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70年

田明 云南人民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云南人民  

作者:

田明  

页数:

274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一部讲述“拧巴”美国的强大史1本书不是一部学术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作者恳请您把它视为一本以美国近代史为蓝本而创作的历史文学。它以编年体为基本体例,采用纪传体的叙事风格,采撷70年来发生在美国历史上108件影响深远的事件,追寻源头、梳理过程、建立逻辑、挖掘人物关联,还原事件原貌。在此基础上,描摹通俗易懂的历史画卷,刻画生动鲜活的人物性格,挖掘灵动深邃的尘封故事,附带点点滴滴的微言大义。您会发现,影响世界四十年的雅尔塔体系是小罗斯福一盘未能下完的棋;给美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益处的“阿波罗”计划,其实是肯尼迪总统出于冷战需要而启动的,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您会注意到,民主党发动的战争多半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特色,而共和党发动的战争多是实用主义哲学作祟的结果。您还会发现,发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其火种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埋下,而海湾战争又给十年后的“9•11”埋下了新的祸根。“9•11”之后,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采取的“预防性进攻”之所以适得其反,是因为第43任总统小布什放弃了他父亲老布什“被动进攻”的战略。为探究这些千丝万缕的关联,作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捡起一颗颗散落的贻贝,精心研磨,串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它可能是历史的宿命、也可能是贪婪的欲望使然,亦或量变到质变的爆发。它可能包含治世的良策,转折点上的迷失,间或“我粘结绳索、油漆甲板,密谋反对国家”的无病呻吟。一系列兴衰嬗变背后,或许没有可资复制的亘古规律,一鳞半爪的碎片未见得一叶而知秋。但由此衍生出来的文明与思考,却逐步融入美国民族的血液中,成为美国精神的渊薮。2用文学的方式写历史,就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历史观。必须承认作者的历史观是支离破碎的,因为作者对获取真相感到悲观。美国哲学家拉尔夫•艾默生说: “没有历史,只有传记。”作者认为“传记”掩盖历史真相的情况并不罕见。正如苏联总理雷日科夫所说的那样,“历史不过是时代的人质,人们抄写历史的目的无非是取媚新一代统治者。但是历史总有说出真相的一天。”作者相信,雷日科夫说的“那一天”,其实就是每一天。既然每一天都在等待历史说出真相,于是历史就有了新的定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当代”属性把史学家推入了一个曾参杀人的道德困境,戏说历史能够大行其道,原因大抵在此。至于真相,那是没有的——至少绝对真相是没有的。日军轰炸珍珠港而美国理所当然地向轴心国宣战,你以为那是真相,实际上很多史学家都怀疑这是罗斯福总统的“苦肉计”;不少学者怀疑美国是否真的登上过月球,但是还原历史真相后这种怀疑就变得相当浅薄。造成这些尴尬现状的原因在于:除去物理意义上的事实和天文意义上的纪年之外,任何真相都有可能被加工过。严格地说,真相跟时间有关:时间往前走,真相就不断地被改变,这才是真相的哲学含义。既然真相跟时间有关,作者就尽量拉长历史的视界,从更悠久、更广义的背景中探寻历史原貌。这可能给读者带来了一些麻烦,那就是您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不得不顺带阅读其他国家的历史。比如您阅读“朝鲜战争”时,您会了解到朝鲜与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渊源;阅读“海湾战争”时,您会了解到伊拉克六千多年的悠久文明,您还会对“十字军东征”的前因后果略知一二。这些资料纵看是一部70年的美国断代史,横看又是一本世界断代史的剪影。3说到特色,必须承认世界上存在一个“美国特色”。与历史上沉浮起落的巴比伦帝国、罗马帝国、蒙元帝国、大英帝国比较起来,美利坚帝国有其鲜明的个性。它不喜欢攻城掠地、扩疆拓土。以美国的影响和实力,它完全可以将古巴、巴拿马甚至伊拉克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尽管这些国家都以不同打方式挑衅过美国并给美国带来麻烦,但美国宁肯容忍这些麻烦反复重演,也不愿意像大英帝国或者蒙元帝国那样将其“殖民化”,美国更喜欢间接地控制,以节约管理帝国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有点懒惰。实际上这就是美国的性格,它讲究实际,有点散漫,不喜欢自寻烦恼。所以美国从来不承诺自己对人类负有责任——正如“冷战之父”乔治•凯南所说:“我们没必要欺骗自己,利他主义和恩泽世界都是奢侈品。”但美国又是矛盾的,它不爱承担责任,却喜欢到处惹是生非,一旦因此惹出麻烦或者陷入泥潭,就缩回到“责任”的衣钵中,霸权主义就被包装到“输出理想和价值观”的华丽外衣下。这就是美国特色的核心——“拧巴”。“拧巴”的生活折磨美国不是一朝一夕了。二战时期,当美国军队和苏联军队还在战场上同仇敌忾地与法西斯军队作战时,罗斯福和丘吉尔就悄悄地算计斯大林;“马歇尔计划”旨在复兴欧洲,美国却从欧洲赚得盆满钵满;美国发动越战的本意是抵御共产主义,结果却让越南完全倒向了中国和苏联;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本想消灭霸权,结果引火烧身地招致了“9•11”恐怖袭击;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本想消灭恐怖主义,结果恐怖主义在美国本土生根发芽,成为对美国最具威胁的力量……美国本想领导世界,结果经常受到别国的教训,因为美国越来越力不从心。受到这种“拧巴”生态的影响,美国政治和外交常常走一步退三步。艾森豪威尔结束了杜鲁门的朝鲜战争,却给越南战争开了口子——他给吴庭艳写了一封让人想入非非的信,肯尼迪就以这封信为由发动了越南战争;约翰逊本想从越南撤军,结果派到越南的部队达到顶峰;尼克松以积极反共进入美国的政治舞台,他上台却石破天惊地跑到北京,和毛主席兴致勃勃地谈论“右派”问题。进入21世纪,第一位美国总统小布什把十几万军队派到中亚去打反恐战争,第二位总统奥巴马执政后却撤回了军队,甚至连“体面的和平”也不要。