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柏林墙

[英]弗雷德里克·泰勒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英]弗雷德里克·泰勒  

页数:

330  

译者:

刘强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9年11月9日,星期一,是柏林墙倒塌的20周年。20年前那个戏剧性的夜晚,象征着德国分裂及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分界线的柏林墙轰然倒塌,表明冷战完全结束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20年的时间也就恍然一瞬。作为个体的人,在我们庆祝2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会有太多的东西可供展望,或许我们会首次觉得自己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回顾。20年前,冷战结束了,如同我们个体的人一样,现在冷战后的世界也进入了成年期。1989年,以苏联为主导的苏式社会主义制度崩塌,同时,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表面的胜利。我之所以说“表面”的胜利,因为巧合的是,现在这种制度自身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尽管这种巧合让人不快。20年前,这些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并没有露出任何端倪。现在,我们不仅要庆祝柏林墙倒塌20周年,还要继续曾经的梦想。现在的生活依然让人焦虑,而且有时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对于那些曾经期望甚高的人来说,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带给他们好的感觉。或许我们真的会怀念冷战的那些日子。当时,我们的确面对着核毁灭的持续威胁;然而,如果我们能忽略这种威胁(当时大多数人的确能忽略这种威胁),相对来说,当时的生活更安定,变数更少。而且东西方都一样。现在,统一的德国出现了一种所谓的“东德之痛”的现象。东德人还怀念着那种简单而安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活:有保障的工作,国家分配的住房,快乐的青年营,官僚统治的社会,却真的非常稳定。当那些出生于前东德时期的人抱怨他们失去了太多的时候,他们的西德同胞就会称呼他们为“爱抱怨的东德佬”(Jammerossis)。当然,作为回应,东德人会轻蔑地称呼他们为“无所不知的西德佬”(Bessewessis)。尽管东西德已经统一20年了,西德人依然会直白地训斥前东德同胞不愿努力工作,不愿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一味地依赖国家来照顾他们的一切。双方都创造了一些陈词滥调,然而,这些陈词滥调却反映了一些真实的东西,至少反映了双方在世界观方面的真实冲突。这种冲突植根于东西德分裂时期双方不同的经历。东西德人经常会为这样的冲突发生争吵。为了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最近在前东德所辖的地方开了一个文学会议。东德媒体的一位资深人士嘲讽地宣称(当然,他的话并不是事实),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西德人为前东德的重建出过一分钱。他的话立刻招来了一个西德人的谩骂。这个西德人也是媒体人士,而且更加有名。

内容概要

1961年8月12日深夜,一道带刺铁丝网屏障在柏林悄悄竖起,把整个柏林一分为二。后来,这道屏障不断被加固、扩建,最终成为冷战时期东西阵营全面对垒的最触目惊心的标志——柏林墙。弗雷德里克·泰勒讲述了冷战时期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冲突,以及让整个世界极度不安的军事危机,甚至使全球处于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边缘。直到1989年11月9日深夜,柏林墙被拆毁。这种危机才得以真正解除。  《柏林墙》一书交织着历史、原始档案和个人的故事,讲述了特定时期东西方主要政治领袖的精彩言行,以及这个分裂的城市和生活于其中的人民的故事。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泰勒,曾在艾尔斯伯里文法学校受教,在牛津大学研读历史和现代语言学。在苏塞克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大众奖学金。做过出版商,创作过四部小说,编辑并翻译了《戈培尔日记1939-1941》;畅销书《德累斯顿:1954年2月13日,星期二》的作者。

书籍目录

致谢译者说明再版序初版序第一章 沼泽之城第二章 赤色分子第三章 必须看起来民主,但我们必须掌控一切第四章 封锁第五章 解散人民第六章 王储第七章 以小制大第八章 “玫瑰”行动第九章 铁丝网出现的第一天第十章 囚犯第十一章 柏林的私生子第十二章 围墙游戏第十三章 弗里德里希大街的正午第十四章 突围第十五章 我是一个柏林人第十六章 超现实的笼子第十七章 最终对决第十八章 柏林墙倒塌后记希望的幻灭插图列表参考书目及其他

