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安事变新探

杨奎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杨奎松  

页数:

46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曲款,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幕?自然,这本书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中俄两国档案中仅存的有关张学良要求入党问题的几份珍贵的档案文献,并且结合相关史料具体地介绍了张学良提出入党要求的经过和中共中央及共产国际所作出的不同反应,仅此已足以否定那种关于中共对于西安事变几乎不起作用的说法。 本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威吓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以及珍贵的图片,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书籍目录

张学良入党之谜(代序)前言第一章 由战争走向妥协 第一节 西征北上 第二节 陕北称雄 第三节 洛川谅解 第四节 延安拨雾第二章 “西北大联合”计划 第一节 反蒋酝酿 第二节 入党初衷 第三节 八面来风 第四节 引弦待发第三章 打通国际路线 第一节 逼蒋抗日 第二节 艰难交涉 第三节 兵败黄河 第四节 暗渡陈仓第四章 “一二·一二革命” 第一节 山雨欲来 第二节 破釜沉舟 第三节 战耶和耶 第四节 孰进孰退第五章 从革命到兵谏 第一节 皆大欢喜 第二节 风云突变 第三节 福兮祸兮 第四节 柳暗花明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由于红军武器落后,弹药匮乏,在江西苏区反“围剿”战争中吃了国民党堡垒阵的大亏,中共中央最担心的就是国民党的“堡垒主义”。他们之所以急于取得苏联援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他们相信,必须取得先进的“技术工具”,比如飞机、大炮,才能“粉碎堡垒主义”。如今,要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能否粉碎国民党的堡垒主义又成一大难题。但毛泽东很快就注意到,陕北、甘北地处黄土高原,既少树木,又少石头,故“敌人要想像中区那样依靠堡垒是比较困难”。既然国民党很难实行堡垒战术,作战部队主力又是战斗力不太强的国民党杂牌军,中共中央和红军将领自然胸有成竹。他们不仅不担心自己的力量过于弱小,相反,毛泽东雄心勃勃地提出:目前时期以吴起镇为中心向西在甘北发展,整顿部队,扩大红军;然后向南进攻张学良、杨虎城,连接仍旧存在于陕南的另一块苏区,因为“杨、张是好对手”,容易对付;待黄河结冰后,再进一步向东进攻山西的阎锡山,使陕北苏区成为跨越陕、甘、晋三省的大根据地。①  这时,还在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之前,由红25、26军改编而成的红15军团就已数度与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军队交手,并两次大败东北军,充分显示红军比东北军具有强得多的战斗力。像10月1日,红15军团于陕北劳山一带设伏,几乎全歼尾随进剿的东北军第110师,甚至击毙了该师师长何立中和参谋长范驭州。只过了20多天,红15军团又在富县榆林桥全歼东北军第107师之619团,外带621团一个营,生俘61 9团团长高福源。要知道,这时有数以万计的东北军正在陕北一带四处“围剿”红军,一个红15军团就打得东北军不亦乐乎,再加上几千身经百战的中央红军到来,东北军更加不是对手。  