然而奥巴马也是“拧巴”的,他从中东撤军的同时,又调动最先进的武装力量剑指东亚,天知道下届总统会不会以收拾奥巴马烂摊子的承诺而当选。4不要耻笑美国的“拧巴”,因为中国也有同样的纠结。一方面,我们拒绝承认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另一方面,与美国平分秋色的愿望让我们孤枕难眠。一方面,我们认为美国的理想有点乌托邦;另一方面,我们相信正是这些乌托邦的理想引领着科技和思想的进步。一方面,美国总统被舆论拷问时我们喜欢冷眼旁观;另一方面,当美国总统离开白宫时,我们又乐于参与到是非功过的讨论之中。这种纠结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马丁•路德•金带领25万人和平游行到首都争取黑人民权时,我们保持沉默。可是当他被暗杀后,毛主席亲笔写下《关于支持黑人民权运动的宣言》,我们也到处传颂他那句“我有一个梦想”的宣言;尼克松总统突破禁忌历史性地访问中国时,我们视他为英雄,可是他因为“水门丑闻”被迫下台时,我们痛感悲伤而美国人民却兴高采烈的欢庆胜利;我们奉比尔•盖茨为美国英雄,但是却沮丧地发现世界首富的道路难以复制,因为只有根植于美国的土壤,才会有比尔•盖茨的成功;当我们全力以赴地支持美国在全球的反恐战争时,美国却联合日本不断地敲打我们的战略大后方。这就是中美两国制度与文化差异的现实写照,也是这种差异带来的现实困境。这种难以克服的差异性把中美两国打造成蒙着眼睛的狮子,互相警惕地打量对方,互相试探对方的敌意。于是就有了约瑟夫•奈的那句享誉世界的名言:如果你把中国看成朋友,中国有50%的可能成为朋友;如果你把中国视为敌人,中国一定会成为美国的敌人。如果任由差异性发展,如果华盛顿和中国不肯摘去蒙在眼睛上的黑布,约瑟夫•奈的预言就有自我实现的可能。实际上,制度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任何一种制度只要能够全面发展,经常不断地回应时代的新要求,它就是一个足够稳健的制度。制度有瑕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抱残守缺;制度有问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墨守成规。西方谚语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中国古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怎样才能借鉴“流水不腐”的哲学让政治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呢?美国开国者设计了选举制度。每两年,各州选举众议员;每四年全国选举总统;每六年,各州选举参议员。在比较完备的选举制度下,任何一个政党——无论是否执政——都不敢视权利为自己的专利,因为这会让它丧失日常政治斗争的能力,丧失自我牺牲的精神,从而失去战斗性。美国占主要地位的两个政党虽然组织松散,但是在保持战斗性和自我牺牲精神上从来不敢松懈,这种危机感催生了独具特色的选举文化。本书用了一定的篇幅讲述美国的选举,既有总统选举中跌宕起伏的明争暗斗,也有议员选举中尔虞我诈的幕后较量。作者相信,体味美国的选举文化,体味故事主角的辛酸苦辣,是认知美国政治制度的另外一种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美国的历史轨迹还是政治制度,无论是美国的选举制度还是政党的战斗意识,都无法复制到中国。囿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别,我们大可不必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含英咀华。但是了解美国选举文化的价值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历史是一种延绵,通过对美国政治制度和选举文化的阅读,大可以阅人而知己。5黄仁宇先生写历史,有一种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精灵。他以中国人的视角认知世界,也从全球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他旁征博引,将明朝断代史《万历十五年》活脱脱地与世界接轨;他深入浅出,将中国的脚步置于《放宽历史的视界》中,使中国与世界浑然一体。黄仁宇先生了解世界,所以他敬畏世界;黄仁宇根植于中国,所以他溺爱中国。本书作者无法与黄仁宇先生相提并论,但是在对中国的情感上与黄先生如出一辙。出于对中国的溺爱,在涉及到中美关系的篇章时作者不吝着墨,甚至有结驷连骑的奢侈感。这也许破坏了体例上的和谐,好在我们的祖先并不热衷于八股文,“文无常文”的古训不仅解放了思想,而且造就了文化多样性的沃土。当然,根植中国并不意味着作者落入意识形态的窠臼,以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对美国妄加挞伐。相反作者尽可能摆脱“立场先行”的束缚,以公正和超然的态度来描述事件而不是评论是非,“没有立场”就是作者创作本书的全部立场。在涉及到中美关系的篇章中,作者对中国社会背景的部分描摹采用了电影语言。这并非刻意追求超凡脱俗的文风,而是这样的语言更适合我们回首往事,从而让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背景的读者都感同身受。至于在每一节文章的结尾以“赞曰”和“叹曰”来表达感受,您切勿认为是作者故弄玄虚,显摆自己的文学修养。作者认为使用清新隽永的中文典故和成语来诠释美国历史,恰恰是世界大同、中西勾连的艺术映照。如果一定要说这就是“显摆”的话,作者只是“显摆”了中国语言文学的魅力。基于本书的特点,在您个人的书架上,您可以将本书随意归类——历史、政治、文学、小说、闲书,随便您怎么定义她,她都是您待字闺中的宝贝。至于书店和图书馆,如果视她为文学版的美国历史上架“历史”,自然恰当;如果视她为历史版的美国文学上架“文学”,也无不妥。如果能够在“历史”和“文学”两个书架上比翼双飞,当是本书的荣幸;如果仅以一个类别上架,那也没辙。2010年9月22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每届总统的政策不一,他们是凭借什么引领美国走向世界?
美国拿什么拖垮了前苏联?
关于日本,美国为什么不是统治而是控制?
美国凭什么扶植台湾?
最完美的军事扩张图又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美国政府的政治阴谋最“拧把”?
美国政府又是用怎样的策略与全世界作对?
《美国70年》系列书,总计4本。第一本从罗斯福到艾森豪威尔时期(1933-1961年);第二本从肯尼迪到尼克松时期(1961-1974年);第三本从福特到里根时期(1974-1988);第四本从布什到奥巴马(1988-
)。
本系列书抓住最传奇的美国特色:力图引领世界,挖掘各届总统最本质的“壮志雄心”,探索美国兴旺不衰的历史密码。

