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2011-9
电子工业出版社
张泽滨 编
317
《统计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统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分析、抽样调查、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分析等11章内容,体系完整、论述清晰易懂、知识点新、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在编写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引入了大量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统计学》可供高等院校本科财经类、管理类学生使用,也可供财务工作者和自学人员使用。
第1章 绪论
1.1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1.2 统计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方法
1.3 统计工作
1.4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统计调查
2.1 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
2.2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2.3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统计整理
3.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3.2 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3.3 统计分组
3.4 次数分布
3.5 统计表和统计图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统计指标分析
4.1 总量指标
4.2 相对指标
4.3 平均指标
4.4 标志变异指标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抽样调查
5.1 抽样调查概述
5.2 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5.3 抽样平均误差
5.4 总体指标的推断
5.5 总体参数估计
5.6 抽样方案设计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时间数列分析
6.1 时间数列分析概述
6.2 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
6.3 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6.4 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
6.5 长期趋势的分析
6.6 季节变动的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统计指数分析
7.1 统计指数的一般问题
7.2 综合指数
7.3 平均数指数
7.4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7.5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7.6 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8.1 相关分析概述
8.2 相关关系的判断
8.3 回归分析概述
8.4 应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应注意的
问题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统计预测
9.1 统计预测概述
9.2 统计调研推算预测
9.3 时间序列预测法
9.4 回归预测法
9.5 统计预测误差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统计综合分析
10.1 统计综合分析概述
10.2 统计综合分析的原则和程序
10.3 统计比较
10.4 统计综合评价方法
10.5 统计分析报告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版权页:插图:1.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所谓统计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例如,一家民营企业把产品产量、净产值、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消耗、成本、销售收入等统计指标联系起来就组成了指标体系。这便于人们全面、准确地评价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2.统计指标体系的类型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相互联系的多样性和人们认识问题的多视角性,反映现象总体的统计指标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按社会经济现象内在联系的不同特点,统计指标体系的形成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数学式联系的指标体系。如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期初库存量+本期购进量=本期销售量+期末库存量等。二是框架式联系的指标体系。(2)指标体系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经济指标体系和科学技术统计指标体系。它们分别从人口社会、国民经济运行和科学技术发展三个方面,反映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总体状况。(3)指标体系按其考核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中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宏观指标体系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情况;中观指标体系反映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行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情况;微观指标体系反映各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或工作运行情况。(4)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描述性指标体系、评价性指标体系和决策性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体系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运行过程和结果;评价性指标体系主要是比较、判断社会经济现象的运行过程、结果是否正常;决策性指标体系是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有序、协调地发展。上述各类统计指标体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运用或结合运用,以便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
《统计学》所有参编人员均来自教学一线,有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立足于应用本科的教学特点,充分反映教改方向。以理论够用为原则,注重实践与实洲。体例新颖,每章设置引导案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相关链接、案例分析、实训题等栏目。配有教学资料包,包括PPT、习题答案及相关阅读材料,读者可以免费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