章节摘录

插图:带来无法估量的财富。西西里亚省拥有丰富的农业、工业和矿业资源,而这些正是普鲁士迫切需要的。借助于16世纪那份和约中的晦涩条款,弗里德里希把他对西里西亚省的占领合法化了;而这些条款正是弗里德里希的律师们在外交谈判中费尽心思挖掘出来的。得益于其优秀的军队,年轻的普鲁士国王赢得了所谓的“奥地利继承权之战”,夺取了西里西亚省这片富饶的土地。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极其聪明和狡猾的玛丽亚·特里莎虽然被迫签订了和约,但并没有放弃复仇的计划。她开始编织一张新的联盟网,联合奥地利、法国和俄国,共同对抗突然崛起的普鲁士。“奥地利继承权之战”后的10年和平时期,弗里德里希二世在柏林城外的王家宫邸所在地——波茨坦,用琉璃和石头建造了金碧辉煌的无忧宫(SansSouci),并经常在此举办沙龙聚会,参加聚会的都是一些高层人士。此外,他还进行了很多变革,其中的一些变革确实非常人性化。除了杀人依然会被处死外,他废除了其余的死刑以及市民所遭受的那些折磨。他拓宽了宗教包容政策,容许天主教徒在柏林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和父亲一样,他也是一个事事都要过问的人。因为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努力,土豆成为普鲁士人的主要食物。1756年,战争再次临近,弗里德里希二世狡猾地采用了先发制人的策略,侵人了富饶但军事力量却非常弱小的萨克森州。在占领萨克森州的那几年内,他疯狂地掠夺那里的财富和人力来为自己的战争增添筹码。“萨克森州”,他嘲讽地说,“就像一袋面粉。每次扑打它,总能弄出一点东西来。”萨克森州共有200万人,其中有10万人(大约为总人口的5%)因为普鲁士的入侵和占领而丧生,而在萨克森州美丽的首府德累斯顿,也有差不多相同比例的人死于非命。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扣人心弦、趣味性强的历史作品。  ——《旗帜晚报》深入的研究,理性的论述。  ——尼吉拉斯·莎士比亚《每日电讯报》严肃的历史研究和动人心魄的故事……泰勒杰出的叙事技巧,将惊悚小说和报告文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爱尔兰时报》权威地描绘了近代世界史上一个特定的时代。  ——《好书导览》柏林墙本身就很适合立传,而泰勒抓住了时机。为柏林墙立了传。泰勒立足历史,描绘了这一悲剧事件。他刻画的重要主角有政治家、逃亡者。以及激进分子;同时还解释了围绕柏林墙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泰勒还原了很多逃亡者进行的逃亡尝试,为社会奉献了一部好作品。  ——罗杰·穆尔豪斯《BBC历史杂志》这是一本好书。是历史分析和生动趣闻的最佳契合。很有活力。  ——《自由评论》我必须得买的书……在苏联控制的初期,柏林人的精神还在闪耀;然而,柏林墙开始修建后,柏林的氛围开始收紧。1961年,柏林被野蛮地分裂。借用幸存下来的人自己的描述,作者呈现了那个特别的时代。  ——《书商周刊》一流的笔触、紧扣人心的故事、无可挑剔的历史研究,使得本书如同任何一部以柏林墙为背景的间谍惊悚小说一样让人爱不释手。  ——《出版者周刊》


编辑推荐

《柏林墙》:我们曾经真实地受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这种威胁是如何形成的?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时.这种威胁为什么又突然解除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柏林墙 PDF格式下载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柏林墙》是一部好书。先不说史学价值大否,首先,学术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既有对东、西德宏观情况的描写,又有对一些具体的人和事的叙述;既有对国家领导人的叙述,又有对普通百姓的叙述;既有史学书得纪实性,又有文学书的趣味性,一位历史学者能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史学和文笔功底都不错!而且该书对我了解柏林墙的历史帮助很大,也有启发:东德领导人顽固地修筑一道墙,不但没能保住,反而葬送了自己的政权,在执政时期不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还认为人民觉悟低。不发展经济留住人才,反而修筑一道水泥墙,阻止人民去往精彩的外部世界。国家领导人不应如此。普通人也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哪里做得不好,应尽快改进,顽固地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只能害了自己。总之,《柏林墙》,是好书!


