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2011-3
江苏人民
斯图亚特·西姆
267
210000
无
作为一种理论立场,后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祛魅”的世界,以批评的姿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议程,试图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拯救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方面。《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追溯了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理论立场的形成的过程,分析了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第二波女权主义在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描述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内部从卢森堡经由法兰克福学派到巴里·辛德斯、保罗·赫斯特、鲁道夫·巴霍、厄内斯特·拉克劳和尚塔尔·墨菲等理论的异议倾向,探讨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前景,提供了一幅后马克思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景图像。本书由斯图亚特·西姆编著。
作者:(英国)斯图亚特•西姆 译者:吕增奎 陈红
导言:马克思主义的“祛魅”
第一章 “后一”世界中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智识的疾患”?——拉克劳-墨菲事件(上)
第三章 “无须认错”:拉克劳-墨菲事件(下)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门“历史科学”:检测马克思主义的边界
第五章 后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后马克思主义(Ⅰ):从卢森堡到法兰克福学派
第六章 后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后马克思主义(Ⅱ):混合的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 怀疑的形成(上):后现代主义
第八章 怀疑的形成(下):女性主义
第九章 开放的世界?——后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第十章 “并不是娱乐业”:多元的政治与批判的解放
版权页:那种新颖性就体现在新运动挑战那些从属形式的方式中。资本主义的“成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世界革命运动的失败,因而意味着反抗不得不采取新的形式:例如,环境污染导致了生态运动和绿色运动。“多重复杂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对抗和斗争:居住环境、消费、各种服务业都能够成为反对不平等和要求新权利的领域。”这是“美丽新世界”的领域。除了反对经济剥削的精神外,经典马克思主义几乎不可能为这一领域作出贡献。反对经挤剥削的精神显然隐藏在拉克劳和墨菲的分析背景之中,但是,我们越是深入到《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之中,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存在证据就越少。当杰拉斯继续怀疑拉克劳和墨菲的马克思主义身份——“对拉克劳和墨菲来说,后马克思主义听起来无疑比‘前马克思主义者’这个标签更悦耳”——时,我们能够明白他的观点,即使“前马克思主义”这个替代的标签不会产生杰拉斯所赋予它的否定含义。无论“前”或“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行动的出发点,并且杰拉斯过快地掩盖了要保留原初事业的精神的企图。拉克劳和墨菲愿意承认即使是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也有其优点(这一退步也不可能让他们接受更基础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气质),指出它已经广受欢迎地“扩大了公民的权利范围”。然而,这样一种扩大与资本主义关系对每一个社会生活领域的侵入——这是战后文化的定义性特征之一——发生了冲突,而这一冲突为一系列新斗争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是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之一。
无
西方大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至少有三十多种,有些流派的高手成名后开山立派,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后结构主义、后女权主义等等,也有些流派只有一些独行侠。这些流派的一大特点就是学院派,无法落实到公共政策的研究之中。无论如何,本书宛若神仙姐姐,把各种流派的来龙去脉梳理得一清二楚,可以开阔眼界。
当资料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介绍别人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