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云到
2010年1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野上照代
275
吴菲
无
通过文艺春秋出版社,我非常荣幸地得知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希望出版我的《等云到:与黑泽明导演在一起》。我还听说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富有良知的出版社。二〇〇六年,美国的Stone Bridge Press出版社以“Waiting on the Weather:Making Movies with Akira Kurosawa”为题出版了本书的英文版。这个译本以译文优美而受到好评。这次又有幸迎来中译本的出版,我感到由衷的喜悦。说来直到现在,对于黑泽先生,对于我,中国是一个既近又远的国度,也是一个我们从未造访过的国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得以观赏了在欧洲以及日本国内的电影节上映的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中国电影。没有哪一种媒体能像电影那样,传达一个国家的真实,并给人带来感动。通过电影,中国的电影导演们给世界舞台吹进了新风,他们的才华令我们惊叹不已。我听说在“二战”后,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的第五代导演们——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宁瀛等人,他们都曾在学校学习过黑泽电影。而黑泽先生也在日本观看了他们的部分作品,并深感佩服。就这样,同为职业导演的他们,正是通过彼此的作品相互激发,因此才有了不断创作新作品的动力吧。前不久,中国CCTV的摄制组为制作介绍日本电影的节目来到日本,我就黑泽电影回答了他们的提问。那位采访者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但关于一九七五年的苏联电影《德尔苏·乌扎拉》,却只字未提。本书也记述了黑泽导演在拍摄《德尔苏·乌扎拉》的过程中,与恶劣环境苦斗的情形。英译本出版的时候,应出版社要求,特别增加了《红胡子》之后黑泽明与三船敏郎的有关章节。本次中文译本也收录了进来。黑泽先生毫无杂念地热爱着电影。黑泽先生把生命的全部都倾注在了电影创作的愉悦之中。我的这部小小的回忆录若能把导演黑泽明的善良与伟大传达给中国读者,我将为之欣慰不已。在此,我要向为中文版的出版给予了全力支持的陈青先生、蔡欣小姐以及日本文艺春秋出版社的佐藤敏雄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黑泽明导演让他的自传《蛤蟆的油》结束于1950年,正是他的电影《罗生门》为全世界认识的那一年。他在自传中说:“写自传的我不能穿过这个门(《罗生门》)再前进了。《罗生门》以后的我,要从《罗生门》之后我作品的人物中去认识。” 那一年,野上照代第一次遇见黑泽明,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被黑泽导演称为“我的左膀右臂”。她参与了黑泽导演《罗生门》之后几乎全部作品的拍摄,见证了这个伟大电影人的大起大落,故而本书实为《蛤蟆的油》之续本。通过野上照代的笔,黑泽导演的刚强与淡定,认真与从容,以及“等云到”的那份坚持,都一一在读者面前展现。 香港影评人舒琪对此书的评价:“聆听别人生命里的故事永远是消磨时间的最好办法:《等云到》不仅是本让你消磨时间的好书,它还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或者起码是一个侧面的素描。” 作者不仅在书中讲述了黑泽的性格、处事作风、创作方法、与演员和工作人员们的关系,还述说了关于日本电影发展的盛衰,以及电影历史缔造者的悲欢离合和笑声泪影…… 配有作者黑白手绘图25幅。
野上照代,1927年生于东京。黑泽制作公司制作经理。1949年进入大映京都摄影所担任见习场记。1950年,黑泽明导演为拍摄《罗生门》来到京都太秦的京都摄影所,野上照代自此开始为黑泽明导演工作。在与黑泽明导演合作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除去在松竹映画拍摄的《白痴》之外,野上参与了黑泽明导演所有作品的拍摄。此外,她也进行文学创作,1984年小说《致父亲的安魂曲》获得第五届“人类女性纪录片奖”优秀奖,并被改编成电影《母亲》,于2008年上映。
