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0位话题人物的悲情故事

刘世英 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作者:

刘世英 编  

页数:

204  

Tag标签:

无  

前言

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之年:金融危机影响未卜、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金融改革暗礁横生、国企垄断痼疾难改、分配矛盾日益尖锐、中国的微笑可能被外人误读……所以,改革者们更需以史为鉴,以前人为师,摸着石头继续前行。开拓道路中常常是因人成事。例如,经济领域的董辅礽在改革开放初期,勇敢地提出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企分离”,“政社分开”的政策性建议;吴敬琏几乎从文革时开始就树立起了市场的观念并矢志不渝地为市场奔走呼号。科学领域的钱学森、钱三强、赵九章、邓稼先,这些一代科技先驱响应祖国的召唤,放弃功名利禄,回到新中国。教育领域的马寅初,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新人口论》。企业界的人物更是比比皆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创办“中国改革首个试验田”蛇口工业区的袁庚;还有一把剪刀剪开了中国企业机制改革帷幕的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等等。当然,他们的出现固然有时代背景,对他们的评价可能至今仍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但如果不是他们的冒险和探索,那个年代的改革进程可能会慢一些;如果不是他们对财富的无序追求,体制的缺陷和规则的不完善可能一时还难以改变。他们的沉浮,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前进。这些人物本身,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后人在改革“过河”时一个又一个可以触摸的“石头”,成为新中国60年中国经济改革史不可切割的一部分。其实,在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时,作为中国财经网站领跑者的和讯网已经在一部名为《创世纪》的大型历史纪念网络专题中,以《人物传》的形式编列出那些改革的闯将们,那些载浮载沉的企业家。试图还原一张张生动的脸孔,循着他们的人生传奇,追忆中国式改革的风雨历程,感悟财富的沉浮。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和讯网联合广天响石企划机构推出《10位标杆企业家的创业足迹》《10位话题人物的悲情故事》《10位功勋人物的奇迹背后》《10位风云人物的激情回望》《10位改革先锋的弄潮之旅》《10位经济学人的探索旅程》等,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影响中国改革进程的60位杰出人物的故事和经历。仅从每一个个体来看,这些人物故事亦足够猎奇和惊叹。但若将他们摆在一起,更能串联出一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画卷,足以让后来之人,在路经他们用身体标示出的深水区时,能够多一份清醒和警觉,也更加慨叹改革成果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

内容概要

他们曾是成功的诠释者,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焦点人物,他们的创业轨迹折射出建国60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前进历程。本书详细描述了“10大争议企业家”的沉浮历程,旨在详述其引领企业创业、成长的历史,力图还原他们命运的真实轨迹,从不同层面展示时代的风貌。给正在奋进中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们以深刻的警醒和启示。

作者简介

刘世英,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长。财经畅销图书出版策划人,财经传记作家,北京大学国际MBA。曾任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赢在中国》推广策划顾问,亚洲资本论坛副秘书长,长期致力于财经人物和企业案例研究,采访过包括阿里巴巴、分众传媒、IDGVC、尚德电力、汇源、伊利、蒙牛、皇明太阳能、华西集团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和企业的领导人,著有《分众的蓝海》《马云创业思维》《谁认识马云》《汇源内幕》《赢在华西》等。其中《谁认识马云》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书籍目录

