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滨海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

李洪远,孟伟庆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李洪远,孟伟庆 主编  

页数:

280  

字数:

452000  

前言

  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地理学、土壤学、水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同时湿地巨大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湿地所面临的威胁也引起了管理者和学者们的重视,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力以及湿地生态恢复是目前湿地研究的热点。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千差万别,湿地类型也复杂多样,在湿地环境演变和生态恢复方面,一些学者已经开展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类型的研究,但针对滨海湿地的系统研究还不多。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滨海湿地是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呈现出人工化、盐渍化与破碎化的趋势。本书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案例,以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8ZCGYSF00200)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JCZDJC24500)为依托,在对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现状调查基础上,从湿地类型、环境演变、景观格局动态、健康评价、退化诊断、生态需水量、产业生态适宜性以及生态恢复重建技术等方面,对滨海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为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保护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本书由李洪远、孟伟庆主编,莫训强、郝翠、丁晓、马春担任副主编,各章编写负责人分别为:第一章(李洪远、孟伟庆),第二章(孟伟庆、郝翠),第三章(孟伟庆、郝翠),第四章(李洪远、莫训强),第五章(孟伟庆、郝翠、莫训强),第六章(孟伟庆、冯海云、王秀明),第七章(李晴新、朱琳),第八章(李洪远、冯海云、孟伟庆),第九章(马春、李洪远、莫训强),第十章(马春、李洪远、莫训强),第十一章(丁晓、吴璇),第十二章(丁晓、李姝娟)。其他参与编写的人员详见参与编写人员名单。各章编写完成后,由孟伟庆、莫训强负责统一编排和图表处理。最后由李洪远统稿并定稿。  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本书所呈献的系列研究成果是项目组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大量翔实的野外第一手资料是我们冒着酷暑、忍受着蚊虫叮咬而辛勤工作的结果。这里特别感谢参与项目工作的所有专家学者,博、硕士生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国内外人士。编写过程中也参考了许多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在此向相关学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项目研究周期、范围和深度所限,书中可能存在疏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教。  李洪远  2011年12月于南开大学

内容概要

  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滨海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而海岸带地区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地区,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也最大。本书从滨海湿地入手,以天津滨海湿地为案例,在对滨海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湿地类型、环境演变、景观格局动态、健康评价、退化诊断、生态蓄水量、产业生态适宜性以及生态恢复重建技术等方面对该区域的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研究结果为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保护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本书可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国土规划和湿地科学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湿地科学研究进展
  一、湿地的定义
  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研究
  三、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四、湿地景观格局动态研究进展
  五、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六、我国湿地科学研究应加强的领域
 第三节 滨海新区发展历程回顾
  一、港口城市雏形形成时期
  二、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形成时期
  三、“一心三点”式地域空间格局初步形成时期
  四、地域空间结构调整与快速发展时期
  五、新时期深度发展时期
  六、小结
 第四节 滨海新区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地形地貌
  四、地质条件
  五、土壤特征
 第五节 滨海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
  一、行政区划
  二、人口
  三、经济结构
  四、公共事业
第二章 天津滨海地区湿地综合分类
 第一节 湿地分类的研究进展
  一、湿地分类的研究进展
  二、国外的湿地分类
  三、国内的湿地分类
  四、目前的分类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滨海新区湿地分类
  一、滨海新区湿地的分类原则和思路
  二、滨海新区湿地类型划分系统
  三、关于分类名词的解释
  四、滨海新区湿地类型的分布与特征
第三章 湿地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及景观格局动态
 第一节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
 第二节 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和动态变化
  一、景观格局的分析方法
  二、软件环境
  三、数据来源
  四、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五、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六、滨海新区湿地景观分布和指数特征
  七、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第三节 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驱动力分析
  一、自然驱动力分析
  二、人工干扰驱动力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天津滨海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 滨海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一、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二、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分析
  三、湿地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五、滨海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第二节 滨海新区湿地土壤种子库调查
  一、土壤种子库采样地选择
  二、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
  三、土壤种子库研究结果
第五章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演替
 第一节 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区系特征
  一、滨海新区湿地植物的生态类群划分
  二、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物的区系组成
  三、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四、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区系特点分析
 第二节 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的演替
  一、湿地植被的空间序列演替
  二、湿地植被的时间序列演替规律
  三、小结
 第三节 植物群落类型与土壤环境关系分析
  一、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三、结果分析
  四、小结
第六章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第一节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容
  一、生产功能
  二、生态功能
  三、人文功能
 第二节 价值构成及其估算方法
  一、价值构成体系
  二、估算方法的确定
 第三节 估算过程及结果
  一、直接使用价值
  二、间接使用价值
  三、非使用价值
  四、讨论分析
第七章 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一节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一、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湿地健康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三、评价模型及隶属度函数的构造
  四、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基于物种多样性指标法评价
  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一、方法简介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
  三、物种多样性指标分析结果
  四、小结
第八章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分析
 第一节 参照系统的选定
 第二节 诊断途径及指标体系的选取
 第三节 权重赋值
 第四节 诊断结果
第九章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
 第一节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概念
  二、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一、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二、湿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程序
  三、湿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方法
 第三节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
  一、干扰程度限制
  二、生态限制
  三、制度限制
 第四节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判定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确定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
 第五节 滨海新区典型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一、滨海新区典型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框架
  二、滨海新区湿地优先恢复区的技术措施
  三、滨海新区典型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模式
 第六节 滨海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需水量研究
  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生态需水量的概念
  二、湿地生态用水量的概念
  三、湿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四、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需水量
第十章 滨海新区湿地植被恢复
 第一节 滨海新区湿地植被恢复模式
  一、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群落特征
  二、湿地植被恢复原则
  三、滨海新区典型湿地示范观测区研究
  四、滨海新区典型湿地示范观测区植被恢复模式
  五、滨海新区湿地植被恢复的建议
  六、滨海新区湿地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土壤种子库与湿地植被恢复
  一、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潜力
  二、土壤种子库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三、土壤种子库用于滨海新区湿地植被恢复的实践
第十一章 滨海新区湿地产业生态适宜性分析
 第一节 滨海湿地产业发展类型分析
  一、盐业
  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三、芦苇种植业
  四、海水灌溉农业
  五、围垦农业
  六、水产养殖业
  七、旅游业
  八、科研教育开发
  九、滨海湿地产业综合模式
 第二节 滨海新区湿地产业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一、基于GIS的湿地产业生态适宜性评价
  二、滨海新区湿地产业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三、各产业类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
  四、结论
第十二章 滨海新区湿地产业选择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第一节 滨海新区湿地产业体系的构建和评估
  一、湿地产业效益评估方法
  二、各典型湿地产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三、各典型湿地产业的效益评估
 第二节 滨海新区湿地综合利用模式的设计研究
  一、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不同滨海湿地产业模式的效益评估
  二、不同滨海湿地产业模式的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附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滨海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 PDF格式下载



很好,很有参考性,是近几年针对天津滨海湿地实地调查的第一手好资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