中文版序言第一个师父·伊丹万作 信 听来的回忆 女无法松 断章 《巨人传》 面对死亡盆景人生·大映京都制片厂 在狭小的区域之中 见习场记 目不斜视 黑市香烟女神的微笑·《罗生门》 黑泽明驾到 若草山的矿工小调 摄影打一百分以上! 拍摄太阳 “底片!把底片搬出来!” 幸运女神 再见了!太秦的电影人东宝乐园 喷水池 场记 摄影 美术 副导演往日不再——追忆《德尔苏·乌扎拉》 摄影队奔赴西伯利亚 有蜱螨有蚊子没有厕所 拿破仑的心境 冰冷彻骨的夜间摄影 达司比达尼亚,再见黑泽先生与动物 虎 马 乌鸦黑泽先生与音乐 指挥独演 早坂文雄 佐藤胜 武满彻伤感的回忆 讣告不断 藤原釜足 伴淳三郎与左b全 志村乔和三船敏郎 三船先生的羞愧 哀悼伊丹十三黑泽组事件簿 导演·三船敏郎 联名信胜新太郎《影子武士》换角事件 《巨人的足音》 惜别黑泽明导演附录一 《红胡子》之后的黑泽明与三船敏郎附录二 黑泽明年表后记译后记出处一览
插图:乌鸦很多人都知道,黑泽先生年轻时曾立志当一名画家。十八岁的时候他的作品首次入选二科展,其画艺可见一斑。后来由于社会形势以及家庭的原因,黑泽先生于一九三六年二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了东宝前身P•C•L的副导演招考。从此走上电影导演之路。所以黑泽先生一直爱好绘画。晚年的他仍然时常抽空画画。放在他书桌上的绘画用具不论是签名笔还是油彩颜料,他总是像小孩一样,随手拿起就默默地画起画来。他特别喜欢塞尚、梵高、鲁奥、铁斋等画家。电影《梦》由八个故事构成,其中一个故事就有黑泽先生敬重的梵高登场,即第五个故事《鸦》。剧中的主人公,学美术的学生“我”正在观赏画展。挂在他面前的,是“向日葵”、“星月夜”、“朗卢桥(阿尔的吊桥)”等七幅作品。当然,都是复制品。这些画由抽象画家滨田嘉精心临摹而成。记得拍摄的时候,为了强调油彩的层次感,黑泽先生亲自动笔做修改。黑泽先生往画上涂油彩时,颇为歉疚地说:“竟然修改梵高的画作,真不像话。不过既然是梦,应该可以原谅吧!”寺尾聪扮演的“我”在那幅“阿尔的吊桥”前停留,凑近观看。这时,桥上的马突然动了起来,洗衣妇们也喧哗着开始洗衣服。“我”走入画面,询问其中一个洗衣妇: “你知道梵高家在哪儿吗?”顺便说一句,扮演这位洗衣妇的,是长期担任黑泽先生翻译的凯瑟琳•加德女士。为了忠实再现梵高的原画中洗衣妇们的服装,我们煞费苦心。不仅是人物,所有的道具、景色,导演和摄影师都把梵高的画放在一边做比较,提出各种要求,大家忙得天翻地覆。梵高的画里,水面的涟漪荡出大大的弧形,想要原样再现这番景象实在不容易。这时候又该轮到副导演上场了。杉野刚君穿上潜水服潜入水中,他手拿一个篮球藏身在突出水面一截的洗衣台下,慢慢地上下摇动篮球,才能成功地制造出波纹。只是洗衣台下的水位一直浸到他的脖颈,他只能在一块狭小空间里呼吸。被指派来管理水纹的杉野君也真不容易。杉野君躲在洗衣台下的河水里制造水纹。到这里为止,外景地在御殿场。这之后,“我”去寻找梵高,两人相遇,梵高向着乌鸦飞舞的麦田走去。整个场面都在北海道女满别的外景地拍摄。在那里,女满别商工观光科的科长谷本二郎先生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一直协助我们的拍摄。他热爱电影,待人极其热情。在这个外景地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仿制一个跟梵高最后的一幅作品“阴沉的天空下鸦群飞过麦田”相同的场景。小林秀雄曾经在梵高这幅“自杀前描绘的名画的精巧复制品”前受到震撼,“以至于无法站立”。(小林秀雄,《梵高的信》)据谷本先生说,画里的麦子是俗称啤酒麦的大麦。要想种出像画里那样金黄饱满的麦穗,按八月初开始拍摄计算,就得赶在五月初撒种,待麦苗长到五六公分的时候,还要用压路机压一遍。过去这叫做“踏麦”,压过的麦苗长大后麦秆才会壮实。那段日子里,谷本先生每天拿着梵高的画册到麦田里去对比,生怕不能培育出像样的麦田。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乌鸦。在黑泽摄制组,只要是涉及动物的工作,除了副导演田中彻之外没有第二人。他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干劲,以及最后定能想出办法的才能。梵高的画里乌鸦一共是四十二只。也就是说,至少要准备一百五十只乌鸦。因为万一拍摄不成功的话,飞出去的乌鸦不可能再飞回来,而一百五十只其实也只够放飞三次。询问了动物租借公司,说是每只每次需要七万日元。算下来放飞一次就得花费三百万日元。开什么玩笑!嘎嘎吵闹着的乌鸦到处都是,那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吗?我们还是自力更生吧。田中君下定了决心。可是拍摄地点在北海道,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田中君咨询了筑波大学鸟害研究室的专家,得到一个好消息。说是在北海道的留萌,有人发明了一种捕捉乌鸦的装置: 把诱饵放在一个大盒子里,上面罩上漏斗形的机关,乌鸦一旦进去就无法出来。