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标准出版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农业标准出版研究中心  

页数:

495  

字数:

1002000  

内容概要

  《中国农业标准经典收藏系列·最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7辑):畜牧兽医分册》收集整理了2010年由农业部发布的畜牧、兽医、饲料、草业和畜产品类行业标准49项,并在书后附有8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NY/T 471-2010 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676-2010 牛肉等级规格
NY 1870-2010 藏獒
NY/T 1871-2010 黄羽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NY/T 1872-2010 种羊遗传评估技术规范
NY/T 1873-2010 日本脑炎病毒抗体间接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NY/T 1887-2010 绿色食品 乳清制品
NY/T 1892-2010 绿色食品 畜禽饲养防疫准则
NY/T 1896-2010 兽药残留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NY/T 1897-2010 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抽样规范
NY/T 1898-2010 畜禽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NY/T 1899-2010 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技术规范
NY/T 1900-2010 畜禽细胞与胚胎冷冻保种技术规范
NY/T 1901-2010 鸡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
NY/T 1902-2010 饲料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NY/T 1903-2010 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方法PCR法
NY/T 1904-2010 饲草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NY/T 1905-2010 草原鼠害安全防治技术规程
NY/T 1930-2010 秸秆颗粒饲料压制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944-2010 饲料中钙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NY/T 1945-2010 饲料中硒的测定微波消解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NY/T 1946-2010 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
NY/T 1947-2010 羊外寄生虫药浴技术规范
NY/T 1948-2010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 1949-2010 隐孢子虫卵囊检测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
NY/T 1950-2010 片形吸虫病诊断技术规范
NY/T 1951-2010 蜜蜂幼虫腐臭病诊断技术规范
NY/T 1952-2010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NY/T 1953-2010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技术规范
NY/T 1954-2010 蜜蜂螨病病原检查技术规范
NY/T 1955-2010 口蹄疫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NY/T 1956-2010 口蹄疫消毒技术规范
NY/T 1957-2010 动物生虫鉴定检索系统
NY/T 1958-2010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NY/T 1968-2010 玉米干全酒糟(玉米DDGS)
NY/T 1969-2010 饲料添加剂 产朊假丝酵母
NY/T 1970-2010 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测定
NY/T 1981-2010 猪链球菌病监测技术规范
农业部1485号公告—2—2010 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猪伪狂犬TK-/gE-/gI-毒株(SA215株)及其产品定性PCR方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1—2010 饲料中苯乙醇胺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2—2010 饲料中可乐定和赛庚啶的测定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3—2010 饲料中安普霉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4—2010 饲料中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5—2010 饲料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测定液相色谱一质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6—2010 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7—2010 饲料中9种磺胺类药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8—2010 饲料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9—2010 饲料中氯烯雌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农业部1486号公告—10—2010 饲料中三唑仑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139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141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14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148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148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151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10年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11年第2号

章节摘录

  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原则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37-2006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草原自然保护区grasslandnaturereserve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草原资源,在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区,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草原自然保护区由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组成。  3.2核心区corearea  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并且保存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和重要遗传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3.3缓冲区bufferarea  位于核心区周围,与核心区草原生态系统类型基本一致的过渡区域。  3.4实验区experimentarea  设置在缓冲区外围可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和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的区域。  4规划与设计  4.1本底调查  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前应开展资源与环境的本底调查。调查内容应包括: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状况;  --人口、交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和居民经济收入等社会经济状况;  --草原生态系统类型与特征,保护物种的种类、分布与数量等。  4.2边界划定  草原自然保护区应具有准确的四至经纬度坐标,面积至少应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满足受保护动、植物生存与繁衍的需要。  4.3土地权属  草原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应明确清晰,没有纠纷。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拥有核心区的土地使用权。  4.4功能区划分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特点,合理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原则上,核心区面积不少于保护区面积的30%,缓冲区面积不少于保护区面积的20%。  4.5建设方案编制  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应包括自然资源状况,保护对象的类别与分布,建设规模、内容和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5基础设施建设  草原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包括界桩、标牌、道路、建筑物和宣传教育等设施。  5.1界桩与标牌  草原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各功能区分界线,要设置明显的界桩和标牌。在保护区特殊自然景观、珍稀动植物分布区等地应设立标牌。  --界桩和标牌的设置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采用鲜明底色,易识别,文字规范。对外开放的草原  自然保护区,应注明英文。所有界桩、标牌均应编号。  --在有人类活动的保护区境界或功能分区区界应设置界桩,注明保护区或功能区的名称。界桩  间隔距离一般为500m~l000m,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或转向点,应适当加密。  --在草原自然保护区境界的显要位置应设置境界标牌,介绍保护区名称、范围、保护对象、保护要  求和管理机构等内容。在功能区区界的显要位置应设置区界标牌,介绍功能区名称、范围、保  护要求等内容。其他标牌根据提示警告和表达信息等需要设置。  --界桩用坚固耐用材料制作,一般以水泥预制件为主,长方形柱体,柱体截面长0.24m、宽  0.12m,露出地面0.5m,埋入地下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标牌用木质或金属材料制作。境  界标牌规格为2.4mX3.5m,区界标牌规格为0.68mXlm。  5.2道路  草原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尽可能少破坏草原植被。道路类型分为干道、便道和巡护小道。  --干道用于连接保护区内外交通干线,沥青路面,宽度6.0m~8.0m。  --便道用于连接保护区内办公区、管护站、嘹望塔(台)、监测点和居民点等,沙石路面,宽度  2.5m~3.0m。  --巡护小道应根据保护区管理需要,依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道路。  --在沼泽地、坡地、地表松软或分布有苔原植被的特殊地段,应架设搭桥。  5.3建筑物及相关设备  草原自然保护区建筑物包括保护区管理的办公、科研、物资储备和管护站等用房及嘹望塔(台)。建筑物建设尽可能少破坏草原植被。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最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