作者简介

田明:自由职业者,在某出版社担任过三年的编辑,之后一直旅居美国,对美国文化和美国历史有着相当深刻的研究。

书籍目录

平凡家庭也能出将才
“制造”政治团队
第二章所谓的“结束战争,走向和平”
中国要打持久战,美国却厌倦了战争
前台“安排和平”,后台“计划战争”
第三章战后,美国为何又武装日本?
战争本身也是一种市场经济
战争只损耗了日本25%的国力
1952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就恢复如初
第四章六个男人改写了美国史
尼克松的发迹史
麦卡锡用“亲共”的罪名搞垮马歇尔
第五章炮制“多米诺骨牌”理论就有救吗?
美国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拯救”越南,理论不一定适用
领导世界,一定也不寂寞
第六章拿什么拯救你,台湾?
中国板块,早已让美国垂诞三尺
“保卫台湾”是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第几步?
第七章政治斗争不需要理由
斯大林之死引发的政治风暴
赫鲁晓夫的合纵连横
苏联打算与资本主世界“和平共处”?
赫鲁晓夫与尼克松的厨房交锋
第八章种族对抗的路要走多远
种族隔离引发的一场战争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凝聚了全部黑人
第九章谁在那里统治,谁就真正地统治世界
把眼光放在最有用的地方——中东
美苏联合反对英法,美国进军中东
第十章站在苏联的肩膀上发射卫星
拿什么把苏联比下去
另辟蹊径,挣回面子
第十一章坚决不向苏联道歉的后果很严重
U-2侦察机引发的口舌战
打败苏联,美国就是世界老大
艾森豪威尔总统受到八万炮弹的致敬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罗斯福时期:逐鹿的年代第一章 罗斯福能否独善其身?爱因斯坦设法鼓动罗斯福研发原子弹1939年7月26日,是一个平凡得毫无新意的星期三。在纽约的度假胜地长岛,似火的骄阳夹带着从北大西洋海岸飘来的暑气,无情地炙烤着马路两侧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它们原本是给路人遮阳避雨的,此刻自己却先耷拉下脑袋。在斑驳的树荫里,两位衣着邋遢不修边幅的人匆忙走在大街上。他们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像上门收电费的蓝领工人一样,对着那些门牌艰苦地核实着地址。他们怪异而又执著的寻找引起了一个小孩的注意,他主动迎上来帮助他们。在看了那张纸上的内容之后,小孩很熟练地带领他们来到一个院子前,并且直接推开了一扇门。屋内,一位头发像野草一样乱蓬蓬的人穿着拖鞋迎了上来。与两位不速之客相比,这位脸颊因过度瘦削而略显扁平的老者,才是真正的不修边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籍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铀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爱因斯坦对两位同行的通报显然有点意外,但是他很快就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那么德国人……”未等爱因斯坦的问题脱口而出,两位同行就急匆匆地说明了来意:六位最出色的德国原子科学家已经在柏林开了两次会,他们同意使用铀235来制造新型炮弹,并且宣誓保守秘密。但是一位反纳粹的德国物理学家获得了这个秘密,他认为科学界有理由知道德国正在干些什么,于是他将这个消息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谢天谢地,戈培尔还没有禁止这份杂志进入美国。“我必须伸出脖子冒这个险。”爱因斯坦几乎想都没有想就坐到了书桌前,他铺开信纸,挥笔写道:“尊敬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信中爱因斯坦除了告诉美国总统说,德国人已经开始研制新型铀弹并且已经对铀矿实行禁运。既然铀的用途向来只限于制造陶瓷和用于夜光钟表盘,德国人发布这个禁令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对于使用铀235制造新型炸弹的意义,爱因斯坦写道:“只要用一艘小船把这样的炸弹运载到港口并引爆它,整个海港连同附近地区就会全部被摧毁。”这封影响世界的信函辗转到了一位金融家手里,他是罗斯福总统的经济顾问——这也是爱因斯坦能让总统读到这封信的最便捷的方法。为了防止总统将这封信随意处置,金融家亲自把爱因斯坦的信念给总统听。不过罗斯福不感兴趣,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在这样的时候,政府干预为时尚早。但是这位金融家没有放弃,他决心再和总统深入地谈一次。第二天早上,总统正在吃早餐时,这位金融家再次来到了罗斯福面前。他特意和罗斯福总统谈起了一段历史: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之后去见拿破仑,拿破仑说他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要是拿破仑采用了富尔顿的设计并使用他的蒸汽船,就可以把更多的法国士兵运到英国,那么在和英国的战斗中,拿破仑是有机会取胜的。罗斯福想了想,转身从酒柜里拿出一瓶“拿破仑”白兰地,给他的金融顾问倒了一杯酒。“你的意思是,不要让希特勒把我们都炸死,对吧?”总统眯着眼问。然后,总统叫来了军事顾问。就在这一天,一个代号为“S-1”计划的秘密战争打响了——这就是“曼哈顿计划”的前身。除了总统亲自圈定的几个人之外,连副总统都不知道这个计划。这位向总统传递信息的金融顾问名叫亚历山大•萨克斯,他并不认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但是他和爱因斯坦共同认识《德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主编,爱因斯坦就是通过这位主编传递的这封信。总统金融顾问从来没有想到过这封信可以改变世界,他只是答应了朋友,他认为信守承诺是基本美德。罗斯福总统倒是不必拘泥什么。把爱因斯坦的信交代给军事助理并批准了“S-1”计划之后,他就把这件事情放在了一边。总统要做的事情多着呢,首先是欧洲,然后是选举。拯救欧洲:罗斯福只能做,不能说在欧洲,纳粹空军和装甲师用三周时间吞并了波兰,英国和法国以为——事实上他们希望——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转而去进攻苏联,所以他们坐视了纳粹对波兰的占领。英、法对德国的“绥靖”让和波兰一样的那些欧洲小国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知道希特勒的军队是否会在一夜之间成为他们的国家警察。欧洲大国中,意大利成了纳粹的盟友。见法国已经在纳粹德国的全面进攻下陷于绝境,意大利就拿上匕首,在背后向法国捅上一刀。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对法国宣战。6月22日,纳粹进入巴黎,法国投降。推行绥靖政策的巴黎本想将祸水东引,未曾想希特勒先捏了法国这个软柿子。84岁的法国陆军元帅菲利普•贝当不失时机地跳出来,在南部的度假胜地维希成立了法西斯的法国新政府。贝当元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但是他当上法国总理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却是向德国投降。贝当政府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缺席审判抵抗纳粹进攻的戴高乐将军。夏尔•戴高乐是法国坦克部队的司令。巴黎沦陷后,戴高乐飞往英国继续他的抵抗运动。对于那些卖国求荣的叛徒,戴高乐将军显然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当卖国贼煞有介事地审判时,他正坐在伦敦西区的一个公寓里撰写广播稿,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他说:既然命中注定是同胞,自己必然和法国人民生死与共。在讲话稿中,戴高乐旁敲侧击地呼吁美国支持欧洲对纳粹的战争,“新世界就会拿出所有的一切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与黑夜茫茫的巴黎比较起来,伦敦也好不到哪里去。9月的一个夜晚,德国派出了1500架飞机飞抵伦敦上空,把440万磅炸弹扔向伦敦的大街小巷。始建于1123年的圣玛丽教堂价值连城的彩色玻璃被震碎,白金汉宫也被五枚炸弹命中。风景如画的剑桥小镇,在纳粹的轰炸中成了人间炼狱。剑桥大学的莘莘学子除了用最时髦的词语谴责法西斯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多的建树。