果不其然,11月初中央红军和红15军团会师后,围点打援,中央红军在直罗镇一带仅以数连兵力即一举全歼东北军109师一个整师,外带106师一个团,109师师长牛元峰被迫自杀,红军光是俘虏就捉了两千余人。其威力可想而知。  直罗镇战役后,红军已经稳稳地在陕北站住了脚。到陕北不过一个多月,红军已经扩充2 500人,俘虏3 000余人,中央红军和红15军团总数已经接近于15 000人。加上在陕北苏区周围还有5 000名游击队和3万名赤卫军及赤少队,整个红军的实力较前已经得到极大的加强。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共军事领导人发现,国民党军队在短时期内根本不可能对陕北苏区实行有效的包围。他们并且相信,在苏区南面,东北军在进攻红军方面起不到多大作用,北面的井岳秀和高桂滋的两个杂牌师始终行动迟缓动摇,更是不足为惧。苏区的东西两面虽有东北军、马鸿逵和阎锡山的几个师,但其防线背后都很空虚,不难将其打破。在经过了长达一年时间的长途征战之后,能够让部队得到充分的休整与补充,使部队从长期的被动应战转为主动进攻,这正是中共多数军事领导人所求之不得的。因此,他们显然更加坚定了要全力巩固和发展陕北苏区的决心,至于对两个月前提出的打通国际路线的计划,则明显地感到不那么迫切了。  不过,1935年11月18日左右,原在莫斯科的中共党员林育英为传达共产国际的关于“抗日反蒋”策略方针的重要指示,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经外蒙辗转来到陕北苏区,让中共中央得知了一个既令人吃惊又让人振奋的重要信息。这就是斯大林的建议:主力红军可向西北及北方发展,并不反对靠近苏联。①  斯大林同意中国红军在可能的情况下打通国际路线。这对于将近一年来极其渴望得到苏联援助,但又对打通苏联犹豫不决的中共领导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极度兴奋的消息。中共中央这时的总负责人张闻天,当即于11月20日和25日接连写信给在前线的此时在党内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主张根据斯大林的建议,迅速准备经宁夏靠近外蒙,以取得技术援助并建立更加巩固的战略根据地。①  这时的陕北苏区,严格说来,其实只有安塞、保安、瓦窑堡三个县的中心区,其余都是与敌犬牙交错的游击区,并且陕北甘北地区地薄人稀,对于熟悉南方自然地理条件的红军来说,物质条件可谓相当困难。况且不论东北军、十七路军等战力如何,其部队毕竟源源而来,加上有消息称张学良等部也已开始仿照国民党中央军在南方的战法,在苏区周围地区修筑堡垒,有重新推行“堡垒主义”的企图。张闻天等对长期坚持陕北根据地自然不十分乐观。他们相信,既然斯大林已经批准,迅速取得苏联援助将不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此举对红军的生存和发展较之继续坚持陕北根据地,无疑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但作为军事领导人,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却有另外的看法。他们显然对红军突破腊子口以后人数锐减记忆犹新。因此,他们极其重视前此长途跋涉给部队带来的严重损害,更加看重根据地在士兵心理上的重要意义。同时,他们对当前的战争前途十分乐观,故毛泽东明确认为,目前最紧要的是发展与巩固根据地和扩大红军,仍应坚持他前此在政治局会议上关于红军下一步军事行动的主张,即“目前不宜即向宁夏,根本方针仍应是南征与东讨,东讨之利益是很大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安事变新探 PDF格式下载



