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孔子传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钱穆  

页数:

195  

字数:

108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予之此稿,初非有意撰述,乃由孔孟学会主持人亲来敝舍恳请撰述孔孟两传。其意若谓,为孔孟两圣作小传,俾可广大流行,作为通俗宣传之用。余意则谓,中国乃一史学民族,两千五百年前古代大圣如孔子,有关其言论行事,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以后,尚不断有后人撰述。今再为作传,岂能尽弃不顾,而仅供通俗流行之用。抑且为古圣人作传,非仅传其人传其事,最要当传其心传其道。则其事艰难。上古大圣,其心其道,岂能浅说?岂能广布?遂辞不愿。而请求者坚恳不已。终不获辞,遂勉允之。 先为孔子作传,搜集有关资料,凡费四月工夫,然后再始下笔。惟终以《论语》各篇为取舍之本源。故写法亦于他书有不同。非患材料之少,乃苦材料之多。求为短篇小书,其事大不易。非患于多取,乃患于多舍。抑且斟酌群言,求其一归于正,义理之外,尚需考证,其事实有大不易者。 余此书虽仅短短十章,而所附疑辨已达二十五条之多,虽如《史记·孔子世家》,亦有疑辨处。此非敢妄自尊大,轻薄古人。但遇多说相异处,终期其归于一是。所取愈简,而所择愈艰。此如《易传》非孔子作,其议始自宋代之欧阳修。欧阳修自谓上距孔子已千年,某始发此辨,世人疑之。然更历千年,焉知不再有如某其人者出。则更历千年,当得如某者三人。三人为众,而至是某说可谓已得众人之公论。则居今又何患一世之共非之。但欧阳所疑,不久而迭有信者。迄今千年,欧阳所疑殆已成为定论。余亦采欧阳说入传中,定《易传》非孔子作。此乃是孔子死后千余年来始兴之一项大问题大理论,余为孔子作传,岂能弃置不列?又此有关学术思想之深义,岂能仅供通俗而弃置不论? 书稿既定,送孔孟学会,不谓学会内部别有审议会,审查余稿,谓不得认《易传》非孔子作,嘱改写。然余之抱此疑,已详数十年前旧稿《先秦诸子系年》中。余持此论数十年未变,又撰有《易学三书》一著作,其中之一即辨此事。但因其中有关《易经》哲理一项,尚待随时改修,遂迟未付印。对日抗战国难时,余居四川成都北郊之赖家园,此稿藏书架中,不谓为蠹虫所蛀,仅存每页之前半,后半全已蚀尽,补写为艰。吴江有沈生,曾传抄余书。余胜利还乡,匆促中未访其人,而又南下至广州香港。今不知此稿尚留人间否。 学会命余改写,余拒不能从,而此稿遂搁置不付印。因乞还,另自付印,则距今亦逾十三年之久矣。今原出版处改变经营计划,不再出版学术专著,故取回再版付印。略为补述其成书之缘起如上。至孟子传,则并未续写,此亦生平一憾事矣。余生平有已成书而未付印者,如上述之《易学三书》。又有已成书,而其稿为出版处在抗日胜利还都时坠落长江中,别无抄本,如《清儒学案》。今因此稿再版,不禁心中联想及之。而《清儒学案》一稿,则尤为余所惋惜不已者。兹亦无可详陈矣。 1987年4月钱穆补序时年九十有三

内容概要

  《中学图书馆文库:孔子传》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所谓“学不厌、教不倦”者,而以寻求孔子毕生为学之日进无疆、与其教育事业之博大深微为主要中心,而政治事业次之。因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之主要贡献,厥在其自为学与其教育事业之两项。后代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其意义即在此。故《中学图书馆文库:孔子传》所采材料亦以《论语》为主。凡属孔子之学术思想,悉从其所以自为学与其教育事业之所至为主要中心。孔子毕生志业,可以由此推见。而孔子之政治事业,则为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虽事隔两千五百年,孔子之政治事业已不足全为现代人所承袭,然在其政治事业之背后,实有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番精神,为孔子学术思想以学以教有体有用之一种具体表现。欲求孔子学术思想之笃实深厚处,此一部分亦为不可忽。
  《中学图书馆文库:孔子传》为求能获国人之广泛诵读,故篇幅力求精简。凡属孔子生平事迹,经历后人递述,其间不少增益失真处,皆一律删削。《中学图书馆文库:孔子传》写作之经过,其用心于刊落不着笔处,实尤胜过于下笔写入处。凡经前人辩论,审定其为可疑与不可信者,本书皆更不提及,以求简净。亦有不得尽略者,则于正文外别附疑辨二十五条,措辞亦力求简净,只略指其有可疑与不可信而止,更不多及于考证辨订之详。作者旧著《先秦诸子系年》之第一卷,多于孔子事迹有所疑辨考订,本书只于疑辨诸条中提及《系年》篇名,以便读者之参阅,更不再事摘录。