据说网走也在使用这个方法。谷本先生和田中君终于看到一线希望之光。但是,要饲养一百五十只乌鸦的话,必须找专人管理。这时候登场的是女满别的著名人物,自称便利店老板的大江省二先生(六十七岁)。他首先在拍摄现场附近的松林里用铁丝网建了一个宽大的乌鸦强制收容所。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大江先生他们为搜捕乌鸦走遍了网走、美幌等地的垃圾处理场。到了七月中旬,我们接到消息,说是捕获的乌鸦数量已超过预想,达到了二百五十只。七月三十一日,摄制组终于来到女满别,八月五日正式开拍,轮到乌鸦们正式登场了。田中君比大部队提前两天来到女满别,来商议如何才能让二百五十只乌鸦像梵高画中的乌鸦那样飞翔。商议的结果是这样的。依照画中的五十只的数量来放飞的话,显得太零落,最后还是决定把二百五十只分成两批,仅用两次实拍来决一胜负。为了要让乌鸦从麦田各处一起飞起来,就必须把一百二十多只乌鸦分散开来。于是又制作了二十多个木箱,每箱可装七只乌鸦。箱子的上部是左右对开的门扉,考虑到门扉打开后乌鸦不一定飞出来,所以又把下部的木板做成可以往上推动的结构。每个木箱必须有两个人负责操作,所以又临时雇佣了四十个当地人,由田中君对他们进行了短期培训。实施的步骤如下: 各个木箱放到预定位置后,以田中君的口令为号,大家一齐打开箱子上方的门扉。然后左右两人把下部的木板向上推。同时在拍摄画面的左边放空枪和爆竹威吓。然后乌鸦就会像画中那样朝着右边的天空飞去。为避免乌鸦们在收容所被装入木箱的时候陷入过度的惊慌,在装箱的时候,特意在箱外播放录有乌鸦啼叫声的录音带,以使它们保持镇静。录音带是从猎友会借来的,据说是乌鸦呼叫同伴的声音。木箱里的乌鸦们听到“嘎——嘎——”的叫声,会以为同伴们都在外面,于是会急切地往声音的方向飞去。据田中君说,分装乌鸦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因为乌鸦跟麻雀不同,它们个头太大,即使用网捕捉也要用两手牢牢抓住才能装进木箱。八月五日。晴。酷暑。麦田一片金黄,风在麦穗上吹过,形成阵阵麦浪。麦田完全仿照梵高的画,在正中开出一条道路。眼前的景色与画中一模一样,无可挑剔。大江先生已经开始紧张,连声说:“乌鸦啊,你们可千万要飞啊。一定要飞啊。只要飞起来就好办了。”谷本先生更是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两台摄影机和一台高清晰摄像机(用于后期的特殊合成)准备就绪。“准备乌鸦!”听到黑泽先生的号令,摄影机旁的田中君立即向乌鸦工作队传达各就各位的指示。金黄的麦田里,只看得见人群的上半身,戴白帽子的大婶、穿T恤衫的学生们一字排开向前。每两人抬一个箱子,远看就像运送宝物的商队一般。他们走到各自的位置蹲下后,身影就消失在了麦田里。只看见金黄色的麦田一望无际,呈现着宁静的田园风光。很难想像这麦田里还有乌鸦工作队的四十名成员在屏息等待着命令。高架台上,负责统筹全局的第一副导演小泉尧史正在与黑泽先生慎重地商量着放飞乌鸦的时机。这个镜头从远景开始。笔直的道路上,梵高的背影正快步远去。这天,扮演梵高的马丁•斯科塞斯尚未赶到日本,出场的是他的替身。寺尾聪扮演的“我”紧追梵高的背影,顺着麦田间的道路奔去。这时就像是为了挡住他的去路,麦田中的鸦群同时飞起,“我”惊呆在原地。乌鸦飞起的时机极难把握,要是失败的话,就只剩一次机会。紧张的空气弥漫在四周。黑泽先生转过头来问田中君: “准备好了吗?”“就快好了。正在给乌鸦听录音。请再等一会儿。”“乌鸦们难道还要唱唱歌什么的?”摄影师斋藤孝雄的话引发一阵低笑。田中君向第一副导演报告已准备就绪。“黑泽先生,那就开拍了。”“好嘞,开始吧。”黑泽先生平静地说道。“准备,开拍!”“开拍!”“开拍!”洪亮的号令声在麦田里回响。意大利人副导演维托里奥敲响了场记板。梵高渐渐走远。寺尾聪小跑着追赶。“乌鸦!”小泉副导演的声音响彻四周。与此同时,只听“砰砰砰砰”的枪声,等候在画面外左侧的猎友会连放了一串空枪。啊!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成群的乌鸦们终于重获自由,纷纷展翅高飞而去。谷本先生、大江先生还有田中君都满脸激动地目送着乌鸦远去。寺尾聪驻足仰望天空。镜头到这里是四十秒钟。“停!”黑泽先生喊道。接着又问摄影师们:“怎么样?”“嗯,差不多吧。”“怎么那么快就飞得不见了。”“有的家伙光走路不飞。”大家的意见各式各样。摄影师上田正治也是一副不太满意的表情。负责乌鸦的田中君也不满意。最后决定,既然还有可以再放飞一次的乌鸦,那就照刚才的步骤再来一遍。第二次实拍的效果近乎完美,拍摄成功了。黑泽先生大喊“停!”紧接着又喊:“OK!”他笑容满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朝着谷本先生他们鼓掌致谢。欢声四起。在热烈的掌声中,一脸兴奋的大江先生一边摘下帽子,一边走向黑泽先生,深深鞠了一躬,说道:“谢谢了。”