1940年的这个夏天,除了对美国人的幻想之外,英国只剩下三样东西:皇家空军的勇气、丘吉尔发誓抵抗的声音,以及莎士比亚的一句遗言:“我们英国从来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在连接欧亚大陆的地中海之滨,希腊已经被纳粹征服。这个人类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的神奇大陆,留给世界最悲情的一幕是:一名德国军官下令,叫一个希腊士兵把蓝白两色的希腊国旗从阿克波利斯古城上降下来。遵照办理的士兵爬上100多米高的城墙,将国旗裹在自己的身体上,然后从城墙上纵身跃下,黯然死去。在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远离战场的美国是否能够独善其身,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把美国民众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孤立派和干涉派。“别让美国参与战争!”——孤立派看起来深谙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退回美洲去”的要领,他们要求美国政府首先要保卫美国,对于7000公里之外的欧洲以及远在1万公里之外的亚洲事务,美国应当置身事外。在孤立派看来,希特勒只要占领了英国,便会心满意足。英国人没有了祖国,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是还有美国吗?联合王国的舰队根本用不着和德国军队火拼,只要高高兴兴地向西开拔,改由美国指挥就是了。至于在美国本土不断呼吁援助欧洲的犹太人,孤立派认为其心可诛。他们认为犹太人控制和影响着电影、报刊、广播和政府,如果美国参战,“犹太人就罪责难逃”。对于日本在亚洲的侵略,孤立派要求美国政府保持克制,参议员塔夫脱不留情面地警告白宫说:“为了印度支那某个连名字也念不上来的地方,叫美国的子弟去送死,美国妇女是不会干的。 ”与孤立派针锋相对的,当然就是干涉派。如果说孤立派相对超脱的话,那么干涉派看起来则有一种自寻烦恼的使命感。他们认为:在棘手的问题引起普通人关注之前把它提出来是一种美德。作为与美德并驾齐驱的智慧之一,干涉派认为应该引导人们超越短期的个人利益,用长远的、有利于大众幸福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在干涉派看来,希特勒的目标并非是欧洲大陆,特别是纳粹和意大利、日本结成轴心国联盟之后,其征服世界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风景这边独好”是美国一厢情愿的幻想。干涉派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引起了英国的共鸣,英国驻美国大使罗西恩勋爵为这种观点叫好。在耶鲁大学1940年6月的毕业典礼上,罗西恩勋爵警告说,孤立是完全办不到的。一个富裕强盛的美国一定会让希特勒垂涎三尺,战争就在美国人身边。在两派激烈的交锋中,总统支持哪一派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民众的分裂。从根本上说,罗斯福当然是支持干涉欧洲战局的,白宫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防止任何国家单独控制欧洲——这事实上是第一次大战以来美国从未改变的外交政策。但是总统却不能公开表达自己对干涉派的支持,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总统。因为他是总统,罗斯福就必须是最孤独的那个人。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总统只能属于自己的那一派——曲突徙薪派曲突徙薪的成语源自于中国汉朝。《汉书•霍光传》记载:有一户人家,在烧饭的灶上装了个垂直的烟囱,还在灶旁堆满了柴禾。有人劝他把烟囱改弯,把柴堆搬开,以免发生火灾。但是主人对这个建议不以为然,后来果然发生了火灾。幸亏邻居相救及时,才没有遭受更大损失。主人摆酒致谢,在救火中被熏得焦头烂额的邻居成了上宾,但是建议他改造烟囱和移走柴禾的人却未被邀请。“焦头烂额座上客,曲突徙薪亡恩泽”的典故由此而来。。作为曲突徙薪的重要措施,罗斯福加快了备战的准备。1940年,美国将自己的钢产量提高到6699万吨。同年,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全面开工,一共也只生产了2800万吨钢。除了高级知识分子和那些在政治上比较敏感的美国人之外,罗斯福的未雨绸缪并没有引起普通美国民众的注意。这倒正中罗斯福的下怀,因为在战争尚未波及到美国人身上时,美国人需要的就是和平。罗斯福的备战只能去做,但却不能说。相反,在公开的谈话中,罗斯福还一再重申他不会派美国青年到国外打仗。他说,“既然听众中尽是为人父母的,我愿意借此机会再提出一项保证。这句话我早已说过,自己都觉得耳朵起茧子了,不过不妨再说一遍、两遍、三遍:你们的孩子是不会被送出去参加外国的战争的。”罗斯福的言行不一遭到了那些看穿他底细的知识分子的耻笑。他们中就有《时代》周刊发行人卢斯的夫人——她后来担任过美国驻意大利的大使。卢斯夫人说,各国领袖都有自己的风格:丘吉尔的标志性动作是双指做V字形表示胜利;希特勒喜欢高举右臂——纳粹军官也都跟着效仿;墨索里尼虽然骨气一般,但是走起路来却昂首阔步;至于蒋介石的光头,那简直是中国国民党首脑的专利。而美国总统呢,什么也没有。如果说罗斯福有特点的话,那么——卢斯夫人诡异地舔舔手指,然后伸出去试探风向。卢斯夫人对于罗斯福“见风使舵”的讽刺尽管刻薄,却未必不是事实——事实上这对于罗斯福而言,可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罗斯福凭什么能连任三届总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罗斯福决定参加下一任的总统竞选。不过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为从1932年当选总统并于1936年连任以来,罗斯福的任期将在1941年1月20日届满。自从美国的缔造者乔治•华盛顿拒绝连续担任第三届总统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任何一届总统的任期都不得超过两届。虽然竞选连任第三届总统并不违反宪法(195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22条确定总统任期不能超过两届),但是它将颠覆自华盛顿以来从未被动摇过的传统。传统固然不具备约束力,但是必须承认,传统的力量有时不仅胜过法律,而且比法律更有群众基础。操纵罗斯福第三次竞选连任的,是总统助手哈里•霍普金斯。他在芝加哥一家饭店开了一个房间,并把这个房间漆成棕黄色,在房间的浴室中,有一条电话线直通白宫。霍普金斯看起来做通了芝加哥市长的工作,因为这位市长在芝加哥体育馆的地下室安装了一个麦克风,并且直通会场的广播系统。每当人群聚集倾听演说的时刻,这个麦克风就会大喊一声:“我们就要罗斯福”,于是会场里的人也跟着大喊“我们就要罗斯福”。后来共和党人研究了这个非同寻常的声音,发现它出自于芝加哥市的下水道监督之口。这份工作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嗓门必须很高,声音必须洪亮。共和党批评说,由下水道监督来呼喊这样的口号,是耐人寻味的。和民主党通过麦克风大声呼叫“我们就要罗斯福”不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进行得如火如荼。呼声最高的,当属名满美国的俄亥俄州参议员罗伯特•塔夫脱和纽约州参议员托马斯•杜威。这两位重量级的参议员对于打败对手都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塔夫脱甚至以“ME-1940”为竞选总部的电话,意思是“1940年,舍我其谁”。不过,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可不买他们的账,因为共和党盼望提名一位可以打败罗斯福的人。经过党内六次投票,他们让来自印第安纳州的企业家温德尔•威尔基代表共和党和罗斯福角逐。共和党的这个提名让民主党人跌破眼镜,因为一方面威尔基在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里是个民主党人,加入共和党不过是大选之前的事情。而且威尔基的个人观点和价值观也属于自由派。必须承认,温德尔•威尔基在人品方面堪称模范,不过他在竞选方面不太在行。比如,他支持竞选对手把军火送往英国,支持总统的征兵方案,还支持用美国的旧军舰换取延长美国租用英国基地的使用权。他对总统唯一的批评是,总统不应该背着国会这么干。在这样的竞选面前,威尔基如果要战胜罗斯福,那是需要奇迹的。另一方面,威尔基身体不好,特别是嗓子,总是在需要大声疾呼的时候处于沙哑状态。9月间,在连续进行了两场演说之后,威尔基的嗓子竟然全哑了。耳鼻喉科的医生建议他不要再说话了,因为这是治疗的唯一办法。