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闺中奇迹

刘忠华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4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忠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介绍了湖南省江永县一带在女人中流传的文字——女书,简释了女书的发现、发展、流传地域、传承方式及重大的社会意义、文化价值和它作为世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抢救它的迫切性。

书籍目录

前 言第一章 女书概述 第一节 女书的发掘与分布 第二节 女书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第三节 女书的物点与性质 第四节 女书的产生和传播 第五节 女书的功能与价值 第六节 女书的文学性和书法艺术 第七节 女书付人和女书传承 第八节 女书研究第二章 女书文化形式推介的达标程度评估 第一节 女书的价值评估 第二节 女书与相关民族、社区的文化史渊源及代表性评估 第三节 女书的技术与技巧方面的精湛程度评估 第四节 女书的独特性评估 第五节 女书延续的必要性评估第三章 女书濒危报告 第一节 女书濒危现状 第二节 女书濒危的原因 第三节 女书濒危的结果第四章 女书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第一节 女书保护现状 第二节 女书抢救、保护规划 第三节 女书的开发及利用第五章 国际、国内著名专家对女书的专题评价与权威性文章精选 第一节 女书是一种奇特的、独一无二的妇女文字 第二节 女书的价值及开发利用 第三节 国外专家对女书的论述 第四节 国内著名专家对女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推荐第六章 女书传承群体中代表人物的自我点评 第一节 对女书价值的自评 第二节 对女书濒危现状的自述 第三节 对保护女书的态度与建议附 录后 记

章节摘录

书摘3.女书是奇风异俗的说唱文学 女书作品虽然能以一种特殊文字记载下来,但口头性依然是女书文学的重要特征。女书作品几乎都是唱本,唱词多为七言韵文。在女书之乡,女书的作者是不识正统汉字的乡村农妇,她们在口头上吟唱之后流传很久,经过女性群体的不断修改之后,才用女书文字记录下来,并在姐妹之间传唱。因此,“唱读”顺其自然地成为阅读女书的独特形式,也成为当地妇女的一手“绝活”。它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吟诗作唱的传统风俗,像吟咏诗经、唐诗、宋词、元杂曲那样,以唱为乐,以唱为喜。不同的是,女书是一种口头与书面结合的民间说唱文学,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色彩。吟唱时要用当地的方言土语,还要用—种特定的深沉哀婉的曲调,方能读出作品的韵味,体会到作品特有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女书之乡有妇女自己的节日,有新娘出嫁“坐歌堂”、三朝回门、婚后不落夫家等婚嫁的奇风异俗,加上当地妇女过的是缠足家居、纺织、刺绣,不务农桑的生活,为她们创造了一个结交姐妹、群体相聚、同性相乐的独特的女性社会。在这个与男性完全隔绝的世界里,她们自由自在,悠闲快乐,活动十分活跃。 女书之乡的妇女们,无论是平时相伴绣花,还是婚嫁唱歌堂、贺三朝,或是节日聚会,都要拿出女书作品来,尽情读唱。读唱的内容根据时节而定:写传自诉时唱苫情歌,绣制“女红”时唱女歌,婚嫁歌堂唱婚嫁歌,三朝回门时唱贺三朝歌,庙会祭祀时唱祭祀歌,“斗牛”、“吹凉”节唱耍歌。读唱的形式也灵活多样,或齐唱、或独唱、或对唱,唱到开心处则笑语喧天,唱到伤心处皆声泪俱下。她们通过读唱女书,充分展示各自的智慧和才艺,以自编自唱、自娱自乐的形式,调适社会生活,疏导心理情绪,排除忧伤烦恼,化痛苦为安乐,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某种平衡。P26-27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闺中奇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