本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
  作者根据中俄两国档案,具体说明了张学良与李克农、周恩来多次会谈的内容;介绍了从秘密订立局部的互不侵犯及经济通商协定,到密谋通过中共,取得苏援,实行“西北大联合计划”的全过程,以及中共为何在积极推动建立“抗日反蒋”的西北国防政府和西北抗日联军的中途,突然放弃“抗日反蒋”方针,转而谋求与南京政府合作的幕后原因。
  依据文献档案,披露张学良要求加入中共、中共中央有意吸收其入党,却遭到共产国际反对的情况……


这是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话题,但又不能不谈,常谈未必常新。此话题有相当的难度,随便碰碰,意思不大,不随便碰碰,有几方面的风险。虽然可倚赖做出判断的资料陆续发现了一些,但史料不足仍是明显的,关键史料有待公布,或许有些第一手资料永无见天日的机会——根本就不存在了;时机上也有些风险,不该说的时候说了,即使是学术研究,恐怕也有不对劲儿的地方;立场的风险就更不用说了,同样的史料因解读立场不同,结论可以是南辕北辙。《新探》作者杨奎松先生,对这样一个题目进行风险投资,效果怎样呢?我以为,接近盈利水平,但离上市还有距离——这距离已非作者靠努力所能为之的了。所以,《新探》是里程碑式作品,无可置疑。研究西安事变,有几个关键问题没法绕过去。比如说,张学良是否加入过中国***?事变背后的操盘手到底是谁?退出江西根据地的红军,为何向北向北再向北?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等等。杨著不例外,这些问题是其说理的核心。杨著新探之一,便是紧紧抓住中共北上战略的真实意图,力求从此进入,打开理解西安事变的秘密通道。杨是成功的。杨著的另一值得称道的结论,是关于张是否加入中共的分析、推理和判断。他的张未正式加入中共的结论,基本可信。但关于张的态度倾向,论证不足。何秉棣先生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有一则关于张学良亲共、他亲历的史实,就特别值得注意。中共不惜一切代价北上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杨的回答非常可信,跟抗日关系不大,跟苏联接轨才是历史的真相。上述毛泽东的那句话,被杨重新挖掘出来,意义颇大,给人进一步思考中共革命的来龙去脉留下不少想像的空间。即使撇开别的因素不谈,毛泽东的肺腑之言大体可以证明,西安事变在中国近现代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上,是可以与所有重要转折性事件相比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事件。杨著新探的另一个开人眼界的研究,是给出了西路军挺进大西北,到最后全军覆没秘密的部分合理解释。杨比较肯定地指出了西北军使命与毛的向北战略关系密切,西北战略的核心是接通苏联路线。但杨只能止步于此。是谓遗憾。我以为,张学良到死也未说出事件真相的关键节点,把谜留给后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未来盖棺论定留下余地。如果后人再想跨过杨的研究,在该题目上做出文章,这里便是一个起步的选择。


西安事变新探,在开篇就提到了红军长征对西安事变的影响。序言中张学良入党之谜的分析也给人不同视角。因为细节才让人感到真实。杨奎松先生用大量的档案和事实给我们讲述了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事,看到当时的人物在生存中挣扎。


对于西安事变以及张学良过去总是疑团不少,众说纷纭,杨奎松先生这本书的出版,让我们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但有些问题由于学良先生的去逝,恐怕永远也弄不清了。对于学良先生为什么一直不肯回大陆老家看看,始终令人费解?


阅读杨先生的这本大作让我们认识了真实的张学良以及那段真实的西安事变,大家看看可以得到很多的收益。


年轻没有政治智慧的张学良为他鲁莽的行为付出了失去个人自由的代价,但蒋介石的代价是失去了整个中国大陆。一群具有高度政治智慧和敏感度的共产党人充分利用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低潮最终走向辉煌,这是历史的一个偶然,但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没有张学良与共产党的关系,中国会走向哪里?不能妄断。


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看了这本书后,会有较全的了解


西安事变从来就没搞清楚过,这次读大师的书,有机会抽丝剥茧,至少是了解到了很多未知的东西,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非常值!


基本是红军长征后的重大历史问题描述分析,澄清了很多事,国内佳作


当下戏说历史和白话历史书泛滥,真正意义上由史学大家所做的严谨著作已经属于稀缺的了。希望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人,建议读一读这样的书。说真的,广西师大的《革命》,收录了杨奎松先生的几本最著名的书,但贵了。就收集这样的廉价版吧。


杨奎松的书是国内史学界少有的挖掘史料非常深,推理合理,逻辑缜密的书,与大多数随声附和的平庸学人有很大的不同.尊重历史,深究其根,才是研究历史的最科学态度,最敬业的文风,最值得推崇之处.他的其他书我也非常喜欢.


