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思想史

孙家洲 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孙家洲  

页数:

304  

字数:

22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里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设想独特、面貌新颖的《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配合系统插图的中国古代思想史,是过去从来没出版过的。几年以前,接到老友朱大渭先生电话,告诉我他和几位同仁正在编著这样一部书,当时我思想中颇有些保留和犹豫。大家知道,思想史不同于社会史或者文化史,不易用图来表现,所以多数思想史方面的书籍没有插图,有的也只能配上一些人物肖像、著作书影。一部思想史要做到“左图右史”的理想,实在是个难题。没有想到,朱大渭先生主编的这部书终于告成,体例美善,内容充实,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成果的普及有重要价值。 朱大渭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职多年。历史研究所在中国思想史研究方面有一贯的传统,自建所时即兼任所长的郭沫若先生,很早便有《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有关学术思想史的伟著。在所中长期参加领导、并继郭老之后任所长的侯外庐先生,更是思想史的专门名家,主编有《中国思想通史》、《中国近代思想史》、《宋明理学史》等书,还在所内建立了中国思想史研究室,组织培养了专业队伍。流风余韵,影响到不少学者,尽管不都是专攻思想史,但也对有关工作一直关注,作出种种贡献。 我自1953年底,由考古研究所来历史所工作,追随侯外庐先生,在思想史研究室学习研究。通过参加《中国思想通史》等项目,逐渐体会到,思想史的研究在整个历史学领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社会的演进反映于思想,而思想又推动社会的变迁。侯先生常说,他研究思想史,是要由思想史去看社会史。由此可见,研究中国思想史也就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采取另一种视角来切入。

作者简介

孙家洲,男,汉族,山东莱州人。 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取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学院与历史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史、思想文化史。独立完成的著作有《韩信评

书籍目录

绪论 恢弘的时代瑰丽的思想第一章 政治思想 一 大一统政治格局与集权思想的互动  (一)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争议  (二)以“褒周过秦”为特色的汉初政论  (三)《治安策》与《削藩策》的政体设计  (四)“推恩令”与“郡国并行”体制的终结  (五)东汉集权体制的强化在政论中的反响 二 君主与国家政治观  (一)元首与股肱:对君主与将相关系的探讨  (二)国家利益与“天谴说”:制约君主的苦心追求  (三)“制诏”与法律:不容失衡的天平 三 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  (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黄老之学”的盛行  (三)汉武帝、董仲舒及其“独尊儒术”  (四)“霸王道杂之”的汉家法度  (五)儒学内部不同学派之争  (六)谶纬之学取得“国宪”地位  (七)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第二章 经济思想 一 经济政策与经济管理思想  (一)“重农抑商”与“驱民归农”  (二)“盐铁官营”政策与桑弘羊的经济理论  (三)司马迁与贤良文学对桑弘羊经济思想的批判  (四)王莽的经济改制与复古思想  (五)王符“农工商并重”的理论  (六)对“井田圣制”的反思 二 货币体系与货币理念  (一)秦始皇统一币制  (二)变动不居的汉初币制与贾谊的货币论  (三)五铢钱体系的确立  (四)贡禹的非货币论  (五)王莽的货币改制及其思想批判l  (六)刘陶反对铸大钱的社会意义 三 消费思想  (一)秦朝的奢侈之风与汉初的尚俭思潮  (二)《淮南子》的节制消费论  (三)司马迁消费思想的个性色彩  (四)王符抑制浮侈的思想  (五)崔寔论抑制消费与增俸养廉第三章 社会思想 一 维护家庭与社会秩序  (一)婚姻与夫妻伦理  (二)父子关系与“孝”观念的强化  (三)从“养老令”看尊养高年的社会意识 二“复仇”思想及其影响  (一)复仇:从儒学伦理到民间道德准则  (二)复仇:伦理与法律的冲突与磨合 三 冥间观念与厚葬风习  (一)尊卑等级观念和“以财为荣”观念的体现  (二)“泰山治鬼”与“北斗司命”之说  (三)“三界相通”与“限隔阴阳” 四 尚气任侠之风所体现的人格自尊  (一)一诺千金,刚直不阿  (二)尊重友情,扶危济困  (三)快意思仇,睚眦必报 五 隐逸之风及其文化价值  (一)西汉隐士及其社会声誉  (二)东汉隐逸之风的高涨及其成因第四章 文化思想 一 哲学思辨  (一)黄老帛书的“道论”  (二)《淮南子》的哲学体系  (三)天人关系论  (四)董仲舒的“人性说”  (五)扬雄的无神论倾向  (六)王充的“天道自然无为”论  (七)王符的“元气自化”说 二 史学异彩  (一)司马迁的“一家之言”  (二)班固与正统史学思想的确立  (三)荀悦《汉纪》与编年体史著的衰后复振 三 文学意识  (一)汉赋所见宏大壮丽的审美观  (二)乐府诗反映和干预现实的积极追求  (三)信牍的性情之美 四 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一)控制教育,以教化为礼乐之本  (二)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利弊 五 宗教思想  (一)劾神役鬼:原始巫教的魅力所在  (二)长生不死和羽化成仙:方士与道教营造的幻境参考书目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是一部设想独特、面貌新颖的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既描述历史思想家的生涯学术,又说明当世社会的思想潮流,尽可能以插图与文字相印证,使读者对历史与思想的脉络有深入直观的认识,这是本书的优秀之处。  ——李学勤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在叙述各个时代各类思想时,尽可能地反映出以人的群体活动为主体的思想演变历程,特别要突出典型思想中的典型人物。这部思想史,应力图成为包含有各个时代社会各个阶层人物思想的思想史。对于以往各种思想史中已经论述较多的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从略,并将他们有关各类社会历史思想问题的论述,分别归入有关专题之中去表述。作者对研究有素、颇具新意的思想内容,既作了较为突出的论述,同时也对一些老问题写出了新的特色。如政治思想,不只是罗列思想家的看法,同时也对一些老问题写出了新的特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