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化精神十六讲

邱丽梅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作者:

邱丽梅  

页数:

314  

内容概要

  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人类文明的出现,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迹。  按传统的说法,人类古老的文明有四种,都是沿着江河发源的,这就是尼罗河流域的股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长江和光和流域的中华文明。与其他三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却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

书籍目录

一、神话、传说和历史中国人十分重视自己的历史的记述。早在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就有了系统的历史记载。二、神州大地上的古代居民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居住,是考古学一直关注的问题。一些迹象表明,在地质上的更新世早期,在现代中国的大地上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三、文明胎动时期的经济在最早出现农业句.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几个最古老的人类文明,都发生在最早出现业经济的地方,都是农业文明。四、社会分层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从村落到国家的演变历程。五、中华文明特质的出现中国史前社会的文明化进程,不仅为夏商周三代文明做了准备,更重要的还为日后中华文明特征、性质、发展方向等方面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讲殷周之际的文化变迁一、殷商神本文化中国文化第一次巨大的变化发生在殷周之际。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巨大的文化变革,那就是中国文化开始从神本文化走向人本文化。二、西周的文化维新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载。《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第三讲先秦儒家思想文化一、孔子对古代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避难逃到鲁国。二、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说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司马迁认为他“受业子思之门人”。三、苟子的思想荀子(约前298一前238),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刘询的讳,称为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第四讲先秦道家思想一、老子的“道”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自然的字面意义就是它自己天然如此,自然而然,不受外力或人为的影响。二、庄子论“逍遥”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曾经在家乡做过漆园的小吏。第五讲先秦时期的墨家与法家思想一、墨子的思想墨子(约前480-约前400),名翟,鲁国人。会制造器械,熟悉“农与工肆之人”的生活状况。二、法家及其总结者韩非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确冷静、清醒而客观的认识,这些关于人的认识,即他们的人性论,是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第六讲汉代新儒学一、从崇尚黄老道独尊儒术汉代初期,鉴于秦朝用法术而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采用经过改造后的道家学说——黄老之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化精神十六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