激动。妙就妙在莫名所以:有些话似乎就是用来让人激动的,而激动有时并不需要具体的内容。 确切地说,令我们激动的不是“过去”,而是“革命”。以中小学受的教育,我们可以不知“头上的星空”,不理会“心中的道德律”,“革命”却是不可抗拒的“绝对命令”,不由分说地具有正当性。其天经地义,到了只是一个“名义”也让人肃然的程度。 “以革命的名义”可以干些什么,有的我们知道了,有些我们未必知道。抽掉“革命”,套用其格式,用作我的书名,一半前面已说了,是因喜欢这表达式里的暧昧,一半是因近年来居然时常怀旧,倒是与“想想过去”之旨,不无暗合之处——“想想过去”,多少也就与“怀旧”沾着边了。“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犹云“以革命的名义,怀旧!” 但事实上“想想过去”与“怀旧”却是两事,虽然都涉及记忆。“想想”所重在“想”,“怀旧”所重在“怀”;“想想”很严肃很紧张,“怀旧”的状态则是放松随意的。此外“想想过去”不是随便乱想,有其既定的轨辙,忆苦思甜犹是“小乘”,“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才是“大乘”。我所追忆者,都是身边琐事,纵或关涉伟人辞世、林彪坠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所记者也都是些细枝末节,只是回过头来想想,日常琐细,居然也满是“革命”的印记。我所谓“怀旧”之“怀”,也不够纯粹,或只是笼统言之,一则并无多少留恋,二则“怀”之外,有时不免也会“想想”,与革命导师叮咛的“想想过去”之“想想”,亦复相通。“以怀旧的名义”能干些什么,我不知道,总不能只是“想想过去”,“以怀旧的名义,想想过去”,似乎是同义反复,不过“想想”总是必要的,虽然我不敢托大,称之为“反思”。 所想者,有些远出于书里所写之外,这里提一笔,竟像是在说题外话。比如就曾不止一次想到“前世今生”:倘生在“五四”、30年代,又或抗战时期,我会是哪一类人。当然,“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更近切的想象关乎1949年以后,若是早生若干年,我会不会是“文革”初飞扬跋扈打砸抢的革命小将?再往前些,我会不会是一个告密者?有时我觉得,不可能;有的时候我又觉得,未必。 余斌 2011年10月
怀旧通常让人感到温馨,若想一味地温情起来得有个前提,即是让过去与现在彻底隔绝,不生关系,取消了现实感,“怀旧”才有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乌托邦”。《闲趣坊15:提前怀旧》之怀旧稍有不同,在作者看来过去和现在无法分离,从“现在”也分明可以张见种种“过去”的影子。故尔,其怀旧中固不乏温馨的记忆,更多的则是以当年视角与今日眼光重叠交错,给那个已过去了的年代留一印记。其所追忆者,都是身边琐事,纵或关涉伟人辞世、林彪坠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所记也都是些细枝末节,只是回过头来想想,日常琐细,居然也满是“革命”的印记。而作为大多数文章背景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今视昨,读来固然有“追忆逝水年华”的一面,另一面则是荒诞的喜剧性。
关于作者;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1973-1977年就读于南京四中,恢复高考后,1978至1989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该系。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现为中国高教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周作人》、《字里行间》等著作。近几年在《万象》、《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文汇读书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报刊开过专栏。所撰《钱穆与胡适的“过节”》被收入中国作协创研部所编《2005中国随笔精选》;《香烟种种》被收入潘凯雄等编《2010中国最佳随笔》。
小引
西哈努克亲王
温都尔汗
人总是要死的
从看游行到游行
宣传队
开大会
英雄
“苦戏”《卖花姑娘》
《国际歌》
我们的歌
内部片
“纯真年代”
老阿姨
绿川良则
怀金磊
版权页: 看游行是真挤,那一天岂止是万人空巷,全城的人或游或看,好像统统出动。游行队伍经过的大街两旁,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用在这里一点不夸张。彩车什么的经过,前排的人无妨,站在后排个有矮些的,一概将脖子拉伸到最大限度,“甘为孺子牛”的也不在少数,让小儿骑在脖子上,自家站在人丛中什么也看不见,不时仰起头问上面:“啊看到啊?”上面或则兴奋不已地答:“看到了!看到了!!”不一会儿可能又是哭腔:“——又挡住了。”骑在脖子上还看不到,多数情况下并非长人如林,是前面的人站在凳子上。住在附近的人近水楼台,常常扛了家伙来,长凳、短凳,高凳、矮凳,还有背了椅子来的,早早地就在第一排人的身后占好了地方。到处都在交通管制,路远的人要看到游行,非得起大早,有一次我六点钟爬起来,到珠江路口那一带,已然人山人海,只剩下向隅的份了。 有一个法子是头天晚上就潜入戒严区。这事我小时有过两回。一回是父亲的一位上级大概要让一家人好好看回游行,自己上观礼台就座去了,却给小孩在宾馆包了个房间:福昌饭店的二楼,窗户正对游行队伍经过的大街,不知怎么,我也沾了光。