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彭德怀兵法与谋略

鲁杰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鲁杰  

页数:

2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彭德怀从1916年不满18岁投入湘军当兵,到1928年在平江率部起义,再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乎大半生都是在为国家为人民戎马征战,在烈火硝烟的战场上度过的,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他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是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部的核心成员,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的重要领导者;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政治品质,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赢得了崇高的威望,受到全军将士的爱戴。  彭德怀的兵法与谋略,源于他丰富的战争实践。他善打硬仗,身先士卒,作风勇猛,敢于面对气势汹汹的万千敌军横刀立马;指挥过上百次重大战役、战斗,具有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从放牛娃到共和国元帅 一、湘军中的“自由派军官” 二、起兵平江的红五军军长 三、“红军中第一号善战的湖南人” 四、太行树丰碑的八路军副总司令 五、纵横驰骋大西北的彭大将军 六、率师援朝的彭总司令 七、新中国首任国防部长第二章 战略运筹,大势为本 一、从政治高度谋划战争 二、着眼全局,权衡利弊 三、出击方向的选择是战略问题 四、面对强敌必须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和坚持持久战第三章 运动战里逞英豪 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三、迂回穿插,分割包围 四、痛打歼灭战第四章 游击战里谋胜敌 一、游击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游击战争是群众直接参战的最高形式 三、积极作战,只打弱敌 四、创造新的游击战法 五、敌进我进 六、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第五章 巧打阵地战 一、条件具备时要敢于和善于打阵地战 二、阵地战史上的奇观“零敲牛皮糖” 三、打好阵地攻坚战 四、构筑坚固阵地防御体系 五、阵地防御与机动防御相结合第六章 掌握主动,避免被动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主动,力避被动 二、趋利避害,反对轻敌 三、先强后弱,各个击破 叫、扬长避短,以长击短 五、灵活变换作战形式第七章 谋势造势,以弱胜强 一、诱敌深入,持重待机 二、攻其必救,吸敌打援 三、“蘑菇”战术,创造战机 四、避实击虚,打其要害 五、审时度势,因势制敌第八章 善打活仗,出奇制胜 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二、示弱纵骄,诱而歼之 ……第九章 纵横捭阖,攻心为上第十章 横刀立马,指挥若定第十一章 筹谋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从放牛娃到共和国元帅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高级将帅中,彭德怀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他的军事生涯充满神话般的传奇色彩,惊天动地,彪炳史册。在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在解放后又和美国人打过仗的。战争是他的职业、他最心爱之物,一生心血倾注于此;往事、故人、战场,无不铭记于心.  一、湘军中的“自由派军官”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十)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家。  彭家世代务农,在乌石寨属客户。相传在清雍正年间,彭家祖上从湘乡贩茶路过乌石峰,见这一带山清水秀、林木茂盛、人烟稀少,就在山下买了一片坡地,修了几间茅屋,安家落户。经过几代人的辛劳,开出八九亩园子,周围用土筑了矮墙,遂叫彭家围子。  清末攻治腐败,列强侵略,农村经济凋敝,彭家家道日衰,人丁亦不旺。彭得华的祖父彭安恭兄弟五人,有的早死,有的绝嗣,只有彭安恭得子彭民言,这就是彭得华的父亲。  父亲为人正直,讲义气。早年身体很健壮,一次外出贩茶,同伴病死无钱归葬,他负尸还乡,从此得了哮喘病不能下地耕种,只能靠给人家装殓死人挣口饭吃。母亲是一个聪慧勤劳又心地善良的贫家女子,家里家外全仗她一人来操持。不久又接连添了两个弟弟,全家七口人,日子越来越艰难。尽管非常贫困,彭得华6岁时,父母仍设法将他送到姨父肖云樵的私塾去读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彭德怀兵法与谋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