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与承诺 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米德 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7-1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米德  

译者:

周晓虹,周怡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与承诺 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PDF格式下载



  是本好书,很多启示
  
  特别是对于那些网瘾少年,父母们,看看吧
  
  PS2:翻译得很拗口。。。


  读前半部分的时候,以为要讨论的是文化变革的动力,读了后半部分,才明白全书围绕的核心还是落在如何从文化传承/断裂的角度来对本书中以代沟为体现的社会变迁做出解释。所以仔细想想,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能围绕自己所擅长的角度,解释这个世界中正在发生的共同问题。
  
  后喻文化、互喻文化、前喻文化是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三种文化模式的解释,米德借代沟的形成阐释了当今世界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变化。后喻文化中,祖和孙是同盟,年长者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凝聚着千百年的文化、智慧和价值观。互喻文化,作为一个过渡阶段,以移民社会为例,产生于源于世界上不同部分的后喻文化的接触碰撞。前喻文化,则是二战之后出现的史无前例的阶段。在这里,代沟缘于年轻人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年长者年轻时候的世界,老人和青年同样孤独,隔着代际的鸿沟。而与以往都不同的是,世界共同体已经形成,全世界的年轻一代形成同盟,所以不再是个体化的家庭内部的代际问题。而这里,张力体现在,代际之间知识和权力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年轻人拥有新世界的知识,面向未知的未来,而所有的权力和资源仍掌握在对当下和未来不甚了然的成年人手中,引致年轻人的抵抗和反叛。因此,米德呼唤成年人向年轻人学习的沟通方式。
  
  本书的写作距近已有50年,这三种文化模式也为人熟识,但通读一遍,体会如何从文化模式来解释变迁的形成,代沟的形成,还是很有裨益的。再联系到50年来的变化,现在似乎是这样一种局面,孩子及父母大多都接受了前喻文化的现实,代际之间知识和权力资源的不对等依然存在,但在某些方面,年长者已经特别强调向年幼者学习的意识,所以似乎呈现的是一种混杂的局面。所以,是不是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年长者是可以接受前喻文化的,而又在什么情况下,他是要捍卫自己的后喻文化中被赋予的权力的?


  
  真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女人啊,
  
  为她的洞见力叫好!
  
  真是一流的人类学家!!!
  
  深深被其远见卓识打动!!
  
  建议大家都看看
  
  非常喜欢的书,有没有别的翻译版本??
  
