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菊与刀》导读

[美] 鲁恩·本尼迪克特,[导读] 孟凡礼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 鲁恩·本尼迪克特,[导读] 孟凡礼  

页数:

11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nth Benedict),生卒年月:1887.6.6-1948.9.17,家庭情况:父亲佛雷迪·富尔顿(FredockS.Fulton),是一名个科医生;母亲碧翠丝·夏塔克(Beatrice Shattuck),受过高等教育,曾做过老师。妹妹玛洁莉·富尔顿(Margery Fulton)。

书籍目录

一、作者简介平淡却不平凡的一生和玛格丽特·米德的双性恋善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不易接近者”“以诗抒怀”的人类学家二、《菊与刀》的故事穿越时空——回到《菊与刀》的年代不得不读的理由三、精彩导读精神>物质不一样的“行为准则”天皇神道等级制度下的“和谐社会”等级社会中的农民阶层明治维新“恩情”何时了“别样”孝道,不一样的“恩”,不一样的“报”,失乐园?耻感文化VS罪感文化耻感文化下的自我提高分裂的人生观以及整合的努力矛盾民族性的形成战败后的日本与未来“影像”转向“自由期”的日本人四、大家跟帖五、拓展阅读“樱花武士”神风特攻队好书读不完

章节摘录

  一、作者简介  平淡却不平凡的一生  鲁思·本尼迪克特于1887年6月6日生于纽约市,本名鲁思·富尔顿(Ruth FuIton)。在其一岁时曾染上怪病,全家被迫迁回位于雪南哥山谷(Shenango ValIery)的农庄与祖父母居住。隔年,妹妹玛洁莉·富尔顿(MargeryFulton)诞生,可几星期后父亲病逝,全家顿时陷入困顿之中。为帮助家里解决经济困难,鲁思高中时便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虽然这时的写作与她后来从事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并不相关,但却培养了其诗人般的浪漫文风以及散文式的写作手法。作者的优美文笔,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使这样一本社会学著作摈弃了晦涩、生硬读起来朗朗上口。  尽管本尼迪克特在经济上历尽了艰难困苦,不得不为生活而奋斗,但她还是在母亲的母校瓦萨尔学院上了学并获得了学位。1913年鲁思回家探亲时,与大学同学的哥哥史坦利·本尼迪克特(Stanley Benedict)双双坠入情网。并发展迅速,在两人认识的第二年便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后的鲁思辞去了所有的工作,专心做一名家庭主妇。由于之前有过照顾外甥女的经历,她强烈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无奈事与愿违,最终鲁思也没有实现其做妈妈的梦想。  无嗣的苦恼并没有长期将其困扰。鲁思于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专攻文化人类学。1941年后,随着“二战”日渐升温·鲁思·本尼迪克特被邀请担任国家研究会饮食习惯委员会(Committee 0n F00d Habit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委员,开始研究各文化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她逐渐展开对国民性格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报告与摘要。1943年,鲁思开始接触各交战国的一些资料,但由于遭到排挤,她放弃了对欧洲文化的研究,转而加入到研究日本文化的团队。由于她及时并巧妙地回避了当时研究者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论战,并采取了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研究方法,使其取得了远比别人丰硕的成果。1945年,她请假回到加利福尼亚专心写作《菊与刀》(The Chnrsanthemum and the Sword),并于翌年付梓完成。  1946年6月,鲁思·本尼迪克特获颁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Ame—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的杰出女性奖,同年秋天回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并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学会(American Anthropolog),Association)主席,同时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当代文化研究”(Columbia UniVersity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Cultures)的研究计划。1947年7月1日,她正式被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由于常年奔波,忙于公务,鲁思于1948年5月,在她出席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捷克波德布拉迪举行的研讨会后,在回国后第二天便罹患冠状血栓症;五天之后病逝于纽约一家医院,享年61岁。  和玛格丽特·米德的双性恋  玛格丽特·米德也是美国人类学家,是在美国现代人类学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学者之一,1978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那时她已去逝。她不仅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其普及性读物也非常受读者的欢迎。米德最初与本尼迪克特的相遇,是在1920年她参加著名人类学家弗兰茨·博厄斯所开设的课程上,当时本尼迪克特是博厄斯的助教。两个女人的偶然相遇,却成就了她们一生的美好恋情。  前面已经提到,本尼迪克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而米德也曾经历了三次不幸的婚姻。相似的情感经历,使她们对于性、爱以及婚姻的看法,超越了世俗的约束。作为米德的导师,本尼迪克特与米德成为一生挚爱的朋友与恋人。  米德的女儿玛丽·凯瑟林·贝特森,在1984年的回忆录《女儿所见》中,将本尼迪克特描述为米德爱得最为完全、最为持久的人,“探索了身体与心智的紧密结合的各种可能性”。但米德对于她和本尼迪克特之间的这种爱恋。从未明确地流露过。米德在其专门记述本尼迪克特的两部专著。