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工程制图与AutoCAD绘图

刘宏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刘宏 主编  

页数:

256  

前言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主旋律。推行“双证制度”是落实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一个重要措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但是,由于基于双证书的专业解决方案、课程资源匮乏,双证书课程不能融入教学计划,或者现有的教学计划还不能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因此,“双证书”制度的推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为配合各高职院校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工作,推进示范校建设,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申报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推进策略与“双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立项编号225753)。此课题拟将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个专业课程设置嵌入一个对应的证书,拟为一般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双证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题研究的对象包括数控加工操作、数控设备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多个专业。该课题由教育部的权威专家牵头,邀请了中国职教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行业的专家,以及全国50多所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领先的学校,一起进行课题研究,目前已召开多次研讨会,将课题涉及的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人才定位一对应职业资格证书一职业标准解读与工作过程分析一专业核心技能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课程开发方案”的过程开发。即首先对各专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和分类,按照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典型产品或服务,进而分析得出专业核心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再将这些核心技能进行分解,进而推出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双证课程,最后开发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内容概要

本书以AutoCAD 2008绘图软件为平台,介绍AutoCAD计算机绘图知识,投影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和轴测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常用连接件、零件图、装配图的画法及标注方法等。每章都配有上机练习指导和实例训练,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近机类和非机类各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初学者自学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AutoCAD 2008使用基础  1.1 AutoCAD 2008工作界面  1.2 图形文件管理   1.2.1 创建新图形文件   1.2.2 打开图形文件   1.2.3 保存图形文件   1.2.4 关闭图形文件  1.3 绘图环境设置   1.3.1 绘图单位设置   1.3.2 设置图形界限   1.3.3 设置绘图窗口背景颜色   1.3.4 设置选择集  1.4 显示与图形控制   1.4.1 缩放图形   1.4.2 平移图形   1.4.3 使用鸟瞰视图  1.5 管理图层   1.5.1 图层操作   1.5.2 控制图层  小结  上机练习指导  实例训练  习题 第2章 创建二维图形对象  2.1 绘图方法  2.2 绘制线条类对象   2.2.1 绘制直线   2.2.2 绘制构造线   2.2.3 绘制圆弧   2.2.4 绘制椭圆弧   2.2.5 绘制多段线   2.2.6 绘制样条曲线  2.3 绘制闭合类对象   2.3.1 绘制矩形   2.3.2 绘制正多边形   2.3.3 绘制圆   2.3.4 绘制椭圆  2.4 绘制复杂图形对象   2.4.1 等分点   2.4.2 绘制面域   2.4.3 图案填充   2.4.4 渐变色填充  小结  上机练习指导  实例训练  习题 第3章 利用绘图辅助工具精确绘图  3.1 使用坐标系   3.1.1 认识坐标系   3.1.2 坐标的表示方法   3.1.3 控制坐标显示  3.2 设置捕捉和栅格  3.3 使用正交模式  3.4 使用对象捕捉功能   3.4.1 打开运行捕捉模式   3.4.2 打开覆盖捕捉模式  3.5 使用对象追踪   3.5.1 极轴追踪   3.5.2 对象捕捉追踪  3.6 选择对象  3.7 使用动态输入   3.7.1 启用指针输入   3.7.2 启用标注输入   3.7.3 显示动态提示  小结  上机练习指导  实例训练  习题 第4章 编辑二维图形对象第5章 工程制图基础 第6章 投影分析 第7章 组合体视图第8章 轴测图 第9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第10章 常用连接件第11章 零件图第12章 装配图 第13章 文件输出与打印 附录A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GB/T 193-2003) 附录B 六角头螺栓 附录C 双头螺柱 附录D 六角螺母 附录E 垫圈 附录F 螺钉 附录G 普通平键及键槽的尺寸(GB/T 1095~1096-2003) 附录H 圆柱销(GB/T 119.1-2000) 附录I 圆锥销(GB/T 117-2000) 附录J 标准公差数值(GB/T 1800.3-1998)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根据投射线的类型不同将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种。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如图6.2所示。由于投影线互不平行,投影随投影中心距物体的距离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利用这种投影法所得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这种方法不适合绘制工程图样,多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2.平行投影法如果将投影中心S移到无穷远处,则所有的投影线都变成平行线.这种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如图6-3所示。根据投射方向是否垂直投影面,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两种,如图6.4、图6.5所示。若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则为斜投影。其特点是直观性强,但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常用于绘制机械零件的立体图等。若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则为正投影。这种投影可以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也比较方便,因此工程图样广泛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编辑推荐

《工程制图与AutoCAD绘图》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结合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构建了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可操作性强。《工程制图与AutoCAD绘图》主要包括AutoCAD计算机绘图知识,投影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和轴测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常用连接件、零件图、装配图的画法及标注方法等。《工程制图与AutoCAD绘图》每章都配有翔实的上机练习指导和实例训练,力求做到“学习知识一练习方法一训练能力”自然有序过渡,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工程制图理论与计算机绘图技术针对职业需求与教学特点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读图与绘图技能的训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工程制图与AutoCAD绘图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