谷本先生也走上前来问:“这样就可以了吗?”田中君也不停地向谷本先生和大江先生鞠躬致谢。“太好了,太好了!”“谢谢!”大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瞬间正是电影的乐趣所在。为了今天这四十秒的拍摄,我们从二月就开始做准备,五月播种,搜集乌鸦,历经各种艰难,终于获得成功。满心欢喜自不用说。乌鸦工作队的队员们围在黑泽先生身旁合影留念。接着又是不断的掌声。黑泽先生摘下帽子对大家鞠了一个躬,说道:“谢谢各位!”扮演梵高的马丁•斯科塞斯当时正忙于《好家伙》的拍摄,没能按时赶来日本。八月十四日,他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飞抵女满别机场。斯科塞斯从机场直奔拍摄现场,他对黑泽先生说: “《好家伙》剧组听说我要扔下他们来日本,都开心得不得了。还让我向您转达问候。”斯科塞斯当天即会同黑泽先生在酒店进行试妆并选定服装。后来黑泽先生对我说: “怎么样?斯科塞斯很有梵高的感觉吧?那一次他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那一次,说的是一九八年,《影子武士》到纽约进行海外宣传时的事。黑泽先生下榻在Plaza Hotel,斯科塞斯突然登门拜访。他怀抱着多得拿不下的资料和文件,想请黑泽先生参加一个签名活动。斯科塞斯的主张是,现在的胶片保存状态如果放任自流,所有的彩色拷贝迟早会褪色。所以呼吁大家尽早把彩色拷贝制成分解为三原色的底片来进行保存。他说话极快,翻译几乎跟不上他的语速。经过一番滔滔不绝的讲解,斯科塞斯得到了签名,然后一阵风似的走了。在黑泽先生看来,他当时那种狂热的表情正好与梵高的形象相符。八月十五日,斯科塞斯拍摄完两个镜头之后,脱下服装直奔女满别机场,匆忙赶回纽约去了。“我很忙。没有时间。不能这样等下去。”梵高的这句台词说的简直就是斯科塞斯自己。这被我们引为笑谈。曾有一个法国人对我说,荷兰人梵高由意大利人扮演,对日本人说着意大利口音的英语,这让他觉得很不可思议。的确,他说得也有道理。当初有人征求黑泽先生的意见,问他说,在这里用英语不要紧吧?黑泽先生答曰:“做梦嘛,有什么关系?”梵高的悲剧实在令人惋惜。他留下那幅“阴沉的天空下鸦群飞舞的麦田”之后,对着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据说那把手枪当初是梵高为了驱赶乌鸦特意借来的。临死前,梵高留给弟弟提奥的最后一句话是: “别为我哭泣,我这么做是为了大家。”(《梵高巡礼》,向田直干等著,新潮社)梵高担忧的是,提奥为他提供的五十法郎的(相当于现在的八百日元)生活费拖累了弟弟。他想,只有自己死了,大家才能获得幸福。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梵高死后九十七年,一九八七年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他的作品“向日葵”以五十三亿日元的空前高价售出。买主是日本的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
后记野上照代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九日本书收录的,是我的一些随笔。其中大多数是在从一九九一年七月至一九九七年十月的六年间,连载于影像制品销售机构“电影俱乐部”会报的随笔《等云到》。还有一些刊登在其他杂志上的文字,加在一起经过修改,集为一册。内容多少会有重复的地方,请给予谅解。会报的主编是曾在电影旬报社工作的岛地孝麿。他对我说:“电影俱乐部的会员里很多是上了年纪的资深影迷,你愿不愿意写点儿过去拍电影的趣话呢?”于是就有了这本书。我的连载刚写到《罗生门》那一段时,也是会员之一的文艺春秋的照井康夫就向我提出了出版的事。那封信的日期是一九九四年九月七日。到现在为止的漫长的六年里,照井先生竟然没有放弃我这个懒惰之人。在这六年时间里,黑泽先生没能再次开始拍片,他于一九九八年九月六日永远离开了我们。孤独寂寞中我回望四周,发现黑泽摄制组的干将们还在人世的已寥寥无几。就像《七武士》结尾的那个凄凉的画面,一阵风吹过插着刀剑的坟头。想来没有人像我这么幸运。自《罗生门》以来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我得以一直在黑泽先生身边工作。然而,即便我认为我非常了解黑泽先生,我所知道的也许只不过是巨象之尾的一端而已。但哪怕只是巨象之尾的一端,我认为也值得记录下来。本书收录的首次发表的文字,是在黑泽先生去世之后完成的。说实话,他在世的时候,大概我也不会那么写。如果黑泽先生读了这本书,他一定会说:“那时的艰辛可不是这么回事,你还是不明白!”的确如此,拍摄《德尔苏•乌扎拉》的时候,黑泽先生的身心可谓遍体鳞伤。我为当时没能理解他的苦衷而懊悔至今。