总序(一)总序(二)前言第一章 中国第一商贩:“傻子”年广久 “傻子瓜子”险中诞生 “我当时钱多得都发霉” 三获邓小平搭救 商标燃起的家族硝烟第二章 烟草“教父”:褚时健 第一车间进烟田 红塔帝国“老爷子” 一封举报信飞来 拷问“59岁现象” 哀牢山上的“果农”第三章 商界“刁民”:王海 因“好玩”开始打假 变身打假“职业商人” 卷入“打假”风波 誓将打假进行到底 多少争论在其中第四章 巨人赌徒:史玉住 靠汉卡拿到入场券 黄金背后巨人的倒下 脑白金奇迹下巨人重生 网游新“征途” 大战黄金酒第五章 地产“勾践”:孙宏斌 曾经“阶下囚”叫板王石 顺驰速度,势如破竹 二度出山,绝境求生 顺驰易主,神话终结 卧薪尝胆,融创赌未来第六章 国企收购先行者:黄鸿年 红旗下的印尼少年 贸易公司小老板 收购联合工业 中策席卷大陆 “资本经营”是与非第七章 “执著的饮料大佬”:宗庆后 从冰棒到娃哈哈 非常可乐挑战可口可乐 “达娃之争”幕后台前 百年老店的雄心第八章 民间融资试水者:孙大午 鸡蛋攒出大午集团 “我没罪,但我服法” 家族企业“君主立宪制” 对“大午现象”的思考第九章 “三株”守卫者:吴炳新 民间哲学家 癌症成就“三株” 独特的“三株”模式 “八瓶三株喝死一位老汉” 渺渺“复兴”路第十章 昔日国美掌门人:黄光裕 哥哥弟弟闯北京 国美的“黄光裕”时代 醉心资本,借壳上市 一语成谶还是咎由自取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傻子瓜子”险中诞生1937年1月,年广久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一户满族人家,他是父母所生的第9个孩子,父母疼爱地叫他“小九子”。虽然不是很富裕,清贫的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洪水毁了他们的家。所有人都举家外逃,年广久一家也是一路乞讨,辗转来到了安徽芜湖。初到陌生的地方,在当地又没有任何根基,但是一家人得活下去,怎么办?当时的芜湖号称为全国四大米市,商贸相当发达。没有任何背景和基础,年广久的父亲觉得摆水果摊能赚点钱。于是,芜湖的街头出现了一个吆喝叫卖,忙忙碌碌的身影。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想多卖出几个水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使水果摊产生最大效益,年广久一家人节衣缩食,父亲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招揽客人。他父亲为人非常和善,和乡亲们相处得很好,卖水果从不缺斤短两,还会刻意地多给些,时间长了,大家都喜欢光顾他家的水果摊。有时候,别人家小孩路过,他还会给他们一个半个水果吃,那些小孩的家长觉得不从那里买点东西有点过意不去。就这样,小小的水果摊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因为家里穷,父亲没有送年广久到学堂去读书,而是决心把他培养成生意人。也许是深受父亲的影响,年广久从小就机灵、聪明,有商业头脑。他也很懂事,常常找事情做,赚钱贴补家用,为父亲分忧。在芜湖的某个小街道上,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四处搜寻地上的烟头,那个男孩就是童年的年广久。他把那些烟头收集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卖掉,就能赚上点钱。年广久的烟头生意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九岁那年,父亲送他到一家店铺做学徒。十多岁的时候,他就接过了父亲的生意,成了水果摊老板。父亲被当地人戏称为“傻子”,年广久自然继承了父亲的绰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傻子”。“小傻子”年广久虽然不识几个字,却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智慧。他摆的水果摊上街后,顾客可以先尝后买。满意的,可以称几斤;嫌不好的,尝了不算账。遇到一些难缠的顾客,买走了足秤的水果又跑来算“回头”账,说他少给了秤,或说少找了零钱,他一般都不计较,吃点亏也不放在心上。看似有点“傻”的年广久却有着别人没有的智慧,他用“大方”的经营方式赢得了顾客,心里有着长远的计划。1962年的精彩一笔,充分证明了年广久非凡的商业智慧。1962年,年广久偶然发现当时市场上苹果紧缺,他感到机会来了。于是马上拍电报给产地附近的同行,让他们帮忙代购了一批4000斤统货的梨子、苹果,就地分出一、二、三级,一、二级的由火车运往芜湖,剩下三级的全归代购的办货人。这批个大、新鲜的果品一到手,“傻子”就卖起了独市。白天,他叫着卖,晚上,他发了傻劲,拉起彩灯,放着音乐,把小小的水果摊弄得热闹非凡。而对面的国营门市部和其他摊点却冷冷清清。这次生意之后,年广久的水果摊营业额大增,钱赚了不少。现如今,创业、干个体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了。