.作者以史实为依据,真正做到了学者的工作,研究历史当如杨奎松、沈志华


杨奎松是近代史研究的大家,著作有理有据,分析入微,而且有很多颠覆传统著作的结论,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真相


杨奎松的书很喜欢,实事求是,论据充分,坚持真实。书本比较厚,读起来稍感不方便。不过关系不大的,值得收藏的书。


杨奎松老师写文章很严谨、史料很丰富


很高兴买到这本书,他用真实而准确的史料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谢谢你作者。


杨奎松先生的作品水平一向很高。


杨奎松是我喜欢的一个史学家,这本书同样考证严密。


老杨的书是很贴近于历史的,但至于是否可以还原历史真相,我觉得意义不大,从老杨的角度看历史能世人看到一些别样的东西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杨奎松的书感觉还好,学究气不浓,写出了真实的东西


杨奎松的作品很深刻,信史也


杨奎松的专著基本都买了,除了札记类


希望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值得看。


即為新探必有不同之觀點,值得一讀。


现在大陆也出了这本书,不由得让我勾起了读书时候去看台湾版的感觉。现在已经不太读书了,却仍然还是要买一本,随便翻翻也好


写这样一部书,需要查阅参考确认的资料之多让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详细的品读之后,更对作者治学之严谨精神而肃然起敬,可这样一部好书定价才30元,相比较那些动则定价50元,而实际只是一些资料的拼凑和抄袭的“书”,我必须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书,而且是好书


如何理性的反思这个国家的历史,我想这就是典范。


陈寅恪与李零两人的书都值得收藏。一个是传世的经典,一个是当世的普及读本!非常喜欢


拜读杨先生的大作给人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虽然某些观点不置可否但也为先生之治史精神所喝彩。


杨老师的书都是那么严谨、细致,力求每一事实都有依据,每一本都值得期待


不会错的一本书,推荐!


刚看开头,写的不错,比较实际,中立


早就想要的书,一直嫌贵,终于活动了。。。


帮朋友买的,说是别人推荐的好书,慢慢看。纸质不错。


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就是太厚了,交作业还是没看完.......


学术价值高,还不错。


杨奎松老师的书是值得一看的


杨兄的书很值得看!


值得仔细阅读的好书。


有位朋友评价很差,但我感觉还不错啦


杨老师的书,论证严谨,思维整密,非常好


一句话:杨老师的书我喜欢!


我老板的书,看了很多遍了,买一本送给老爸看,极好。


好书,毫无疑问,没与台北版对照,不知删除点在哪里?


教科书所讲述的西安事变,一如它讲述所有历史事件的方式,是断章取义的。教科书教导我们,西安事变是成功的,是在党的积极斡旋下和平解决的,是结束内战和将蒋介石拉入抗日统一战线的。杨奎松从红军长征讲起,因为这样才能知道中共为什么要战略转移,为什么要到西北,才能理解在事变前后苏联人的参与,以及中共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南京的复杂关系。西安事变是失败的,是一场真正的悲剧。唯一值得称赞的也许只有张学良这位悲情英雄。西安事变前后的主题是内战,它本身试图实现的和平并未成就。蒋介石当然是狡猾善变的,但张学良处理事变的方式,以及中共的对策,都是失败的原因。也许历史只能证明,以战争求和平,只能激化暴力冲突,事变并非统战的正确途径。还要记住的是,国必自伐,然后他人伐之。究竟是西安事变将中国人民从内战引向抗战,还是事变只是内战的另一种表现,是兄弟阋于墙、外不能御其侮的持续?也许我们一贯的看待方式过于自负而不自觉了。


杨奎松老师的书还是那样的引人注目.在这本书中,杨老师根据权威档案资料重新梳理了西安事变前后的那段史实,他那精辟的解说,独到的见解和结合情景的大胆的推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在有关张学良的中共党籍问题和1935年底1936年初的国共秘密谈判问题上,该书史料比较充分,评论相对客观,他的见解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当中.读后让人拍案叫好.