晚上先送到他家,再同他们一家人坐了车到宾馆。平生头一回住宾馆,什么都新鲜,倒忘了那么多人一间房,夜里是怎么睡的。只知道第二天消消停停吃了早饭,就趴在窗台上等,居高临下,还可以不时找点零食吃,应有坐在包厢里看戏的味道,我们挤在窗台上,未免不像。游行如何,已无半点印象,后来看《水浒》里李逵潜入一处房子等第二天劫法场救宋江的情节,就想起那次看游行,这样的联想也真叫莫名其妙。 第二年的国庆,缠着父母还要像上次那样。但那是沾人家的光,这样的事一之为甚,岂可再乎?后来是母亲想了个办法,早早跟她的同事说定,游行头一天晚上住她家里去。她家在鼓楼附近的黄泥岗,黑灯瞎火,母亲去过的也迷了路,转了半天才在一极狭的小巷里摸到她家。未进门就听里面嚷成一片,进去一看,八九个小孩,最大的大概有十来岁,小的跟我差不多,五六岁,都是与我有同好,来潜伏的。 房子够大,却没那么多床,晚上我睡的那张大床上挤了五个小孩,也不分什么男女了。当然是挤得慌,对我们却是正中下怀。一直在打打闹闹,大人两次进来弹压,收效甚微,直到不知谁把被子蹬了个大口子,都以为闯了大祸了,忽地安静下来。好像刚睡着,大人就来喊起床,一个个昏头瞌□爬起来,洗脸刷牙吃早饭,一阵兵荒马乱,而后随了大人去占地方。穿过小巷就到大街,高坡上,极好的地势。而后就等,过了好久,人群中传,要开始了,却不。又传真要开始了,还是不见动静。到真开始的时候,我已经困得睁不开眼。所以印象里只有好多人热热闹闹地在那里走。
《提前怀旧》作者余斌看来过去和现在无法分离,从“现在”也分明可以张见种种“过去”的影子。故尔,其怀旧中固不乏温馨的记忆,更多的则是以当年视角与今日眼光重叠交错,给那个已过去了的年代留一印记。
无
怀旧通常让人感到温馨,但这本书中的怀旧却是另一番风味,文中所写的人和事的背景大都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伟人的逝世,林彪的坠机等,即使是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作者所记也是细枝末节,以今视昨,回想这些琐事,居然也满是“革命”的印记,读起来故然有“追忆逝水年华”的一面,而另一面确又是很荒诞和喜剧性的一面。
怀旧之心,人皆有之。怀旧让我们重温历史,用新视野了解过去。
虽然还没老,但已经开始怀旧
年龄大了,就开始怀旧了
喜欢余斌的书,喜欢三联的书,喜欢追忆的书。这是一本散文随笔,内容涉猎几十年前的上个世纪的诸多大事小事,读者读来仿佛时光倒流,徜徉以往。
三联闲趣坊第15本,必买!
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太熟悉了,仿佛有回到那个年代了。
余斌的书读了好几本了----------《南京的味道》、《字里行间》、《午后的岁月》·····
很早以前,先是《书城》、《万象》等一些杂志上看到他的名字,是越读越上瘾,于是,到处搜余斌的书来看,虽然有的文章在杂志上已经读过,但是拿到集子不妨再看一遍。
读起来很亲切,很多事情刻画入微,如在目前。
读,不忍心读,不舍得不去读。正视历史。
里面有个“关乎烟酒”的章节,个人认为是写的最好的。
三联书社的书一如既往的好啊
名称可以叫做文革回忆。
颇有同感
长大了,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回味的。
还可以,读书就是在读人生,为什么要读书:因为无聊无事可干
读书是一种经历,丰富自己的阅历
俺熟悉的过去岁月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的眼睛看到的 那些特有的词汇 特殊的年代
还是南京地域色彩多了些,还是文笔老道
还没看完,正在看,争取早点看完写书评
同上~~以前在《万象》最喜欢看这个专栏了
有趣的回忆
作者是有经历的,但是正如书名所说,提前怀旧,有点太早了吧~~~
说实在三联闲趣坊系列最近的几本质量不如从前!我每一本都买都读,前面十来本是读了又读爱不释手,最近新出的这几本老实说实在没了“闲趣坊”的意味!
买了闲趣坊中的一本,所以想凑齐,也就买了
更喜欢闲趣坊丛书的其他几本。
读着里面的文章,回味起来,感觉沉淀淀的,不是个滋味。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不够吸引人~
和《南京味道》一起买的这本书,读后很失望,这样的提前怀旧太平庸了,从文字叙述到选题都比较闷,读起来乐趣不大。
第一次看余斌的书,就被他“俘虏”,不得不佩服他说故事的水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难怪三联将此书列入“闲趣坊”书系。近期三联“文革”题材的书已经出过《暴风雨》和《颠倒岁月》,看了觉得都不错,但是有点隔。《提前怀旧》就不同了,是“老夫”重温少年的时光,着重当时的典型事件,通过生动的细节来反映那个时代,讲的就好像同龄人的亲历,阅读时如同打碎了五味瓶,心里有种说不清的复杂。那个时代,无论你说它是什么,你认为它是什么,它都是我们少年时代的全部,身在其中,不存在什么好坏对错,本然如此,对它的价值判断、道德判断是后来的事。这本书适合五十岁上下的人阅读,会更有亲切感。
拉拉杂杂地写了自己小时候在文革期间的精力和感想。但是很实在。不花哨。
喜欢这本书!文革年代的荒唐事!值得好好回忆回忆!
看了两遍,以幽默风趣的文笔叙述一段灰色回忆
好,书滴内涵很深,挺好看滴
喜欢看这类回忆性散文。基本是作者结合自身经历谈大约是文革到改革开放前后时期的事情,有很明显的时代特色,在同龄人当中肯定能引起共鸣的。有很多事情写得非常细,可以当做和长辈聊天的谈资,据说还有补充的空间。
怀而不旧,历久弥新
三联闲趣坊之提前怀旧
闲趣坊15:提前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