新增加的内容还有关于黑泽先生和作曲家们的往事。当事者都已不在人世,写这些也许很不应该。但是,人看事物的角度各有不同,所思所感自然不同。我写的只是我眼中看到的风景,我并没有把自己未曾看到的东西写在其中。“总之,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这是黑泽先生曾经爱说的一句话。好像是在清水宏的电影里,一个老人停留在桥上,说完这句话就哈哈大笑起来。现在的我也是同样的心境。我多么希望能够再有一次机会,跟黑泽摄制组一起在外景地一边等云到,一边在火堆旁烤着火听黑泽先生闲聊。多么希望跟大家一起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开怀大笑。然而那已是不再复返的幸福时光。本书的装帧是和田诚先生,井上厦先生特地撰写了推荐文章。能得到不同凡响的两位先生的支持,我想这是托了黑泽先生的福,但我仍然十分感激。最后我要向给予我关照的岛地孝麿先生,还有为我的采访提供大力协助的黑泽摄制组的各位成员,以及不断给予我鼓励的黑泽和子女士、永六辅先生、佐藤爱子女士、安冈章太郎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译后记吴菲二〇〇九年七月十八日于山口两年前,我在一篇转贴的博客中初次得知野上照代女士的名字和这部回忆黑泽明导演的随笔集。博文的作者是香港影评家舒琪。他从该书的英译本Waiting on the Weather中选译了几个引人入胜的段落,从此这本书成了许多日本电影爱好者翘首盼望的读物。可以说这也是中译本诞生的发端之一。舒琪先生在博文中提及书名的时候,介绍了一个来自他的学生的译名——《等云到》,这是个比原题(直译应为《等待天气》)更符合作者原意的妙译。中译本成书之际,我们在诸多方案中再三斟酌,决定采用这个题目作为正式的书名。在此谨向舒琪先生以及译名的原创者关文轩先生致以谢意。关于本书的“第一男主角”黑泽明导演,其人其作品都无须我这个小学生级影迷多作赘述。国内已翻译出版的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足以使读者了解这位电影巨人的心路历程和人格魅力。遗憾的是,《蛤蟆的油》中关于电影创作的详细记述止于《罗生门》(1950)。至于黑泽明导演在之后近半个世纪里的创作生涯,虽有众多影评家和研究者的大量著述,但是能像本书这样身临其境地再现黑泽明电影创作现场的作品恐怕并不多见。至少对我来说,《等云到》可以当做《蛤蟆的油》的续集来读。黑泽明在《蛤蟆的油》的前言中写道:“野上照代,是我的左膀右臂,摄制组的人。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她也是自始至终不辞辛劳给予我关怀的人。”由此可知作者与黑泽明电影的渊源之深。为求一目了然,且容我把作者主要参与拍摄的黑泽明作品罗列如下:担任场记的作品: 《罗生门》(1950)、《生之欲》(1952)、《七武士》(1954)、《蜘蛛巢城》(1957)、《用心棒(保镖)》(1961)、《天国与地狱》(1963)、《红胡子》(1965)。其他相关作品: 《德尔苏•乌扎拉》(1975)导演助理、《影子武士》(1980)助理制片;担任制作经理的作品: 《乱》(1985)、《梦》(1990)、《八月狂想曲》(1991)、《袅袅夕阳情》(1993)。2008年,山田洋次导演的《母亲》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野上照代据幼时经历创作的作品《致父亲的安魂曲》(2007年再版时改题为《母亲》)。因为这部电影,很多观众才第一次认识了野上照代。而此前,作为一名幕后创作人员,除却出席纪念黑泽明导演的活动,难得见她现身幕前。我只在回顾黑泽明作品的电视节目中见到过野上女士的身影。年过八十的她满头银丝,神态自若,其风采可用“飒爽”两个字来形容。老太太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对电影界往昔的人事种种依然如数家珍。正所谓文如其人,《等云到》就是这样一部仿佛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的回忆随笔。第一章回忆早年作者与战前日本电影巨匠伊丹万作及其家人的交往。其中有大量篇幅是在转述伊丹夫人的回忆,还包含着许多战前日本电影界鲜为人知的珍贵片段。之后的章节皆为作者的亲身经历。从初涉电影行业的青涩年代,到老一辈电影人纷纷去世后的深情怀念,从经典作品的创作逸闻到台前幕后大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有大场面,也有小趣闻,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现场感十足。作家井上厦给本书的评语是“如同在观赏黑泽电影一般”。