以及在其自传《黑莓的冬天》中,只是将本尼迪克特描绘成一位富有启发性的导师,一个亲密宝贵的朋友,对于她们之间的罗曼史却只字未提。在那个将双性恋视作正常还远未来临的时代,米德只好把她和本尼迪克特之间的这种爱恋深深隐藏。  善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不易接近者”  虽然鲁思·本尼迪克特极富同情心,十分善良,但却又总是给人一种出世的印象,甚至她的外表也有着一种超然的品质。维克多,巴尔诺曾对她作过这样的描绘:“高挑的个子,苗条的身材,柏拉图式的女诗人的理想的形象。”她长着浓而粗的眉毛,在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灰色大眼睛,眼神慈祥而坚毅。在她的生命快要结束之时,埃里克·埃里克森为她画了一幅素描,将她描绘为“一位既像年轻姑娘,又像男子的人,虽然她本身已一点不年轻,也不带男子气”。在她的晚年,G,E,哈钦森在一次晚餐上同她坐在一起,“她表现出来的超然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的印象中,她是“一位古代的女预言家,一位神秘睿智的女人,既远离过去,又远离将来……”  心地善良的她,尤其喜欢帮助那些不明生活目的、不得不为寻求自身在生活中的位置而努力奋斗的人,并对他们寄予深切同情。她在很多场合给学生以经济援助,虽然她几乎都不认识这些在兴趣方面也常常与她相去甚远的学生。尽管这些做法使她受人尊敬,学生们也对她感激不尽,但是学生们并没有因此而同她熟悉起来。她的性格中总是有些地方令人捉摸不透,一种从容而无可置疑的尊严使人无法同她接近。  “以诗抒怀”的人类学家  严谨的社会科学与感性的诗歌创作似乎完全冲突,但却在本尼迪克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她不仅是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女诗人。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诗歌的创作一直与其相伴随。婚后无嗣的打击,曾经使她失去了对生活的全部热情。她这时的创作,也流露出了这种对生活绝望般的失落之感:  那绝望的一刻。杯子破裂、美酒流尽,  你要激励自己的心——  那破损干涸的杯子,命运不会  怜悯地将它重新注满,艺术不会  使它立刻充盈感情。  面对这灾难的岁月,不要为这令人心碎的技艺  留下一滴,你现在会知道  悄悄呼吸着的苹果枝  已谢的花,快要化蝶的平静的蛹,  以及那落在你眉梢的雨滴。  长期对人类民族性的研究,以及长期对一些古老民族的实地考察,使本尼迪克特获得了对生命更加深刻的认知。在鲁思·本尼迪克特看来,一个生命的结束也即标志着另一个生命的开始,正如她自己1930年意识到的那样:  ……生与死  像风一样古怪——什么也不起作用:  然而,在寿数将尽之时,  星星仍旧会闪耀发光。  在从事人类学研究之前,她的兴趣之一是研究异常人格——同文化环境格格不入的人。她对诗人的生涯特别感兴趣。她发现,很多诗人都与社会不合拍。她自己也曾以安娜·辛格尔顿的笔名写诗。在这些诗中,她努力寻求感情和表达的自由形式。作为一位人类学家,她的著作一直包含着这样一个主题:如何使个人自由与文化整合调合起来。诗人的本质感驱使她提出重要问题,抵制成为卖弄学问的迂腐人。在博厄斯的门下,她是一位极富灵感的学生。博厄斯给她系统地灌输了科学整合的准则,但她却仍然保持着诗人的气质,不做科学程序所包含的仪式的奴隶,而博厄斯则没有能够完全逃脱礼仪奴隶的命运。  二、《菊与刀》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菊与刀》的年代  战争的特殊背景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依然在欧洲和亚洲大地的上空翻滚。随着战事的发展,情况已经明显不利于法西斯诸国:在欧洲战场,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意大利在1943年9月宣布投降;法西斯德国的攻势也渐显疲软。在亚洲战场,日军虽仍在一系列太平洋岛屿上负隅顽抗,但经过中途岛海战,其整体实力遭到重创。随着战事日益推进,战斗在欧洲已接近尾声;在亚洲战场的塞班岛、瓜岛等太平洋岛屿,美军在短兵相接的交战中彻底地摧毁了对手,进占日本本土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在太平洋诸岛与日军的近身作战,确实也让美军感到恐惧。日军的顽强抵抗完全出乎美国人的意料,他们迫切需要知道:这些宁死不降的日军,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具有如此坚韧之气质?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这些顽固分子明智地放弃抵抗,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珍惜生命的美军之伤亡?  随着欧洲和中国战场的节节胜利,到1944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而将要宣布结束。在德国和日本的战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国迫切需要为战后对德、对日的处理办法制定决策。  与美国一样,德国受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和熏陶。制定对德政策相对容易。对德国的处理办法是明摆着的:同纳粹德国抗争到底,对德实施占领,粉碎其原有的统治机构,由盟军直接进行管辖。而日本却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家,美国对其相当陌生。了解日本进而制定对日政策,便成了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当时美国政府所面对的问题主要有: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使用对待德国的那套办法?如果日本不投降,所谓“擒贼先擒王”,是否要对其皇宫首先实施轰炸?如果日本投降,那么对其统治,是由盟军直接统治还是保留原来的统治机构进行管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制定正确的对日政策。美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本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便是其中的一员。


编辑推荐

  《菊与刀》由著名学垀周国平作序推荐,别怕,我是一读就懂的经典!  有统计表明: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为人生种下一棵知识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菊与刀》导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