  翻译的不错,网上也有下载版本的
  


  这是一本出版于1970年的文化人类学小册子,全名为《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作者玛格丽特•米德是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该书中译本出版于1987年,全书约百余页,不足七万字。正如译者周晓虹先生所称,“这是一本远远够不上煌煌之卷的小书”,但其语言、思想与情感却带给人深深震撼,“对代沟问题作了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阐释”。
  代沟,是“年轻的一代和年老的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对立、冲突”。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有各自的见解和对策,普罗大众也都人人能发几句议论,玛格丽特•米德却从人类文化史方面独辟蹊径,认为代沟问题“导源于文化传递的差异”。她强调了文化传递中的间断性,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认为文化区分为前喻、并喻和后喻三种基本类型,奠定了其代沟思想的理论基石。
  “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这一区分是人类所生活的历史阶段的真实反映。原始社会和那些小的宗教与意识形态飞地都属于最初的前喻文化,其权威来自过去。兹后,伟大的文明为了进行大规模的变化,需要发展工艺,特别需要利用同侪之间、友伴之间、同学之间、以及师兄弟之间的并喻型学习。而我们今天则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年轻一代在对神奇的未来的后喻型理解中获得了新的权威。
  前喻文化,即所谓“老年文化”,其基本特点是尽管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微弱变化,但人们的生活道路是无以改变的。老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为了维系整个文化的绵延不断,每一代长者都会把将自己的生活原封不动地传喻给下一代看成是自己最神圣的职责。年轻一代的全部社会化都是在老一代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并且完全沿袭着长辈的生活道路。前喻文化能够得以保持有赖两个基本条件:缺乏疑问和缺乏自我意识。这种文化的传递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变革的可能,当然也就排除了年轻一代对老一代的生活予以反叛的可能,排除了代沟产生的可能。从迄今已有的事实来看,前喻文化是数千年前、甚或是野蛮时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质,事实上也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正所谓“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发展缓慢的人类早期人类已经古老了,但人始终还是幼稚的。”(卢梭)
  并喻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的崩溃之际。崩溃的原因可能是那些占据着领导层地位的老年人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伴随着技术发展长辈们不再事事精通、移民、战争失败被迫学习征服者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等等。先前文化的中断使年轻一代丧失了现成的行为楷模,前辈无法再向他们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生活模式,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在并喻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酿就了最初的代际冲突。和年轻一代对新的行为方式的接受有一点不同,年老的一代首先必须面临先前的行为方式的丧失。这种丧失是痛苦的,因为这意味着对先前生活的否定,简言之,意味着对自身的否定。这就使老一代不能不和年轻一代产生龃龉抵触。
  后喻文化是米德创设其代沟思想的一个最大重要的构件,因而也是全书的重彩之章。后喻文化,即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后喻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反向社会化”。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未来再也不是今天的简单延续,而是今天的发展之果,年长者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丧失了传喻的价值。人类将自己所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开始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这新生活的挑战激发了年轻一代前所未有的活力。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林林总总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米德的后喻文化理论奠基于二次大战以来迅猛的社会变迁之上。这种变迁具有快速、全面、全球化等诸多特点。“世界正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这既不能说成是新观点,也不能称之为新创见。新问题的特点是:不断加快的变化速度。”(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这也就决定了现在代际冲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是跨国界的,全球性的。在时代发展的剧变面前,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唯恐失新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酿就了两代人的对立与冲突。
  对于如何看待和解决“代沟”问题,米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策略。以往,人们往往把代沟产生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年轻一代的“反叛”上,而米德却进一步把这种反叛归咎于老一代在新时代的落伍之上。以往,尽管也有人强调两代人之间应该进行交流,但他们往往把建立这种交流当成恢复老一代对新一代教化的手段;而米德却申明:“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对话的双方其地位虽然是平等的,但他们对未来所具有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即后喻方式),决定了在这场对话中,虚心接受教益的应该是年长的一代。这种经历或许是惨痛的,但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米德《文化与承诺》这本关于代沟问题的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其中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也许不再那么新奇,但这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特征,即“知道为常识,不知为神奇”。(朱光潜《谈美》)后喻文化的揭示,让我们看待代沟问题有了一个独辟蹊径的全新视角。仔细想想,我们今天的若干生活常识和俗语,比如说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所有人的,但最终是他们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等等,也无不给后喻文化的理论提供了注脚和佐证。再如,我们一定都注意到生活中这样的情境:两个成人争论某一问题或现象时,为给自己的论据增加筹码,在过去,双方可能会这样讲,“我父亲说……”;在今天,我们常常听到的是,“我儿子/女儿说……”。这难道不是很有趣的也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吗?


“长辈们所能做的、应该做的,是在年轻一辈出生之后,至思想成熟之前,传授语言,传授基本的行为规范,传授一种由于血缘和家庭亲情产生的依赖感和安全感。未来是年轻人的,长辈要向他们学习” ——这段说得好啊。家庭给人最重要的就是依赖感和安全感。
不知道有没有研究同辈中的沟通问题的,另外怎么定义是不是同辈呢?年龄似乎不是一个完备合理的界定。文化, 在这里,似乎演绎了一个很重要的判定,我觉得。


这个地方其实作者举了不少例子,所谓的同辈,我的理解,其实说是年龄相近,而在心理、生理、或者生活经历上有相同特征或轨迹的年轻人。所以,我觉得其实用“同类”更好一些。
作者也承认,同辈之间的交流是缺乏规范的,较为混乱的,作者把同辈之间的交流看做是对长辈传授的一种必要补充,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候。


赞同啊,有时候真的不喜欢用代沟这个词,有年龄歧视的意味。。。


为啥捏。。。代沟不应该是双方平等的?只一边“沟”不起来吧。


我focus代了,觉得这个概念是用年份来做标准,很不喜欢。。。年份上的差异很刻板。


呃。。。可能没有固定的标准,比如10年20年算一代,但是。。。如果要区分晚辈和长辈,恐怕没有比年份更合适的了吧。。。


有经验啊。在学校里和工作单位里的这种。


《福建教育》2009年第5期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好,长见识了。


本人以为,这种划分显得比较粗糙,单纯的三分法


复杂问题简单化.谈何容易.代沟一词,实际就出自这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