这位热爱电影的小说家兼剧作家还说过:“我看过三十遍《七武士》,还要再看二十遍才能死而无憾。”所言不无夸张,但在翻译完这本《等云到》之后,我终于能够理解其中的真意。因为黑泽明电影的神髓也蕴含于各处细节之中,无论看多少遍,都能常看常新。我想,这部包含着无数“细节提示”的《等云到》也是一部可以引领我们细细品味黑泽电影的“导游手册”。中文版付梓之际,作者亲自为本书撰写了序言。我照着编辑发来的手稿图像翻译了这篇手写稿,只觉得字字句句愈加亲近感人。说来也是一种缘分。我居住的山口县是作者的原籍所在。如书中第一章所述,1945年春天,作者曾到山口高等学校的图书室工作。这所学校是我的母校山口大学的前身。山口高等学校的藏书如今安然保存在山口大学附属图书馆的书库里。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借阅的大部分书面资料也都来自这间图书馆。作为一名刚刚起步的译者,我有幸获得翻译这部好书的机会,惟有满心感激。本书内容涉及电影业的方方面面,诸如早期电影器材的部件名称、欧美电影的中文译名等等,身为外行,我只能尽量广泛地查阅资料,甄别取舍,选择最通用的译名。因水平有限,全书的翻译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还请广大读者及专家给予指正。最后要感谢我的朋友连城。在他的推荐之下,我才得到翻译本书的机会。翻译脱稿之后,他又为我提出了许多具体而可贵的意见。还有本书的策划编辑蔡欣,在翻译过程中,每遇疑难,总能及时得到她的耐心帮助。特在此表示感谢。
等云到 香港影评人 舒琪 我敢写包单:你不会知道野上照代(Teruyo Nagomi,1927- )这个名字。 感谢我的学生,送了一本野上照代的著作(英译本)给我,我才得以认识这名既可爱又充满智慧的日本老太太。 书的英文名字叫Waiting on the Weather。我的学生把它翻作《等云到》,一个十分贴切的译名。另:书还有一个副题,叫《与黑泽明一起拍电影》(Making Movies with Akira Kurosawa)。 该猜到了一点点吧:是的,野上是从《罗生门》(Rashomon,1951)直到《没有季节的小墟》(Dodeskaden)为止黑泽明(1910-1998)摄制组里的场记小姐。黑泽在《没》片后自杀不遂获救,几年后复出替苏联拍摄《德苏·乌扎拉》(Dersu Uzala)、和在史提芬·史匹堡、弗朗西斯·哥普拉等支持下替二十世纪霍士公司拍摄《影武者》(Kagemusha)时,野上已被擢升为助理制片。1985年,黑泽开拍《乱》(Ran),野上再升为制作经理,直到他最后一部作品《袅袅夕阳情》(Madadayo)止。《等云到》就是野上追述她与黑泽合作接近半世纪、共19部作品(黑泽毕生完成的作品共30部)的回忆录。 “每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当奴·列治(DonaldRichie),著名的黑泽电影研究专家和日本通在他给书写的序里说:”野上照代不会喜欢别人说她跟黑泽明的伟大有任何关系,但她的而且确一直站在他的背后–从《罗生门》到《袅袅夕阳情》,甚至在一直以后。” 为什么叫《等云到》?那是因为从前拍电影,大导演们对灯光的要求特别高。拍摄外景时,依仗的是自然光,于是很多时便要等乌云散开、阳光出来时才能进行拍摄(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形,即是要等乌云盖顶的时刻)。这时候大伙儿便都得瞎等。据野上说,黑泽明是在1937年山中贞雄拍摄《人情纸风船》的组里第一次看见这情形的,之后便跟随了这种做法(在香港,据说当年胡金铨也爱这样做)。野上最喜欢的就是这段等云到的短暂时光,因为“你可以优悠地放轻松一下自己…那是属于你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大伙儿都会八卦刚听来的小道传闻:谁跟谁搞上了,谁跟谁又吹了?还有是每个人的入行趣闻。 “聆听别人生命里的故事永远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野上照代在《等云到》一书里说。书中,野上跟我们聊的最多的,自是黑泽的性格、处事作风、创作方法、他与演员和工作人员们的关系。但除此之外,野上还述说了很多其它的小故事:有关从三十年代历二次大战前后、一直到世纪末的日本电影的制作情况,它不断在转变的生产模式、它的盛衰、它的台前幕后、这些不论是一度叱咤风云抑或终生寂寂无名的历史缔造者的悲欢离合和笑声泪影……”聆听别人生命里的故事永远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等云到》不仅是本让你消磨时间的好书,它还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或者起码是它的一个侧面的素描。 若问:那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我会答是人情。