这可就成了问题:总统候选人怎么能不说话呢?倒是一位共和党律师喧宾夺主,他公开发表谈话说:“除了一些穷光蛋,一年挣不到1200美元,却还要受之有愧的穷小子支持罗斯福之外,唯一会给罗斯福投票的,就是他的家人。”他以为他说出了威尔基的心里话,实际上他的话让威尔基感到难堪。不仅如此,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电台也跳出来给威尔基帮倒忙,他们在电台中粗鲁地说:“当你的孩子快要死在欧洲战场上,当你的孩子在万里之外的印度支那呼叫妈妈的时候,你可别怪罗斯福派他远征国外,你只应该责备自己,让罗斯福回到白宫!”共和党的电台虽然满足了一时的快感,但是他忽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美国毕竟还没有参战,他们关于牺牲的宣传多少有点诅咒的嫌疑;二是,如果纳粹打上门来,美国总统难道要带领1.23亿美国民众夹道欢迎豺狼吗?帮助罗斯福继续留在白宫的可能还有希特勒,尽管他是最不希望看到罗斯福连任的人。为了阻止罗斯福继续执掌美国,希特勒同意拨付一大笔钱,用于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支持民主和共和两党中的“孤立派”。经手花这一大笔钱的是德国驻美国使馆的一名级别不高的官员。在给德国总理府的报告中,他吹嘘说,共和党竞选纲要中“美国第一,争取和平”的部分是他促成的。很可能是为了推卸责任,这位外交官自鸣得意地炫耀:“我们这方面出了钱,可是一点风声也没有走漏。”赞曰:洞察先机 科学家赤心奉国未雨绸缪曲突徙薪 罗斯福相忍为国调和鼎鼐第二章 希特勒会让罗斯福的阴谋得逞吗屡败屡战的罗斯福是现实版的阿甘罗斯福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第三个任期的总统,这在1940年11月7日后,就不再有争论的价值。虽然共和党的报纸《华尔街日报》把大选结果塞在第六版并不重要的地方发表,但是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威尔基眼里,罗斯福依然是“冠军”。威尔基看起来并没有因为选举的落败而沮丧,因为在总统选举结束之后,他的嗓子好了。现在,就来认识一下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第三次——四年后他又第四次当选总统的人吧。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个百万富翁。比父亲小26岁的母亲是一位贵族出身的漂亮女性,她举止优雅,而且在国外接受过教育。这样的一位母亲,对罗斯福的言传身教弥足珍贵。罗斯福因此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并学习了德语、法语和拉丁语。五岁时,罗斯福跟随父亲去觐见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利佛•克利夫兰。克利夫兰总统眯着眼睛瞅了一会儿罗斯福,给他一个匪夷所思的祝愿:“祈求上帝,永远不要让你当美国总统。”罗斯福家族是一个超过三百年历史的大家族,早在纽约建立之初,这个家族就已经在纽约建立了巨大的产业,并成为纽约乃至美国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1901年,年仅41岁的西奥多•罗斯福接替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的威廉•麦金莱,成为美国第26任总统,他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此后,西奥多•罗斯福获得连任。在任期内,西奥多•罗斯福开凿了巴拿马运河,将纽约与旧金山之间的航程缩短了将近8000英里;创立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政策,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尊敬的政治家之一。受到这位远房叔叔的影响,青年时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政治充满热情。1900年,小罗斯福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政治学,同时兼修历史学和新闻学。四年后,小罗斯福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投入工作,而是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值得一提的是,小罗斯福的大学历程几乎和老罗斯福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小罗斯福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了他的恋爱旅程。他恋爱的对象是老罗斯福的侄女埃莉诺•罗斯福。二人很快擦出爱情的火花,并于翌年举行了婚礼。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婚礼上,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出现在嘉宾席中。总统的出现让婚礼变成了绅士名媛高谈阔论的舞台,他们对日俄战争的讨论以及对远在一万英里之外的中国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了罗斯福跻身政治舞台的兴趣。五年后,罗斯福放弃正在执业的律师资格,以民主党人的身份进入政界。这让共和党出身的西奥多•罗斯福十分恼火,认为小罗斯福是叛徒,并骂他“你这个卑鄙的兔崽子”。不过,小罗斯福没有放弃民主党人的初衷,他乘坐一辆红色的汽车到处演讲,终于成功获任纽约州的参议员。1913年,在老罗斯福退出白宫一年后,小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部长助理。在这个职位上,罗斯福因为主张建设一支“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在美国政坛上崛起。1920年,民主党提名罗斯福为当年的副总统候选人。智慧、干练、胸襟宽广、充满活力——这是38岁的罗斯福留给选民的印象,但是这个印象并没有把他送入白宫,而是让他重新回到了律师岗位上去。第一次竞选副总统遇到挫折,这并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罗斯福越挫越勇,他为自己做了一个十年规划,目标仍然是白宫,这次他把目标修正为竞选总统。在罗斯福看来“小男孩要想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都必须要下定决心,不仅要准备克服千重障碍,而且还要承受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罗斯福的誓言不幸一语成谶。1921年8月,罗斯福带全家在缅因州坎波贝洛岛休假时,赶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森林火灾。在扑灭了这场大火之后,罗斯福跳进了冰冷的海水中。上岸后,罗斯福感到全身疼痛,并被随之而来的高烧放倒在病床上。等他从昏迷中醒来时,下肢完全麻木了。他被无情宣告: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在那个时期,人类尚未攻克脊髓灰质炎,这意味着罗斯福再也无法用自己的腿来支撑躯体。医生为罗斯福安装了假肢,长达10英寸的钢板镶嵌在他腿部的肌肉中,排异反应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罗斯福的意志。为了配合治疗,罗斯福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拿出他全部财产的一半,开发他们家位于佐治亚州的一个废弃的度假村。佐治亚州盛产温泉,那里流传的谚语说“哪怕病入膏肓,泡温泉也能让你立起来走路”。罗斯福把整修度假村和开发温泉资源结合起来,很快使度假村重现活力,开始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罗斯福本人也成了这里的常客。他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在不惑之年却要蹒跚学步,这样的困境和尴尬足以让罗斯福消沉下去。但罗斯福没有被击垮,相反,专供他本人疗养的一个温泉,成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9年,罗斯福重返政坛,在纽约州州长的竞选中战胜对手。1931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终于梦想成真,获得了民主党提名,成为第33届美国总统候选人。他的竞选对手,是谋求连任的现任总统赫伯特•C.胡佛。