提到冷战史必会提到柏林墙,但专门讲述柏林墙历史的书实在太少。这本书不仅可让我们了解有关柏林墙的知识,还能了解冷战时期与德国有关的很多问题,读这本书可以对那段四十多年的历史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柏林墙的作者在著写此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但是书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却是无可辩驳的。东德最大的失败也许并不是自身的孱弱,而是离西德这个“腐朽世界”太近了,近的就在眼前让“天堂”里的人义无返顾的投奔而去。最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当时东欧诸国都用隔离墙这种方式野蛮的隔绝外部世界,到底是别人太坏?还是自己本身就见不得人?不言自明!


本书是描写柏林墙兴建和拆除这段历史的优秀读物,文笔流畅,叙事客观,解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冷战内幕。


这是一位英国人写的关于德国的书,那段历史逐渐淡去,人类的记忆逐渐模糊。那段历史对于世界可能仅仅是一瞬间,但对于德国人确实难以磨灭的印记。他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国家是不能被一道墙所真正隔断的,尽管它可以一时阻断人们的脚步,但无法屏蔽人们彼此向往、融合、统一的步伐。墙,强权者的手段,又是内心虚弱者的遮羞布。一个制度要战胜另一个制度,还是要算“经济账”、“发展帐”,离了这,一切都是虚妄、都是幻象。
书中大致有这样一句话:“这是坚挺的西德马克战胜了疲软的东德马克”。对于普通东德、特别是东柏林的广大民众来讲,此言不虚!
作者笔触平易、不温不火,闲谈之间展示波云诡谲的历史画卷,读来令人感慨万千,深觉世事无常。


原来想当然地认为,东柏林在东,西柏林在西,东西之间隔着一道柏林墙。读后才知道,原来西柏林处于整个东德的包围之中。柏林墙把西柏林包围起来,目的并不是要关住西柏林人,而是防止东柏林进入西柏林,尽管如此,还有那摩多的东柏林人舍生忘死进入了西柏林,从陆、河流、下水道、自挖地道到乘坐热气球......


我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柏林墙的历史,也许孤陋寡闻,但是还是值得


书的内容诚如封底所言,“扣人心弦、趣味性强的历史作品”,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欲罢不能。当写到东德实权人物乌布利希的暮年境况“……乌布利希或许还表达了一种衰落的失败和愤怒,因为一个曾经强大的动物,居然虚弱到无助第以来自己曾经鄙视的动物。如果乌布利希有力量,或许他会跳起来撕裂那些人的喉咙。但他没有,也做不到”非常有小说的感觉。而写到柏林墙“坍塌”后柏林人的庆祝“也许不可避免的,接下来会出现最大规模的醉汉。但那是另一回事了。”这冷静的寥寥数语又令我的眼眶湿润了,耳边似乎回响起蝎子乐队的“Wind of Change”(尽管它表达的更可能是意识形态隔阂的消弭)——最后,时间、血脉、德国人的固执战胜了那面丑陋的墙。


包装非常好,内容图文并茂,系统地讲述了柏林墙的历史,满意!


二战结束后,西柏林成为了西德的一块飞地。苏联曾经试图在战后不久在经济上通过禁运,孤立西柏林。当时的西方联盟,主要是美国,通过大量的空运保证了西柏林的日常生活供给,当时的运输量和产生的费用十分惊人。柏林墙的修建原因,无非是东德政府为了防止人们越境跑到西柏林去。


“柏林墙”的封锁和建立的行动代号是“第二道中国长城”!看过德国电影《通道》,也被翻译成《通向自由的通道》或《逃离东柏林》,很值得思考。


全面有关于柏林墙的历史


讲的是柏林和柏林墙的历史,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难得写得好也译得好的报告文学,读后充分了解柏林墙的历史。但西方作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东德的偏见还是相当明显的,书中不乏丑化这两个国家的表述,有失公允。


柏林墙为什么会倒!