杨奎松是个善于分析条理并清晰给出结论的史家,每个历史问题都能叙述清楚,论据出处明晰,绝不含糊。张学良真是有颗赤诚的心,中共无论怎么感激这位朋友都不为过。从人格上来讲,其与蒋介石也是立见高下,政治头脑也远胜蒋。然而,就是这同一人,可谓性情中人啊,实值得慨叹和追忆!这本书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关于西安事变的历史研究材料了,其它的包括许多当事人的回忆录,不是记不清思绪混乱就是主观有意为之,一切往好往高处拔,往某些方向去迎合。杨奎松则没有一边倒,所以他的治史值得一看,推荐此人。


张学良,这个纨绔子弟,为自己的轻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确实写得比较学术化收集了很多资料有兴趣的可以购买生动性差了点但基本上把西安事变变化的各种力量关系写清楚了


对中共的发迹史的详细解读!


写得很好。对材料梳理地非常妥帖。事件前后的相关史料与作者的观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者的又一力作。


杨奎松的倾心之作,要顶


杨奎松的书,都很值得一看。


资料很准确真实,解决了以前困惑的很多问题.


历史让张大少搅得乱七八糟,作者写得还是有点凌乱


期待已久的书,终于到手了,认真阅读了。


有啥说啥


杨老师的书,强烈推荐!


理论研究有深度,但有些事永远都没法子弄清楚的。


以前一直缺货,有货到后马上下单订了一本


估计是库底子,又破又旧,书页卷边得很严重。可惜了。。。


香港早出了,现在大陆版的也看看


个人觉得这本书学术性太强了,不太适合像我这种对业余读者。我只是想了解西安事变比较详细的经过,以及结果,还有就是主要人物的结局。可能是本人水平太低,读起来有点晦涩。


这本书对了解西安事变很有帮助


书是同学帮忙带的,相距千余里,里面有一页破了,不想让人家麻烦就没退换货,同学好心帮忙用胶带粘了下。


中间翻了翻,看着累,不适合我。


书不错,价格很合适。送货也快。


杨奎松的作品还原真实值得一看!


不一样的党史


杨奎松的细节之作


  一、实力不足,仅靠耍花招玩把戏是不能造成实质性变化的。
  
  二、坊间有言汉公乃一纨绔子弟,今观之,非也。仅就其加快抗日之努力,并破釜沉舟扣押蒋公来言,虽有鲁莽之处,实有壮士断臂觉悟,不得已而为之也。其爱国情怀,吾实敬佩。
  
  三、扣蒋前后之博弈,苏联玩得最转,中共受益最大,而张杨命运最悲惨。
  
  四、放蒋后中共、东北军、西北军一系列政治上的幼稚行为使自身与汉公境况日益艰难。根本问题是三方要求西北半独立与谋求与南京妥协承认其权威的矛盾。
  
  五、汉公扣蒋的目的是容共并抗日,实际并实现,虽然本人与东北军付出巨大代价;中共自以为得势,改组政府等目标偏激,未实现。中共与红军未被消灭并获合法地位,实赖汉公之力也。
  
  六、蒋公意实欲先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故力主剿共。至于回京后行为言谈,或迫于南京内部亲日派压力及西安方面的政治幼稚行为损其颜面,转而强硬,抑或本无此意,只为金蝉脱壳之计,亦未可知。