书籍目录

序言
再版序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第三章 孔子之早年期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
第六章 孔子去鲁周游
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
第八章 孔子之卒
附 孔子年表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
附录(四) 旧作《孔子传略》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 一、弗父何 孔子的先世是商代的王室。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王室转成为诸侯。四传至宋滑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滑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但当时已盛行父子相传,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其兄弗父何为君。但弗父何若为君,当治其弟弑君之罪,在家庭间又增悲剧,因此弗父何让不受。其弟鲋祀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孔子先世遂由诸侯家又转为公卿之家。直到孔子时,鲁国孟僖子尚说孔子乃圣人之后,因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 二、正考父 弗父何曾孙正考父,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但正考父不自满假,每一受命,益增其恭。又自奉甚俭。尝为鼎铭,日: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馇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这其是一有修养的人。 三、孔父嘉 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是其字,嘉是其名。因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乃曰孔氏。孔父嘉为孔子之六代祖。 宋宣公传其弟为穆公,孔父嘉为大司马。穆公又传其兄宣公之子为殇公,孔父嘉受遗命佐助嗣君。华父督欲弑君,遂先杀孔父嘉。 四、孔防叔 孔父嘉曾孙日孔防叔,畏华氏之逼,始奔鲁。为防大夫,故日防叔。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费县东北。 孔氏本为宋贵卿。或说孔父被杀,孔氏即失卿位,其子即奔鲁。或说孔父死后,孔氏卿位尚存,至防叔始奔鲁。恐当以后说为是。孔氏奔鲁后,卿位始失。但亦不即为受地而耕之平民。在当时,贵族平民之间尚有新兴之士族,或是贵族后裔之疏远者,或是贵族之破落者,与夫平民中之俊秀子弟,因其学习当时贵族阶级礼乐射御书数诸艺,而得进身于贵族阶层中当差服务,受禄养以为生。此等士族,各国皆有,而鲁为盛。孔防叔在鲁,其身份亦为一士。其为大夫亦只受禄,不得与封地世袭者相比。至是,孔子先世遂又由贵族公卿家转为士族之家。 五、叔梁纥 孔防叔之孙日叔梁纥,因为鲁邴邑大夫,亦称邴叔纥。邴字亦作鄹、作陬,又作邹,乃邑名,非国名,与邹国之邹异。 叔梁纥武力绝伦,在当时以勇称。 《左传》襄公十年: 晋人围逼阳。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耶人纥抉之以出门者。逼阳城门有两重,一晨夕开闽之门。又别为一门,高悬在上。逼阳人开其晨夕开闽之门,诱攻者进入城,乃放悬门而下之,阻绝进者使不得出,未进入者不得入。叔梁纥多力,抉举其悬门,使不坠及于地,使在内者得复出。 叔梁纥为孔子父。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一、孔子之母 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日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 疑辨一 《史记》称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此因古人谓圣人皆感天而生,犹商代先祖契,周代先祖后稷,皆有感天而生之神话。又如汉高祖母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遂产高祖。所云野合,亦犹如此。欲神其事,乃诬其父母以非礼,不足信。至谓叔梁老而征在少,非婚配常礼,故日野合,则是曲解。又前人疑孔子出妻,实乃叔粱纥妻施氏因无子被出。孟皮乃妾出,颜氏女为续妻,孔子当正式为后。语详江永《乡党图考》。 二、孔子生平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亦有云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者。其间有一年之差。两千年来学人各从一说,未有定论。今政府规定孔子生年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并推定阳历九月二十八日为孔之诞辰,今从之。 疑辨二 关于孔子生平之辨,详拙著,《先秦诸子系年》卷一《孔子生年考》,亦定孔子生鲁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陬邑,因叔梁纥为陬大夫,遂终居之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山而得生,故以为名。 P1-6


编辑推荐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钱穆的这本《孔子传》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孔子传 PDF格式下载



孔子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已无需多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大家也都知道。对于孔子,多了解一些,是好事。本书就是这一方面的好书。


少年人应该看的书


封套简单,但封面清爽,书不是很大本。


物流很快,书的质量很好,很喜欢。


帮舅舅买的。。。


总体还可以,但略显粗糙,给个好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