自欺欺人的柏林墙


我晕啊,怎么买了两本《柏林墙》。开始还以为是有上下册呢,仔细一查还真买了两本。


这是关于逃跑,协助逃跑和制止逃跑的故事。是充满了巧合,喜悦和悲伤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名年轻人在逃跑时从柏林墙上坠落,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我过去。”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一种感情。冷战给世界留下的不是成千上万枚核弹,美国的海外驻军,最重要的是人们之间的猜疑,不信任甚至是仇视。


作者从1000年前的两个小村落,娓娓道来,简单聊了聊整个德国和柏林城的历史。进入主题后,更是深入剖析了当时东西方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和由此引发的在政治上的对抗。而且作者语言诙谐幽默,时不时逗你一笑,不乏英国人的幽默感。确实不错的一本书。


很深刻的感受到了那种人性战胜封闭;自由战胜保守的感觉。作者比较客观的展现了这道“墙”的前因后果,以及它背后的那些故事。深入人心,让人品味许久。


才读了一部分。
大历史,小细节。写的角度独特,翻译也还顺畅。
这段历史值得每个人了解。
望着鸭绿江对岸,有点儿看墙那边的感觉了。


一道墙,两行泪


冷战历史经典书籍


此书包含作者许多个人情感,从自己的角度在审视历史,而他自己有站在西站阵营·感觉有点不妙


阅读感觉很好,一气呵成。搞清楚了很多曾将的误解。书以捧起来,就放不下。虽然是写历史,对倾注着很多感情因素在里面。原著很好,翻译的也流畅,令读者十分顺利地阅读。很喜欢!


容历史知识和小说趣味一体。
翻译的也很好。
佳作!!!


世界上的围墙都是防止外面的人闯进来的,只有一种地方的围墙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的,那是什么地方?


感觉写作的方法于中国作家不同,戏剧化的描写不做作,也不过分雕琢历史,是述说事实,也是在写一部吸引人的小说。


对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但看下去还不会困难。大多章节会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有的章节真心觉得繁琐枯燥,停停顿顿。总得来说看完本书,多少能了解那段岁月。值得。


喜欢这书,喜欢东西德史


公正、客观地评价了一段特殊而隐秘的历史。


对历史了解了


历史是需要还原的。。。


很不错,对那段历史有了新的更细节的了解


苏联和东徳政策的必然失败隐藏在每一个细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多面。一本好书,翻译的也不错——虽然个别地面总是不知所云,还不如直接上英文地名


真实,震撼


虽然还没详细阅读,不过粗略看了,是本不可错过的精品好书耶!


最爱!!!!!!!!!!!!


不错,总是能在当当网买到所需要的书。


是看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中提到这本书的,以前也看到关于东欧变革的书,很期待!


还没读,书太多啦~


这个商品不错,能让人增长不少知识。


还在看,介绍了前因后果,挺不错的


已经看完很长时间了,现在补一下评价,这本书很不错,值得一看


o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一直不了解东德和西德是怎么回事,现在终于了解了,受益匪浅啊


我认为这是以本好书。


内容非常详实;厚厚的一本,有很多照片,收获很多。


女儿喜欢看,还不错,挺好


内容很丰富具有故事性,很有电影一般的画面感。而且印刷真的很棒!是本好书!


一直想买这本书来着,但是书店折扣太低,知道当当促销后毫不犹豫的买了。质量不错,内容还没看。


倒下一个时代,成长一个国家


对这次的外包装很满意!


之前在电脑上看了pdf之后,才决定买的,不错,很吸引人


在书店看了才买的还不错


字略小


什么时候轮到我们。


还没收到 已在盼望 自由不可扼杀 专制都将覆亡


想了解德国吗?请看看本书,你一定会受益


挺不错的,就是字数好多


内容、设计、手感都很好。


拔错。


说物有所值一点不为过!


本书资料详细,图文都很不错。非常满意


绝对的好书,大力推荐!


本来就想看这本书!所以,没感觉


第221页,插图部分指标方向有误!


是本好书,值得收看.