那时的美国已经被胡佛搞得鸡犬不宁,失业、破产、倒闭、股价暴跌就是那个时代全部的关键字,美国人把这些关键字组合起来,称为大萧条。在这样的氛围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以“3R”来拯救美国:即复兴 (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罗斯福的竞选纲领遭到胡佛那帮人的耻笑。胡佛的农业部长大骂罗斯福,说他关于新政的鼓噪是“典型的骗子宣传家”。海军部长则预言,如果罗斯福当选,将有一亿人的身家性命难保。胡佛本人则叫嚷:“同胞们!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是恪守美国传统,还是乱搞些新花样。”他警告选民不要相信罗斯福是“什么都说得到做得到的神仙”。与胡佛的空洞和悲观相比,罗斯福简直就是希望和未来的化身。他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只要昂起狮子般的头,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就抓住了全场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他的烟嘴儿永远朝天撅起,传递的语言分明只有四个字:永远向上。藏青色的海军大氅披在罗斯福宽大的肩膀上,与蒋介石那件标志着他元首身份的大氅比较起来,毫不逊色。他热情、亲切而且保持必要的严肃。这些都还不够,重要的是罗斯福的声音,他那种特有的声音——像中学生一样纯真而又带有波士顿贵族口音,就像三月里的小雨丝丝入扣地打在听众的心田里。罗斯福说:“你们不一定同意我的主张,但是你们都对我挺好”,“因为大家团结一致,我们就能拧成一股绳,把我们从大萧条的泥坑中吊出来。”结果,选民抛弃了胡佛。在全部48个州的选票中,罗斯福赢得了42个州。自从林肯大胜麦克莱伦以来那次选举人票的比例是212对21。,两党竞选史上还没有人取得过这样的胜利。以至于连罗斯福本人对这样的胜利都诚惶诚恐。在胜利的当晚,罗斯福对儿子说:“吉米,你知道我这辈子只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失火。可是今天晚上,我好像为一件别的事情担心起来了。”罗斯福担心的是什么呢,他说:“我担心我干不了总统的工作。”然而,他干得很好,简直是好极了。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而且卓有成效。虽然行动不便,但白宫与外界联系的电话十分畅通,事实上罗斯福每天有1/4的时间是在电话里谈工作。在电话工作中,他看起来遇到的唯一障碍是部长们对他的陌生。比如他打电话给劳工部长弗朗西斯•帕金斯,告诉接电话的部长助手说:“我是弗兰克富兰克林的昵称。,我能请帕金斯小姐接电话吗?”那位漂亮的女部长很茫然地对秘书说:“我不认识什么弗兰克,你问问他是在哪里工作的?”罗斯福只好回答说:“我在合众国工作,我是总统。”大概是因为这位部长助手的挡驾给罗斯福留下官员“脸难看,事难办”的印象,罗斯福允许很多人直接给他打电话。在白宫总机掌握的名单中,居然有100多人可以不经过秘书安排,直接打电话给总统本人。除了打电话处理工作之外,罗斯福还鼓励人民给他来信,反映自己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者问题。他每天收到的信件少则有5000封,多则达到8000封,是他前任胡佛总统的10倍。这些来信,罗斯福不可能逐一阅读,但是他要求工作人员尽可能面面俱到。比如,他曾经收到过这样一封来信:亲爱的总统先生:此信只是想告诉您,现在一切都办妥了。您派来的人找到了我们家,我们便同他一道去了银行,银行答应抵押贷款可以慢一点还。上次去信,我说家具也给人拿走了,这一点想必您还记得 。这些家具,您派来的人也帮我们弄回来了。像您这样的总统,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由于有这样一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总统殚精竭虑地工作,美国经济从谷底爬了上来。到罗斯福第一个任期结束时,美国民众的收入增加了50%,用罗斯福自己的话说:“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带着这样的政绩,罗斯福在1936年再次当选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1940年,到罗斯福第二个任期结束,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罗斯福不仅兑现了他给选民的承诺——恢复美国人民的信心,而且他做到了他从未给选民承诺过的,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罗斯福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开始时说的那句话,就成为美国民众耳熟能详的名言——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在丘吉尔的请求下,罗斯福大发慈悲在1940年的这个选举季节,美国人民摒弃传统,破天荒地让罗斯福开始了他第三个总统任期。然而罗斯福的身体却有点撑不住了,特别是在大选之后,总统得了鼻窦炎。这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当鼻窦炎和不时发作的脊髓灰质炎综合症一起袭击总统时,他只好选择休息。总统休息的地方,是被称为“美洲首都”的迈阿密。她位于佛罗里达州东南角,与加勒比海的明珠古巴隔海相望。当大西洋对岸的欧洲烽火连天时,美国总统却可以在深秋的加勒比海滩享受阳光,这不能不说是美国之福。但是对于风光旖旎的海滩,罗斯福似乎兴致不高,除了偶尔喝点葡萄酒之外,总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瞭望和抽烟中度过。毫无疑问,总统在思考欧洲的战争,但是总统在瞭望什么呢?随着一架水上飞机的翩然而至,总统的瞭望有了答案。飞机送来了一封信,它来自英国首相丘吉尔。信中说:英国的物资十分短缺,却没有钱采购补充,因为国库的存款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区区20亿英镑。要想在和纳粹的战斗中坚持下来,英国和欧洲都需要美国的帮助。丘吉尔大概理解美国《中立法案》所确定的原则,他并不怂恿美国的军舰开到大西洋的东岸,而是建议美国和纳粹德国在经济领域竞争。丘吉尔首相在信中恳求美国总统,能不能在美国宪法许可的范围内想个办法,防止英国继续沉沦下去,变得“一贫如洗”。长于辞令的丘吉尔一生写过很多封信,其中不少声情并茂的信都成为中学生竞相摘抄的格言,比如他说过“悲观主义者从每个机遇中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从每个困难中看到机遇”。但是,罗斯福看到的这封信,却朴实无华,这在丘吉尔的信件中极为罕见,却很可能是丘吉尔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封信。因为,在看了这封信之后,美国总统整整沉默了两天——两天之后,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回到首都华盛顿,作出了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向英国提供武器。向英国提供武器,不仅意味着直接埋葬了《中立法案》,而且意味着美国不宣而战地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如果任由英国沉沦下去,一俟纳粹征服了欧洲,那不仅意味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全面破产,而且还意味着:强大的纳粹大军将驾驶着坚不可摧的舰队,浩浩荡荡地开赴美国。为此他必须说服美国人援助英国。美国和英国同文同种,说服美国人援助英国并不难,但是让美国人向英国提供武器和纳粹作战,美国人肯定不干,因为这会让纳粹憎恨美国,引火烧身。不过罗斯福是有备而来的,他在向国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前,先发制人地向新闻界吹风。和丘吉尔的来信一样,罗斯福的记者招待会没有任何修饰,总统开门见山:“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闻,也许这一点可以算是一条吧。”被罗斯福视为“这一点”的新闻,却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平凡的新闻之一,这就是著名的“租借法案”。对于这个从生意场上借鉴过来的术语,罗斯福用了45分钟的时间来解释,他说:设想我的邻居失火,而我家里有一条浇花用的水龙带,要是让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我就可能帮他把火灭掉。我怎么办呢?我不会在救火之前就对他说:“老兄,这条管子我花了15美元,你得照价付钱。