在正式写她与黑泽明的关系之前,野上先述说自己怎样被一部电影改变了她的一生。电影叫《赤西蛎太》,伊丹万作导演,1936年的作品(不过野上看到电影候已是四一年)。那时野上只是名十四岁的少女学生。电影是她父亲读了些影评后介绍给女儿看的。野上几乎立刻便爱上了它,还冲动得赶忙写了封影迷信给住在京都的伊丹万作。没料到伊丹不但给她回了信,还送了一本他写的《电影札记》给她。自此二人互通鸿雁,即使在战争期间也没间断过。伊丹这样写:”你从来没问过我要什么……你是我的门生,但如果你问我想教你些什么,我却又说不上来。我猜收一个我什么也没教过的学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吧!” 战后,野上一度尝试过去探访伊丹,但却缘悭一面。未几,即读到他病逝的消息,终年才不过46岁。那是1946年。要到三年后,野上才终于透过一个专门纪念伊丹的俱乐部到了他家。伊丹的遗孀跟她说,她每封给丈夫寄来的信,都由她亲手放在书桌上让他拆阅。自此野上成了伊丹一家的挚交。伊丹育有一子一女。十岁大的儿子后来甚至一直跟着野上,由京都住到东京,直到他也进入电影制片厂工作止。他,就是后来也成了名导演的伊丹十三(《葬礼》、《丸之女》、《大病院》)。从一名影迷到她最仰羡的偶像的儿子的监护人,这样的关系,大概只有在过去的社会才会发生的情形。原因:就是因为有人——情。 野上照代和黑泽明的半生合作关系,由1950年的《罗生门》开始。另一个也是从《罗生门》开始便与黑泽合作超过廿载的,是编剧桥本忍。据野上的描述,桥本英俊潇洒,卓尔不凡,但身体状况从童年开始却一直十分糟糕,除了有粟粒性肺结核外,还患有骨折和肾病,肠胃、甲状腺和肝都有问题,”身体几乎没有一个部位是没被施过手术的”。但难得的是桥本的强韧生命力:”每次病愈后都龙精虎猛,就像那永远死不去的魔僧拉斯普钦(Rasputin)般。” 桥本当上编剧的过程原来也和伊丹万作,野上的”启蒙老师”,有关。时维1938年,桥本本已应召入伍,但却因患上肺结核而进了疗养院。他住进了一个六人病房,睡在他旁边的士兵借了一本杂志给他看。那是最新的一期《日本电影》,里面刊登了一个电影剧本。桥本读后,心里满不是味儿,自忖这样的货色,自己也写得出来。他问借杂志给他的士兵,谁是日本最好的编剧家,那士兵答是伊丹万作。桥本说做就做,很快地便以疗养院和士兵们做题材,完成了《山之兵》的剧本,把它寄了给伊丹。伊丹回信给他,信上说:”你的风格不够成熟,我也看不出你有写作的天份,但在这些缺点后面,却好像有点什么东西。”桥本虽被批评,却还是因为收到伊丹的回音而欢喜,他想把消息与借杂志给他的士兵分享,却不料后者在三个月前已死去。桥本没有气馁,继续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剧本寄给伊丹,但那时伊丹自己也患上了肺病,不久后便逝世。桥本有到追悼会拜祭这名(跟野上一样,也)从未与他谋面的导师。伊丹太太嘱他以后可以把剧本寄给伊丹的副导佐伯清。 又一次,桥本因为背部受伤,在家休养时读到介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篓中》,喜爱不已,花了三天时间便把它改编成剧本(改名为《男与女》),寄了给佐伯清。黑泽明要到大映拍古装片,佐伯把桥本的剧本推介给他,以后的便都是历史了。 按野上叙述,伊丹有一个未完成的剧本叫《如果》,说一名武士赶乘一扁渡舟。影片假设他赶上了船、和他没上到船两种可能性(奇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误撞》的先驱?)。如果桥本没病,没看到那本电影杂志……???
《等云到:与黑泽明导演在一起》是日本电影界元老野上照代追述她与导演黑泽明合作接近半世纪、共19部作品的回忆录。野上照代这样一个在黑泽明身边工作了40年的人所能够提供的内容,是关于黑泽明电影生涯和工作方式的信息的绝妙的原始材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黑泽的影迷们喜爱的个人化的读物,同时也是一本对日本电影发展史进行侧面记录的书。
无
一直在等的书,黑泽天皇加野上照代,感人组合
作者是黑泽明多年的助手,从旁观者、亲历者的角度记录了许多往事,对于喜欢黑泽明片子的影迷来讲,不失为一部推荐的好书。很有感情,也让人感动。
配合《蛤蟆的油》+拉片=了解黑泽明的捷径
了解黑泽明和他的电影,看看这本书。
和黑泽明有关的东西不需要的评价了吧~很好~
喜爱电影的 很好的自传
很喜歡這本書!
現在這個社會的人太浮躁了,太驅功近利了!
我們正需要像黑澤明導演這樣的人,
追求藝術的執著精神。
谈谈的文笔讲述过去的故事
艰难的一切在她笔下也是如此有趣。
实在是一位风趣的女子。
是本好书,值得一读,平平淡淡才是真。
太好了!!!!!!!!!!
很多故事,文笔质朴
很不错的一本书,还没开始读,期待一下吧。
知人论事.干货!