   对于历史的许多真相,我们说起来,似乎一下子就能得出些许的印象,但一些前因后果及其细节,却知之甚少,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得到的历史印象有时模糊,有时却未免疏于观察,导致了对历史真相的误判。而这显然不是历史研究者的做法。在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的《西安事变新探》中,我们读到了跟历史教科书不一样的历史,在这里,我们不仅洞察事件的全部,也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探索出一些真相。
    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而这背后需要的是事实说话,而不是学者坐在书斋里的臆想,杨奎松从当时的电文,以及张学良、国民党、中共几方对日抗战的态度和转变中对前因后果做了细致的梳理,从而还原了现场的原貌。至于后来的回忆录,虽然可以作为印证的一种方式,但限于局势变化,可能有一些“隐衷”并不能向世界完全公布,比如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如何?虽然相关的档案还未曾解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西安事变之前,两者既有来往,不过,这也不能就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微妙。
    《西安事变新探》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比如长征中的中共红军为何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前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诸如这样的问题,扑朔迷离,互相纠缠交集,在杨奎松看来,是有着连贯性的系列动作,但要厘清各方对西安事变的态度,还需要在复杂的局势中有所探索。说白了,不管是张学良,还是国民党、共产党,在对待抗日问题上,在兼顾全局的情况下,始终是从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出发的,而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西安事变虽然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积极抗日的作用,但却给后来的历史埋下了引线。
    而这,正如台湾学者蒋永敬所言,中共则以“务实”的做法,一面与南京方面进行谈判,一面继续联络“各派反蒋军阀”,以“双管齐下”之法,来“逼蒋抗日”。如此,张与杨虎城等不仅成为中共与南京谈判的筹码,也就成了“逼蒋抗日”的追随者。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认,西安事变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无疑,关于西安事变的史料,已经很多了,但杨奎松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将引领读者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对这一历史的欠缺。诚然,我们在追寻西安事变的时候,不仅是在还原历史的现场,探求真相,更为要紧的是,通过历史的还原,让我们通过这样的梳理和探索,挖掘事件的根源,从历史中汲取养料,“冷静地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繁复折腾、反复跌倒。”(张鸣语)而这也正是历史所给我们的启示了。
  


  杨老师的书历久弥新,书中观点至今都能站得住脚,不得不令人佩服。说来,杨老师的书大部分都会有好几版,如《中间地带的革命》、《失去的机会》,而《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则印刷了不下10次,可见此书的畅销。《建国史研究》也印刷多次。《西安事变新探》并非作者最为主要的代表作,因为作者也并不是专门研究张学良和西安事变的,这只是作者研究道路上的“小插曲”。然,让我们高兴的是,这个小插曲竟也写的如此之好,其畅销程度不亚于他的其他著作。先是1995年台湾东大图书版,再就是江苏人民版,现在又出了山西人民版。虽然可以想象,作者在书中内容并没有多大的改动,但是我想对于注释部分可能会有所用力。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等各大网店都在预售,我也早早的定了两本(给同学一本),可惜的是日子到了却居然没有书来,被告知还要继续等到3月6日之后。但愿到时能够顺利拿到书,希望出版社早点印出来,好让我们再读一读。


   山城堡此战最受打击的是东北军。蒋介石通过山城堡战役彻底明白了东北军和红军互相勾结,也彻底决定了要想消灭红军,必须先解决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念头。
   山城堡战役结束以后,蒋介石立即开始着手对付张学良和杨虎城。仅仅10天以后,蒋介石让张杨选择是继续剿共,还是被调离陕西,东北军去福建,十七路军去河南。所谓剿共就等于《水浒传》里面利用宋江打方腊,让两军互相消耗,最终毁灭。而两军调离陕西,就等于是消灭两军了。
   十七路军当时只剩下地盘,部队战斗力差,不可靠,如果调离处陕西的地盘,自己就等于垮了。而东北军掉到当时还和贫穷的福建,基本上就是再走当年十九路军在福建的老路,最终会被中央轻松的吃掉。张杨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拼死反击,山城堡战役结束后差不多三周后,惊天动地的西安事变爆发。
  


基本就是这样,无奈+自保。


既然如此,蒋为什么自处险地?


没太深入研究过蒋为什么要去,最简单的解释是蒋没有想到张和场会这么胆大吧(或知道他们即使扣人最后还是要放的,因为还是要看实力的)。


不过不得不说共的宣传比较成功,共一直说扣蒋的要点是张+杨+共三方共同要求蒋抗日,蒋不肯抗日,三方坚持要求抗日(不打同战)......重复多次后,MS台湾都有不少人信了此说,比如蒋纬国的口述回忆录上来就提了此事(纬国很为他爸报不平)。


“三位一体”,最后只有一个方面自保成功。历史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