但在年广久所处的20世纪60年代,却是搞不好就会蹲大狱、掉脑袋的。所以不久后,他的水果摊就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强行割掉了。水果摊不让摆了,年广久整天想着还得干点什么。1963年,年广久找到了新的目标,贩鱼。结果生意刚刚开始,年广久就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随后,“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生产停滞了下来,工厂、农田里多是消极怠工的人,人们每天都在讲斗争。和其他人不同,年广久还在琢磨他的生意,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天生的商业嗅觉促使他有了新的计划,他选择了卖板栗。在当时的背景下选择私底下卖板栗,无疑是撞到了枪口上,没过多久,再一次被抓了起来,关了二十多天才被放出来。如果是平常人,进了两次监狱,也该“老实”了。然而“傻子”年广久仍未改其“傻”气,继续寻找他的个体谋生之道。一位叫熊寿仁的老人促使他彻底的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早在卖水果的时候.年广久就注意到,隔壁一个叫熊寿仁的卖零食的老人瓜子炒的非常好。晚上别人看电影的时候,他就和这个老人一起搭手炒瓜子。时间长了,老人看年广久勤快又肯学,加上了解到他家里很困难,就决定教他炒瓜子包瓜子。结果两个人一起炒瓜子,一毛钱一包,很快就卖光了。一块五毛钱本钱,赚了三块五。尝到了甜头,年广久感觉自己找对了门路。然而卖瓜子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在当时瓜子是国家二类农副产品,属于统购统销物资,个人经营属违法行为。很快,危险就摆在了他面前。他的师傅熊仁寿因为卖瓜子,遭到“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追查,搭上了性命。年广久还是没有退缩,无论怎么抓怎么整,他还是决定一条道跑到黑,搞“地下工作”,坚持卖瓜子。那些年,他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开始炒瓜子,一炒就是几百斤,通常干到第二天早晨5点,累了就躺在柴堆上打盹。到7点左右,又起来把炒好的瓜子分包包好,在中午12点和傍晚6点的下班时间偷偷去卖。当年广久转向经营瓜子时,也就是1972年,正是农村“割尾巴”,城市在“横扫”的动乱时期。为了躲避对个体户的无端歧视与干扰,他采取“游击”战术,时而拎着小篮,时而提着口袋,时而以衣作挡来卖瓜子。开始卖瓜子的时候,为了躲避检查,年广久把瓜子按小袋包装放在一个竹匾里,然后用竹匾兜着走街串巷地叫卖。即使被没收了,他也并不害怕,因为损失相对较小。正如他自己所说:“天天被抓,一天也不知道要抓多少次,但不怕。抓了再炒,不就几毛钱的瓜子么,又不是几百块钱,我拿不出来的东西。”也许人们喜爱他的瓜子和同情他那副傻相,一碰上他,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高速度地进行无声交易。随后的几年,年广久也经常被抓。和师傅不同的是,在一抓一放之间,年广久的胆量变得是越来越大,他把小商贩的精明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很多芜湖的个体户后来回忆说:“傻子没事,我们就平安,傻子要是挨打,我们就赶快缩头。”就是从一个小竹匾开始,年广久踏上了他真正的创业之路。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政治上的春天来到了。年广久以其生意人特有的敏感,觉察到芜湖中山路闹市的无限商机。于是年广久果断地用一辆旧板车公开摆起了瓜子摊。因从不短斤少两有人说他傻,他干脆有创意地把自己的瓜子命名为“傻子瓜子”。而且他知识产权意识很超前,早早注册了“傻子瓜子”商标。


编辑推荐

《10位话题人物的悲情故事》:“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久缘何起起落落?烟草“教父”褚时健以身试法是体制之错还是人性使然?职业“打假”人王海到底是“英雄”还是“骗子”?备受崇拜的营销实践者史玉柱是否挑战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地产“勾践”孙宏斌如何继续他的融创梦想?开创外资收购国企先河的黄宏年是否动摇了中国的民族经济?出现“达娃之争”是因为宗庆后落入圈套还是当年决策失误?没有害人反而助人的集资者孙大午被判刑到底是为什么?大喊“复兴”的吴炳新让“三株”重生还是徒劳一场?“中国首富”黄光裕被调查是受到财富榜的诅咒还是咎由自取?对创富者的心灵拷问人性与利益的深思财富兴环背后的争议价值与责任的重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10位话题人物的悲情故事 PDF格式下载



有提到烟草大王,就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