这是一本回忆录,就像是所有回忆录一样,有着缓慢悠长的曲调,既遥远又咫尺,既模糊又在细节处放大而清晰。那是等一朵云到的心情。我们经常会艳羡那些导演、明星,在聚光灯下是如何光彩照人。要知道,任何人都为自己令人艳羡的一面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辛酸。人活于世,从来不易。其实,我从来都不喜欢日本的事物,文学也好,艺术也好,总觉得这处处带着血腥和杀戮的民族给人一种距离感,而这种距离又冰冷而陌生。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我没看过,所以,哪怕他是个享誉国际的导演,我也只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实的。读这本书,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本回忆录。有段时间很喜欢这种回忆录类的书籍,就好像是看电影一样,看到的是别人眼中的另一个人的一生。从前,问过一个朋友:是不是这个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同的?不是感受的不同,而是根本的不同。就比如我看到的M是白皙文静的,而你看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她,但描绘出来却可以是相同的文字?也许我们的定义不同,我看到的我定义为白的东西,在你的眼中却是一种你定义为白、我定义为黑的白?就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成为彼此,而却能以社会法则去交流。很难用文字去表达的问题,却让我们讨论了很久。所以结论就是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不同的,再加上感受和看法的不同,才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奇妙。我看回忆录就是带着这样的心去想象的。关于电影,有三件事,黑泽先生说了不算——天气 动物 音乐对这三样,除了等待或放弃,没有别的办法黑泽先生是不会放弃的他选择等待是不是所有的电影人都是这样的呢?我想真正热爱电影的电影人,是会这样的。当看到电影人为了拍一部好的电影付出诸多艰辛之后,我们这些观众是应该带着一个感恩的心情,去尊重一部好电影的。
要了解《罗生门》以后的黑泽明,野上照代女士这本书是极好的选择。黑泽明说过,要了解《罗生门》之后的他,必须通过此“门”之后的作品去了解之,而野上照代女士正是穿过此“门”后所有黑泽明作品的见证人,直至黑泽明先生离世。
另外,本书文笔流畅,如拉家常一般娓娓道来,译者功底也是相当到家,很值得一读。
讲述罗生门之后的黑泽明。
虽然说看完整本书没有太经典的总结出来,但作者娓娓道来一点也不觉得烦闷。 看来工作是让人快乐和满足的,尤其是和尊敬、欣赏的人(这里指黑泽明大师)是一件愉快的事。 当然,在工作中也遇到很多麻烦和问题,但回忆里尽是散发着美好的回忆。
还可以,没有想象的好看,但是对了解黑泽明还是有一定益处的。
文字很轻松。送给朋友的。我自己也喜欢。赞美电影、电影艺术家。
励志,书面皮有点褶皱,本来要送人的,自己看了真受用
可以从中了解一些拍电影的程序和“内幕”。有点小知识但更多的是类似当今空前盛行的娱乐圈的八卦。由于一直跟不上日本人的写作思维,所以书读完了就不存了。
在作者的角度,也只能看到一个侧影而已.
不要上当,此书不能当“蛤蟆的油”的续本看。此书是作者的随笔集,涉及黑泽明的内容占到70%,但是只是点滴的回忆,不能作为传记看,作者对黑泽明只是侧面的简笔勾画。但是,此书文笔优美,译笔也好。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德尔苏。乌拉扎的拍摄情况,对那些拍电影的人的敬佩感油然而生。电影人和娱乐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另有对老电影人的怀念和回忆文字让人感动,值得一读。
有人讲这个没法和《蛤蟆的油》比。我认为两个人写的书,你比个什么比啊?其实只要你对黑泽明感兴趣,这书是值得一读的,况且,和黑泽明同时代的人很多已经不在世了,在世的也不一定写书,所以这书还是很珍贵的。里面记录的黑泽明的一些事也是平实、亲切的。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黑泽明,也不失为很好的一件事,而且也能显出一个更立体的黑泽明。 我建议想看这书的人先把黑泽明的电影看到差不多了,因为书里面肯定涉及到了一些电影的拍摄细节。当你没看过电影,而先去看它的现场拍摄细节,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会给以后的电影观看带来一定的影响。
读过黑泽先生所写的"蛤蟆的油",再读"等云到",可以更加了解大师的内心世界与他的电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看那些内心富有的人,在以多么平实冲淡的文字表达他们的丰富情感,真舒服,真享受!快读吧!
还是觉得黑泽明的自传比较好一些
了解黑泽明导演更多生平故事的好书,写的生动感人,非常好!
这是自网购以来品相最差的。。有折痕,污损。。换货嫌麻烦,希望卓越以后不要发这样的货!!
看了一半,感觉脑袋里乱糟糟的:什么某本书里提到过的;感觉是她的自传一样;前面提到过的内容貌似后面又提到,受不了。
这本收到后,用两天就看完了。真是正好与蛤蟆的油接在一起,但是看事物的角度又有所不同。笔者的叙述质朴而真情实意,有些地方又诙谐幽默,我很喜欢。
黑泽明大神的前半生 强力推荐 值得一看 作者的文字很细腻 总之传记这东西 若是中国的只有少数自传才能看
东西很不错,已经看完了,印刷和送货速度都没的说~
和《蛤蟆的油》毫无关系的一本书,写的也很乱。随笔,但不精彩,文字也无趣。其中关于在苏联拍摄的那一段,介绍中当做了噱头,也没看出来有什么更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