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也是德意志民族的伤痕,一直比较敬佩德意志这个民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冷战国家分裂的碰撞,这个民族依然能够站在世界之巅,依然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从这本书里,应该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人民是自由的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围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此事件也称为“柏林围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倒塌,而是被人为拆除。当时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围墙,并且在上面涂鸦,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11个月后,两德终于统一,成为“柏林围墙倒塌”后的最高潮。


很厚,用最细致周到的笔法给你把柏林墙和柏林墙周围的事情以及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掰扯得那叫个零碎。适合有耐心且喜欢刨根问底的人。


两岸之间的柏林墙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


当时在做模拟危机的活动,正巧也是柏林危机,虽然当时还没看完,但是还是挺有帮助的。

不过书的某些翻译还是有待斟酌的。


文章讲述了“冷战”中那一段逝去的历史,希望那段历史不再有!逝者安息!


对了解冷战的历史很有帮助


想了解冷战就看看这本书


作者采用中西对比的手法,在对小人物人生命运的描写里,将历史生动的带出来。

另外,作者的文字也很不错。


书不错,对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


了解历史真相,有启发。


有些东西不读不知道。


这样的书对于思考苏东之变有参考价值。


书的内容详实,帮助很大


就是想读点这方面的书 不过自己还没有看


很喜欢,推荐!


内容还算吸引人。不枯燥


写的一点都不枯燥


都是细节的内容,而缺少大方向上的介绍


本书应该和欧洲电影窃听风暴结合起来看。


看完了,不知道这本书有没有被和谐过,感觉应该还是过滤过一些,但整体感觉不错


比较一下,看得很沉重。


是了解冷战期间一个历史片段的好书。


本书内容详实生动,涉及的资料很多,读来让人受益匪浅,翻译也算过关,然而校对做的太差了,从开头作者简介就开始出错,中间好几处内容缺失,前言不搭后语,让人读了有种想摔书的感觉,据说英文原版是600页,就算是中文版的做了删节也得保证语言是通顺的吧,就这质量还敢出版,真是赚钱第一啊,这种出版社趁早倒闭吧,最后建议大家有条件还是读原版书吧


因为对相关的历史感兴趣,又看了网上的不少好评,所以买了。
但看完之后,觉得不如想像中的好。作者从史料,个案和小说般的描述三方面对这段历史作了回顾,不知是否由于东西方人表达方式的不同,读起来给人以零乱的感觉。总体上本书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展开,常常对同一天发生的事件,分别置于不同的章节,而对于相关的主题,似乎也并不归于同一章节。另一方面,不知是否记者经历使然,给人的感觉对事件的描述感性多于理性,因而全书总体稍嫌单薄。
对于有些评论所说的”既像惊竦小说又像报告文学”之类,个人感觉有点夸张。
当然,见仁见智吧。


这本书所持的立场然我颇感遗憾,本想读到一些客观点的分析与介绍,但是没想到作者完全是站在西方那一边来描述的,观点难免偏颇。
开头有些拖沓,但笔法还算凝练,结尾有些仓促。
不过从了解历史知识的角度看,还是值得看看的。


字迹清楚,纸质略差,字体小四的,容量较大,可以买来一读。
开本787*1092mm, 1/16 ,330页,40万字。


看了几章,有点琐碎。作者不是亲历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所以文章写来没有当事人写的文章那样引人入胜,行文有点罗嗦,不流畅。


看了一半,还行


刚刚拿到《柏林墙》这本书没多久,总的来说送货速度很快,书的质量也很好。读了大概有三章后,觉得这真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而且可以做下笔记。 《柏林墙》中除了讲述林墙的主题,还描绘出了德国人更深层的思考,让人看到了他们对于对峙、和解、人性、民族、和平和民主等的很多考问。 柏林墙被拆除已有20年了,然而今天世界上仍然有一道道“有形”的“无形”的挡住人类通往自由,和平的“墙”等待我们去拆除!


里面很多有评论但却没买此书的大部分是重庆出版社的书托,不信看看那些没买书的人的其他评论,无一不是重庆出版社的商品,这种手段太拙劣了!!


想买但是同网页的英文原版有700多页,汉语再精炼,也不能精这么多吧


相关图书