那我怎么办呢,我不要15美元,我要他在灭火之后还我水带,如此而已。火灭了之后,水带如果还好好的,没有损坏,他就会原物照还,连声道谢。要是坏了呢,那用实物偿还就是了。”罗斯福的这个比喻听起来并不难理解,但是罗斯福要租借给英国的可不是水带,而是飞机、军舰、大炮、坦克,甚至还有棉花和军靴。这些东西英国用完后能不能偿还,是有疑问的。重要的是,按照这个法案,借给谁、借什么、几时借之类的决定权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就是总统。按照汉密尔顿参议员的说法,这个法案如果能通过,美国国会的权利就和德意志帝国的国会相差无几,后者因沦为希特勒的侵略工具而饱受诟病。后来担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参议员则批评说:“租借法案无异于美国大发慈悲,向全世界施舍糖果。”在这样的氛围中,众议院对《租借法案》的表决产生分裂在所难免。不过罗斯福并不担心,因为他已经成功地拉拢了共和党中的温和派,他们表示会在众议院的投票中支持这个法案。最主要的是,在支持罗斯福的共和党人中,有那位德高望重的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1941年2月11日,威尔基到国会作证时,明确支持这个法案获得通过,他动情地说:“纵观民主国家的历史,处于目前这样的灾难情况下,必须授予总统非常的权利。”既然和罗斯福竞选总统遭到淘汰的人都支持扩大总统的权利,那些反对《租借法案》的人就不再做声了。1941年3月,《租借法案》被通过了,它在众议院的文件编号是1776。这是个注定属于美国的数字——公元1776年7月4日,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的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脱离英国的统治。165年后,美国众议院通过1776号决议,决定赋予美国总统无可比拟的强大权力,执行《租借法案》,以帮助英国赶走纳粹。按照租借法案的条款,丘吉尔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美国驱逐舰。早在8个月以前——1941年7月31日,丘吉尔就写信给罗斯福,呼吁他向英国提供驱逐舰。在那封华丽而感性的信件中,丘吉尔以独具特色的“丘吉尔式语言”煽动说:“我必须告诉您,世界历史尽管漫长,这件事现在却是刻不容缓的。” 美国先下手为强,德国后下手遭殃美国允许把军舰和战略物资租给英国是一回事,但是美国的援助要进入英国形成战斗力,则是另外一码事。因为来自美国的军舰必须进入大西洋,而那里是战场——事实上,大西洋靠近欧洲的那一部分几乎是德国的内海。换句话说,无论罗斯福用什么样的语言包装美国对英国的援助,他都必须与希特勒的军队相遇。所以,纳粹毫不客气地挖苦说:“罗斯福搞这一手,可能会在大西洋引起一些使美英两国都不愿意看到的麻烦事。”这麻烦事之一,就是德国的“狼群”——由驱逐舰和潜艇组成的海上封锁力量。第一次和德国的“狼群”相遇,是在《租借法案》正式签署一个月,1941年的4月11日。那天,有一艘荷兰货船在美国划定的1000海里“安全区”内被鱼雷击中,美国驱逐舰赶去救援时,通过声纳系统发现了潜伏在水面下的德国潜艇,此刻它正洋洋得意地向指挥官报告自己的战果。美国驱逐舰跟它客气了一下,希望它离开,但是德国潜艇显然并不知道美国驱逐舰的真正意图,它准备干掉这艘驱逐舰。美国驱逐舰只好放了一堆的深水炸弹把德国潜艇赶走。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罗斯福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他对新闻界发表谈话说:“要是坐等德国人来到家门口,那就是自杀。”不久,罗斯福看到了海军部报上来的一份备忘录,备忘录建议派遣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到冰岛,接管英国军队的防务,准备“作战”。关于开战这类的问题,本来应该是由国会讨论作决定的,但是罗斯福直接批准了海军部的这个备忘录,他的批示非常干脆,因为那只有一个字:“行。”罗斯福批准海军陆战队在冰岛登陆几天以后,希特勒的190个师在三个特种旅的协同下,从北起北冰洋、南至乌克兰的漫长边界线上,突然对苏联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对于纳粹的闪电进攻,斯大林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希特勒的进攻完全超出他的想象。苏军在战前预测德军的攻击矛头将会是南部战线——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因此苏军将精锐部队部署在那里以逸待劳。然而德军此次行动却从三个方向同时并进:北方集团军群的战略目标是攻占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而南方集团军群的目标,则是军事重镇基辅和高加索油田。这就是被希特勒称为“全世界都会大惊失色”的“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计划部署周密,行动迅速,半天之内,苏联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一个月之内,苏联有60个师近160万人被纳粹德军歼灭。希特勒既然对苏联动手了,而且取得了连希特勒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重大胜利,罗斯福也就不必再忌惮美军出现在欧洲战场了。7月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登陆。不过在公开的声明中,罗斯福仍然遮遮掩掩,他说美军的行动是应冰岛政府的“要求”而安排的,其目的是:防止“有人利用冰岛作为海空基地,进攻西半球”。美国总统的说法遭到了知识分子的质疑,因为按照轰炸机的航程计算,雷克雅未克距离美国最近的基地约4000英里,而距离柏林不过2800英里而已。强词夺理地占据舆论制高点,这本来是纳粹的长项,如今被美国总统用来对付纳粹,希特勒难免有气。按照这位元首的性格,德国潜艇应该立刻封锁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让登陆冰岛的美国军队有来无回。但是这次,希特勒保持了罕有的克制。他认为罗斯福正处心积虑寻找与德国开战的理由,他决定不上罗斯福的当。所以元首告诫海军司令说,要尽量避免攻击美国军舰和潜艇。当然了,希特勒给他的海军上将留下了转圜的空间,元首不无仁厚地说,如果潜艇无意中搞错了,也不必追究指挥官的责任。从逻辑上看,希特勒的克制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德国已经倾注了大量军力进攻苏联,他不可想再树立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希特勒害怕美国。相反,希特勒在要求他的海军司令对美国军舰保持克制的同时,强烈暗示:等他击溃了苏联,肯定会“严惩”罗斯福。希特勒心里那点事,罗斯福其实心照不宣。既然早晚都要互相瞄准,那就应该早点擦枪。所以罗斯福下令美国军舰在冰岛以南为运送战略物资的商船护航。虽然接受护航的船只被假定为是美国的,但是海军作战部的军令却写得清清楚楚,“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结伴而行。9月4日,潜伏在冰岛海域伺机攻击商船的德国U652号潜艇,发现自己受到深水炸弹的攻击,而且头顶上恰好有一艘驱逐舰。U652想当然地认为驱逐舰是英国的,而且驱逐舰的目的就是要炸沉它。于是,U652号执行了标准的战斗程序,它向这艘驱逐舰发射了两枚鱼雷。早有准备的驱逐舰闪转腾挪,巧妙地躲开了鱼雷的攻击,并且发射深水炸弹自卫。战斗中,驱逐舰和潜艇都没有受伤,但这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德国潜艇攻击的驱逐舰并不是英国的军舰,而是美国的“格里尔”号驱逐舰,至于率先向U652号投放深水炸弹的,也不是这艘美国驱逐舰,而是英国的海上飞机。德国潜艇率先攻击美国驱逐舰,这本来是战争时期并不鲜见的误会,但是罗斯福要的就是这个,他严厉斥责德国的“海盗行为”后,心满意足地修改了海军的作战条令。原本保持克制的“搜索前进,巡逻海面”的作战条令,被修改为充满火药味儿的“搜索海面,遇敌即歼”,换句话说,总统是要美国海军看见德国船就要开火。很显然,U652潜艇无意中惹的祸正好符合了罗斯福的需要,这看起来有点像日本人在北平城内寻找它声称失踪的士兵一样,属于那类上不了台面的借口,但毕竟有了借口。U652让罗斯福可以向德国人开火,而寻找在北平城内失踪的士兵,也最终成为日本侵占中国华北的导火索。这个时候,希特勒终于看清楚了罗斯福真正的目的:他不想让希特勒征服欧洲后去收拾自己,罗斯福已经在海上不宣而战了。赞曰:相门有相 罗斯福口碑载道绳其祖武将门出将 美利坚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编辑推荐

