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家智慧一点通

孔鯡 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作者:

孔鯡  

页数:

240  

前言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儒家思想一直是汉族及中国其他民族等民众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它们一直指导着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日常行为规范。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把“学在官府”的理念变化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秦朝时期。统治阶级以法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米”。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在汉朝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并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魏晋时期。儒学又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朝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理学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 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致使人们对中国文化作出反思。对儒家思想也发生了各种争论。民国以后。儒家从思想到形式的系统体系在民间和官方的存在。转化为以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为主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儒家思想在国人价值观中的主流地位并没有完全去除。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东亚、欧洲等地方都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历来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韩国政府仍然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总之,儒家思想是一朵瑰丽的思想奇葩。值得我们抱着一颗真诚之心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

内容概要

  一位圣者用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语言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关于儒家智慧的人生课,希望能以孔孟之道指点迷茫人生,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书籍目录

【第1章】孔子的精神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爱仁德而不爱学习,那他肯定会被愚昧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那必将被放荡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信实但却不爱学习,那必将被戕害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直率而不爱读书,那他将会被偏激所蒙蔽
【第2章】《周易》中的屈伸之道
  大丈夫有起有伏,能屈能伸。起,就起他个直上云霄;伏,就伏他个如龙在渊;屈,就屈他个不露痕迹;伸,就伸他个清澈见底。这是多么奇妙、痛快、潇洒的情境。
【第3章】戴震的坦然生死观
  怎样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生一大课题。关键是当生与死、个人生命与正义事业发生尖锐矛盾时,怎样选择,怎样面对,这关乎一个人的信仰和价值取向。
【第4章】孔子的仁爱之心
  拥有一颗仁人之心,不仅可以让你变得温文尔雅、广交人缘,而且还可以让你的心胸变得海洋一样宽广,遇事不乱,事事不烦,永远乐观。
【第5章】人生当三戒
  君子有三种戒忌:少年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第6章】修身是一生的功课
  大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要立志做大事业,只靠技能不行,还要注意人格的修养。小事业向外求,大事业向内求。
【第7章】孝心不可等待,行孝要及时
  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待,唯有孝心不能等待。孝心可以让你变得善解人意,能让你变得更强大,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
【第8章】“礼”是社交的最好名片
  “敬人者,人恒敬之。”礼是社交中的最好名片,也是商务交往中最好的通行证。礼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第9章】守信是我们一生最受用的品质
  成功的沟通和交流者,都具有一个最明显的优势——诚信。一个人可以没有出色的外表、出色的谈吐,但绝对不能没有诚信。诚信,无论在何时都能让你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人。
【第10章】“忍”让人变得豁达
  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误解,忍耐寂寞,忍耐贫穷,忍耐失败。持久的忍耐力体现着一个人能屈能伸的胸怀。忍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智慧。
【第11章】养浩然之气而后为人
  为官如果没骨气,就容易为小利所收买而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万民所唾骂。做人如果没有骨气,奴颜婢膝,就会让人瞧不起。骨气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第12章】修大德而后谋大事
  古今成大事者,必具备宽宏的气度。朱子说:“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容天下之大,必先有容人之量。
【第13章】好为人师不如善为人师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并不是让我们争抢着去当别人的老师。
【第14章】适可而止
  中国人说:“贵在时中。”“时”就是随时,“中”就是中和,所谓时中,就是顺时而变,恰到好处。
  适可而止,见好便收,是历代智者的忠告,更是一门处世的艺术。
【第15章】人生不可患得患失
  当人们没有得到的时候,拼命地想去追求;等得到了,又时时刻刻担心害怕失去。
  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得到和失去的过程。
【第16章】正确面对财富
  现实社会,钱是必需的,但不是万能的。如果在追求金钱和财富的过程中,忘却了生命的意义,也就糟蹋了自己的一生。
【第17章】幸福不能用贫富去衡量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财富多了就是幸福吗?在网络上通过一脱成名,名利来了之后就会幸福吗?不是。幸福不在名利。幸福在内心。心性知足,天天都有幸福。
【第18章】积极改正错误
  人们往往最疏于防范的是“小恶”,一些错误言行在微小、萌芽状态时不易被人重视,结果从量变到质变,“问题不大”的错误使人越滑越远,“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第19章】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一种说法叫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是强词夺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道不同。
【第20章】要有防范小人之心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生的千难万难也比不揆度人心,由此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很有必要练就“一语识破”、“一眼看穿”的识别人心的技巧。
【第21章】学会感恩批评
  虽然批评意见有时“带刺”,令人难以接受,但它含有品评、判断之意,带有激励、教导、鞭策的愿望。它是世上最好的一味良药。
【第22章】做人不可骄纵狂妄
  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
【第23章】在逆境中磨砺意志
  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没有逆境就意味着没有思想之源。有磨炼才会有思索,有思索才会有顿悟。苦难的逆境,使庸者变得卑琐乖戾,使强者变得坚韧而崇高。
【第24章】正确对待他人的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材犹有短,故以绳墨取木。就是说作为栋梁之材的人也有短处,不然为什么要用绳墨来把栋梁之材加工得又方又直呢?所以,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盈则必亏。对待他人的过失,客观最好。
【第25章】慎言是最好
  嘴巴,可以是吐放剧毒的蝎子,令人生畏远避;也可以像柔软香洁的花苑,散发清香和喜悦,为人间邀来翩翩的彩蝶。
【第26章】给予是一种快乐
  知识、财富别人都可以给予,唯有快乐只能自己给予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找到自己的快乐。
【第27章】人生要学会选择
  听从心的呼唤,按照本性或人性来做出应有的抉择。选择之后就立刻行动,走属于你的人生之路,而且是当前唯一的路。愿意为之付出代价并承担自己选择的一切责任和后果,当然更能享受选择之后的人生。
【第28章】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如果一味地在一件事情上纠缠不休,最后不见得就能解决问题,还会白白浪费时间。一个人要想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就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第29章】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
  紧握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你将拥有全世界。让我们都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舍弃不必要的欲望,才能更好地满足我们必须的欲望,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
【第30章】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斧头一开始牺牲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金钱。但是,当前期工作做扎实后,后面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所有的损失才会迅速补回来。
  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总有某些时候像伐木工人一样,因为过于沉溺于一个活动中,而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工作更简单、更快捷。
【第31章】交友须谨慎
  酒肉之交不是朋友,患难才见真情。交友要有分寸,择友要讲究缘分。交友重在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共同面对人生的磨难,交友不慎会留下终生遗憾。
【第32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则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
【第33章】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要看清自我,摆正位置,不要做那些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傻事、蠢事、错事。无论别人怎么对待你,怎么说你,你都要用理智的这杆秤将自己秤准,找准保持心中天平平衡的砝码。
【附录】1.儒家经典《论语》原文
  2.名家论孔