《美国70年(第1部):大而不倒的阴谋政治》:中国人最关注的美国70年;大而不倒的阴谋政治——美国最有效的70年(从罗斯福到艾森豪威尔(1933-1961年))!从世界老二到世界老大的蜕变史;美国崛起的70年政治策略;破译世界老大雄霸全球的历史密码!《美国70年(第1部):大而不倒的阴谋政治》:它拿什么拖垮了前苏联?为什么对日本不是统治而是控制?它又与中国如何博弈未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70年 PDF格式下载



大而不倒的阴谋政治——美国最有效的70年
(从罗斯福到艾森豪威尔(1933-1961年))
从世界老二到世界老大的蜕变史
美国崛起的70年政治策略
破译世界老大雄霸全球的历史密码


这本书整体读完,就犹如美国一段时期的历史,而侧重点,在于对几个关键人物的把握,从而分析失态的走向,甚至是世界的走向,也从侧面显示了美国大国地位。


美国的财团政治,总是充满着各种阴谋。


了解美国的政治阴谋


给美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益处的“阿波罗”计划,其实是肯尼迪总统出于冷战需要而启动的,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发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其火种在20年前就已经埋下,而海湾战争又给10年后的“9.11”埋下了新的祸根……
本书内容丰富,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可以了解美国历史。且通俗易懂。


手机阅读看完后买来留着的,遗憾的就是好像才写到杜鲁门,最近50年的美国历史没给再分析分析


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比教科书强多了


在当当网买的书,真是省时,省钱,又省力啊。而且书的质量绝对有保证,非常满意!


好书,后三部怎么没有??谁能告诉我,哪儿可以买到?


不错,可惜另外几本没有找 到不知道哪里有


借给同事了,还没看到


嗯嗯,受益匪浅


老板级的人员请看一看这本书,受益匪浅


很好看,值得推荐@


了解的美国历史和政治,受益颇多


我最喜欢这方面的书,很值


书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不过不知内面是否好多是作者的个人意见


写的还是很有趣的不妨一读,向您推荐


非常棒,如果周五能到就更好了。


书是没有塑封的,感觉旧的一样,不怎么喜欢


错误百出,尤其是军事和地理方面,很令人汗颜


一直期待的书,但对买了九本书中其中两本中之一的本书,比别的书迟到了三天,而且貌似二手书,书布满了灰尘和皱褶,心里着实不舒服...


美国之所以伟大,并非由于人人都致力于为自己求生,而是由于人人都愿为一切人的生存而负起个人责任。美国是一个不会转脸不顾饥馑、对需要者说不的国家,它会对疲惫与无家可归者敞开怀抱,它会跟全世界分享其富饶。虽然它也开始变得贪婪,但是建国之初的那种理想始终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批判美国,但是还都在疯狂的为自己弄美国绿卡的原因。


老板交代买的 不错 什么时候有第二部呢


没什么太深奥的理论,比较客观的讲述了美国的历史,应该算是读物,主要是文笔挺吸引人~看着看着就看完了~


一本比较客观介绍美国的书,没有历史的枯燥感,家里人都喜欢,值


送货很快,书也比较新


非常好的一本书,已经读了很多次了!内容十分丰富,从二战开始,作者的语言生动风趣,更像是小说,非常有吸引力,特别好的一本历史读物,推介给大家。


这书一般,貌似作者抄袭国外某人的著作 只是将其翻译过来再加一点评论而已。。。。


以幽默诙谐又带着文学气息的笔墨去叙述美国70年的历史,很有趣。


正如其他朋友说的,这本书读起来通俗易读,能够大概了解书里所指的那段历史,没事读读这本书,还是很好的。推荐。


通過這本書既能瞭解時事政治也能回顧這70年來的歷史,很有實用價值的一本書,強烈推薦。


只是介绍了美国1933年后的历史,文不对题,不知所云。只是当个历史读物看看还可以,没什么精髓的东西!


文不对题!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美国从罗斯福到艾森豪维尔的历史,既看不到对美国政治体制演变的阐述和分析,也没有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深入说明。适合中学生作为知识普及读物。


作者不厚道,引用威廉.曼彻斯特的话不加标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自己写的呢。--英国只剩下三样东西:皇家空军的勇气,丘吉尔的声音,莎翁的一句遗言:“我们英国从来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


我喜欢经济和历史图书,这本书也还可以。支持


还没看,冒失不错


老公用我的帐号买的书


书是正版,寄来也很快!


看看历史书还是不错的


还没有看 不过感觉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