章节摘录

版权页:恃才自傲者通常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只要有机会标榜自己.就会抓住不放大吹大擂、口出狂言,常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的感觉,仿佛周围人都是一些鼠目寸光、酒囊饭袋之辈,全不把他们放在眼下。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狂妄”。狂妄与骄傲不同。骄傲通常是对自己的长处自吹自擂,自高自大,尽管骄傲也有夸大的虚假成分,即夸大自己的长处,把自己说得花好桃好,但绝不会夸大到肆无忌惮、恣意妄为的程度,也绝不会达到口出狂言、放肆无礼的程度;而狂妄则是骄傲的极端,完全是目中无人,得意时忘形,不得意时照样忘形。祢衡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很有才华,但他也很狂妄。当时,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急欲招募一些有才能的人为自已效力。求贤若渴的曹操听说祢衡有才,就想将他招为自已的属下。可祢衡却看不起曹操,不仅不肯来,还说了许多不敬的话。曹操知道后虽然十分生气,但因爱惜他的才华,就没有杀他。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便强令他到自己的帐下做一名鼓吏。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就让祢衡击鼓,并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套青表小帽。当祢衡穿着一身布衣来到席间时,从官大声呵斥:“你既是鼓吏.为什么不换衣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孔夫子是圣人。几千年只此一个。  ——毛泽东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瑞典诺贝尔奖得主汉内斯·阿尔文挽救。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英国史学家汤恩比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没有精神粮食。  ——国学大师南怀瑾


编辑推荐

《儒家智慧一点通》:一位圣者为现代人上的智慧人生课人生困惑之时,请孔子说说。生活迷茫之际,听孟子道道。儒家如是说.当你走人生命的拐角,你需要的不是向前,而是调整方向。读读四书,如何是孔颜心法,悟悟五经,怎么是君子风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儒家智慧一点通 PDF格式下载



学习儒家智慧,对提高修养有帮助


人生智慧如此,静心静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